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分床睡”的夫妻,和諧嗎?

前不久, 我抱團參加了一個三天兩夜的香港遊, 在旅行團中, 有一對十分恩愛的老夫妻, 他們無論是走路還是參觀, 全程手把手,

羨煞旅行團的一行人。 然而, 在辦理酒店入住時, 兩位老人選擇了標!間!前臺服務員說還有大床房可以選, 但是兩位老人堅持選擇了標間, 這讓我們甚是不解。 於是在我強烈的好奇心下, 我在用餐時八卦了原由。

原來他們分床睡是因為老奶奶喜歡睡前聽音樂, 而老伴兒喜歡睡前看書寫作, 聽不得一點聲響。 於是兩個人在合計之下, 決定分屋分床睡。

夫妻分床睡?

這聽起來和我們傳統認為的夫妻應該「同床共枕」、「要為夫婦, 同為鸞帳」的觀念不一樣呀?分床睡難道不會影響夫妻感情嗎?

老奶奶說:「年輕時, 剛分開有些不適應, 後來慢慢地就習慣了。 現在我和老伴兒都很享受自己獨立的個人空間和時間, 他看他的書, 我聽我的曲兒,

互不干擾。 但是我倆都會主動交流, 分開睡以後發現聊的東西除了身邊雞毛蒜皮的小事, 家長里短, 還能聊更多其他東西」。

而對於分床睡這件事, 老爺爺則說:「我知道她在那裡, 就覺得很心安」。

簡直是教科書級的撒狗糧。

這對老夫妻的相處模式除了讓我詫異外, 更多的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比如在我們生活中, 有沒有也像他們一樣分床睡的夫妻, 他們是如何相處的?親密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一系列的問號讓我迫不及待的想去探索一下。

於是我們發起了一期「 夫妻分床睡」的話題討論, 通過大家五花八門的留言, 我仿佛發現了婚姻生活的新大陸。

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兩個人的三觀和溝通更重要 @倩倩

我和老公結婚五年, 他有嚴重的晚睡綜合征, 每天晚上都是三四點才睡覺, 還死活不肯分床, 我硬生生被他逼成了神經衰弱, 我們為這件事幾次吵到差點離婚。 後來生娃後, 我們就名正言順的分床睡了。

我喜歡睡大床, 隨便怎麼翻滾, 所以我家的床都是1.8米*2米的,

後來生了寶寶, 又加了一個1.8米*1.2米的小床。 我和小女神在自己屋裡睡得昏天暗地, 老公在他自己屋裡工作、休閒、上網, 樂活似神仙, 大家都開心。

一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我們都是分床睡, 如果條件不允許, 比如去婆婆家, 就同床不同被。

我和老公也並沒有因為分床睡而影響感情, 因為我們倆都覺得在婚姻裡, 兩個人的三觀、溝通和理解更重要。 睡覺只是休息, 至於休息的方式, 大家怎麼舒服怎麼來。 所以儘管我們分床睡, 每天晚上也會到對方的屋子裡聊聊天, 分享一下一天的生活, 並不會覺得疏離和陌生, 反而有一個感情緩衝帶。

有時候和朋友出去玩, 聊到這個話題, 老公就會說, 「那我們晚上也要抱著睡。 」晚上的時候我們就抱著睡,

抱著一會又會覺得還是分開睡吧, 分開睡睡得爽。 哈哈~

當然, 我也知道你們想問什麼。 關於那方面, 我們還是挺和諧的。 完事後, 我們會交流5分鐘, 再各回各屋睡覺。 (害羞臉~)

我們雖然沒有因為分床睡吵過架, 但是也會為別的事吵架, 比如性格不同, 觀點不一樣等。 其實吵架也是一種溝通, 激烈的溝通, 然後在吵架的過程中, 互相聽到對方的聲音, 瞭解對方的需求, 再慢慢地磨合。 所以每次吵完架, 我倆都覺得感情比以前更好了。 我覺得這些才是婚姻裡更重要的吧。

每天看對方都是新鮮的 @梅梅

我和老公結婚10年,孩子8歲。我們在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分床睡了,是我提出來的。

一開始老公很不理解,也不願意接受。但是因為我睡眠很敏感,有一點光線和動靜就睡不著,所以我喜歡關了所有燈,拉上窗簾睡覺。老公有時候上班回來的晚,稍有動靜就會吵醒我。後來老公看我這樣,就接受了分床睡這個提議。

睡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這樣也挺好的。我的睡眠品質提高了,他有時候下班回來家,還想看會書,或者繼續工作,自己一個人在屋裡不受影響,大家都有自己的節奏,慢慢的我們就適應並習慣了這種方式。

生了寶寶後,寶寶一開始跟我睡,後來稍微長大點,他覺得媽媽很「矯情」,也不習慣把燈全部關掉睡,他覺得房間黑乎乎的沒有安全感,所以就跟他爸爸睡。

對於我和他爸爸這種睡覺模式他也非常理解。如果我們出去旅遊,定的房間也是標間,或者親子間,感覺很好。

雖然我們分開睡,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因為我們每天都會進行「睡前溝通」,互相聊一下心裡的想法,有什麼問題也坐下來聊一聊,等溝通好了再各回各屋睡覺,所以相處還不錯。

等第二天一早起來,再一起度過愉快的親子時間和親密時間。所以我老公經常對我說:「總感覺和你像剛認識一樣,每天看你都是新鮮的。」

分床10年,我們好像熟悉的陌生人 @丹兒

我和老公分床睡已經有10年了,這十年,我們從親密無間的夫妻變成了不痛不癢的熟悉的陌生人,感情冷淡、疏離。

我們之間的對話永遠是圍繞吃飯和孩子展開的。無外乎,吃飯了沒?今天吃什麼?誰去接孩子?誰給孩子開家長會等等,很少會聊到關於我們自己的話題。性生活也越來越少了,幾乎沒有了。

一開始分床的原因是我剛生了寶寶,要帶孩子,而老公因為工作原因,經常上夜班,淩晨才回家,並且他睡覺打呼嚕聲很大。我能忍受,但是寶寶不行啊,於是老公就到隔壁屋睡去了,此後我們就一直分床睡。

剛開始還沒有感覺到太多問題,後來逐漸發現我和他之間共同話題越來越少,見面時間越來越短。往往是我們已經睡覺了,他才回來。我們出門了,他還在睡覺,所以打照面的時間都極少,更別說坐下來聊天了。即使是週末,也都是我帶著寶寶出去玩,他很少參與。

現在寶寶上學,都是爺爺奶奶負責接送,我就重返職場了。工作後,我的事情也比較多,有時候回了家就關上門,自己忙自己的,忙完倒頭就睡,日復一日。所以和老公真的就像兩個「合租室友 」,沒有愛,沒有激情,沒有親密,只有責任。

時間久了,我們也都習慣了,我自己也越來越享受獨自的生活。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望著一牆之隔的老公,還是會問自己,當初分床睡,錯了嗎?我不知道......

看完這三個有甜又有鹹的故事後,我開始理解列夫·托爾斯泰那句至理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做這期話題討論時,群眾的觀點兩極分化也挺嚴重。

「支持派 」

1、分床睡並不代表沒有夫妻生活,我們只是換了一種睡覺方式而已。

2、距離產生美,彼此擁有獨立的個人空間比24小時膩在一起更容易有激情。

3、夫妻間最重要的是精神交流,三觀合拍、互相理解和接納。

「反對派 」

1、分床睡會使夫妻感情越來越差,最終婚姻走向瀕臨滅絕。

2、我老公要是敢跟我分床睡,我就敢跟他分家。

3、都分床睡了,還能叫夫妻嗎?

有研究表明,「夫妻在入睡前交流五分鐘會讓彼此的感情更加穩定」。所以反對派認為分床會使感情冷淡,甚至增加離婚幾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同宿一床但關係不盡人意的夫妻。他們並沒有因為同床睡而使感情更穩固。而在支援派中,儘管他們夫妻分床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進行「睡前溝通」,溝通好了再各回各屋睡覺。

所以,無論支援哪一方,在話題背後,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 在婚姻當中,不應該盲目的為某個行為貼上絕對的定義標籤。」比如分床睡就是好的,或者壞的,而是覺察到在這個標籤背後我們更關注什麼。

夫妻之間不是一層不變的被固化的某種【應該】模式,而是找到讓雙方舒適的點,共同經營,積極處理關係中的問題。

這才是婚姻穩固的長久之策呀!

每天看對方都是新鮮的 @梅梅

我和老公結婚10年,孩子8歲。我們在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分床睡了,是我提出來的。

一開始老公很不理解,也不願意接受。但是因為我睡眠很敏感,有一點光線和動靜就睡不著,所以我喜歡關了所有燈,拉上窗簾睡覺。老公有時候上班回來的晚,稍有動靜就會吵醒我。後來老公看我這樣,就接受了分床睡這個提議。

睡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這樣也挺好的。我的睡眠品質提高了,他有時候下班回來家,還想看會書,或者繼續工作,自己一個人在屋裡不受影響,大家都有自己的節奏,慢慢的我們就適應並習慣了這種方式。

生了寶寶後,寶寶一開始跟我睡,後來稍微長大點,他覺得媽媽很「矯情」,也不習慣把燈全部關掉睡,他覺得房間黑乎乎的沒有安全感,所以就跟他爸爸睡。

對於我和他爸爸這種睡覺模式他也非常理解。如果我們出去旅遊,定的房間也是標間,或者親子間,感覺很好。

雖然我們分開睡,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因為我們每天都會進行「睡前溝通」,互相聊一下心裡的想法,有什麼問題也坐下來聊一聊,等溝通好了再各回各屋睡覺,所以相處還不錯。

等第二天一早起來,再一起度過愉快的親子時間和親密時間。所以我老公經常對我說:「總感覺和你像剛認識一樣,每天看你都是新鮮的。」

分床10年,我們好像熟悉的陌生人 @丹兒

我和老公分床睡已經有10年了,這十年,我們從親密無間的夫妻變成了不痛不癢的熟悉的陌生人,感情冷淡、疏離。

我們之間的對話永遠是圍繞吃飯和孩子展開的。無外乎,吃飯了沒?今天吃什麼?誰去接孩子?誰給孩子開家長會等等,很少會聊到關於我們自己的話題。性生活也越來越少了,幾乎沒有了。

一開始分床的原因是我剛生了寶寶,要帶孩子,而老公因為工作原因,經常上夜班,淩晨才回家,並且他睡覺打呼嚕聲很大。我能忍受,但是寶寶不行啊,於是老公就到隔壁屋睡去了,此後我們就一直分床睡。

剛開始還沒有感覺到太多問題,後來逐漸發現我和他之間共同話題越來越少,見面時間越來越短。往往是我們已經睡覺了,他才回來。我們出門了,他還在睡覺,所以打照面的時間都極少,更別說坐下來聊天了。即使是週末,也都是我帶著寶寶出去玩,他很少參與。

現在寶寶上學,都是爺爺奶奶負責接送,我就重返職場了。工作後,我的事情也比較多,有時候回了家就關上門,自己忙自己的,忙完倒頭就睡,日復一日。所以和老公真的就像兩個「合租室友 」,沒有愛,沒有激情,沒有親密,只有責任。

時間久了,我們也都習慣了,我自己也越來越享受獨自的生活。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望著一牆之隔的老公,還是會問自己,當初分床睡,錯了嗎?我不知道......

看完這三個有甜又有鹹的故事後,我開始理解列夫·托爾斯泰那句至理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做這期話題討論時,群眾的觀點兩極分化也挺嚴重。

「支持派 」

1、分床睡並不代表沒有夫妻生活,我們只是換了一種睡覺方式而已。

2、距離產生美,彼此擁有獨立的個人空間比24小時膩在一起更容易有激情。

3、夫妻間最重要的是精神交流,三觀合拍、互相理解和接納。

「反對派 」

1、分床睡會使夫妻感情越來越差,最終婚姻走向瀕臨滅絕。

2、我老公要是敢跟我分床睡,我就敢跟他分家。

3、都分床睡了,還能叫夫妻嗎?

有研究表明,「夫妻在入睡前交流五分鐘會讓彼此的感情更加穩定」。所以反對派認為分床會使感情冷淡,甚至增加離婚幾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同宿一床但關係不盡人意的夫妻。他們並沒有因為同床睡而使感情更穩固。而在支援派中,儘管他們夫妻分床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進行「睡前溝通」,溝通好了再各回各屋睡覺。

所以,無論支援哪一方,在話題背後,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 在婚姻當中,不應該盲目的為某個行為貼上絕對的定義標籤。」比如分床睡就是好的,或者壞的,而是覺察到在這個標籤背後我們更關注什麼。

夫妻之間不是一層不變的被固化的某種【應該】模式,而是找到讓雙方舒適的點,共同經營,積極處理關係中的問題。

這才是婚姻穩固的長久之策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