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軒逸·純電向你“智淨”:不是聆風,但系出同門

圖文 | CLS

作為東風日產首款新能源車型, 軒逸·純電于北京車展全球首發, 預計將於十月正式上市。 軒逸·純電的到來釋放出日產新能源戰略落地的強烈信號。 正如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愛爾頓·谷碩所言:“軒逸·純電是NIM日產智行科技落地中國的首款戰略車型, 它將肩負著開拓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使命, 為創造更純淨、更美好的未來發力。 ”

軒逸·純電為啥備受肯定, 瞭解一下

正如直白的名字一樣, 軒逸·純電外觀上與汽油版軒逸的差別並不大, 軒逸·純電將充電口佈置在車頭品牌logo的位置。 前格柵部分點綴了代表EV的藍色, 車身上Zero Emission的標識是說明其純電動車身份。

在內飾方面, 軒逸·純電更多採用的是聆風的內飾設計, 包括液晶大屏和機械儀錶的組合,

能夠顯示豐富的行駛資訊。 方向盤則使用了日產全新的家族式設計, 真皮包覆的平底方向盤握感舒適。

軒逸·純電

日產聆風

最搶眼的還是聆風標誌性的最旋轉式換擋機構, 基於純電動車使用邏輯設計的擋把握感不錯, 使用便捷。 其他部分, 比如中控大屏和空調出風口以及後排座椅等則使用的是軒逸設計。

空間方面, 軒逸·純電延續了軒逸的大空間, 軸距達到2700mm, 空間的實用性非常不錯。 內飾部分區別在於後排中央地台有很粗大的突起。 後備箱則於軒逸一致。

後排空間

後備箱空間

最核心的動力部分,軒逸·純電的動力源自聆風架構,採用三元鋰電池組作為動力電池,電機佈置在前軸。結合高效的動力總成以及再生協調回收系統,軒逸·純電的綜合續航里程能夠達到338km,並創下同級領先的百公里綜合工況電耗13.8kWh 。軒逸·純電支持快充,快充模式下能夠在40分鐘內充電至80%。

此外,軒逸·純電擁有152.6mm同級領先的離地間隙,結合電池包內橫樑1170Mpa的超強鋼,更好地確保了在強撞擊情況下電池的安全。

在智慧化配置方面, 軒逸·純電將搭載NISSAN i-SAFETY 智慧主動安全系統(這套系統在燃油車上已經普及),配備電動車獨有的VSP行人保護系統,同時,NISSAN CONNECT日產智聯系統也將引入軒逸·純電,支援智慧語音控制、車載全時導航、遠端即時監控、查詢全網充電樁等基本需求。

任何一款車除了自身的產品優勢外,競爭市場也很重要。目前合資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包括EV及PHEV)幾乎清一色的B級車或者SUV。相反,東風日產首先進入的是A+級市場,率先推出軒逸·純電,意圖當然很明顯,這個市場因為暫時性僧少所以更容易直取銷量。

事實上,當天邦叔在朋友圈發佈消息後,瞬間有很多人回復,大多表示:““看好這款車,只等 價格”,可見東風日產的產品策略又是妥妥的。

從傳統轉向新能源,東風日產沒有壓力

在傳統燃油車市場,東風日產一直在創造奇跡。今年一季度,東風日產持續高增長,終端銷量突破28萬輛,同比增長7.3%。與其它百萬級體量的合資車企相比,東風日產轉戰新能源毫無壓力感,因為在電動車領域中,日產已經有70年的歷史,最核心的電池研發製造,日產也已經有超過25年的歷史了。

簡單回顧下日產的電動史:

1948年:日產就開始生產適合民用的Tama電動車型。

1996年:全球首款搭載鋰電池的電動車日產Prairie Joy誕生,並在北極連續服役六年無故障發生。

1998年:日產推出全球首款純電動大型豪華SUV車型Altra,為後來的電動車在電力儲備方面指明道路。

2010年:日產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純電動汽車聆風,在全球49個市場累計銷售破30台。

2017年日產推出第二代聆風,搭載革新性動力技術,是日產EV技術的巔峰之作。

在日產EV技術的備書下,東風日產快速獲得了兩大優勢:首先是傳統車企夢寐以求的新能源專屬平臺優勢,沒有平臺優勢,推出的基本上都屬於過渡性車型,平臺本身的相容性根本無法支援多元化的產品需求。日產擁有E-Platform源生全球電動車平臺,聆風就誕生於這個平臺,軒逸·純電也同樣出自於這個專屬平臺。

其次獲得的專業高效的三電技術,尤其是電池管理技術。以軒逸·純電為例,配備LBC電池管理系統,能即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提升電池的使用壽命,。日產獨有的精密電機扭矩控制技術確保軒逸·純電實現動力的穩定輸出,帶來平順的駕乘體驗。

正是基於日產這兩大核心技術優勢,再加上東風日產自身對中國市場的瞭解,以及強大的行銷、管道能力,東風日產轉戰新能源相當輕鬆愉快。

寫在最後

熟悉東風日產的人都知道,它的目標感相當強,市場的敏銳度相當高。2017年陳昊總在接受採訪時提及最多的兩大關鍵字就是零排放和日產智行科技。如今看來,軒逸·純電帶著東風日產踐行承諾的使命而來,而它只是個開始,因為真正代表日產EV最先進技術的聆風還未到來。

聆風的到來也只是開始,日產智行科技理念從來未停止探索,本次北京車展上,日產帶來了IMxKURO全電動概念車,它是下一階段日產在智慧駕駛、智慧動力、智慧互聯的三大全新方向。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後排空間

後備箱空間

最核心的動力部分,軒逸·純電的動力源自聆風架構,採用三元鋰電池組作為動力電池,電機佈置在前軸。結合高效的動力總成以及再生協調回收系統,軒逸·純電的綜合續航里程能夠達到338km,並創下同級領先的百公里綜合工況電耗13.8kWh 。軒逸·純電支持快充,快充模式下能夠在40分鐘內充電至80%。

此外,軒逸·純電擁有152.6mm同級領先的離地間隙,結合電池包內橫樑1170Mpa的超強鋼,更好地確保了在強撞擊情況下電池的安全。

在智慧化配置方面, 軒逸·純電將搭載NISSAN i-SAFETY 智慧主動安全系統(這套系統在燃油車上已經普及),配備電動車獨有的VSP行人保護系統,同時,NISSAN CONNECT日產智聯系統也將引入軒逸·純電,支援智慧語音控制、車載全時導航、遠端即時監控、查詢全網充電樁等基本需求。

任何一款車除了自身的產品優勢外,競爭市場也很重要。目前合資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包括EV及PHEV)幾乎清一色的B級車或者SUV。相反,東風日產首先進入的是A+級市場,率先推出軒逸·純電,意圖當然很明顯,這個市場因為暫時性僧少所以更容易直取銷量。

事實上,當天邦叔在朋友圈發佈消息後,瞬間有很多人回復,大多表示:““看好這款車,只等 價格”,可見東風日產的產品策略又是妥妥的。

從傳統轉向新能源,東風日產沒有壓力

在傳統燃油車市場,東風日產一直在創造奇跡。今年一季度,東風日產持續高增長,終端銷量突破28萬輛,同比增長7.3%。與其它百萬級體量的合資車企相比,東風日產轉戰新能源毫無壓力感,因為在電動車領域中,日產已經有70年的歷史,最核心的電池研發製造,日產也已經有超過25年的歷史了。

簡單回顧下日產的電動史:

1948年:日產就開始生產適合民用的Tama電動車型。

1996年:全球首款搭載鋰電池的電動車日產Prairie Joy誕生,並在北極連續服役六年無故障發生。

1998年:日產推出全球首款純電動大型豪華SUV車型Altra,為後來的電動車在電力儲備方面指明道路。

2010年:日產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純電動汽車聆風,在全球49個市場累計銷售破30台。

2017年日產推出第二代聆風,搭載革新性動力技術,是日產EV技術的巔峰之作。

在日產EV技術的備書下,東風日產快速獲得了兩大優勢:首先是傳統車企夢寐以求的新能源專屬平臺優勢,沒有平臺優勢,推出的基本上都屬於過渡性車型,平臺本身的相容性根本無法支援多元化的產品需求。日產擁有E-Platform源生全球電動車平臺,聆風就誕生於這個平臺,軒逸·純電也同樣出自於這個專屬平臺。

其次獲得的專業高效的三電技術,尤其是電池管理技術。以軒逸·純電為例,配備LBC電池管理系統,能即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提升電池的使用壽命,。日產獨有的精密電機扭矩控制技術確保軒逸·純電實現動力的穩定輸出,帶來平順的駕乘體驗。

正是基於日產這兩大核心技術優勢,再加上東風日產自身對中國市場的瞭解,以及強大的行銷、管道能力,東風日產轉戰新能源相當輕鬆愉快。

寫在最後

熟悉東風日產的人都知道,它的目標感相當強,市場的敏銳度相當高。2017年陳昊總在接受採訪時提及最多的兩大關鍵字就是零排放和日產智行科技。如今看來,軒逸·純電帶著東風日產踐行承諾的使命而來,而它只是個開始,因為真正代表日產EV最先進技術的聆風還未到來。

聆風的到來也只是開始,日產智行科技理念從來未停止探索,本次北京車展上,日產帶來了IMxKURO全電動概念車,它是下一階段日產在智慧駕駛、智慧動力、智慧互聯的三大全新方向。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