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人人車又拿了3億美元 高盛領投,騰訊和滴滴等跟投

【聽楊姐說】

剛剛參加完車展演講的人人車CEO李健, 今天宣佈又拿了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高盛領投, 騰訊和滴滴跟投。

據李健告訴楊姐,

這3億美元將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人人車的業務本身, 李健將“大踏步”往前推進, 乘勝追擊;另一方面, 就是要把過去人人車所建立的規模優勢進一步鞏固。

我個人認為, 李健提及的“規模優勢”, 很大一部分來自接入滴滴後, 二手車成交量的增長——從去年9月份開始, 滴滴平臺給人人車帶來的車源, 在增長裡面占30%以上。 現在, 人人車上每月新增車輛達到32萬輛, 整個行業裡的新增二手車數量才有大約70、80萬輛。

而李健強調的是, 人人車現在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即由技術驅動的階段。

是時候了

李健對本屆車展中一詞會議主題《新流通, 新機遇》感慨頗深, 勾起了他不少回憶, 這讓他想起來當年的“舊流通”。

四年人人車成立時,

李健最早對人人抱有很高預期, 作為一個互聯網的團隊, 他稱自己是“滿腔熱血”撲到了這個行業, 也沒多想這個行業的水有多深, 是不是隔行如隔山, 導致很多地方會有諸多的不順。 但那時也沒有什麼具體方案, 遇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他只有一個感覺:過去十多年互聯網的積累一定可以派上用場。

在李健看來, 自己最有可能發揮長處的地方就是互聯網技術, 如果能在二手車這個看似很傳統的行業裡面真正落地是最好的。

但必須承認, 規模較小的時候, 其實技術的作用並不能發揮出來。

最初李健也只是能把想法落地, 很難用技術驅動的行業、模式往前邁大步。 但他從去年他開始逐步意識到, 現在已經積累的規模,

足以使得我們能看到更大的技術應用的空間。

事情的爆發點是去年9月份和滴滴比較深度的合作:3月份的資料顯示, 人人車上的車源規模已經超過了每月32萬輛, 且這是每輛車都已經經過人人車派評估師上門檢測後的數字。

這讓李健認為“是時候了”。

“一方面, 我們的規模已經到了非常大的體量, 32萬大家想像一下, 全年就是300多萬, 如果按單月來看, 其實全國每月真正的有效車源也就差不多70萬、80萬, 我們一家占了32萬。 ”李健說:“我們也做了監測, 與幾個同行之間的重合度大概是20%-25%!”

最大資料庫

李健稱, 現在最讓他興奮的是, 人人車掌握了中國最大的真實的二手車車況資料——重點是, 人人車現在有能力促成更精准的定價。

沒錯, 二手車買賣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車的殘值如何計算、如何定價問題——以前由於資訊不透明, 導致很多因素無法考量, 而二手車的殘值評估體系又極其複雜。

現在, 具備了資料基礎和能力的李健, 感覺自己終於可以做他期望的那兩件事了:第一提高定價的準確性, 第二, 在讓車源和買家之間的匹配效率進一步提升。

“這就是我們在2014年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想做的, 用技術去極大助力這個行業的發展, 你會發現, 當你積累這麼多資料之後, 今天你是完全有這個空間也具備這個能力, 把這個車況、定價用技術的手段來往前推動一大步的。 ”李健稱。

所以, 按照李健的計畫, 2018年人人車將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在技術上, 用技術給車況分級、定價,

並改進平臺上的交易匹配效率。

換句話說, 這就是李健強調的他正在進入的“舒適區”——擁有大資料並用技術去提高撮合交易的效率, 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未來能力共用

不得不說, 滴滴對於人人車的業務是有巨大影響的, 這讓後者的業務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是的, 從3月份開始, 人人車陸續宣佈了一些與滴滴的合作, 這意味著李健正在更深度地切入滴滴的運營生態:把人人車平臺上的二手車想盡辦法賣到滴滴的體系裡, 幫助司機降低購車的門檻, 也降低整個車輛的運營使用成本。 事實上, 這個項目不僅僅是設想, 已經開始在大規模落地, 且承載了李健較高的預期。

人人車和滴滴的合作顯然正在逐步進入深水區——兩家彼此共用資料後, 未來還將聯手做很多更深度、更著眼于未來的事:例如定價,研究滴滴平臺上車輛殘值。

當然,前兩天滴滴的“洪流”生態發佈會正好成了此時的助角:滴滴正需要無數“汽車服務商”。但是李健卻不認為自己要“轉型”做汽車服務商,在他看來,只是多了一個業務線。

在李健看來,他更期望把資訊做成共用——人人車與滴滴的平臺,將能監控到的賣車的行為以及相應的價格打通,實現資料共用,事實上,目前這個二手車定價系統就是雙方的技術團隊一起研發出來的。

而二手車的方方面面中還有一塊非常大的蛋糕就是“車後市場”——維修。

人人車跟滴滴還有一項合作是基於線下的維修保養體系,用李健的話說,滴滴在過去3年的時間搭建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線下的維修保養體系,這塊是二手車之外的相對落後的市場,沒有什麼成熟的全國性的品牌存在,今年人人車也會結合滴滴已經建設完成的線下的維修能力來做結合,把人人車的售後服務體系進行落地。

二手車的4S店

二手車的“終極”會是什麼呢?

包賣!

李健把“包賣”模式視為C2C的進化,也是C2C未來最核心的發展方向:用戶來的時候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定價和賣出時間,可能有3天、7天、14天,有不同的包賣週期,現在還在個別城市所試點。

李健用了一句話來概括人人車的未來:一個互聯網二手車4S店——他強調了三個關鍵字“互聯網”、“二手車”和“4S店”,即基於二手車,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利用互聯網的能力,建立起來的一個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為基因的4S店體系。

舉個例子,4S店就意味著人人車不僅要提供交易,還要提供配套的服務——例如楊姐是一個車主,未來將自己的小破車委託給人人車的時候,他們不僅要幫我賣車,還要幫我給汽車做美容,保養,賣出去之後還負責給下家提供分期付款等等服務……

李健並不認為在二手車領域會發生“幾個參與者被迫合併”,他稱這個可能性比較低(當然也有可能,但是比較低),原因是因為這個行業相對比較容易盈利,不像有的行業可能一直處在一個燒錢的階段看不到盈利希望,合併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此外,他也不認為會出現所謂的4321現象,該理論並不適用於二手車行業。

對於人人車來講,李健給出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能夠明確看到盈利的資訊,尤其是在當下這種持續鞏固規模化優勢的前提下——所以,他也沒有合併別人的意願。

楊姐點評:

人人車這半年裡動作頻繁,一月份時引入了新的COO(楊姐也寫過)和幾位非常資深的VP,大幅改善了該公司的線下運營體系,此外還引入了資深的技術專家,也加強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二手車市場目前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原因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過程中,還沒有塵埃落定:人人車、瓜子、優信……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這個市場還充滿變數,除了某家即將上市外,或許更大的想像空間在於各家的業務還有更多的擴展可能性。

例如人人車,早期用C2C的方式來連接個人到個人之間,但去年也正式開通了C2B的通道,李健說他除了關注二手車的流通外,未來也會逐步去關注新車流通,其實他還在做一件事,就是建立司機的汽車流通體系,目前只是初步階段——要知道,專車和快車司機的流通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是整個二手車流通非常重要的一個管道。

而人人車還有一塊金融業務,目前還只是分期,未來如果再加上新車的融資租賃……所以,人人車的想像空間其實還很大。

未來還將聯手做很多更深度、更著眼于未來的事:例如定價,研究滴滴平臺上車輛殘值。

當然,前兩天滴滴的“洪流”生態發佈會正好成了此時的助角:滴滴正需要無數“汽車服務商”。但是李健卻不認為自己要“轉型”做汽車服務商,在他看來,只是多了一個業務線。

在李健看來,他更期望把資訊做成共用——人人車與滴滴的平臺,將能監控到的賣車的行為以及相應的價格打通,實現資料共用,事實上,目前這個二手車定價系統就是雙方的技術團隊一起研發出來的。

而二手車的方方面面中還有一塊非常大的蛋糕就是“車後市場”——維修。

人人車跟滴滴還有一項合作是基於線下的維修保養體系,用李健的話說,滴滴在過去3年的時間搭建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線下的維修保養體系,這塊是二手車之外的相對落後的市場,沒有什麼成熟的全國性的品牌存在,今年人人車也會結合滴滴已經建設完成的線下的維修能力來做結合,把人人車的售後服務體系進行落地。

二手車的4S店

二手車的“終極”會是什麼呢?

包賣!

李健把“包賣”模式視為C2C的進化,也是C2C未來最核心的發展方向:用戶來的時候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定價和賣出時間,可能有3天、7天、14天,有不同的包賣週期,現在還在個別城市所試點。

李健用了一句話來概括人人車的未來:一個互聯網二手車4S店——他強調了三個關鍵字“互聯網”、“二手車”和“4S店”,即基於二手車,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利用互聯網的能力,建立起來的一個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為基因的4S店體系。

舉個例子,4S店就意味著人人車不僅要提供交易,還要提供配套的服務——例如楊姐是一個車主,未來將自己的小破車委託給人人車的時候,他們不僅要幫我賣車,還要幫我給汽車做美容,保養,賣出去之後還負責給下家提供分期付款等等服務……

李健並不認為在二手車領域會發生“幾個參與者被迫合併”,他稱這個可能性比較低(當然也有可能,但是比較低),原因是因為這個行業相對比較容易盈利,不像有的行業可能一直處在一個燒錢的階段看不到盈利希望,合併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此外,他也不認為會出現所謂的4321現象,該理論並不適用於二手車行業。

對於人人車來講,李健給出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能夠明確看到盈利的資訊,尤其是在當下這種持續鞏固規模化優勢的前提下——所以,他也沒有合併別人的意願。

楊姐點評:

人人車這半年裡動作頻繁,一月份時引入了新的COO(楊姐也寫過)和幾位非常資深的VP,大幅改善了該公司的線下運營體系,此外還引入了資深的技術專家,也加強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二手車市場目前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原因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過程中,還沒有塵埃落定:人人車、瓜子、優信……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這個市場還充滿變數,除了某家即將上市外,或許更大的想像空間在於各家的業務還有更多的擴展可能性。

例如人人車,早期用C2C的方式來連接個人到個人之間,但去年也正式開通了C2B的通道,李健說他除了關注二手車的流通外,未來也會逐步去關注新車流通,其實他還在做一件事,就是建立司機的汽車流通體系,目前只是初步階段——要知道,專車和快車司機的流通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是整個二手車流通非常重要的一個管道。

而人人車還有一塊金融業務,目前還只是分期,未來如果再加上新車的融資租賃……所以,人人車的想像空間其實還很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