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需要注意的兩項,避免孩子患上“抽動症”

8歲的陶陶, 總是弄亂弄壞家裡的東西, 甚至有些行為還會有危險性。

父母認為孩子太調皮搗蛋, 行為破壞性太強, 對他的探究行為只是簡單粗暴的對待。

要麼嚴厲訓斥, 要麼暴打一頓。

時間久了, 這導致孩子見到父母就些緊張, 在父母訓斥的時候會有抽搐, 斜眼!

而在學校, 老師也經常訓斥陶陶淘氣、不聽話, 經常向家長告狀, 換來的又是家長的訓斥和責罰。

慢慢地, 陶陶開始不願意去學校,

老師也發現了陶陶的變化, 上課的時候會斜眼、抽搐。

頻繁的抽搐、斜眼終於引起了父母的注意, 在醫院孩子被診斷為“抽動症”。

所謂抽動症, 指的是不受控制的某群肌肉抽搐或痙攣。 這種抽搐可以是身體上的, 也可以是語言上的(咳嗽、怪叫、穢語等)。

為什麼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抽動症孩子卻越來越多了?

曹老師介紹:

這與不良的「後天環境」和「養育方式」密切相關。

它們會造成孩子的異常狀態, 時間久了, 再加上生理因素的影響, 抽動症就發生了。

那麼, 哪些情況導致了孩子的異常狀態, 產生矛盾心理呢?家長們請仔細往下看。

一、「孩子的4大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1:關注VS忽略

父母好像很關心孩子, 尤其是孩子的身體, 甚至到了恐懼、焦慮的地步。

但是, 卻忽略孩子作為一個弱小的、正在成長的生命的基本需要, 也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 以及對依戀關係和指導、支援的需要。

矛盾心理2:依賴VS懼怕

幼小的孩子仰仗的只有父母, 保姆、姥姥、奶奶等就算對孩子再好, 也替代不了父親、母親。

可是在很多家庭裡, 孩子對父母是畏懼的。

★當孩子困惑或遇到困難時, 父母不能及時給予解釋、指導或力量, 反而在瑣事上喋喋不休。

目前, 簡單粗暴的父母越來越少了。

但是, 過於放手的父母, 用大道理教孩子卻無視孩子實際情況的父母, 以及用罰站、反省等冷暴力方式處置孩子的父母越來越多。

矛盾心理3:任性妄為VS惶惑無主

不少孩子的外在表現是特別執拗、不聽話, 要求父母必須順從他。

而實際上, 孩子的內心是很茫然的。 每一個孩子都期望並願意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又強大又智慧的人。

但很多父母由於時間、精力更多地分配給了工作;

或者太疼愛孩子,自我矮化到孩子的僕從地位;

又或者讀了很多親子育兒的書,瞭解一般孩子的狀況卻不瞭解自家孩子的狀況,不能給予孩子令其信服的指導或支持。

矛盾心理4:想法很多VS不能、不可以

很多孩子想像力豐富,他們的想法很天真,有時會不切實際甚至錯誤。

父母有時不能幫助孩子去修正、落實或享受他們的想像,而常常簡單地批評或制止,由此失去瞭解孩子、支持孩子的機會。

孩子失去了發揮想像力、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親子關係還被破壞了。

孩子感受到挫敗和被抑制,而且永遠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想法更切合實際,考慮更周到。

孩子就是在這些矛盾中,一點點變得異常,最後發展成疾病。由此可見,良好的後天環境和養育方式是多麼的重要!

二、「抽動症如何有效治療」

除了詳細的詢問孩子病史,還有一些測試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來排除其他疾病。

抽動症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治療上主要分藥物治療(中西醫結合)和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包括儀器診療、物理診療、食療法,並結合有感統訓練、心理診療、音樂律動、遊戲、親子課等。

接下來,西西為大家介紹幾種療法。

1、心理行為療法

心理行為治療是改善抽動症狀、干預共患病和改善社會功能的重要手段。輕症抽動症孩子多數採用單純心理行為治療即可奏效。

通過對孩子和家長的心理諮詢,調適其心理狀態,消除病恥感,採用健康教育指導孩子、家長、老師正確認識本病,淡化孩子的抽動症狀。

同時可給予行為治療。

包括習慣逆轉訓練、效應預防暴露、放鬆訓練、陽性強化、自我監察、消退練習、認知行為治療等。其中習慣逆轉訓練和效應預防暴露是一線行為治療。

2、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抽動症之所以發病,源於先天性的腎虛、脾虛、肝旺,筋脈失養,肝風內動等造成筋脈拘攣、抽搐。

比如:在治療上,可以通過在頭部、腹部、四肢選穴推拿治療,來健脾益腎柔肝,安神鎮驚。

3、生物治療

■對於有一部分的抽動症孩子,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病情,做一些經顱磁刺激(rTMS)、經顱微電流刺激(CES)、腦電生物回饋等神經調控療法。

上圖為醫用經顱刺激儀↑

家長們需注意「家用經顱刺激儀」是遠遠不能與「醫用儀器」比肩的。

1、醫用經顱磁刺激儀的使用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需要專業醫療人員操作。

2、抽動症患兒是否有必要運用這種治療方式,需要醫生進一步專業評估後才能進行。

對於抽動症孩子,這些治療方法的結合運用,可以儘快改善孩子症狀!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需要注意孩子在飲食和生活上的禁忌。

曹老師溫馨提示:

如有幫助,別忘了分享給更多朋友

關注我,每天分享健康知識,你的私人健康顧問

但很多父母由於時間、精力更多地分配給了工作;

或者太疼愛孩子,自我矮化到孩子的僕從地位;

又或者讀了很多親子育兒的書,瞭解一般孩子的狀況卻不瞭解自家孩子的狀況,不能給予孩子令其信服的指導或支持。

矛盾心理4:想法很多VS不能、不可以

很多孩子想像力豐富,他們的想法很天真,有時會不切實際甚至錯誤。

父母有時不能幫助孩子去修正、落實或享受他們的想像,而常常簡單地批評或制止,由此失去瞭解孩子、支持孩子的機會。

孩子失去了發揮想像力、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親子關係還被破壞了。

孩子感受到挫敗和被抑制,而且永遠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想法更切合實際,考慮更周到。

孩子就是在這些矛盾中,一點點變得異常,最後發展成疾病。由此可見,良好的後天環境和養育方式是多麼的重要!

二、「抽動症如何有效治療」

除了詳細的詢問孩子病史,還有一些測試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來排除其他疾病。

抽動症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治療上主要分藥物治療(中西醫結合)和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包括儀器診療、物理診療、食療法,並結合有感統訓練、心理診療、音樂律動、遊戲、親子課等。

接下來,西西為大家介紹幾種療法。

1、心理行為療法

心理行為治療是改善抽動症狀、干預共患病和改善社會功能的重要手段。輕症抽動症孩子多數採用單純心理行為治療即可奏效。

通過對孩子和家長的心理諮詢,調適其心理狀態,消除病恥感,採用健康教育指導孩子、家長、老師正確認識本病,淡化孩子的抽動症狀。

同時可給予行為治療。

包括習慣逆轉訓練、效應預防暴露、放鬆訓練、陽性強化、自我監察、消退練習、認知行為治療等。其中習慣逆轉訓練和效應預防暴露是一線行為治療。

2、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抽動症之所以發病,源於先天性的腎虛、脾虛、肝旺,筋脈失養,肝風內動等造成筋脈拘攣、抽搐。

比如:在治療上,可以通過在頭部、腹部、四肢選穴推拿治療,來健脾益腎柔肝,安神鎮驚。

3、生物治療

■對於有一部分的抽動症孩子,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病情,做一些經顱磁刺激(rTMS)、經顱微電流刺激(CES)、腦電生物回饋等神經調控療法。

上圖為醫用經顱刺激儀↑

家長們需注意「家用經顱刺激儀」是遠遠不能與「醫用儀器」比肩的。

1、醫用經顱磁刺激儀的使用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需要專業醫療人員操作。

2、抽動症患兒是否有必要運用這種治療方式,需要醫生進一步專業評估後才能進行。

對於抽動症孩子,這些治療方法的結合運用,可以儘快改善孩子症狀!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需要注意孩子在飲食和生活上的禁忌。

曹老師溫馨提示:

如有幫助,別忘了分享給更多朋友

關注我,每天分享健康知識,你的私人健康顧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