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老湯紅油辣子羊雜碎,好吃是添加了啥?

事間萬物都是不比不知道, 一比嚇一跳。 烏蘭花的羊雜碎有多好吃?讓小編給你腦補一下你就知道了。 哈哈~~

首先是原材料好啊。 延著山坡上曲曲彎彎的土路走進四子王旗, 你放眼四望一下那一馬平川的大草原, 除了疏疏落落的低矮綠色植物, 遠處那如螞蟻般蠕動的白色羊群大概是唯一的活物了。 放養的羊餓了吃野草, 渴了喝山泉, 綠色環保無污染。 有的野草可入藥, 羊吃這樣的野草拉屎拉出的褐色羊糞蛋居然號稱“小藥丸”呢。

可能你想不到吧, 烏蘭花的羊雜碎好吃密訣就在於這“小藥丸”來提味。

這可是一家餐館的大廚私下告訴我的, 真的假的我沒去考證, 可信不可信也不知道。 小編就權且把他當笑話來聽了。

羊宰殺開膛以後, 心、肝、肺、腸、肚子還冒著騰騰熱氣, 這時候刮洗乾淨下鍋煮, 煮出的湯清亮味濃, 湯麵上漂著一層獨具內臟味道的油。

把內臟撈出鍋, 切成細長條, 新鮮、原汁原味, 各有各的特色。 摻和在一起, 就是羊雜碎的主要原材料了。 也是人們通常說的“羊下水”。 關於“羊下水”的叫法, 民間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羊本身是不會游泳的, 在自然界中, 除了喝水以外, 羊基本不與水打交道。 羊下水, 則意味著必死無疑。 另一種是人們殺豬宰羊時, 案板下都有一個水桶或大盆, 宰殺的豬羊的內臟都往下面的桶或盆裡放, 後來就稱放在下面的內臟為“下水”。

羊頭、羊蹄打理起來稍微有些麻煩, 要先扯去長毛再用噴燈燎掉細毛, 然後放入第一次煮內臟的老湯裡煮熟切成細長條, 就可以正式煮羊雜碎了。

先用沸油炸花椒粒撈出, 再爆香蔥、薑末和紅辣椒, 然後煸炒切成條的頭蹄肉和“羊下水”, 最後放入土豆條, 添夠水用文火慢熬, 直到湯汁稠濃、雜碎和土豆綿糊了, 羊雜碎就熬好了。 把熬好的羊雜碎盛在小碗裡, 撒上一撮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 吃的時候先用筷子把香菜末兒攪進湯裡, 再細細品心、肝、肺、腸、肚子和肉的味道,

酥爛綿軟, 湯味則醇厚鮮美, 稠釅不膻。 如果喜歡刺激的再多放點炸得紅紅的辣椒油和醋, 那就象喝酸酸辣辣的胡辣湯一般爽了, 一碗下去保准汗珠直冒。

在烏蘭花大街上小巷的鋪子裡、車站邊、路口小攤上, 這樣的羊雜碎到處是。 有些老店的一鍋老湯用文火熬煮常年不換, 來來往往的食客們吃慣了哪一家就固定常去那家吃, 吃了別人家的反而不解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