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接種疫苗後還會發病嗎?這些接種知識家長要知道

原標題:重慶適齡兒童疫苗接種率超95% 接種門診數位化

人民網重慶4月25日電專病監測資訊管理系統和冷鏈管理等內容。

2014年, 重慶啟動基於兒童預防接種個案管理的系統建設, 通過三年建設, 全市所有兒童個案資訊已實現交換共用, 數位化門診建設加快, 極大的方便了流動兒童預防接種服務。 從APP預約服務、機器列印知情告知書和接種證、掃碼留觀等覆蓋預防接種全流程, 有效提高了預防接種的服務能力。

這些預防接種知識家長要知道

1.什麼是一類疫苗?

目前, 國內預防接種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兩種。

一類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政策規定必須接種的疫苗, 為免費接種疫苗。 目前重慶市規定的免費疫苗有14種(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風疫苗、A群流腦疫苗、A群C群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和鉤端螺旋體疫苗), 預防的傳染病增至15種(肺結核、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風疹、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炭疽、鉤端螺旋體病)。 其中, 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和鉤端螺旋體疫苗在特定人群接種, 其餘11種疫苗在適齡兒童中常規免費接種。

2. 什麼是第二類疫苗, 目前常用的第二類疫苗有哪些,

可以預防哪些疾病?

第二類疫苗即自費疫苗, 是指第一類疫苗以外、公民自行付費接種的疫苗。 主要是指和一類疫苗同類的精製品或進口疫苗。 目前常用的第二類疫苗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疫苗(23 價多糖疫苗、13價結合疫苗)、狂犬病疫苗、流腦A+C 群結合疫苗、流腦A+C+Y+W135 群多糖疫苗、百白破-Hib-IPV五聯苗、百白破-Hib四聯苗、AC-Hib三聯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3.流動兒童如何接種疫苗?

外地來到重慶的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同樣享受的免費一類疫苗接種服務。 如果有6 周歲以下的孩子遷入其他省份, 可直接攜帶原居住地衛生部門頒發的預防接種證到現居住地所在接種單位接種疫苗。

如之前未辦理預防接種證或預防接種證遺失, 可在現居住地接種單位補辦預防接種證。 目前, 重慶兒童預防接種資訊已實現資料共用, 適齡兒童在重慶任何一個接種門診的接種資訊都能在其他門診查閱下載。

4. 是否有必要接種第二類疫苗?

第一類疫苗與第二類疫苗是相對的, 不會絕對不變。 由於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疫苗的供應等多種原因, 第二類疫苗暫時實行自費接種, 隨著條件的成熟, 許多第二類疫苗也將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比如2016年國家就將二類的脊灰滅活疫苗轉換為一類免費疫苗。

第二類疫苗對第一類疫苗是重要補充, 並不是第二類疫苗就不需要接種, 實際上有些第二類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對人們威脅很大,

如流感、水痘、肺炎等, 患病後不僅對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也增加了經濟負擔。 公眾可以根據經濟狀況、個體的身體素質, 對兒童、老人和自己選擇接種第二類疫苗。

5. 有過敏性體質的兒童能不能接種疫苗?

對有過敏性體質的兒童, 在接種疫苗前首先要進行過敏試驗, 如試驗結果證實, 肯定對疫苗中的任何成份(如青黴素或鏈黴素等)不發生過敏者可以接種疫苗。 對疫苗成分(如鏈黴素或新黴素)過敏者不能接種該疫苗。 對非疫苗成分過敏(如對花粉、鴨或鴨毛過敏)、有過敏症的親屬, 以及進行過敏皮試陰性的兒童可以接種疫苗此外, 對有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食物或藥物過敏史及以往接種疫苗過敏者,

應詳細詢問過敏史, 凡含有該過敏原的疫苗禁忌接種。 過敏性體質兒童在急性發作期不應注射, 必須等到其緩解期, 相對穩定期或恢復期再注射。

6. 患過傳染病後是否需要注射有關的疫苗?

有些傳染病病後能使人獲得較持久、穩固的免疫力, 在通常情況下, 當只有一種病原體沒有其他型別時, 一般病後不需要再注射相應的疫苗, 如麻疹、乙腦、白喉等。 另一些傳染病的病原體有菌型或病毒型的區別, 如流腦、流感的病原體除型別不同外, 還有型的變異問題, 對這些傳染病的患者, 仍要根據菌(病毒)型的具體情況, 考慮進行預防接種。

7. 什麼是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是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後, 發生的與預防接種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按發生的相對嚴重程度、發生頻率,將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一般反應是在預防接種後發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生理功能障礙的反應,主要有發熱和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綜合症狀。一般反應又分為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主要為接種部位的疼痛、紅腫、硬結等,全身反應主要為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等。

8.接種的疫苗安全性怎樣保障?

為了保障接種安全,重慶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保障預防接種工作的安全高效。目前重慶免疫規劃範圍內所有疫苗都是通過統一的疫苗供應管道,通過政府招標的方式從大型疫苗生產企業集中採購,每批次疫苗均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批准簽發的“生物製品批簽合格證”。同時嚴格按照《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範》的有關規定,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全程冷鏈的條件下逐級向全市各接種門診配送。

在各種疫苗接種過程中,接種人員嚴格按規範實施接種,包括接種前告知、嚴格執行免疫程式或接種方案、接種後觀察、接種後發生可疑反應及時處理和上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疫苗的免疫效果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進行全方位的監測,一旦發現問題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調查和處理。此外,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會定期對參與疫苗接種的醫務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和資質考核,並對各接種門診進行綜合督查,確保接種品質。

9. 為什麼一定要按免疫程式打預防針?

不同的疫苗接種後,產生免疫應答的規律是不一樣的,因此對不同的疫苗必須按照其規律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式。這些免疫程式都是根據臨床試驗和多年的研究成果而制定的。根據各種疫苗免疫程式,有的疫苗只需要接種1劑次,如卡介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種2至4劑次,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風聯合疫苗等,才能使兒童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隨著孩子的長大,身體內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有些疫苗還需要進行的加強免疫。因此,家長只有按照免疫程式的要求按時帶孩子接種疫苗,才能充分發揮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其達到並維持高免疫水準,有效地控制針對傳染病的流行。

10. 接種疫苗後還會發病嗎?

接種疫苗預防針對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是100%的,個別受種者由於個體的特殊原因,如免疫應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但大量的研究證明,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臨床症狀要輕很多。此外,如果接種疫苗時受種者恰好已處在該疫苗針對疾病的潛伏期,接種後疫苗還未產生保護作用,所以接種疫苗後也會發病,這就屬於偶合發病。

11. 預防接種證有什麼作用?

(1)預防接種證作為兒童預防接種的憑證、記錄和證明,可以使接種醫生掌握兒童的接種資訊,按免疫程式預約或通知接種,以確保兒童得到及時的接種服務(2)接種證上刊登許多預防接種相關知識或接種注意事項等資訊,便於兒童家長瞭解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及時攜帶兒童去接種疫苗。(3)國家規定,在兒童入託、入學時需要查驗兒童接種證,可以作為入託、入學的預防接種的憑證。(4)在辦理出國手續時,許多國家規定必須提供有效的預防接種證明。

12. 兒童在接種疫苗前家長做那些準備?

從兒童出生後,家長/監護人就要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式按時帶孩子去預防接種單位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前家長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要注意孩子近幾天有無發熱、腹瀉、咳嗽、驚厥等症狀,如果有以上症狀或者有心臟、肝臟、腎臟等疾病,一定要告訴醫生,讓醫生決定是否能接種疫苗,如果孩子在前一次疫苗接種後出現了高熱、抽搐、蕁麻疹等反應,要告訴醫生。冬天接種前最好先洗澡,換上柔軟、寬鬆的衣服。並讓子吃好、休息好,因為饑餓和過度疲勞時接種疫苗,容易發生暈針。

13.接種疫苗後,家長注意那些事項?

完成接種疫苗後,家長或監護人應注意:(1)受種者在接種現場觀察30分鐘,如無任何不適後再離開接種場所;如出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及時處理和報告。(2)接種疫苗後要讓孩子注意休息,不做劇烈活動,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暫時不要洗澡。(3)少數兒童在接種疫苗後數小時會有輕微發熱、精神不振、不想吃東西、哭鬧等,一般都不嚴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開水,很快就會恢復。極個別的孩子可能會有高燒,接種手臂紅腫、發熱、觸痛、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它情況應及時向醫生諮詢,採取相應的措施。(4)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硬結,可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適宜溫度的乾淨毛巾熱敷,每天3至5次,每次15至20分鐘。(5)卡介苗接種後2 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若隨後化膿,形成小潰瘍,流出一些分泌物,一般8至12周後結痂,留有一個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處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14. 為什麼有些受種者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熱?

發熱是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反應,主要原因是由於熱原而引起。除熱原外,疫苗作為一種異性蛋白及其接種後的炎症反應,也會引起發熱。活疫苗接種相當於一次輕度的人工自然感染,少數人也會有發熱反應。發熱的本質是機體的一種適應性防禦反應。一定限度的發熱,由於代謝增強,白細胞增加,有助於消除病原,對人體有利。

(責編:趙鵬、張希)

發生的與預防接種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按發生的相對嚴重程度、發生頻率,將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一般反應是在預防接種後發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生理功能障礙的反應,主要有發熱和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綜合症狀。一般反應又分為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主要為接種部位的疼痛、紅腫、硬結等,全身反應主要為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等。

8.接種的疫苗安全性怎樣保障?

為了保障接種安全,重慶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保障預防接種工作的安全高效。目前重慶免疫規劃範圍內所有疫苗都是通過統一的疫苗供應管道,通過政府招標的方式從大型疫苗生產企業集中採購,每批次疫苗均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批准簽發的“生物製品批簽合格證”。同時嚴格按照《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範》的有關規定,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全程冷鏈的條件下逐級向全市各接種門診配送。

在各種疫苗接種過程中,接種人員嚴格按規範實施接種,包括接種前告知、嚴格執行免疫程式或接種方案、接種後觀察、接種後發生可疑反應及時處理和上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疫苗的免疫效果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進行全方位的監測,一旦發現問題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調查和處理。此外,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會定期對參與疫苗接種的醫務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和資質考核,並對各接種門診進行綜合督查,確保接種品質。

9. 為什麼一定要按免疫程式打預防針?

不同的疫苗接種後,產生免疫應答的規律是不一樣的,因此對不同的疫苗必須按照其規律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式。這些免疫程式都是根據臨床試驗和多年的研究成果而制定的。根據各種疫苗免疫程式,有的疫苗只需要接種1劑次,如卡介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種2至4劑次,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風聯合疫苗等,才能使兒童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隨著孩子的長大,身體內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有些疫苗還需要進行的加強免疫。因此,家長只有按照免疫程式的要求按時帶孩子接種疫苗,才能充分發揮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其達到並維持高免疫水準,有效地控制針對傳染病的流行。

10. 接種疫苗後還會發病嗎?

接種疫苗預防針對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是100%的,個別受種者由於個體的特殊原因,如免疫應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但大量的研究證明,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臨床症狀要輕很多。此外,如果接種疫苗時受種者恰好已處在該疫苗針對疾病的潛伏期,接種後疫苗還未產生保護作用,所以接種疫苗後也會發病,這就屬於偶合發病。

11. 預防接種證有什麼作用?

(1)預防接種證作為兒童預防接種的憑證、記錄和證明,可以使接種醫生掌握兒童的接種資訊,按免疫程式預約或通知接種,以確保兒童得到及時的接種服務(2)接種證上刊登許多預防接種相關知識或接種注意事項等資訊,便於兒童家長瞭解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及時攜帶兒童去接種疫苗。(3)國家規定,在兒童入託、入學時需要查驗兒童接種證,可以作為入託、入學的預防接種的憑證。(4)在辦理出國手續時,許多國家規定必須提供有效的預防接種證明。

12. 兒童在接種疫苗前家長做那些準備?

從兒童出生後,家長/監護人就要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式按時帶孩子去預防接種單位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前家長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要注意孩子近幾天有無發熱、腹瀉、咳嗽、驚厥等症狀,如果有以上症狀或者有心臟、肝臟、腎臟等疾病,一定要告訴醫生,讓醫生決定是否能接種疫苗,如果孩子在前一次疫苗接種後出現了高熱、抽搐、蕁麻疹等反應,要告訴醫生。冬天接種前最好先洗澡,換上柔軟、寬鬆的衣服。並讓子吃好、休息好,因為饑餓和過度疲勞時接種疫苗,容易發生暈針。

13.接種疫苗後,家長注意那些事項?

完成接種疫苗後,家長或監護人應注意:(1)受種者在接種現場觀察30分鐘,如無任何不適後再離開接種場所;如出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及時處理和報告。(2)接種疫苗後要讓孩子注意休息,不做劇烈活動,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暫時不要洗澡。(3)少數兒童在接種疫苗後數小時會有輕微發熱、精神不振、不想吃東西、哭鬧等,一般都不嚴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開水,很快就會恢復。極個別的孩子可能會有高燒,接種手臂紅腫、發熱、觸痛、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它情況應及時向醫生諮詢,採取相應的措施。(4)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硬結,可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適宜溫度的乾淨毛巾熱敷,每天3至5次,每次15至20分鐘。(5)卡介苗接種後2 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若隨後化膿,形成小潰瘍,流出一些分泌物,一般8至12周後結痂,留有一個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處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14. 為什麼有些受種者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熱?

發熱是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反應,主要原因是由於熱原而引起。除熱原外,疫苗作為一種異性蛋白及其接種後的炎症反應,也會引起發熱。活疫苗接種相當於一次輕度的人工自然感染,少數人也會有發熱反應。發熱的本質是機體的一種適應性防禦反應。一定限度的發熱,由於代謝增強,白細胞增加,有助於消除病原,對人體有利。

(責編:趙鵬、張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