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落實立德樹人的路徑選擇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特別報導

“我們學校圍繞德育目標, 將國家課程‘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 地方課程‘傳統文化’‘環境教育’‘安全教育’, 以及校本課程‘舜文化’三級課程進行了整合, 形成了一到六年級貫通銜接的‘孝、悌、信、禮、勤’五德序列化教育, 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實踐活動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體系。 ”近日, 濟南市舜耕小學校長胡愛紅告訴記者, 該校“潤德課程”校內外融合、“踐、習、修、養”一體化的德育實踐, 受到師生家長的歡迎。

舜耕小學“四位一體”的德育體系,

與以往一些枯燥乏味的傳統德育課大不相同, 這也是山東省深入推進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山東近年來開展的德育一體化改革實踐, 以問題為導向, 堅持全域育人、全員育人、全課育人、全程育人的“四全”育人理念, 創新理念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 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課程體系建設, 形成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實踐活動課程和傳統文化課程“四位一體”, 各學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貫通、課內外深度融合的一體化德育課程體系, 德育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問題導向:“五大困擾”倒逼德育改革

近年來,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變遷, 傳統德育模式不能滿足當前中小學生發展成長需要的矛盾日益凸顯。

“原來很多德育課針對性不強, 內容空泛, 形式單一, 灌輸、說教多, 互動、共鳴少, 實效性差, 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德育課枯燥乏味, 德育效果不佳的問題突出, 傳統的學校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 已不能滿足當前中小學生發展成長的需要。 ”臨沂十一中校長劉書君幾年前就對這一問題深有感觸。

山東2014年開展的一次調研發現,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 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但中小學德育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德育目標碎片化、德育課程專門化、學科教學知識化、德育脫離生活化、校內外教育割裂化。

“在日常工作中, 學校往往重視了德育學科的主管道作用, 但忽視和淡化了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重視了德育理論與知識的傳授,

忽視了學生的德育實踐能力培養等。 德育工作面臨的這些問題和困擾, 倒逼德育工作針對問題出發, 深化綜合改革尋找新的有效路徑。 ”山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張志勇說。

此外,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 一些地方和學校德育工作往往會扮演“說起來重要, 做起來次要, 忙起來不要”的角色, 德育的首要地位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這些問題的存在, 引起了山東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門對德育改革的高度重視, 並下決心要破解立德樹人工作的這道難題。 在前期德育改革調研及德育一體化建設過程中, 這一問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後不久,

專門提議組織召開了“落實十九大精神, 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座談會, 明確要求教育工作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以學生為中心, 發展素質教育,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此前, 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高度關注中小學德育改革工作, 對改革建設工作作了詳細的批示指導。 時任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更是多次親自深入學校聽課調研, 要求開闢中小學德育新境界、新局面。

“也正是得益於山東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和指導引領, 確保了德育一體化改革的正確方向和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表示。

理念突破:構建一體化中小學德育體系

自2007年起, 山東即在全省啟動實施了文化育人的研究實踐工作, 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了“傳統文化”“人生規劃”等4門地方必修課程。 從2009年開始, 山東又全面開啟了以家長委員會建設為主要標誌的家校合作育人工作, 並在山東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

“我們在深入調研論證過程中認識到, 沒有系統性、綜合性的改革, 德育面臨的一系列難題就很難取得突破。 ”時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左敏說, “我們在改革實踐中逐漸突破原有德育理念的局限, 形成了德育一體化建設的新理念, 以此來全面統籌推進德育改革, 增強德育的系統性、精准化和適切性, 打造德育改革的升級版,建設整體育人的新格局。”

在此前10年探索實踐的基礎上,2015年山東又創造性地提出並全面啟動實施德育一體化建設。這一改革的首要特點,是突出“四個全”的德育新理念。

“‘四個全’即全域育人、全員育人、全課育人和全程育人。這四個方面分別對應了德育的空間、主體、載體和時間四個維度,有嚴密的內在聯繫。”張志勇介紹,“其中,‘全課育人’的理念涵蓋了學校德育的載體和實施途徑,是德育一體化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指學校所有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的課程,都應承擔德育的任務。‘全員育人’則是德育一體化的關鍵要素,‘全程育人’與‘全域育人’是德育一體化過程中必備的時間和空間要素。”

此外,張志勇認為,“一體化”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德育在中小學各學段的縱向銜接和各學科的橫向貫通上。實現課內外深度融合,能夠緊密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形成按學生年齡特點梯次推進的德育課程實施體系,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全方位、立體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在這一新理念的指導下,山東啟動實施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實踐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一體化建設進程。

頂層設計:提綱挈領研發德育一體化指導綱要

要真正在中小學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頭緒紛繁複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從哪裡下手突破呢?

“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的突破口,關鍵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上下功夫,提綱挈領做好頂層設計。”張志勇說。

2014年至2015年,山東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論證後,組織各方面專家和學科骨幹教師千余人次,編制完成了囊括小學、初中、高中17個學科,包括德育課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實踐活動德育、學科德育4個大類的《山東省中小學生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提綱挈領統籌課程育人、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工作。

“其中,德育課程是其它課程的導向標和靈魂,學科課程、文化課程和實踐課程則是在德育課程的總目標下,共同承擔起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目標和任務,且後三類課程對學生道德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責任和作用。”張志勇說。

記者採訪瞭解到,山東的德育一體化指導綱要,還重點挖掘突出了德育特點、德育範疇、實施建議和評價案例四個方面的內容。

“其中,德育特點指學科或活動特有的育人價值和教化功能,德育範疇指學科或活動內容所蘊含的德育要素,強調學科核心素養與德育的契合,實施建議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學科或活動德育實施提出建議,評價案例則根據德育特點、德育範疇,給出3至5個典型評價案例,讓教師實施起來得心應手。”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仲紅波介紹。

“指導綱要構建起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德育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新格局,形成了各學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貫通,課內外深度融合,按學生年齡特點梯次推進的德育課程實施體系,突出了一體化、系統化、精准化和適切性的要求,使德育目標明確清晰、德育過程有序漸進、德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中國教育學會德育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山東師範大學教師唐漢衛說。

全面推進:一體化改革迎來德育新氣象

在一體化德育新理念及指導綱要的高端引領下,山東的德育一體化建設實踐蓬勃開展起來,已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如果說旅遊讓我發現世界,那麼研學讓我發現自己。”經過革命老區臨沂棗莊線、北京線和西安線的3次研學旅行後,濟南十四中八年級學生盧雨辰說,“研學實踐不僅讓我拋掉課堂上的禁錮,在枯燥的知識上進行實踐體驗,更讓我發掘出了自身的勇氣與潛力,懂得了自立、自律和自強不息!”

研學旅行課程是濟南十四中的綜合類課程之一,也是實踐活動德育課程的重要載體之一,但此前該校並未系統地研究實施過,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2016年的第一次研學旅行線路考察,我們項目組7天跑遍了國內6個城市的28個考察點,行程2100多公里。成功推出第一季研學課程後,不到7分鐘,幾乎所有的研學路線名額就被學生一搶而空。”濟南十四中研學旅行課程專案組主管李海燕老師告訴記者,“專案組不僅要打破課內外的限制,負責研學線路設計和實施等,還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設計出屬於學校自己而非旅遊公司的研學課程,保障研學課程品質。”

“我們到數字國學體驗館上課了!”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實驗學校,一提起傳統文化,學生們就津津樂道、熱情高漲。原來,該校借助“互聯網+”,建起了數字國學體驗館,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環境、情景教育教學設計,開發實施誦讀、節日、禮儀、書法等傳統文化數字資源課程,集體驗、學習、傳播、檢索、應用於一體,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文化的種子”。

在地處沂蒙革命老區的臨沂市,包括黨史國史館、廉潔館、心理健康教育館等在內的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自2014年9月投入使用以來,已在計畫內、外接待31.5萬人、140萬人次的中小學生前來實踐學習。臨沂市沂南縣率先啟動的“沂蒙精神紅色研學旅行課程”,目前已接待學生5000余人次。“這一課程把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知識學習、實踐體驗緊密結合在一起,對於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教科院戰略發展研究所所長曾慶偉說。

近日,協力廠商機構關於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工作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中小學生認為當前德育課程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聯繫緊密,大部分學生認為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內容容易接受。有約九成的中小學師生表示,除了品德課老師外,其它科目老師也開展了學科德育融合滲透工作。學生對學校德育工作選擇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人數比例均超過了90%以上,德育一體化改革受到師生歡迎。

“下一步,我們還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不斷完善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鄧雲鋒表示。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6日第1版

打造德育改革的升級版,建設整體育人的新格局。”

在此前10年探索實踐的基礎上,2015年山東又創造性地提出並全面啟動實施德育一體化建設。這一改革的首要特點,是突出“四個全”的德育新理念。

“‘四個全’即全域育人、全員育人、全課育人和全程育人。這四個方面分別對應了德育的空間、主體、載體和時間四個維度,有嚴密的內在聯繫。”張志勇介紹,“其中,‘全課育人’的理念涵蓋了學校德育的載體和實施途徑,是德育一體化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指學校所有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的課程,都應承擔德育的任務。‘全員育人’則是德育一體化的關鍵要素,‘全程育人’與‘全域育人’是德育一體化過程中必備的時間和空間要素。”

此外,張志勇認為,“一體化”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德育在中小學各學段的縱向銜接和各學科的橫向貫通上。實現課內外深度融合,能夠緊密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形成按學生年齡特點梯次推進的德育課程實施體系,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全方位、立體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在這一新理念的指導下,山東啟動實施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實踐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一體化建設進程。

頂層設計:提綱挈領研發德育一體化指導綱要

要真正在中小學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頭緒紛繁複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從哪裡下手突破呢?

“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的突破口,關鍵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上下功夫,提綱挈領做好頂層設計。”張志勇說。

2014年至2015年,山東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論證後,組織各方面專家和學科骨幹教師千余人次,編制完成了囊括小學、初中、高中17個學科,包括德育課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實踐活動德育、學科德育4個大類的《山東省中小學生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提綱挈領統籌課程育人、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工作。

“其中,德育課程是其它課程的導向標和靈魂,學科課程、文化課程和實踐課程則是在德育課程的總目標下,共同承擔起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目標和任務,且後三類課程對學生道德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責任和作用。”張志勇說。

記者採訪瞭解到,山東的德育一體化指導綱要,還重點挖掘突出了德育特點、德育範疇、實施建議和評價案例四個方面的內容。

“其中,德育特點指學科或活動特有的育人價值和教化功能,德育範疇指學科或活動內容所蘊含的德育要素,強調學科核心素養與德育的契合,實施建議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學科或活動德育實施提出建議,評價案例則根據德育特點、德育範疇,給出3至5個典型評價案例,讓教師實施起來得心應手。”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仲紅波介紹。

“指導綱要構建起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德育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新格局,形成了各學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貫通,課內外深度融合,按學生年齡特點梯次推進的德育課程實施體系,突出了一體化、系統化、精准化和適切性的要求,使德育目標明確清晰、德育過程有序漸進、德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中國教育學會德育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山東師範大學教師唐漢衛說。

全面推進:一體化改革迎來德育新氣象

在一體化德育新理念及指導綱要的高端引領下,山東的德育一體化建設實踐蓬勃開展起來,已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如果說旅遊讓我發現世界,那麼研學讓我發現自己。”經過革命老區臨沂棗莊線、北京線和西安線的3次研學旅行後,濟南十四中八年級學生盧雨辰說,“研學實踐不僅讓我拋掉課堂上的禁錮,在枯燥的知識上進行實踐體驗,更讓我發掘出了自身的勇氣與潛力,懂得了自立、自律和自強不息!”

研學旅行課程是濟南十四中的綜合類課程之一,也是實踐活動德育課程的重要載體之一,但此前該校並未系統地研究實施過,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2016年的第一次研學旅行線路考察,我們項目組7天跑遍了國內6個城市的28個考察點,行程2100多公里。成功推出第一季研學課程後,不到7分鐘,幾乎所有的研學路線名額就被學生一搶而空。”濟南十四中研學旅行課程專案組主管李海燕老師告訴記者,“專案組不僅要打破課內外的限制,負責研學線路設計和實施等,還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設計出屬於學校自己而非旅遊公司的研學課程,保障研學課程品質。”

“我們到數字國學體驗館上課了!”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實驗學校,一提起傳統文化,學生們就津津樂道、熱情高漲。原來,該校借助“互聯網+”,建起了數字國學體驗館,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環境、情景教育教學設計,開發實施誦讀、節日、禮儀、書法等傳統文化數字資源課程,集體驗、學習、傳播、檢索、應用於一體,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文化的種子”。

在地處沂蒙革命老區的臨沂市,包括黨史國史館、廉潔館、心理健康教育館等在內的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自2014年9月投入使用以來,已在計畫內、外接待31.5萬人、140萬人次的中小學生前來實踐學習。臨沂市沂南縣率先啟動的“沂蒙精神紅色研學旅行課程”,目前已接待學生5000余人次。“這一課程把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知識學習、實踐體驗緊密結合在一起,對於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教科院戰略發展研究所所長曾慶偉說。

近日,協力廠商機構關於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工作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中小學生認為當前德育課程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聯繫緊密,大部分學生認為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內容容易接受。有約九成的中小學師生表示,除了品德課老師外,其它科目老師也開展了學科德育融合滲透工作。學生對學校德育工作選擇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人數比例均超過了90%以上,德育一體化改革受到師生歡迎。

“下一步,我們還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不斷完善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鄧雲鋒表示。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6日第1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