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戰勝利 100 周年,中國二戰軍人後裔獲邀參加澳新軍團日遊行

4月25日澳新軍團日(Anzac Day), 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紀念一戰期間在加里波利戰役中犧牲的澳新將士的日子。 當天, 悉尼舉行紀念日大遊行。

圖為市民參加遊行。 (圖片來自中新社 陶社蘭攝)

每年的4月25日是澳新軍團日(Anzac Day), 在每年的這個日子,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各地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 緬懷在歷次世界大戰中犧牲或受傷的英雄們。

今年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 今年的澳新軍團日活動將比以往更加隆重。 在今年的紀念活動中, 墨爾本、悉尼等首府城市照例會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

值得一提的是, 珀斯的遊行活動將首次有二戰中國軍人的後人參加。 這一變化得益於當地工党參議員Pierre Yang的提議, 他曾呼籲西澳退伍軍人俱樂部(RSL)在澳新軍團日遊行隊伍中加入中國軍人的後人。 據悉, 今年大約將有19名中國軍人的後人參加珀斯的遊行。

據瞭解,

2015年, 時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中國大陸抗戰軍人的後代就組成20多人的方隊, 首次在悉尼“澳新軍團日”紀念遊行活動中亮相。 2016年, 墨爾本地區“澳新軍團日”遊行中, 也有了華人軍人後代的身影。 到了2017年, 參加悉尼“澳新軍團日”遊行的活動的中國抗日軍人的後裔方陣成員則分別來自台海兩岸, 其先輩分別來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日部隊。

2017年遊行方陣主要組織者、新四軍抗日老兵後裔胡印夏說:“組織和參加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中國抗日軍人的後裔井然有序、步伐一致, 反映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我希望通過遊行讓澳大利亞人瞭解, 中國軍人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和對世界和平作出的重要貢獻。

參加遊行的印文婧說:“希望人們緬懷先烈, 中國抗日的歷史被永遠銘記。 ”

2017年“澳新軍團日”當天, 中國軍人後代組成隊伍參加遊行。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加遊行活動, 是為了向人們傳遞這樣的資訊:維護和平,

反對戰爭, 是我們中國軍人後代和海外華僑華人共同的心願。 ”澳大利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西區分會秘書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後代聯誼會悉尼分會副會長孫琦說。 為了參加這次遊行, 她所在的協會做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工作。 對於行走在遊行隊伍中的孫琦來說, “澳新軍團日”是不同尋常的一天, 她充滿驕傲和自豪。 “代替參與抗戰、功勳卓越的父輩們參加遊行, 昂首闊步地走在隊伍當中, 這是一份難忘的榮譽。 ”

祖籍江蘇的孫琦, 是老紅軍的後代。 “1940年, 我的父親剛12歲就加入八路軍了。 ”孫琦說, 她是聽著抗戰故事長大的, 父輩們的革命精神也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少年從軍為革命, 壯年犧牲為人民!’父親是我的人生榜樣。

他一直教導我們要做實事, 做老實人, 這也是我為人處事的原則。 我現在依舊為父親的英勇和偉大而感動。 這也激勵、提醒著我, 即便到了國外, 我們也不能給中國丟臉, 給烈士的名譽丟臉。 ”

2017年“澳新軍團日”當天, 參加遊行的中國軍人及後代。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和孫琦一樣,父輩們鐵骨錚錚、不屈不撓的抗戰經歷,也讓旅澳著名鋼琴家吳建剛受益終身。“我父親從小就參加了晉冀魯豫根據地的八路軍,後來還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父輩們是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和平而奮鬥。”吳建剛說,剛來澳大利亞時遭受過不少困苦,正是父輩們的精神鼓舞著他一直向前。“我們要踏著父輩的足跡,繼承父輩遺志,將維護和平的心願一直延續下去,這是應盡的義務,也是必須擔負的職責。”

孫琦父親生前獲得的獨立自由獎章。(圖片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於海外華僑華人來說,講述祖籍國歷史、傳遞維護和平的心願,能夠為不同國家的民眾間架起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樑。

無論在哪,孫琦一直都珍藏著父親所有的抗戰紀念章。“勳章非常有紀念意義,也提醒著我們作為軍人後代,作為華僑華人,要瞭解歷史,銘記先輩們的光輝事蹟。”

參考資料:

澳大利亞《大洋日報》,2018年4月24日,澳新軍團日大遊行 首邀中國軍人後代

新華社,2017年4月25日,中國抗日軍人後裔參加“澳新軍團日”遊行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5月1日,“澳新軍團日”中的華人面孔

(紀念一戰勝利 100 周年,19 名中國二戰軍人後裔獲邀參加“澳新軍團日”遊行)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和孫琦一樣,父輩們鐵骨錚錚、不屈不撓的抗戰經歷,也讓旅澳著名鋼琴家吳建剛受益終身。“我父親從小就參加了晉冀魯豫根據地的八路軍,後來還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父輩們是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和平而奮鬥。”吳建剛說,剛來澳大利亞時遭受過不少困苦,正是父輩們的精神鼓舞著他一直向前。“我們要踏著父輩的足跡,繼承父輩遺志,將維護和平的心願一直延續下去,這是應盡的義務,也是必須擔負的職責。”

孫琦父親生前獲得的獨立自由獎章。(圖片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於海外華僑華人來說,講述祖籍國歷史、傳遞維護和平的心願,能夠為不同國家的民眾間架起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樑。

無論在哪,孫琦一直都珍藏著父親所有的抗戰紀念章。“勳章非常有紀念意義,也提醒著我們作為軍人後代,作為華僑華人,要瞭解歷史,銘記先輩們的光輝事蹟。”

參考資料:

澳大利亞《大洋日報》,2018年4月24日,澳新軍團日大遊行 首邀中國軍人後代

新華社,2017年4月25日,中國抗日軍人後裔參加“澳新軍團日”遊行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5月1日,“澳新軍團日”中的華人面孔

(紀念一戰勝利 100 周年,19 名中國二戰軍人後裔獲邀參加“澳新軍團日”遊行)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