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瑞典前首相:西方面臨信心危機 拋棄秩序只會自食其果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4月19日刊登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題為《西方的信心危機》的文章稱, 國際秩序正變得越來越混亂、功能失調, 甚至是危險。 這種狀態是如何形成的?人們怎樣才能擺脫它?

文章稱, 直到最近, 二戰後的時代一直是一個與人為善的自由國際主義時代。 早在1941年, 戰後秩序就開始成形, 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一艘停泊在加拿大普拉森舍灣的船上起草了《大西洋憲章》。 儘管當時希特勒在歐洲戰場上節節勝利, 但邱吉爾和羅斯福不僅決心要挫敗納粹的屠殺, 還誓為和平與民主的未來打下基礎。

文章稱, 他們取得的成功可能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繼《大西洋憲章》之後, 聯合國、佈雷頓森林機構、全球貿易體系和《世界人權宣言》等相繼誕生。 在戰後幾十年的非殖民化過程中, 出現了許多新的國家, 以前的敵人團結在新的聯盟和一體化的整體框架之下。

文章稱, 超級大國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 全球貿易擴大並推動經濟增長, 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 科技的迅速進步惠及世界每個角落。

英美領銜西方利己思潮

文章稱, 然而近年來, 世界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理想主義和希望政治已經被身份認同政治和恐懼政治所取代。 這一趨勢在一個又一個西方國家紮根, 但最明顯的是在曾經實現非凡進步的兩個盎格魯-撒克遜國家。

文章稱, 今天, 英國混亂的政治辯論是悲劇性的。 自2016年6月的脫歐公投以來, 英國一直在徒勞無益地尋找一個虛幻的主權概念, 以防在脫離歐盟後國際力量和影響力蒙受巨大損失。 英國曾經為世界提供的那種全球政治家風範已經讓位於狹隘的爭吵。

文章稱, 特朗普領導的白宮出現的政治混亂帶來了更大的後果。 幾十年來, 白宮一直位於全球領導地位的前沿, 但今天它已經成為好戰言論的源泉, 甚至在口頭上都對建立全球秩序的主張不屑一顧。 實際上, 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認為, 美國維護全球秩序的努力結果適得其反, 它設想中的未來完全是主權國家之間的衝突。

拋棄秩序只會自食其果

文章稱, 令人遺憾的是, 特朗普領導的白宮所發表的聲明似乎是為了破壞所有的秩序意識, 希望美國在未來某些爭奪全球主導地位的“霍布斯之爭”中勝出。 按照這種邏輯, 國際貿易不應由規則和制度來管理, 而應通過單邊保護主義措施和扭臂角力來決定。 像歐盟這樣通過一體化確保秩序與穩定的機構則受到漠視。

文章認為, 在這種情況下, 失敗者無疑將是更廣泛的西方, 不僅包括歐洲, 而且還包括像印度這樣的繼續致力於自由民主、經濟開放的國家。

文章稱, 即使是在最糟糕的狀況沒有出現的情況下, 西方仍將面臨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新的挑戰者將對未來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 西方大國放棄過去數十年給世界帶來繁榮與穩定的理念及制度將是一個重大錯誤。 最重要的是, 創建了戰後國際秩序的兩個大國現在絕不能將其放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