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輕薄本配備獨顯是否真的有必要?銳龍APU用實力打臉

熟悉目前輕薄本市場的讀者可能會有和筆者相同的感受。 最近兩年, 很多廠商都拋棄了之前的集顯方案, 選擇在輕薄本中加入類似MX150等入門級獨立顯卡。 獨顯也成為了很多廠商在輕薄本行銷新噱頭。 但主打輕薄的筆記本產品, 真的有必要加入為遊戲而生的獨立顯卡嗎?相比CPU+獨立顯卡的解決方案, AMD推出的銳龍APU也許更加科學而合理。

獨顯=更高的功耗

以目前最常見的輕薄本獨顯MX150為例,

其TDP雖然相比高性能獨立顯卡有著一定程度的縮減, 但TDP仍達到15~25W, 為輕薄本帶來了額外的功耗。 在主流輕薄本CPU功耗只有25W上下的2018年, 整體功耗水準最高甚至可以超過50W, 獨立顯卡的加入對於整機的續航水準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而反觀AMD新推出的銳龍 APU產品,

在搭載了強大的Vega核顯的情況下, TDP仍然保持在了最高25W的水平線上。 整機最高功耗僅僅相當於獨顯方案的一半。 續航方面的成績自然而然變得更加優秀, APU筆記本產品日常使用中取得8小時以上的成績也變得十分輕鬆。 而這方面, 獨顯方案由於流覽器等軟體頻繁調用GPU加速, 實際使用時的續航成績往往都不是很樂觀。

獨顯=更大的散熱壓力

更高的TDP除了影響續航時間之外, 也意味著更高的發熱量, 這對於絕大多數沒有足夠空間容納大規模散熱模組的輕薄本來說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以小米筆記本四核版為例, 其最高滿載時C面溫度甚至高達65攝氏度, 這就與獨立顯卡帶來的發熱有著明顯的關係。

而反觀APU平臺的筆記本產品就要明顯低上不少,

我們以聯想ideaPad 720S為例:

其滿載時正面溫度僅有47.1攝氏度。 而相對來說, 小米筆記本的機身厚度14.8mm, 而720s 的機身厚度則只有13.5mm。 這樣的散熱成績很清楚的說明了APU平臺對於筆記本來說有著更低的散熱壓力。

獨顯≠更強的性能

以往我們對於獨立顯卡的固有印象使用有著更強大的性能, 但在輕薄本領域, 這一論斷顯然並不具有普遍價值。 AMD銳龍APU搭載的Vega顯示核心擁有著最高10個CU單元的強大規格。 性能上完全不輸於一些所謂的獨立顯卡。

從跑分來看, 銳龍APU搭載的Vega顯示核心擁有著比低頻版MX150更強的理論性能, 並且遠超Intel內置的集成顯卡。 在擁有更低功耗和發熱水準的情況下還擁有更強的性能, APU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銳龍APU產品擁有更高的性價比

獨立顯卡作為額外的部件, 顯然意味著額外的硬體成本, 這也是近期輕薄本產品價格升高的一大原因。

以Acer Swift3系列SF315高配版為例,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情況下,APU平臺相比Intel+獨顯平臺有著高達1300元的價格差異。綜合價差達到了23%。而這1300元的投入買到的產品不僅在性能上沒有實質性差異,並且還在續航以及發熱方面有著一定的劣勢。兩者之間的性價比差距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本文編輯:孫斌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以Acer Swift3系列SF315高配版為例,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情況下,APU平臺相比Intel+獨顯平臺有著高達1300元的價格差異。綜合價差達到了23%。而這1300元的投入買到的產品不僅在性能上沒有實質性差異,並且還在續航以及發熱方面有著一定的劣勢。兩者之間的性價比差距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本文編輯:孫斌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