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網上看病不是夢!國辦: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8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28日消息, 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意見》指出, 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協力廠商機構搭建互聯網資訊平臺,

開展遠端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 鼓勵醫療聯合體內上級醫療機構借助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 面向基層提供遠端會診、遠端心電診斷、遠端影像診斷等服務。 加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慧化資訊平臺建設與應用, 鼓勵開展網上簽約服務。 對線上開具的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經藥師審核後, 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託符合條件的協力廠商機構配送。

《意見》指出, 要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1.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資訊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 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

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醫療機構可以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

在實體醫院基礎上, 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 允許線上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 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 允許線上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協力廠商機構搭建互聯網資訊平臺, 開展遠端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 促進醫院、醫務人員、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

2.醫療聯合體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 加快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資訊互通共用、業務高效協同, 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端醫療等服務, 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 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

鼓勵醫療聯合體內上級醫療機構借助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

面向基層提供遠端會診、遠端心電診斷、遠端影像診斷等服務, 促進醫療聯合體內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即時查閱、互認共用。 推進遠端醫療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 並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

《意見》表示, 要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

1.推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線上查詢和規範使用。 以高血壓、糖尿病等為重點, 加強老年慢性病線上服務管理。 以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兒童為重點服務物件, 整合現有預防接種資訊平臺, 優化預防接種服務。 鼓勵利用可穿戴設備獲取生命體征資料, 為孕產婦提供健康監測與管理。 加強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資訊管理、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2.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 加強區域醫療衛生資訊資源整合, 探索運用人群流動、氣候變化等大資料技術分析手段, 預測疾病流行趨勢, 加強對傳染病等疾病的智慧監測, 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意見》還指出, 要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意見》還指出, 要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1.加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慧化資訊平臺建設與應用, 加強上級醫院對基層的技術支持, 探索線上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 提高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能力, 提升簽約服務品質和效率, 增強群眾對家庭醫生的信任度。

2.鼓勵開展網上簽約服務, 為簽約居民線上提供健康諮詢、預約轉診、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延伸處方等服務,

推進家庭醫生服務模式轉變, 改善群眾簽約服務感受。

《意見》要求, 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

1.加快醫療保障資訊系統對接整合, 實現醫療保障資料與相關部門資料聯通共用, 逐步拓展線上支付功能, 推進“一站式”結算, 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2.繼續擴大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範圍, 逐步將更多基層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進一步做好外出務工人員和廣大“雙創”人員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3.大力推行醫保智慧審核和即時監控, 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資訊系統, 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