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打假”前先要瞭解的武術史:從暴力殺人技到現代體育

無論是“唯技擊論”還是“唯套路論”, 都不是正確發展武術的方向。 對於武術技擊性我們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去看待, 伴隨著嬗變與發展, 加之與中國文化的融合, 武術技擊性已經在向著更深刻和模糊的方向發展。 如今武術的發展也分為了多種展現方式, 如今武術的技擊性, 不能夠用“能不能打”這麼片面的方式去解釋, 技擊之打只是中國武術這棵大樹的一個枝蔓。

古代、近代和現代武術

古代武術, 主要用於軍事方面。 冷兵器時代, 人們的對抗、搏殺, 構成了古代武術的特點。 《莊子·說劍》描寫了趙文王有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人,

日夜相擊於前, 死傷者歲百餘人”。 鬥劍時, “上斬頸領, 下決肝肺”。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武術是以致死為目的的一種暴力活動。

冷兵器時代, 武術是戰場的殺人技

近代武術, 是指在明清時期, 由於冷兵器逐漸退出了軍事戰場, 使得以搏殺為目的的武術也隨之淡出了軍事搏鬥,

但武術在民間開始逐漸發展開來, 形成了內容繁雜、種類繁多的各類拳種, 但那時候的武術仍然是以技擊為主要目的, 如義和團抗擊帝國主義的侵略, 用武術來對抗槍炮。 但是一些不具有技擊功能的武藝也隨之產生, 在民間, 武術開始由技擊為主的價值功能, 向健身、娛樂、表演等方向進行轉變。

北洋速成武備學堂持槍操練:武術在戰場逐漸沒落

現代武術, 是指隨著武術拳種的出現和發展以及張之江中央國術館的創立, 武術開始以套路的方式進行傳播, 更多地弱化了技擊性。 隨著民國建立, 在西方體育的影響下, 對於武術的發展方向以及傳授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馬良創辦的中華新武術也是對武術進行了西式體操化的改良,自此走上了體育化的道路。

195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轉批國家体委的報告提出建設一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體育事業為目標的體育發展思路;同年制定了第一部《武術套路競賽規則》,

開始實行武術競賽制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紛紛建隊, 期間套路為武術的大眾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後, 武術更多的是以體育運動的方式, 根據規則進行比賽的方式呈現在大眾眼前。

現代武術的分類

現代武術從價值功用分為:實用武術、體育武術、演藝武術、健身養生武術。

實用武術, 是指仍然突出武術技擊性的, 突出攻防的武術, 包括擒拿、散打、短兵、長兵、軍警武術等, 主要通過力法、步法, 技術等方面的練習, 在實戰過程中達到自衛防身、抓捕違法分子等作用。

體育武術, 是體育層面, 是符合體育精神的一種運動, 主要是指競技武術, 是表現技擊的美的一面, 追求高、難、新、美的體育項目, 並且是建立在裁判主持的基礎上,

按照統一的規則要求, 組織與實施運動員個體或運動隊之間的競技較量, 運動員主要側重于展現技擊的美, 展現的是一個演練過程中的精氣神。

小說和影視劇傳播了武術, 但也讓很多人曲解了武術

演藝武術, 主要是指與藝術高度結合的武術演練, 如影視武術、功夫舞臺劇中的武術、舞臺武術表演等,主要體現武術跨學科的表現形式,體現了武術的技藝,通過驚險動人的動作以及特效的配合,給人帶了審美的享受,充分表達了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的藝術價值。

如影視武術、功夫舞臺劇中的武術、舞臺武術表演等,主要體現武術跨學科的表現形式,體現了武術的技藝,通過驚險動人的動作以及特效的配合,給人帶了審美的享受,充分表達了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的藝術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