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是攻?是補?銀花、麥芽巧解虛實難題

遇到複雜棘手的病證, 如何擺平手裡的左右為難, 不犯“毋虛虛, 毋實實”之戒呢?這一則醫案小故事, 算是作者為我們臨床破解難題給了一個思路, 我們學會思路之後, 也不必前怕狼後怕虎了。

“輕可去實”治腑實

作者/湯光年

臨證中, 遇到複雜而又迂回曲折的證候時, 如何才能找出既不傷正氣, 又不助邪, 不犯“毋虛虛, 毋實實”之戒呢?

如果病未重實, 治療用重實對付, 則是以剛濟剛, 不僅無濟於事, 還常增加病勢的發展。 唯有輕清宣洩, 才能邪去病卻, 這就是“輕可去實”治法之一。 還有正氣已虛, 邪留不解, 既不能補, 又不能表, 然, 邪不去則正愈傷, 正不補體更虛, 在這種攻補兩難的情況下, 宜先用輕清宣洩的方法, 先祛其邪為上策, 使邪去正存。

曾治一78歲高齡老婦, 因逢節日高興多食而不化, 腹痛發熱, 始則尚進少量飲食, 繼而水入頃刻即吐, 20日未大便。 某醫院因在上腹部摸到拳頭大的包塊,

懷疑是胃癌, 擬以手術, 又恐體質不就, 勸其回家調養, 囑家屬準備後事。

家人不忍, 邀餘予診, 見患者羸瘦如柴, 時時額汗, 腹痛呻吟, 捫之拒按, 摸見一如拳頭的積塊, 苔焦黃, 脈沉實。

據臨床舌脈所見, 應屬陽明腑實, 本當下法, 但現有“格拒”飲入即吐, 上下不通, 又是高齡羸瘦, 恐承氣一類攻下蕩滌之劑, 難以適應。

權衡之下, 遵前賢“輕可去實”之法:予銀花、麥芽各20克, 煎水頻服, 若見嘔吐, 先以人丹10粒含服, 再飲湯藥。

二劑之後, 嘔止, 腸鳴有聲, 數次解下“羊矢”糞團, 噦臭難聞, 腹痛漸失而安。

複診腹中“塊積”已消, 仍再進前劑2付, 後經米粥調養近月而康。

銀花、麥芽輕清消導, 不傷正氣, 符合“輕可去實”之列。

後餘又用此兩藥相配治療食滯、泄瀉、痢疾、便秘等症, 多能收效而不傷正氣, 可見“輕可去實”所言不差。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南方醫話》, 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豔萍

⊙運營編號:GYZX000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