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復發卵巢癌為什麼難治?越早發現越好治療

原標題:卵巢癌多次復發怎麼治?

人民網上海4月23日電 (葛俊俊)現年41歲的陳女士(化名), 四年前在福建被診斷出晚期卵巢癌, 經過前後多次手術加化療, 元氣大傷。 原以為能從此擺脫病魔, 沒想到腫瘤依然復發了。 院方調整治療方案, 要求陳女士積極配合化療。

“我還年輕, 我想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前期化療效果並不佳, 有心理陰影的陳女士婉言拒絕了院方的化療方案, 並通過朋友推薦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復發卵巢癌為什麼難治

作為陳女士的主治醫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婦產科主任馮煒煒教授與婦瘤多學科診治團隊分析病情,

患者半年前因肝臟轉移第三次手術後, 未行化療, 目前PET-CT檢查發現復發的病灶為單發並且局限於盆腔, 再次手術切除病灶是首選, 但是患者有多次手術史, 其上腹部和下腹部各有一個18公分的疤痕;並且, 患者接受過腹腔灌注化療, 可能腹腔記憶體在廣泛的粘連, 導致再次手術的難度很大。

經過評估, 今年年初, 陳女士在瑞金醫院接受了歷時90分鐘的腹腔鏡手術, 完全切除病灶, 並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輸尿管的損傷, 術後恢復良好。

“經過腹腔鏡探查, 分離腸粘連後, 我們發現患者腫瘤位於左側盆壁處, 直徑 3公分大小, 左側輸尿管穿行其中, 另外在右側盆壁也發現了PET-CT未發現的小復發灶。

所有病灶都完整切除。 ”馮煒煒表示:“手術確實有難度, 第一腸粘連分解要避免損傷腸管, 第二輸尿管的游離如果處理不好, 會造成缺血損傷, 有輸尿管瘺的可能, 患者有可能接受再次手術修補瘺的風險。 但是考慮到開腹手術創傷較大, 我們還是給患者一個微創腹腔鏡手術的機會, 也成功地完成了手術。 ”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其發生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居於第三位, 被視作女性的隱性殺手。 70%的卵巢癌在初次診斷時已經為晚期, 80%的晚期患者復發在初次手術後1-2年內, 復發患者的治療方式選擇必須根據以前的手術狀況、對化療的敏感程度、復發病灶的部位和多少、有無腹水、患者的一般情況等綜合評估,

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方案。 因此, 卵巢癌發現越早越好治療。

早期診斷一直是卵巢癌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 早期卵巢癌常常沒有明顯症狀, 當患者出現腹部持續腫脹, 有壓迫感及疼痛, 腸胃不適, 進食困難或者容易產生飽食感, 同時伴有尿頻或尿急等症狀等已經屬於晚期, 治療上難度比較大。 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僅為30-40%, 而早期卵巢癌可達85%以上。 因此可以說早期診斷是卵巢癌診治策略中最重要的環節, 只有作到早期診斷, 才能在根本上改變卵巢癌死亡率局高不下的局面。

4月8日, 上海首台一體化PET/MR在瑞金醫院正式啟用。 據瞭解, 作為當前國際上最尖端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之一,

PET/MR成為診斷和指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冠心病和腦部疾病的最佳方法。 它能大大提高腫瘤的早期發現, 有助於疾病防治關口前移, 提升重大疑難疾病的診治水準。 它在婦科盆腔腫瘤的評估方面也具有具有獨特的價值。 一次檢查可將人體組織的精細形態結構、細胞代謝和功能、 疾病的分子表型等資訊融為一體, 為受檢者提供全面、精准的診斷報告。 “這個新技術能應用於一些複雜和疑難的婦科惡性腫瘤的精准診治中, 醫院提供這樣的平臺是患者的福音。 ”馮煒煒表示。

子宮內膜癌同樣不能忽視

同時, 馮煒煒指出, 作為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 子宮內膜癌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子宮內膜癌多發生于老年婦女,

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 其中50歲以上的患者占75%。 但近年來, 年輕患者所占比例也不斷增加, 近期的研究顯示年齡小於40歲的女性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所占比例已達15%, 其中70%未生育。

面對子宮內膜癌時, 大多數年輕並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會陷入兩難的抉擇:治療是否能夠保留子宮?如果不切除子宮, 病變會不會惡化?

馮煒煒表示, 生育年齡年輕子宮內膜癌患者多為早期、分化程度較高、極少發生肌層浸潤、發生卵巢轉移和輸卵管轉移的可能性較低, 且多數為雌激素依賴型, 預後較好。 這使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成為可能。

目前, 子宮內膜癌的保守治療方案主要有:宮腔鏡手術治療、口服高效孕激素治療、使用含孕激素宮內節育環 (曼月樂) 進行保守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

馮煒煒指出,保守治療子宮內膜癌可以為患者創造生育的機會。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並非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均適用保守治療,治療前必須經過仔細的評估,治療後亦仍需嚴密隨訪以監測病情變化。

(責編:趙鵬、張希)

馮煒煒指出,保守治療子宮內膜癌可以為患者創造生育的機會。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並非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均適用保守治療,治療前必須經過仔細的評估,治療後亦仍需嚴密隨訪以監測病情變化。

(責編:趙鵬、張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