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校邊“手機網吧”不是套餐是毒餐

校邊文具店、奶茶店等, 雖是小本經營、微利買賣, 但因其靠近校園、客源不愁, 故而往往也成了商家必爭之地。 由今看來, 一些地方的校邊店, 利用學生資源豐富的優勢, 生財有道地悄悄搞起“手機網吧”, 且美其名曰算是“套餐消費”, 只要花10元錢買杯奶茶, 就可以邊吹空調邊玩手機云云, 則真的讓人“佩服”其“目光長遠”, 盯住校邊開小店居然有如此用心和算計。

校邊“手機網吧”, 看似改頭換面的黑網吧, 卻又打著“擦邊球”, 讓聞訊而來的有關部門, 執法板子高高舉起後, 只得無奈地輕輕打下。 因為, 儘管國家明文禁止網吧不得接納未成年人,

並規定中小學校周圍200米範圍內和居民住宅院內不得設網吧, 違者嚴懲;但面對“手機網吧”這種變招, 由於其“既不符合《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中關於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界定, 也不符合關於電腦裝置的界定, 實施處罰缺乏法律依據”, 執法人員只能“禁其行而難以罰其惡”。

“手機網吧”不是套餐是毒餐。 未成年人的自我克制能力本來就弱, 用“1元1小時”或“買杯奶茶送玩手機”的誘餌, 必然會將學校和家長築起的防止網癮安全牆打開缺口, 進而昧著良心地大把逐利。 而且, 借著文具店、奶茶店的堂皇幌子, 放任那些小孩子們大玩特玩手機遊戲, 不僅比常見的黑網吧更具隱蔽性,

也就更易引得享受“套餐”者在不知不覺中, 深陷其中且難以自拔。 那麼, 這樣的“娛樂毒餐”, 其潛在危害又怎能不讓人憂心如焚?

校邊“手機網吧”, 雖說暫時不能以黑網吧重拳治之, 但就其形式、性質和毒害等方面而言, 則未必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 相關法律法規的欠缺與滯後, 不能繼續成為有心無力的管治軟肋。 事實上, 很多“遊戲規則”的不斷健全和完善, 靠的就是現實盲點的警示與促動。 這方面, 媒體和社會對此種“手機網吧”的指斥日增、喊打已響, 便說明堵漏補缺的依法禁止和處罰, 須得儘快拿出實質舉措與行動了。

不必諱言, “手機網吧”的重災區, 無疑是那些校邊店。 循著某種現實語境, 有網友就已在吐槽:要是那些營業用房正是來自學校,

想問問租到房子的都是些什麼人?可見, 就目前來看, 下大力氣消除校邊“手機網吧”的萌生和蔓延之風, 學校的真正努力、主動而為, 未嘗不是一個值得觀察的關鍵治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