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2017年河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及下一步重點工作”新聞發佈會全程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記者 王旭澤 攝

長城網4月26日訊4月26日下午,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7年河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及下一步重點工作”新聞發佈會,

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昌發佈了我省2017年河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同時介紹了2018年我省國資系統重點工作安排, 並與省國資委人事處處長侯全生、改革改組處處長王建立、財務評價與運行管理處處長劉喜增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由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肖立峰主持。 實錄如下: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肖立峰。 記者 王旭澤 攝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肖立峰

女士們、先生們,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

今天發佈會主題是“2017年河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及下一步重點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要“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去年以來, 我省國資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 全力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工作, 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今天, 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昌同志,

發佈我省2017年河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並介紹2018年我省國資系統重點工作安排;我們還邀請到3位業務專家, 分別是:省國資委人事處處長侯全生同志, 改革改組處處長王建立同志, 財務評價與運行管理處處長劉喜增同志, 他們將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發佈會的有來自中央、香港、天津以及省內各主要媒體的記者朋友們, 歡迎大家!

首先, 請王昌主任進行發佈。

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昌。 記者 王旭澤 攝

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王昌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2017年, 省國資委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 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以提高品質效益為中心,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持續推進穩健增長、改革攻堅、轉型升級、動能轉換、提質增效、風險防控、科學監管、黨建保障等八項重點工作, 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全年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一、2017年河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1.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 運行品質全面改善。 把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來抓, 加強組織領導, 落實工作目標, 強化對重點任務、重點企業的督導檢查, 企業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 實現利潤創近年來最好水準。 2017年, 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806億元, 同比增長2.8%;實現利潤總額112億元, 同比增長26.2%。 截至2017年底, 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淨資產分別達到9967億元、3046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4.8%、7.2%。

2.多措並舉狠抓落實, 國企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 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一手抓改革方案的統籌謀劃, 一手抓改革舉措的落地實施, 全省國有企業改革呈現出積極穩妥、試點突破、全面推進、成效初顯的態勢。 一是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參照中央“1+N”國企改革政策體系,結合全省國企實際,制定出臺了我省《關於深化地方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改革檔,形成了“1+24”的國企改革政策體系,明晰了全省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時間表、路線圖,細化了改革配套舉措。二是十項改革試點梯次展開。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妥有序開展了落實董事會職權、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和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三是重要改革深入推進。積極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監管的一級企業已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3家企業在集團層面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級及以下企業混改面已達59%;秦港股份回歸A股。不斷深化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規範企業董事會建設,建立了第一批50名外部董事人才庫,為河鋼集團等9家企業遴選了9名外部董事。四是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突破。整體謀劃、落實責任、完善措施、強化督導,2017年,全省共簽訂正式協定1085份,完成了對接總任務量的95%,超額完成了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70%的年度目標任務。

3.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啟動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一是堅定不移去產能去杠杆。不折不扣落實“去產能”有關要求,監管企業超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2017年鋼鐵、煤炭、焦炭、煤電壓減目標。引導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工作,截至2017年底,監管企業資產負債率69.4%,同比降低0.7個百分點。二是強化科技創新。支持企業搭建創新技術研發平臺、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整合科技資源,2017年研發投入57.4億元,同比增長17.8%。三是實施綠色發展。積極推進低碳化、迴圈化和集約化生產,認真落實國有企業節能減排責任,重點發展迴圈經濟,建設綠色工廠,扎實推動綠色建築與裝配式建築發展,全年完成環保投入40餘億元。

4.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突破發展瓶頸,拓展產業空間,延伸價值鏈條,企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一是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提升力度不斷加大。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動產品升級、提高附加值為抓手,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水準不斷增強。河鋼集團高附加值品種鋼比例提高到65%以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板和第二大汽車用鋼供應商。唐山三友大力做精高端產品,粘膠短纖維、有機矽、糊樹脂等高附加值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45%以上,其中粘膠短纖維產量世界第一、出口總量持續保持國內第一。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全年新產品產值175.5億元,同比增長20.2% 。二是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以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醫療健康、金融服務、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新的經濟效益增長極正在逐步形成。開灤集團大力發展己二酸、甲醇汽油等化工新材料、清潔替代能源。河北建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張家口壩上風能發電並網運行,樂亭菩提島海上風電場等項目加快建設。集“醫、健、康、養、遊”為一體的華北醫療健康產業集團組建運營。三是開放合作取得新的成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推動河鋼、開灤等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人才、管理、技術資源和市場優勢,增強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河鋼塞鋼在2016年實現扭虧的基礎上,2017年繼續保持良好的經營態勢。開灤集團向國外輸出礦井設計、勘探等一體化服務,做強做大生產服務業,現已合作19個煤礦,輸出勞務和技術管理人員1000余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專案,河北建投京唐、京霸鐵路開工建設,張呼客專聯調聯試,石濟客專投入運營。

5.加快推進職能轉變,國資監管效能進一步提升。準確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以管資本為主加快省國資委職能轉變,科學界定監管邊界,創新監管方式,國資監管針對性有效性不斷增強。一是優化整合內設機構,監管職能進一步轉變。省國資委黨委對委機關監管職能和工作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優化調整內設機構,共壓縮處室5個,精簡人員編制29名。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務院部署和省政府要求,研究起草了《河北省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今年3月已經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二是強化出資人監督,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加大監事會、紀委、審計、巡察監督協同力度,成立了省國資委大監督格局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初步構建起了協調聯動、資訊共用的外部監督格局,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充分肯定。三是發揮專業化優勢,穩妥推進集中統一監管。在充分調研和借鑒其他先進省市經驗的基礎上,會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實施了《河北省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實施意見》。2017年,基於先易後難、穩步推進的原則,經省政府同意,將省工信廳、省委政策研究室等6個省直部門列為年度首批改革試點。

6.積極應對處置,企業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穩妥處置融投引發的金融風險,風險總體可控。加強與各大銀行總部的對接,妥善解決了開灤、國控等企業的現金流接續風險。積極處置冀中、開灤等6家企業因歷史上整合小煤礦形成的欠薪欠保及去產能中的職工穩定風險。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安全生產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7.全面從嚴治黨,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得到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制定了《省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全部實現了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肩挑”,18家監管企業已全部完成黨建工作總體要求進章程,從嚴選拔管理企業領導人員,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實施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建立了監管企業後備幹部與中長期培養對象人才庫。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對企業關鍵少數的監督制約,加強對企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全流程監控,國資國企腐敗易發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國資國企系統政治生態持續好轉。

二、2018年省國資委重點工作安排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省國資委系統的重點工作是:貫徹“一個思路”、把握“一個要求”、實現“兩大目標”、注重“六個突出”、抓好“七項工作”。

貫徹“一個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落實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和王東峰書記的重要指示與講話要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推動全省國有企業實現品質、效率、動力“三大變革”,更加注重目標、問題導向,更加注重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力在“轉型、創新、改革、開放、品質”上集中發力,全力推動創新發展,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強化完善國資監管,全面加強党的建設,努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國內外較強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為不斷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作出新貢獻。

把握“一個要求”:即牢牢把握全面推動國有企業高品質發展這一要求,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

實現“兩大目標”:即在經濟效益上,力爭到2018年底,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淨資產、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5%、6%;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02%。在改革發展上,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機制,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促進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注重“六個突出”:一是更加突出新發展理念;二是更加突出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三是更加突出品質效益;四是更加突出改革攻堅;五是更加突出轉型升級;六是更加突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著力抓好七項重點工作:一是著力抓好效益穩定增長,進一步鞏固企業發展良好態勢。二是著力抓好改革舉措落實落地,進一步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三是著力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提高企業發展品質。四是著力抓好創新驅動,促進企業動能轉換。五是著力抓好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進一步築牢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六是著力抓好監管體制機制完善,進一步提高國資監管水準。七是著力抓好管黨治黨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肖立峰

感謝王主任的權威發佈。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請需要提問的記者朋友舉手示意,並通報所在媒體。

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河北省國資委財務評價與運行管理處處長劉喜增。記者 王旭澤 攝

一、河北新聞網:2017年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實現利潤創近年來最好水準。請問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河北省國資委財務評價與運行管理處處長劉喜增:今年一季度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資產規模平穩上升,經濟效益高位增長。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深化行業對標,強化內部管理,大力開展降本節支、挖潛增效,在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的情況下,資產、效益保持平穩增長。一是資產總額、淨資產持續保持平穩上升,到3月末,監管企業總資產達到10069.9億元,同比上升4.1%;淨資產3063億元,同比上升了5.9%,高於資產升幅1.8個百分點,企業效益增長是主要原因。二是降本增效成效明顯,一季度監管企業累計降本增效近9.8億元,其中,企業內部挖潛降耗增效情況降成本7.6億元,成本費用利潤率達到2.2%,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成本費用總額同比下降了13%,降幅高於營業收入降幅0.2個百分點。三是實現利潤高位增長。1-3月份,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7億元,同比增長6.4%;實現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5.3%,盈利水準處於歷史高位。

2.生產經營總體平穩,重點企業產銷趨穩向好。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努力克服採暖季錯峰生產、“兩會”召開限產等困難,科學安排生產要素供應,加強生產組織調度,生產經營趨穩向好。一是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用電量從2017三季度開始由負轉正,今年一季度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3%,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3%,比去年全年高了4.3個百分點,河鋼工業用量增長5.8%、建投增長了22.8%。二是建投集團上網電量、售熱量、售氣量、售水量均同比增加30%以上;港口集團煤炭輸送量增長7.2%;華藥集團抗生素及中間體同比增長49.8%、針劑增長33.4%、口服劑增長了13.7%。三是煤炭行業逐步扭轉生產下降態勢,開灤集團原煤產量同比下降9.6%,收窄11個百分點,冀中能源集團原煤產量止降回升增長了4%;鋼鐵產量降幅收窄,河鋼集團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同比下降18.5%、9.0%和11.6%,比2017年第四季度降幅縮小了約0.5個百分點。

3.去杠杆工作穩步推進,企業負債率下降明顯。大力推動企業去杠杆、減負債、控風險,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一是去杠杆收效明顯。以資產負債率為中心,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嚴格控制負債規模、投資規模、風險業務,資產負債率穩步下降,到3月底監管企業資產負債率69.6%,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二是資金狀況好轉。加大清理“三外”,壓減“兩金”佔用,嚴格控制非生產性費用支出,監管企業經營現金流量淨額大幅增長16.6%,資金鏈狀況明顯好轉。

4.創新驅動戰略扎實推進,新產品新品種加快發展。省國資委監企業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開展雙創活動,深入推進“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活動,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開發了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品種新產品。一季度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費用投入9.2億元,新產品產值49.6億元,同比增長了5.6%。1-3月份,河鋼集團研發投入同比增長了46%,品種鋼比例達到70.4%,高端產品完成296.7萬噸,特殊戰略產品占總產量比例達到2.75%。

5.上交稅費穩步增長,社會貢獻進一步增強。一季度,一方面上交稅費大幅增長,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已交稅費總額70.9億元,超過應交稅費6.8億元,同比增長18.5%,高於營業收入增幅31.3個百分點,高於利潤增幅12.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堅決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重污染天氣鋼鐵、焦化、化工、火電、建築等停產限產規定,一季度影響河鋼收入23.7億元、經濟損失21.5億元,為打好“藍天保衛戰”作出應有貢獻。

河北省國資委人事處處長侯全生。記者 王旭澤 攝

二、長城網:實現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請問省國資委在這一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河北省國資委人事處處長侯全生:省國資委非常重視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為主的職能轉變工作,《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出臺後,我委根據省政府要求,起草了《河北省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省政府辦公廳已於3月28日正式印發了這個《方案》。

《方案》提出,省國資委要精減監管事項29項,其中取消10項,下放13項,授權6項。例如,我們取消了指導監管企業檔案管理、指導委監管企業內部資源整合與合作、審批監管企業職工監事選舉結果等職能,我們將對二級及以下企業的改制行為、增資擴股行為的審核等職能下放給一級企業,將經理層成員業績考核、薪酬管理、職工工資總額審批等職能授權給一級企業。

《方案》強調,要強化管資本的職能,突出國有資本的運營。其中包括:進一步完善規劃投資的監管,制定並落實監管企業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整體規劃;改進投資監管的方式,落實企業投資的主體責任,制定監管企業投資負面清單,管好投資的方向;推動河北建投集團和河北國控公司分別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將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公司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按照中央和國家機構改革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做好內設機構的調整和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以適應職能的轉變。

三、河北日報:剛才王昌主任提到,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請介紹一下混改對我省國企改革的重要意義。

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昌: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有企業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確了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王東峰書記在省委九屆六次全會上明確提出,要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全省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有利於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發揮非國有資本的活力和創造力;有利於汲取民營企業及其它經濟成分之長,推動企業制度創新,調動各類市場競爭主體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迫切要求。去年李謙副省長帶隊到天津市進行了學習考察,天津市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混改層級提升到一級集團層面,通過穩妥推進公益性國企混改、全面推進競爭性國企混改、統籌推進要素剝離重整分類混改,解決了企業動力動能不足問題,企業效益和品質大幅提高。實踐證明,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突破口,國有企業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走上良性發展道路,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大力推進。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幾年,我省國有企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先進省份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與“經濟脊樑”的地位和作用還不相稱。從規模效益看,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利潤總額分別居全國第22位、19位,淨資產收益率為3%,低於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平均水準。從產業結構看,我省國有資產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和產業鏈中低端,僅“一鋼兩煤”就占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的三分之二,對產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不夠。從企業競爭力看,資產規模超千億的企業集團僅3家,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優勢產品不多。以混改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努力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真正把經濟頂樑柱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是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於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5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正式印發實施。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省國資委今後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正按照重點任務、目標要求、完成時限,進一步細化責任分工,形成可操作、可指引、具體明確、切合實際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施工圖、責任人,梯次接續、前後銜接、壓茬推進,確保各項工作部署落地見效。

河北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王建立。記者 王旭澤 攝

四、新華社:2017年,省國資委在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效,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河北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王建立:推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等方面具有基礎性作用,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國資委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和我省工作部署,整體謀劃、全面鋪開、重點突破、梯次推進,取得了階段性的工作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共簽訂正式協定1085份,涉及1695個家屬區、80萬戶居民,共計241.7萬戶次,完成了對接總任務量的95%,超額完成了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70%的年度目標任務。其中省屬企業與屬地政府或有關單位簽訂正式協定112份,涉及427個家屬區,共計119.47萬戶次。峰峰、井陘、古冶等獨立工礦區分離辦社會工作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開灤古冶礦區被列為國家大型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

在推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主要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組織了全省13個市接收計畫和全省在冀央、省企、市企業移交計畫的制定和企地任務對接。二是省政府與13個市政府簽訂了任務責任書,壓實了工作責任,有力推動了此項工作。三是推動各市陸續出臺了維修改造和人員接收標準,為簽訂正式協定、實施維修改造奠定了基礎。四是實施重點突破。把開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作為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改革試點,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五是加強督導力度。通過定期通報和加大督導力度、專項調度等措施,推進分離移交進度。六是多方籌措資金進行保障,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60多億元。

今年年底前,將基本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同時,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任務目標、時間進度,積極推進企業所辦教育、醫療、市政、消防、社區等職能的分離移交工作。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肖立峰

感謝四位元嘉賓和記者朋友的精彩問答。由於時間關係,回答記者提問就到這裡。如有記者朋友需要進行專訪,可以在會後進行。

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關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一是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參照中央“1+N”國企改革政策體系,結合全省國企實際,制定出臺了我省《關於深化地方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改革檔,形成了“1+24”的國企改革政策體系,明晰了全省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時間表、路線圖,細化了改革配套舉措。二是十項改革試點梯次展開。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妥有序開展了落實董事會職權、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和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三是重要改革深入推進。積極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監管的一級企業已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3家企業在集團層面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級及以下企業混改面已達59%;秦港股份回歸A股。不斷深化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規範企業董事會建設,建立了第一批50名外部董事人才庫,為河鋼集團等9家企業遴選了9名外部董事。四是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突破。整體謀劃、落實責任、完善措施、強化督導,2017年,全省共簽訂正式協定1085份,完成了對接總任務量的95%,超額完成了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70%的年度目標任務。

3.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啟動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一是堅定不移去產能去杠杆。不折不扣落實“去產能”有關要求,監管企業超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2017年鋼鐵、煤炭、焦炭、煤電壓減目標。引導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工作,截至2017年底,監管企業資產負債率69.4%,同比降低0.7個百分點。二是強化科技創新。支持企業搭建創新技術研發平臺、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整合科技資源,2017年研發投入57.4億元,同比增長17.8%。三是實施綠色發展。積極推進低碳化、迴圈化和集約化生產,認真落實國有企業節能減排責任,重點發展迴圈經濟,建設綠色工廠,扎實推動綠色建築與裝配式建築發展,全年完成環保投入40餘億元。

4.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突破發展瓶頸,拓展產業空間,延伸價值鏈條,企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一是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提升力度不斷加大。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動產品升級、提高附加值為抓手,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水準不斷增強。河鋼集團高附加值品種鋼比例提高到65%以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板和第二大汽車用鋼供應商。唐山三友大力做精高端產品,粘膠短纖維、有機矽、糊樹脂等高附加值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45%以上,其中粘膠短纖維產量世界第一、出口總量持續保持國內第一。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全年新產品產值175.5億元,同比增長20.2% 。二是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以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醫療健康、金融服務、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新的經濟效益增長極正在逐步形成。開灤集團大力發展己二酸、甲醇汽油等化工新材料、清潔替代能源。河北建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張家口壩上風能發電並網運行,樂亭菩提島海上風電場等項目加快建設。集“醫、健、康、養、遊”為一體的華北醫療健康產業集團組建運營。三是開放合作取得新的成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推動河鋼、開灤等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人才、管理、技術資源和市場優勢,增強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河鋼塞鋼在2016年實現扭虧的基礎上,2017年繼續保持良好的經營態勢。開灤集團向國外輸出礦井設計、勘探等一體化服務,做強做大生產服務業,現已合作19個煤礦,輸出勞務和技術管理人員1000余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專案,河北建投京唐、京霸鐵路開工建設,張呼客專聯調聯試,石濟客專投入運營。

5.加快推進職能轉變,國資監管效能進一步提升。準確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以管資本為主加快省國資委職能轉變,科學界定監管邊界,創新監管方式,國資監管針對性有效性不斷增強。一是優化整合內設機構,監管職能進一步轉變。省國資委黨委對委機關監管職能和工作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優化調整內設機構,共壓縮處室5個,精簡人員編制29名。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務院部署和省政府要求,研究起草了《河北省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今年3月已經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二是強化出資人監督,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加大監事會、紀委、審計、巡察監督協同力度,成立了省國資委大監督格局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初步構建起了協調聯動、資訊共用的外部監督格局,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充分肯定。三是發揮專業化優勢,穩妥推進集中統一監管。在充分調研和借鑒其他先進省市經驗的基礎上,會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實施了《河北省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實施意見》。2017年,基於先易後難、穩步推進的原則,經省政府同意,將省工信廳、省委政策研究室等6個省直部門列為年度首批改革試點。

6.積極應對處置,企業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穩妥處置融投引發的金融風險,風險總體可控。加強與各大銀行總部的對接,妥善解決了開灤、國控等企業的現金流接續風險。積極處置冀中、開灤等6家企業因歷史上整合小煤礦形成的欠薪欠保及去產能中的職工穩定風險。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安全生產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7.全面從嚴治黨,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得到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制定了《省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全部實現了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肩挑”,18家監管企業已全部完成黨建工作總體要求進章程,從嚴選拔管理企業領導人員,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實施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建立了監管企業後備幹部與中長期培養對象人才庫。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對企業關鍵少數的監督制約,加強對企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全流程監控,國資國企腐敗易發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國資國企系統政治生態持續好轉。

二、2018年省國資委重點工作安排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省國資委系統的重點工作是:貫徹“一個思路”、把握“一個要求”、實現“兩大目標”、注重“六個突出”、抓好“七項工作”。

貫徹“一個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落實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和王東峰書記的重要指示與講話要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推動全省國有企業實現品質、效率、動力“三大變革”,更加注重目標、問題導向,更加注重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力在“轉型、創新、改革、開放、品質”上集中發力,全力推動創新發展,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強化完善國資監管,全面加強党的建設,努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國內外較強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為不斷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作出新貢獻。

把握“一個要求”:即牢牢把握全面推動國有企業高品質發展這一要求,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

實現“兩大目標”:即在經濟效益上,力爭到2018年底,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淨資產、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5%、6%;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02%。在改革發展上,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機制,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促進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注重“六個突出”:一是更加突出新發展理念;二是更加突出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三是更加突出品質效益;四是更加突出改革攻堅;五是更加突出轉型升級;六是更加突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著力抓好七項重點工作:一是著力抓好效益穩定增長,進一步鞏固企業發展良好態勢。二是著力抓好改革舉措落實落地,進一步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三是著力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提高企業發展品質。四是著力抓好創新驅動,促進企業動能轉換。五是著力抓好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進一步築牢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六是著力抓好監管體制機制完善,進一步提高國資監管水準。七是著力抓好管黨治黨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肖立峰

感謝王主任的權威發佈。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請需要提問的記者朋友舉手示意,並通報所在媒體。

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河北省國資委財務評價與運行管理處處長劉喜增。記者 王旭澤 攝

一、河北新聞網:2017年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實現利潤創近年來最好水準。請問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河北省國資委財務評價與運行管理處處長劉喜增:今年一季度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資產規模平穩上升,經濟效益高位增長。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深化行業對標,強化內部管理,大力開展降本節支、挖潛增效,在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的情況下,資產、效益保持平穩增長。一是資產總額、淨資產持續保持平穩上升,到3月末,監管企業總資產達到10069.9億元,同比上升4.1%;淨資產3063億元,同比上升了5.9%,高於資產升幅1.8個百分點,企業效益增長是主要原因。二是降本增效成效明顯,一季度監管企業累計降本增效近9.8億元,其中,企業內部挖潛降耗增效情況降成本7.6億元,成本費用利潤率達到2.2%,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成本費用總額同比下降了13%,降幅高於營業收入降幅0.2個百分點。三是實現利潤高位增長。1-3月份,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7億元,同比增長6.4%;實現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5.3%,盈利水準處於歷史高位。

2.生產經營總體平穩,重點企業產銷趨穩向好。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努力克服採暖季錯峰生產、“兩會”召開限產等困難,科學安排生產要素供應,加強生產組織調度,生產經營趨穩向好。一是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用電量從2017三季度開始由負轉正,今年一季度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3%,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3%,比去年全年高了4.3個百分點,河鋼工業用量增長5.8%、建投增長了22.8%。二是建投集團上網電量、售熱量、售氣量、售水量均同比增加30%以上;港口集團煤炭輸送量增長7.2%;華藥集團抗生素及中間體同比增長49.8%、針劑增長33.4%、口服劑增長了13.7%。三是煤炭行業逐步扭轉生產下降態勢,開灤集團原煤產量同比下降9.6%,收窄11個百分點,冀中能源集團原煤產量止降回升增長了4%;鋼鐵產量降幅收窄,河鋼集團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同比下降18.5%、9.0%和11.6%,比2017年第四季度降幅縮小了約0.5個百分點。

3.去杠杆工作穩步推進,企業負債率下降明顯。大力推動企業去杠杆、減負債、控風險,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一是去杠杆收效明顯。以資產負債率為中心,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嚴格控制負債規模、投資規模、風險業務,資產負債率穩步下降,到3月底監管企業資產負債率69.6%,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二是資金狀況好轉。加大清理“三外”,壓減“兩金”佔用,嚴格控制非生產性費用支出,監管企業經營現金流量淨額大幅增長16.6%,資金鏈狀況明顯好轉。

4.創新驅動戰略扎實推進,新產品新品種加快發展。省國資委監企業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開展雙創活動,深入推進“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活動,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開發了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品種新產品。一季度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費用投入9.2億元,新產品產值49.6億元,同比增長了5.6%。1-3月份,河鋼集團研發投入同比增長了46%,品種鋼比例達到70.4%,高端產品完成296.7萬噸,特殊戰略產品占總產量比例達到2.75%。

5.上交稅費穩步增長,社會貢獻進一步增強。一季度,一方面上交稅費大幅增長,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已交稅費總額70.9億元,超過應交稅費6.8億元,同比增長18.5%,高於營業收入增幅31.3個百分點,高於利潤增幅12.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堅決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重污染天氣鋼鐵、焦化、化工、火電、建築等停產限產規定,一季度影響河鋼收入23.7億元、經濟損失21.5億元,為打好“藍天保衛戰”作出應有貢獻。

河北省國資委人事處處長侯全生。記者 王旭澤 攝

二、長城網:實現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請問省國資委在這一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河北省國資委人事處處長侯全生:省國資委非常重視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為主的職能轉變工作,《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出臺後,我委根據省政府要求,起草了《河北省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省政府辦公廳已於3月28日正式印發了這個《方案》。

《方案》提出,省國資委要精減監管事項29項,其中取消10項,下放13項,授權6項。例如,我們取消了指導監管企業檔案管理、指導委監管企業內部資源整合與合作、審批監管企業職工監事選舉結果等職能,我們將對二級及以下企業的改制行為、增資擴股行為的審核等職能下放給一級企業,將經理層成員業績考核、薪酬管理、職工工資總額審批等職能授權給一級企業。

《方案》強調,要強化管資本的職能,突出國有資本的運營。其中包括:進一步完善規劃投資的監管,制定並落實監管企業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整體規劃;改進投資監管的方式,落實企業投資的主體責任,制定監管企業投資負面清單,管好投資的方向;推動河北建投集團和河北國控公司分別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將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公司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按照中央和國家機構改革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做好內設機構的調整和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以適應職能的轉變。

三、河北日報:剛才王昌主任提到,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請介紹一下混改對我省國企改革的重要意義。

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昌: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有企業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確了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王東峰書記在省委九屆六次全會上明確提出,要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全省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有利於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發揮非國有資本的活力和創造力;有利於汲取民營企業及其它經濟成分之長,推動企業制度創新,調動各類市場競爭主體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迫切要求。去年李謙副省長帶隊到天津市進行了學習考察,天津市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混改層級提升到一級集團層面,通過穩妥推進公益性國企混改、全面推進競爭性國企混改、統籌推進要素剝離重整分類混改,解決了企業動力動能不足問題,企業效益和品質大幅提高。實踐證明,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突破口,國有企業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走上良性發展道路,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大力推進。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幾年,我省國有企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先進省份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與“經濟脊樑”的地位和作用還不相稱。從規模效益看,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利潤總額分別居全國第22位、19位,淨資產收益率為3%,低於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平均水準。從產業結構看,我省國有資產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和產業鏈中低端,僅“一鋼兩煤”就占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的三分之二,對產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不夠。從企業競爭力看,資產規模超千億的企業集團僅3家,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優勢產品不多。以混改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努力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真正把經濟頂樑柱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是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於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5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正式印發實施。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省國資委今後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正按照重點任務、目標要求、完成時限,進一步細化責任分工,形成可操作、可指引、具體明確、切合實際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施工圖、責任人,梯次接續、前後銜接、壓茬推進,確保各項工作部署落地見效。

河北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王建立。記者 王旭澤 攝

四、新華社:2017年,省國資委在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效,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河北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王建立:推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等方面具有基礎性作用,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國資委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和我省工作部署,整體謀劃、全面鋪開、重點突破、梯次推進,取得了階段性的工作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共簽訂正式協定1085份,涉及1695個家屬區、80萬戶居民,共計241.7萬戶次,完成了對接總任務量的95%,超額完成了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70%的年度目標任務。其中省屬企業與屬地政府或有關單位簽訂正式協定112份,涉及427個家屬區,共計119.47萬戶次。峰峰、井陘、古冶等獨立工礦區分離辦社會工作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開灤古冶礦區被列為國家大型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

在推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主要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組織了全省13個市接收計畫和全省在冀央、省企、市企業移交計畫的制定和企地任務對接。二是省政府與13個市政府簽訂了任務責任書,壓實了工作責任,有力推動了此項工作。三是推動各市陸續出臺了維修改造和人員接收標準,為簽訂正式協定、實施維修改造奠定了基礎。四是實施重點突破。把開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作為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改革試點,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五是加強督導力度。通過定期通報和加大督導力度、專項調度等措施,推進分離移交進度。六是多方籌措資金進行保障,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60多億元。

今年年底前,將基本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同時,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任務目標、時間進度,積極推進企業所辦教育、醫療、市政、消防、社區等職能的分離移交工作。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肖立峰

感謝四位元嘉賓和記者朋友的精彩問答。由於時間關係,回答記者提問就到這裡。如有記者朋友需要進行專訪,可以在會後進行。

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關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