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MeToo風暴席捲全球,聽聽這個法國人怎麼說

“Me Too”運動。 圖/nymag

“Me Too”反性侵運動讓“女性身體”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 22年前, 瑪麗•達裡厄塞克寫下小說《母豬女郎》, 首次讓“女性身體”引發法國關於性別平等的社會大討論。

面對性別歧視和暴力, 達裡厄塞克常常憤怒, 並對波伏娃那句名言越來越感同身受:“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變成的。 因為改變而軟弱, 因為改變而強大。 ”

—————

75歲的凱薩琳·德納芙在聯名信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時, 手是顫抖的。

2018年1月9日, 法國文化藝術界的100名女性在《世界報》論壇上刊登聯名信, 控訴由好萊塢主導的名為“Me Too”的反性侵運動已經“嚴重越界”:一場“揭露性侵”的運動, 被過度曲解成了一次“仇視男性和性自由”的大批判。

《世界報》刊登了一封反對“Me Too”運動的聯名信。

“韋恩斯坦事件過後, 公眾意識到, 在職場有些男性濫用自己的權力。 這很重要。 但如今話語解放卻走向了自身的對立面。 我們有些提心吊膽, 不敢正常講話,

不敢打斷令人討厭的話。 那些不想隨大流配合的女性, 被看成叛徒或幫兇。 ”

這是文化藝術界100名女性反對“Me Too”運動的理由, 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法國主流社會的笑料:在這個大革命時代就萌發出女權意識的國家, 這封信無疑以“騷擾女性的權利”為藉口, 為性騷擾者強行提供了免死金牌。

“自由、平等、博愛”的法蘭西國家格言, 在性侵女性案件頻發的背景下, 也悄然發生了排次變化:關乎性的“自由”固然可貴, 但“平等”卻是這個國家走向現代文明不可撼動的基石。 誰觸碰了這塊基石的底線, 誰就相當於在大革命過去兩百餘年後, 人為地建起了一座兩性世界裡的巴士底獄, 法國人對此必然持“誰都不饒恕”的態度。

《時代》雜誌將打破沉默的好萊塢女星評為2017年度人物。

“很多人不希望舊日的傳統被顛覆, 但如果你說性侵犯或性騷擾並不壞, 或者不是什麼大事, 你傳遞給所有受害者的資訊就是此事無關緊要, 並且讓侵犯者不用把它視作一個問題。 ”女權活動家卡洛琳·德·哈斯這樣寫道。

她在1月10日與其他29位女權主義者一道寫了一封信, 怒斥以凱薩琳·德納芙為代表的文化名流。 “她們這是在縱容鹹豬手。 ”德·哈斯說。

重壓之下, 德納芙道歉了。 作為昔日的“歐洲第一美人”, 這位被推到前臺且名字不斷被其他人算計和利用的影星, 用一種妥協的方式, 為自己此前在聯名信上簽下名字而道歉。

1月14日, 德納芙在法國《解放報》發表道歉信:“我是個自由的女性, 並且會保持下去。 我誠心地對所有因為那封被刊載在《世界報》的公開信而受傷的性騷擾/性侵受害者道歉, 這個道歉是給她們的, 也僅限於她們。 ”

凱薩琳·德納芙。

“女性身體”作為熱門話題, 再次成為法國社會爭論的焦點。 22年前, 一部名為《母豬女郎》的小說, 首次直接把“女性身體”的話題置於公共空間, 引發了一場關於性別平等的社會大討論。

書中的“我”是一個妙齡女子, 因為身材火辣性感而被化妝品店老闆錄用, 也因此為化妝品店招徠了不少顧客。 不過她也不可避免地在此過程中受到了各種類型的性騷擾。 突然有一天,她發現身體出現了異常:眼睛變小,鼻子變大,身上長毛,頭上掉發,胸前出現腫塊,並逐漸變成了小小的豬乳。此後男友甩了她,利用過她的政客也棄她而去,最後她愛上了一個變成“狼人”的富翁,沉浸在了愛河裡。

但在此後的一次圍捕中,“狼人”被打死,“我”則僥倖逃離。此時人間對“我”已極盡嚴苛,周圍人對“我”都抱有敵意。後來“我”找到了母親,不過她卻因為發現多出了“我”這頭豬,而謀劃著把“我”賣掉。悲痛中的“我”舉起槍瞄準了豬類收購商和母親……

《母豬女郎》英文版封面。

小說的作者瑪麗·達裡厄塞克(Marie Darrieussecq)說,這是一本反映和討論女性身體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形象的小說,情節並非自我幻想,而反映的是一個和現實有關的純粹寓言。“最初我並沒有刻意為之,來自社會的震盪讓我沉下心把現實記錄下來再散播出去。拿到書的大眾,就像一直等著書出來般如饑似渴。”

達裡厄塞克說自己樂於看見如今“Me Too”式的維權運動,因為那是“女性最起碼的一種自我表達”,而與所謂的“政治正確”毫無關係。面對性別歧視和暴力她常常憤怒,並對波伏娃那句名言越來越感同身受:“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因為改變而軟弱,因為改變而強大。”

2018年3月22日,《母豬女郎》作者瑪麗·達裡厄塞克在廣州方所書店談“Me Too”運動。圖/阿燦/新週刊

專訪瑪麗·達裡厄塞克

————————

《新週刊》:在新書《我們在森林裡的生活》裡,你描述了一個關於未來的故事:女主人公瑪麗是心理醫師,但一個被科技全面接管的世界讓她無法承受,於是她逃離都市前往森林隱居,卻發現了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克隆人……怎麼會想到寫這個主題?

達裡厄塞克:寫這書時我有種緊迫感,因為我覺得當代社會已經有一點不對了,所以我寫克隆人,寫人工智慧,這其實是件挺危險的事。

《新週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達裡厄塞克:我總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被現代科技監控了。在法國這個格外注重自由和個人主義的國家裡,這種感受尤為明顯。

所以我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讓他們彼此發生聯繫。當他們被科技所監視會怎麼辦?於是我讓他們逃往森林。這裡的森林是一種隱喻。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不是逃去森林,而是奔向自由。

《我們在森林裡的生活》法文版封面。

《新週刊》:你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被機器人替代嗎?

達裡厄塞克:我覺得人類不可能被替代,詩歌就能拯救人類。為什麼呢?因為機器人根本就不懂隱喻,它不懂那些高級的修辭方法,它不可能在精神愈趨現代化的社會成為主導人類的關鍵成員。

法國詩人保爾·艾呂雅(Paul éluard)曾寫過一句在法國家喻戶曉的詩句:La terre est bleu comme une orange(地球藍得像一顆柳丁)。這麼有哲理的話,機器人能理解?反正我是不信的。

互聯網和它所帶來的科技風暴為人類提供了便利,最直觀的就是,我最後一本手寫完成的書稿還是在2007年,我現在也在電腦上寫書。但我覺得科技只是完成工作的方式,而不是創作的中心。所謂內容為王,一手資訊和創作還是核心。

瑪麗·達裡厄塞克。圖/Radio France

憤怒從何而來?因為當時法國年輕女性的權益完全得不到保障。

《新週刊》:你被外界熟知的主要原因,是你在上世紀90年代寫了《母豬女郎》這部小說。如果現在重寫,你還會那樣寫嗎?

達裡厄塞克:我不會改動一個字。這本書裡關於文學想像的片段我自認為沒怎麼發揮好,但那些關於政治的章節,我覺得是很成功的。

這本書在出版後引發了法國社會的熱議,我覺得這就算成功了。很多人質疑我的行文方式模仿卡夫卡,但更多人的感覺是:感同身受。

世紀之交時,法國有個極右翼的政治家叫勒龐(讓-瑪麗·勒龐,Jean-Marie Le Pen),他當時正在競選總統。大多數法國人都反對他,《母豬女郎》其實是一呼百應,借一則現代寓言去和這些反對者產生共鳴,所以我可以不過分地說,這是一本直接反對法西斯主義的小說。

《新週刊》:從行文來看,你寫作時是憤怒的。

達裡厄塞克:我26歲才寫這本書,當時我特別憤怒。憤怒從何而來?因為當時法國年輕女性的權益完全得不到保障,你被騷擾,你被歧視,你只能默默忍受,人們還不敢走上街頭捍衛權利,類似“Me Too”的運動更是無從談起。

《母豬女郎》直接把這種憤怒拋向大眾。20歲時我剛到巴黎,當時社會公共空間都是為男人而準備和設定的,根本沒人關注女性的感受。我憤怒,所以我在這本書裡讓一個原本身材火辣性感的年輕女人搖身一變,在歷經人間關於性別不平等、權利不對等和言論不自由的萬劫後,成了一隻長有豬鼻子、豬耳朵、豬腦袋的母豬。

這本書討論了兩性的邊界,第一次把女性身體置於公共的討論中,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母豬”這個詞特別有煽動力,用來形容女性時引發的爭議特別大,但這正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讓所有女性正視起自己的生存狀態。

圖/CNN

《新週刊》:你在《母豬女郎》裡寫過一句話:“我描寫了一個可能出現的未來,一個噩夢般的未來,我希望無論是歐洲還是其他地方,都不要有這樣的未來。”你所指的未來是什麼?

達裡厄塞克:我舉一個例子吧:在歐元還未在歐洲誕生的時候,法國國內的通行貨幣是法郎。1991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讓歐元成為了歐元區的唯一合法貨幣,但在這之前,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用哪種貨幣,是用一種新的貨幣還是沿用法郎,抑或是退回到埃居(法國古貨幣)。

我們對那個“未來”的擔心大抵如此。現在回過頭看《母豬女郎》這本書,我覺得挺奇妙的,因為我發現在若干年後,這本書裡的一些情景和人物,竟鏡像式地在法國此後幾十年的社會和政治生態中重現。

比如那個在小說裡利用了“我”的美色後,便一腳把“我”踢開的政客愛德格。十多年後,我發現我筆下的“愛德格”,不就是那個見風使舵、好大喜功的薩科齊嘛!感到吃驚的同時我也反思,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態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運轉變化,卻依然難逃作家筆下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的桎梏,這既可笑,又讓人不得不去深思。

2017年10月,《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報導了數十名女性聲稱遭到電影製作人哈威·韋恩斯坦性騷擾、性侵的事件。圖/AFP

在法國,只有5%的被性侵者會走司法程式,95%的人選擇保持沉默。

《新週刊》:你剛剛提到了“Me Too”運動,你如何看待這項如今已擴散至世界範圍的運動?

達裡厄塞克:在法國,我們有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叫“揭發你的公豬/母豬”(balance ton porc/ta truie)。

法國人習慣用“豬”來形容那些性騷擾者,但我不喜歡這種簡單的、貼標籤的方式,這太簡單粗暴了。給一個男性騷擾者貼上“公豬”標籤,我覺得這沒有多大意義。

我曾在法國媒體上看過一組這樣的數字:在法國,只有5%的被侵害者會走司法程式維護自己的利益,95%的人通常選擇保持沉默。

我理解這種運動,我也知道,總有一天這類運動會發生在法國甚至世界各國。我關注並同情那些被侵犯的女性,她們確實缺乏公正的對待。

《新週刊》:但是公開表態支持這項運動,對社會名人甚至每個人來說,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達裡厄塞克:我不這樣認為。這無關“政治正確”,這是守住最基本底線的問題。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每個家庭裡都會有女性,那麼當你的女性家人被騷擾時,你會無動於衷嗎?你會想到這種反抗僅僅是一種“政治正確”嗎?

拿我個人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的14歲,小的只有9歲。作為母親,我會擔憂她們在未來的安全,我不希望在巴黎或者其他城市搭乘地鐵、走夜路時,年輕女性全都變得戰戰兢兢。

性騷擾與性侵事件的受害者由於種種原因,多數選擇保持沉默。圖/路透社

《新週刊》:2018年1月,100名法國作家、藝術家和學者在法國《世界報》上發表公開信,質疑好萊塢領銜的這場“Me Too”運動。她們認為這場運動已經走向極端化,認為這種懲罰壞男人的激情不但沒有使女性更獨立,反而幫助了性解放運動的敵人,遏制了全社會的性自由。法國國內對於這封信是什麼態度?你同意這封信上的觀點嗎?

達裡厄塞克:我可以明確地回答,在法國,這封信臭名昭著,人人喊打。起草這封信的作者之一、法國文藝批評家凱薩琳·米勒,她甚至說自己後悔沒被侵犯過,因為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種說法無疑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在這些人看來,地鐵裡頻繁的肢體接觸和不規矩的動手動腳是合理的,是“令對方感到不適”的性自由的一種。但呼籲者裡有多少平時是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她們端坐在小車裡,卻高舉著“維護性自由”的正義之旗,在那些真正受害的女性耳旁吹風:“這是我們社會自由的一部分,你就忍著吧。”

我14歲的大女兒看了這封信以後,都覺得這些奶奶級人物的呼籲太可笑了。法國人就是這樣,面對呼籲抵制“Me Too”運動的這封荒謬絕倫的信,我們不可能去附和、呼應,但我們以一種調侃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名流所謂的正義呼籲。我覺得可笑的是,這些簽署聯名信的都是些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卻都哭著喊著求被侵犯!

巴黎女性在“Me Too”運動中要求得到尊重和平等對待。

四分之三的法國人無法區分“引誘”和“騷擾”。

《新週刊》:有一種說法是——法國人骨子裡有一種自我領袖欲,反對美國文化和中心主義。你同意嗎?

達裡厄塞克:法國人過去確實對美國文化有所防備,但美國主流文化和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無所謂反對還是抵抗一說。

《新週刊》:那為什麼還是會有法國人,尤其是法國名流站出來,以“維護性自由”為名,去反對“Me Too”這場運動?

達裡厄塞克:我想這和法蘭西與美利堅民族對待愛情的態度截然不同有關。

在巴黎街頭,如果一名男子邀請一名陌生女子去喝一杯咖啡,這會被認為是一件愜意且浪漫的事,沒人會覺得不正常。倘若女子拒絕的話,男子可能還會繼續追問:“謝謝您,但是為什麼呢?不能隨便進屋喝一杯咖啡嗎?難道您覺得我不夠好嗎?”

這種情況在美國絕不可能發生。在法國,你的腳一旦踏在大街上,心就漂浮在了空中。你隨時可能遭遇一次浪漫邂逅。所以當你回答法國男人“不”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會認為這代表著絕對的拒絕。

英國《金融時報》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法國人無法區分“引誘”和“騷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對這兩個選擇感到彷徨:是走上街頭抵抗性侵經歷,還是意識到此前發生的壓根就是一次普通引誘?

我還記得曾經有本書,名字就叫《勾引:法國人如何遵守人生法則》。裡面有幾句話其實寫得很清楚了:“勾引是法國人提供的最好的東西。當它行之有效時,它很神奇:它隱蔽、神秘,通往一個極為宜人、晶瑩剔透、理想的形象。但它也會帶來低效、脆弱、曖昧和糟糕的結果。”

美劇《老友記》中,Rachel的法國男友Paolo就是一個很會玩曖昧的撩妹高手。

《新週刊》:所以你還是支持“Me Too”運動的?

達裡厄塞克:我支持。我不僅是作家,還是女權主義者。

《新週刊》:你現在每天都看新聞嗎?那些負面的社會新聞會讓你憤怒嗎?

達裡厄塞克:我每天都看新聞。你的第二個問題其實是多餘的,因為法國國內的新聞全是負面的,(笑)法國人早已習慣那些“扒糞式”的報導。

《新週刊》:除了憤怒,你還會做些什麼?

達裡厄塞克:個體力量太小,我無法做出實際的行動,但我想到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當你面對這個社會裡越來越守不住的底線和問題時,你至少應該憤怒。個體面對系統時贏面很小,但你展現的姿態卻很重要。

寫《母豬女郎》時,法國正在鬧大罷工,民眾反對政府取消免費醫療的社會福利,當時事情鬧得很大。罷工持續了三個月,《母豬女郎》相當於是躬逢其盛,所以才會備受追捧。

我覺得現在的社會環境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我們身邊有各種社會運動在發生,對於許多公共問題,大家都很憤怒,於是就都走上街頭表達觀點。

有時候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太安靜了一點。我這麼說絕對不是希望他們也走上街頭,也去參與各種運動,絕對不是。不過我懷疑,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已經喪失了憤怒的能力?這是我最害怕的。

瑪麗·達裡厄塞克。

《新週刊》:作家、名人、女權主義者、母親,這四個角色你最喜歡哪一個?哪一個最難?

達裡厄塞克:我很想選“母親”,但我最喜歡的的確是“作家”這個角色。自從識字起,我就在和文字打交道,後來出書,與這個世界發生聯繫,這全靠寫書來完成。

名人其實是狹隘的,我在法國有名,但在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女權主義者當然很重要,但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選擇成為女權主義者,就註定了你的一些言論或行為可能會被曲解和誤讀。這個角色是最重要的,但每當看到女性地位和身份在當代社會的哪怕一點點提高後,我倒更樂於擔起這份責任。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採訪/趙淥汀 排版/張家明

突然有一天,她發現身體出現了異常:眼睛變小,鼻子變大,身上長毛,頭上掉發,胸前出現腫塊,並逐漸變成了小小的豬乳。此後男友甩了她,利用過她的政客也棄她而去,最後她愛上了一個變成“狼人”的富翁,沉浸在了愛河裡。

但在此後的一次圍捕中,“狼人”被打死,“我”則僥倖逃離。此時人間對“我”已極盡嚴苛,周圍人對“我”都抱有敵意。後來“我”找到了母親,不過她卻因為發現多出了“我”這頭豬,而謀劃著把“我”賣掉。悲痛中的“我”舉起槍瞄準了豬類收購商和母親……

《母豬女郎》英文版封面。

小說的作者瑪麗·達裡厄塞克(Marie Darrieussecq)說,這是一本反映和討論女性身體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形象的小說,情節並非自我幻想,而反映的是一個和現實有關的純粹寓言。“最初我並沒有刻意為之,來自社會的震盪讓我沉下心把現實記錄下來再散播出去。拿到書的大眾,就像一直等著書出來般如饑似渴。”

達裡厄塞克說自己樂於看見如今“Me Too”式的維權運動,因為那是“女性最起碼的一種自我表達”,而與所謂的“政治正確”毫無關係。面對性別歧視和暴力她常常憤怒,並對波伏娃那句名言越來越感同身受:“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因為改變而軟弱,因為改變而強大。”

2018年3月22日,《母豬女郎》作者瑪麗·達裡厄塞克在廣州方所書店談“Me Too”運動。圖/阿燦/新週刊

專訪瑪麗·達裡厄塞克

————————

《新週刊》:在新書《我們在森林裡的生活》裡,你描述了一個關於未來的故事:女主人公瑪麗是心理醫師,但一個被科技全面接管的世界讓她無法承受,於是她逃離都市前往森林隱居,卻發現了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克隆人……怎麼會想到寫這個主題?

達裡厄塞克:寫這書時我有種緊迫感,因為我覺得當代社會已經有一點不對了,所以我寫克隆人,寫人工智慧,這其實是件挺危險的事。

《新週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達裡厄塞克:我總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被現代科技監控了。在法國這個格外注重自由和個人主義的國家裡,這種感受尤為明顯。

所以我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讓他們彼此發生聯繫。當他們被科技所監視會怎麼辦?於是我讓他們逃往森林。這裡的森林是一種隱喻。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不是逃去森林,而是奔向自由。

《我們在森林裡的生活》法文版封面。

《新週刊》:你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被機器人替代嗎?

達裡厄塞克:我覺得人類不可能被替代,詩歌就能拯救人類。為什麼呢?因為機器人根本就不懂隱喻,它不懂那些高級的修辭方法,它不可能在精神愈趨現代化的社會成為主導人類的關鍵成員。

法國詩人保爾·艾呂雅(Paul éluard)曾寫過一句在法國家喻戶曉的詩句:La terre est bleu comme une orange(地球藍得像一顆柳丁)。這麼有哲理的話,機器人能理解?反正我是不信的。

互聯網和它所帶來的科技風暴為人類提供了便利,最直觀的就是,我最後一本手寫完成的書稿還是在2007年,我現在也在電腦上寫書。但我覺得科技只是完成工作的方式,而不是創作的中心。所謂內容為王,一手資訊和創作還是核心。

瑪麗·達裡厄塞克。圖/Radio France

憤怒從何而來?因為當時法國年輕女性的權益完全得不到保障。

《新週刊》:你被外界熟知的主要原因,是你在上世紀90年代寫了《母豬女郎》這部小說。如果現在重寫,你還會那樣寫嗎?

達裡厄塞克:我不會改動一個字。這本書裡關於文學想像的片段我自認為沒怎麼發揮好,但那些關於政治的章節,我覺得是很成功的。

這本書在出版後引發了法國社會的熱議,我覺得這就算成功了。很多人質疑我的行文方式模仿卡夫卡,但更多人的感覺是:感同身受。

世紀之交時,法國有個極右翼的政治家叫勒龐(讓-瑪麗·勒龐,Jean-Marie Le Pen),他當時正在競選總統。大多數法國人都反對他,《母豬女郎》其實是一呼百應,借一則現代寓言去和這些反對者產生共鳴,所以我可以不過分地說,這是一本直接反對法西斯主義的小說。

《新週刊》:從行文來看,你寫作時是憤怒的。

達裡厄塞克:我26歲才寫這本書,當時我特別憤怒。憤怒從何而來?因為當時法國年輕女性的權益完全得不到保障,你被騷擾,你被歧視,你只能默默忍受,人們還不敢走上街頭捍衛權利,類似“Me Too”的運動更是無從談起。

《母豬女郎》直接把這種憤怒拋向大眾。20歲時我剛到巴黎,當時社會公共空間都是為男人而準備和設定的,根本沒人關注女性的感受。我憤怒,所以我在這本書裡讓一個原本身材火辣性感的年輕女人搖身一變,在歷經人間關於性別不平等、權利不對等和言論不自由的萬劫後,成了一隻長有豬鼻子、豬耳朵、豬腦袋的母豬。

這本書討論了兩性的邊界,第一次把女性身體置於公共的討論中,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母豬”這個詞特別有煽動力,用來形容女性時引發的爭議特別大,但這正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讓所有女性正視起自己的生存狀態。

圖/CNN

《新週刊》:你在《母豬女郎》裡寫過一句話:“我描寫了一個可能出現的未來,一個噩夢般的未來,我希望無論是歐洲還是其他地方,都不要有這樣的未來。”你所指的未來是什麼?

達裡厄塞克:我舉一個例子吧:在歐元還未在歐洲誕生的時候,法國國內的通行貨幣是法郎。1991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讓歐元成為了歐元區的唯一合法貨幣,但在這之前,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用哪種貨幣,是用一種新的貨幣還是沿用法郎,抑或是退回到埃居(法國古貨幣)。

我們對那個“未來”的擔心大抵如此。現在回過頭看《母豬女郎》這本書,我覺得挺奇妙的,因為我發現在若干年後,這本書裡的一些情景和人物,竟鏡像式地在法國此後幾十年的社會和政治生態中重現。

比如那個在小說裡利用了“我”的美色後,便一腳把“我”踢開的政客愛德格。十多年後,我發現我筆下的“愛德格”,不就是那個見風使舵、好大喜功的薩科齊嘛!感到吃驚的同時我也反思,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態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運轉變化,卻依然難逃作家筆下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的桎梏,這既可笑,又讓人不得不去深思。

2017年10月,《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報導了數十名女性聲稱遭到電影製作人哈威·韋恩斯坦性騷擾、性侵的事件。圖/AFP

在法國,只有5%的被性侵者會走司法程式,95%的人選擇保持沉默。

《新週刊》:你剛剛提到了“Me Too”運動,你如何看待這項如今已擴散至世界範圍的運動?

達裡厄塞克:在法國,我們有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叫“揭發你的公豬/母豬”(balance ton porc/ta truie)。

法國人習慣用“豬”來形容那些性騷擾者,但我不喜歡這種簡單的、貼標籤的方式,這太簡單粗暴了。給一個男性騷擾者貼上“公豬”標籤,我覺得這沒有多大意義。

我曾在法國媒體上看過一組這樣的數字:在法國,只有5%的被侵害者會走司法程式維護自己的利益,95%的人通常選擇保持沉默。

我理解這種運動,我也知道,總有一天這類運動會發生在法國甚至世界各國。我關注並同情那些被侵犯的女性,她們確實缺乏公正的對待。

《新週刊》:但是公開表態支持這項運動,對社會名人甚至每個人來說,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達裡厄塞克:我不這樣認為。這無關“政治正確”,這是守住最基本底線的問題。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每個家庭裡都會有女性,那麼當你的女性家人被騷擾時,你會無動於衷嗎?你會想到這種反抗僅僅是一種“政治正確”嗎?

拿我個人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的14歲,小的只有9歲。作為母親,我會擔憂她們在未來的安全,我不希望在巴黎或者其他城市搭乘地鐵、走夜路時,年輕女性全都變得戰戰兢兢。

性騷擾與性侵事件的受害者由於種種原因,多數選擇保持沉默。圖/路透社

《新週刊》:2018年1月,100名法國作家、藝術家和學者在法國《世界報》上發表公開信,質疑好萊塢領銜的這場“Me Too”運動。她們認為這場運動已經走向極端化,認為這種懲罰壞男人的激情不但沒有使女性更獨立,反而幫助了性解放運動的敵人,遏制了全社會的性自由。法國國內對於這封信是什麼態度?你同意這封信上的觀點嗎?

達裡厄塞克:我可以明確地回答,在法國,這封信臭名昭著,人人喊打。起草這封信的作者之一、法國文藝批評家凱薩琳·米勒,她甚至說自己後悔沒被侵犯過,因為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種說法無疑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在這些人看來,地鐵裡頻繁的肢體接觸和不規矩的動手動腳是合理的,是“令對方感到不適”的性自由的一種。但呼籲者裡有多少平時是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她們端坐在小車裡,卻高舉著“維護性自由”的正義之旗,在那些真正受害的女性耳旁吹風:“這是我們社會自由的一部分,你就忍著吧。”

我14歲的大女兒看了這封信以後,都覺得這些奶奶級人物的呼籲太可笑了。法國人就是這樣,面對呼籲抵制“Me Too”運動的這封荒謬絕倫的信,我們不可能去附和、呼應,但我們以一種調侃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名流所謂的正義呼籲。我覺得可笑的是,這些簽署聯名信的都是些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卻都哭著喊著求被侵犯!

巴黎女性在“Me Too”運動中要求得到尊重和平等對待。

四分之三的法國人無法區分“引誘”和“騷擾”。

《新週刊》:有一種說法是——法國人骨子裡有一種自我領袖欲,反對美國文化和中心主義。你同意嗎?

達裡厄塞克:法國人過去確實對美國文化有所防備,但美國主流文化和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無所謂反對還是抵抗一說。

《新週刊》:那為什麼還是會有法國人,尤其是法國名流站出來,以“維護性自由”為名,去反對“Me Too”這場運動?

達裡厄塞克:我想這和法蘭西與美利堅民族對待愛情的態度截然不同有關。

在巴黎街頭,如果一名男子邀請一名陌生女子去喝一杯咖啡,這會被認為是一件愜意且浪漫的事,沒人會覺得不正常。倘若女子拒絕的話,男子可能還會繼續追問:“謝謝您,但是為什麼呢?不能隨便進屋喝一杯咖啡嗎?難道您覺得我不夠好嗎?”

這種情況在美國絕不可能發生。在法國,你的腳一旦踏在大街上,心就漂浮在了空中。你隨時可能遭遇一次浪漫邂逅。所以當你回答法國男人“不”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會認為這代表著絕對的拒絕。

英國《金融時報》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法國人無法區分“引誘”和“騷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對這兩個選擇感到彷徨:是走上街頭抵抗性侵經歷,還是意識到此前發生的壓根就是一次普通引誘?

我還記得曾經有本書,名字就叫《勾引:法國人如何遵守人生法則》。裡面有幾句話其實寫得很清楚了:“勾引是法國人提供的最好的東西。當它行之有效時,它很神奇:它隱蔽、神秘,通往一個極為宜人、晶瑩剔透、理想的形象。但它也會帶來低效、脆弱、曖昧和糟糕的結果。”

美劇《老友記》中,Rachel的法國男友Paolo就是一個很會玩曖昧的撩妹高手。

《新週刊》:所以你還是支持“Me Too”運動的?

達裡厄塞克:我支持。我不僅是作家,還是女權主義者。

《新週刊》:你現在每天都看新聞嗎?那些負面的社會新聞會讓你憤怒嗎?

達裡厄塞克:我每天都看新聞。你的第二個問題其實是多餘的,因為法國國內的新聞全是負面的,(笑)法國人早已習慣那些“扒糞式”的報導。

《新週刊》:除了憤怒,你還會做些什麼?

達裡厄塞克:個體力量太小,我無法做出實際的行動,但我想到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當你面對這個社會裡越來越守不住的底線和問題時,你至少應該憤怒。個體面對系統時贏面很小,但你展現的姿態卻很重要。

寫《母豬女郎》時,法國正在鬧大罷工,民眾反對政府取消免費醫療的社會福利,當時事情鬧得很大。罷工持續了三個月,《母豬女郎》相當於是躬逢其盛,所以才會備受追捧。

我覺得現在的社會環境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我們身邊有各種社會運動在發生,對於許多公共問題,大家都很憤怒,於是就都走上街頭表達觀點。

有時候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太安靜了一點。我這麼說絕對不是希望他們也走上街頭,也去參與各種運動,絕對不是。不過我懷疑,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已經喪失了憤怒的能力?這是我最害怕的。

瑪麗·達裡厄塞克。

《新週刊》:作家、名人、女權主義者、母親,這四個角色你最喜歡哪一個?哪一個最難?

達裡厄塞克:我很想選“母親”,但我最喜歡的的確是“作家”這個角色。自從識字起,我就在和文字打交道,後來出書,與這個世界發生聯繫,這全靠寫書來完成。

名人其實是狹隘的,我在法國有名,但在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女權主義者當然很重要,但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選擇成為女權主義者,就註定了你的一些言論或行為可能會被曲解和誤讀。這個角色是最重要的,但每當看到女性地位和身份在當代社會的哪怕一點點提高後,我倒更樂於擔起這份責任。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採訪/趙淥汀 排版/張家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