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美國微軟曾想以10億美元吃掉的軟體公司,現有望超越蘋果、穀歌

用友集團, 2007年, 銷售額超過了13億元。 截止2014年, 中國及亞太地區超過220萬家企業使用用友軟體產品, 其中, 中國500強企業超過60%是用友的客戶。 經歷30年風風雨雨的用友, 完成了從一家財務管理軟體公司, 到國內最大的ERP廠商, 再到亞太本土第一的企業管理軟體供應商和中國領先的企業雲服務提供者的轉變。

1988年, 創始人王文京下海經商, 以5萬元借款、1台電腦、9平方米的小平房創辦用友公司, 都沒有聽說過。 他和合夥人蘇啟強白天出去做軟體推銷, 晚上回來編程式。 活做累了, 就睡在9平方米的小平房裡。 但軟體這條路,

他們走的很艱難, 那時候, 人們對於“軟體”這個詞, 還很陌生, 沒有聽說過。 即使用軟體的企業也都是免費隨意搭建的。

1989年, 王文京迎來了有一個好的消息, 財政部下發《會計核算軟體管理的幾項規定》, 這項試行規定允許不同所有制的公司提供商品化的財務軟體,

這也印證了王文京對市場的敏銳眼光。

1990年, 王文京通過開發的90版用友賬務軟體, 蘇啟強負責開發的UFO財務報表軟體。 迅速在市場站住了腳跟。 1991年, 用友便成為了財務軟體業的龍頭老大, 第一的位置此後也一直沒有失守。 1995年, 用友財務軟體達到了三千萬元的銷售規模, 到了1997年, 用友的營業額已經超過了1億元。

對於這成績, 王文京並不滿足。 在用友財務軟體形勢一片大好時, 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公司轉型, 進攻ERP市場。 在當時1996年, ERP理念被SAP等國際巨頭引入中國, 並迅速在中國市場掀起一場旋風。 王文京面對著德國巨頭, 自己只是後來者, 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這種追趕SAP巨頭的路, 走得很艱難, 而且, 一走就是10年, 這10年來, 他耗資上億元、遭受幾次員工集團跳槽、上市連續7年虧損。 很多人勸他放棄這款ERP產品。 但會持續十年。 用友自主研發的一款企業管理軟體, 歷時三年, 耗資上億元, 其間還經歷了幾次員工的集體跳槽, 上市後卻持續七年虧損。 當周圍的人多次建議放棄這款產品時,

王文京始終沒有放棄。 正是因為這次轉型, 使用友從全國財務軟體市場的老大, 又一躍成為了中國管理軟體行業的領跑者。

2005年, 更迎來了美國微軟的青睞, 想以10億美元收購用友, 但並沒有讓王文京動心。 2007年, 微軟還是不甘心, 派鮑爾默乘坐飛機抵達北京, 和王文京談戰略性投資, 談仍遭到他的拒絕。 規模2億美元的用友對規模500億美元的微軟兩次說“NO”, 這和王文京擁有中國本土化最大的管理軟體公司地位有很大的關係。

2008年, 微軟對用友表現了極大的耐心和忍耐力。 用友和微軟終於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協定, 用友成為了微軟在全球第12家, 同時也是亞洲唯一一家全球獨立軟體發展商合作夥伴。

2010年, 用友新成立了71家地市級分公司, 共計完成14項並購, 耗資1.32億元。 大手筆的投入, 換回了營業收入23.47億元的產出, 同比增長36%, 實現淨利潤5.94億元, 同比增長51.7%。

用友已經在ERP領域切入SAP等國際公司壟斷的高端市場, 不僅為中國軟體企業作出良好示範, 更有效地助力“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發展。 同時,用友的創新和轉型也提高了民族品牌影響力。

先如今,用友準備進攻雲計算,對於王文京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他希望能把客戶體驗做的更好,在商業模式上有更好的創新,這樣才有可能比蘋果、穀歌做的更成功。人如果這場改革能順利完成,用友從數十億規模向百億規模的蛻變了。我們祝福用友,也祝福中國製造越來越棒!

同時,用友的創新和轉型也提高了民族品牌影響力。

先如今,用友準備進攻雲計算,對於王文京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他希望能把客戶體驗做的更好,在商業模式上有更好的創新,這樣才有可能比蘋果、穀歌做的更成功。人如果這場改革能順利完成,用友從數十億規模向百億規模的蛻變了。我們祝福用友,也祝福中國製造越來越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