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何建行:獨創肺癌個體化微創根治手術,病人術後三天可出院

“治癒早期肺癌, 比治好感冒還快。 ”關於肺癌治療, 何建行的這句名言在業界流傳甚廣。 在胸外科領域耕耘了三十多年, 他如今除了擁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的頭銜, 還是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肺癌方向的帶頭人, 在業內享有“刀神”的美譽。

有人說, 何建行在胸外科領域的江湖地位, 是靠他一項接一項的創新“打”下來的。

年輕時就經常被老教授們評價為喜歡異想天開的他, 從來沒有停止過各種“異想天開”的創新嘗試。 他說他的每一次“異想天開”, 靈感都源自病人病情的需要。

任何基於解決病人需求的醫學創新, 在戰略上都要敢於異想天開, 但在戰術上一定要小心謹慎。

將微創用於肺癌手術?老教授笑他異想天開

去過廣醫一院胸外科的人都知道, 他們醫生辦公室裡的陳設非常簡單:一台電腦,

一張大條桌, 一個掛在牆上的巨大顯示幕。 每天早上, 何建行都會和他的團隊坐在桌前, 一邊“看片”, 一邊討論病人的手術方案。 年輕的團隊成員經常很會緊張, 因為怕“師父”批自己“腦子轉得太慢”。

“腦子轉得超快”的何建行喜歡創新。 但他又說, 創新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改變別人的理念。 “一項創新, 最初往往可能會遭到來自90%以上的人的反對”。

1994年, 何建行開始研究用胸腔鏡做微創手術。 儘管當時他做“大開刀”手術已熟練到切掉一根肋骨不用一分鐘, 但他一直覺得切掉病人肋骨太可惜。 而微創手術不用切病人肋骨, 所以他想嘗試。 當時, 無論是同事還是同行, 都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至今仍記得當年他請一位香港教授示範用胸腔鏡做肺大皰微創手術的情形。

當時他準備了七個肺大皰病人。 教授當場示範了兩例。 剩下五個病人, 教授認為很難做微創, 因而留給他做“大開刀”手術。 教授走了後, 何建行決定自己摸索。 摸索了幾天後, 他決定給那五個病人做微創手術。 當然他也想好了“預案”:如果實在不行, 大不了馬上改用“大開刀”。 結果, 那五個“很難做微創”的病人, 他全都“用胸腔鏡拿了下來”。

後來, 他又想:我為什麼不把這種微創手術用在肺癌手術上呢?

當時, 肺癌治療的肺葉切除手術, 通常只有教授才敢做。 而何建行那時還只是一個主治醫生。 果然, 一個老教授一聽他的想法便“嚷”了起來:“年輕人啊, 異想天開!你一個主治醫生, 卻想做肺葉切除,

還說不用開刀, 簡直是在發夢!”

但何建行不想放棄這個“夢”。 每天下午, 他都和幾個年輕同事扛著那個借來的機器回實驗室, 在自己買來的動物身上“搗鼓”, 反復演練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處理。 兩個月後, 他覺得時機成熟了。 他選擇了一個75歲的肺癌病人進行手術。 結果, 他又成功了。

就這樣, 何建行和他的團隊成了全球率先將微創手術用於肺癌治療的幾個團隊之一。 但是, 直到十年之後的2004年, 這種如今已經普及並被業界極力推薦的手術方法才開始被業界認可和接受。

做肺癌手術不插管?同行說他“嘩眾取寵”

將微創手術用於肺癌治療, 只是何建行在肺癌治療領域創新的開端。 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 如今, 他已建立起一個全鏈條的肺癌個體化微創根治手術體系。

“通過微創手術, 我們成功解決了刀口疼痛問題。 ”何建行說, 但是, 他又發現兩個問題:一是雖然手術時間短了, 但麻醉時間仍然很長, 導致病人恢復很慢;二是手術刀口雖然不痛了, 但各種引流管仍然留在病人身體裡, 導致病人手術後仍然揪心牽肺地痛。

“以往的手術病人為什麼恢復慢?”何建行分析,比如肺部手術,以前通常採用全身麻醉,需要使用肌松藥,患者包括呼吸肌在內的全身肌肉,都完全處於鬆弛狀態。一“麻”下去,肌肉、膀胱、腸都動不了,病人即使清醒了,也不能馬上恢復行走、進食。這樣,病人恢復自然就慢了。

2011年,何建行研究出了“高選擇自主呼吸”麻醉方法。“手術做哪個部位,就‘麻’哪個部位。”他說,因為不用“全麻”了,也就不再需要使用肌松藥,這樣能有效降低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患者術後的恢復時間也大大縮短。既然病人手術時不用“全麻”了,那是否可以考慮術中術後不插管了呢?何建行很快又提出了“無插管”微創手術的理念。

“然而,在當時是一片反對聲,甚至有外科的、麻醉科的同行罵我們嘩眾取寵,置病人的危險于不顧……”何建行坦承,當時他的學生還給他打來電話,說“唉呀,師父,他們罵得很厲害,怎麼辦?”。他回答說:“不用作任何回應,罵的人因為他們沒見過這種手術,更沒有看到兩種手術效果的對比,只要他看到了,就不會罵了。”

就在那一年,何建行團隊成功開展了“自主呼吸麻醉下微創胸外科手術”。果然,之前罵他們嘩眾取寵的“反對者”在看到手術效果後都讚歎不已。

“比如肺癌手術,病人在手術中氣管不插管,手術後也不留胸管和導尿管,不僅減輕了病人術後的疼痛與不適,也降低了感染的概率,”他說,而且,病人在4小時內就可進食和行走,三天就可以出院,有的患者甚至手術當天就可出院。

當然,跟大多數新技術萌芽時的“命運”一樣,何建行將一篇“無插管氣管隆突微創手術”的論文投到一家國際權威雜誌時,這一領域的頂級專家審稿人也不敢相信。直到一年後,論文才得以發表。

為了向全世界推薦這一手術理念,2015年12月7日,何建行的團隊在廣醫一院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無插管”胸外科微創手術培訓班,讓來自國內外的100多位胸外科專家現場觀摩的同時,還通過網路面向全球胸外科醫生進行直播。在培訓班上,何建行和他的團隊做了十多台手術,其中既有“不插管”手術,又有“插管”手術,以讓觀眾見證與對照。

正如何建行所料,他的“無插管”手術理念得到了業內的認可。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丹麥、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等發達國家胸外科專家紛紛前來“取經”。美國麻省總醫院的胸外科專家在現場觀摩後,回去即組織了院內大討論,一個月內就開展了這一技術。

創新感言

在醫學創新上,異想天開真的非常重要。

在成功將微創用於肺癌切除手術之後,我就想,那用微創來做胸腺手術行不行呢?做了微創胸腺手術之後,我又想,用來做食管癌手術行不行呢……最終,我將這些“異想天開”都一一付諸實踐了。

當然,這種異想天開並非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而是要有科學依據。我的每一次“異想天開”,靈感都源自病人病情的需要。任何基於解決病人需求的醫學創新,在戰略上都要敢於異想天開,但在戰術上一定要小心謹慎。

有一次,我在德國的街頭看到一個玩足球的年輕人秀球技,無論他做什麼動作,球都不會掉下來,這讓我印象深刻。當時我就想,他一定是對球性有了很深刻的認識,才可以玩得這樣遊刃有餘。其實,外科醫生也一樣,只有對人體的病理狀態和正常的生理狀態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有可能遊刃有地用好手裡的這把手術刀,也才有可能遊刃有地進行技術創新。

人物簡介

何建行

主任醫師,教授,博導,現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及腫瘤科、移植科學術帶頭人,呼吸疾病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肺癌方向的帶頭人。美國及英國外科學院Fellow(FACS, FRCS),廣東省醫學會胸外分會主委、廣東胸部學會會長,J Thorac Dis執行主編,Ann Tranl Med主編。

在Lancet,JAMA,JCO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相關論文505篇,其中SCI收錄200餘篇,影響因數超過1000,被引次數近4000次;主編中英文專著12部,其中英文專著6部,主編SCI收錄雜誌2本。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次,申請授權專利共35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3項。

連結

何建行創新專案

1.1994年,開展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積累過萬件成功案例,並總結形成“因人因症而治”,覆蓋術前麻醉、術中切除、術後預後的全鏈條式肺癌個體化微創手術體系;

2.1996年,開展針鏡肺氣腫減容術,傷口只有針眼大;

3.2004年,發明一系列適合中國人的微創肺癌手術器械的,獲得多項專利;

4.2011年,探索自主呼吸麻醉手術,患者術後恢復時間大大縮短,讓胸外科手術進化為日間手術;

5.2011年,提出“無插管”微創手術理念,手術時不插氣管插管、術後不放胸部引流管、不使用尿管,讓部分患者可以在手術當天出院;

6.2015年,成功完成難度最高的全腔鏡下氣管腫物切除及重建;

7.2015年,舉辦第一屆國際無管微創胸外科手術學習班,吸引了歐美等地區百餘名胸外科專家前來觀摩學習;

8.研發出國際首個裸眼3D顯示系統,手術醫生只需佩戴一個微型發射裝置,便可以獲得3D顯示效果。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黃蓉芳 通訊員 韓文青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駱昌威

視頻: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劉曉溪

導致病人手術後仍然揪心牽肺地痛。

“以往的手術病人為什麼恢復慢?”何建行分析,比如肺部手術,以前通常採用全身麻醉,需要使用肌松藥,患者包括呼吸肌在內的全身肌肉,都完全處於鬆弛狀態。一“麻”下去,肌肉、膀胱、腸都動不了,病人即使清醒了,也不能馬上恢復行走、進食。這樣,病人恢復自然就慢了。

2011年,何建行研究出了“高選擇自主呼吸”麻醉方法。“手術做哪個部位,就‘麻’哪個部位。”他說,因為不用“全麻”了,也就不再需要使用肌松藥,這樣能有效降低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患者術後的恢復時間也大大縮短。既然病人手術時不用“全麻”了,那是否可以考慮術中術後不插管了呢?何建行很快又提出了“無插管”微創手術的理念。

“然而,在當時是一片反對聲,甚至有外科的、麻醉科的同行罵我們嘩眾取寵,置病人的危險于不顧……”何建行坦承,當時他的學生還給他打來電話,說“唉呀,師父,他們罵得很厲害,怎麼辦?”。他回答說:“不用作任何回應,罵的人因為他們沒見過這種手術,更沒有看到兩種手術效果的對比,只要他看到了,就不會罵了。”

就在那一年,何建行團隊成功開展了“自主呼吸麻醉下微創胸外科手術”。果然,之前罵他們嘩眾取寵的“反對者”在看到手術效果後都讚歎不已。

“比如肺癌手術,病人在手術中氣管不插管,手術後也不留胸管和導尿管,不僅減輕了病人術後的疼痛與不適,也降低了感染的概率,”他說,而且,病人在4小時內就可進食和行走,三天就可以出院,有的患者甚至手術當天就可出院。

當然,跟大多數新技術萌芽時的“命運”一樣,何建行將一篇“無插管氣管隆突微創手術”的論文投到一家國際權威雜誌時,這一領域的頂級專家審稿人也不敢相信。直到一年後,論文才得以發表。

為了向全世界推薦這一手術理念,2015年12月7日,何建行的團隊在廣醫一院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無插管”胸外科微創手術培訓班,讓來自國內外的100多位胸外科專家現場觀摩的同時,還通過網路面向全球胸外科醫生進行直播。在培訓班上,何建行和他的團隊做了十多台手術,其中既有“不插管”手術,又有“插管”手術,以讓觀眾見證與對照。

正如何建行所料,他的“無插管”手術理念得到了業內的認可。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丹麥、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等發達國家胸外科專家紛紛前來“取經”。美國麻省總醫院的胸外科專家在現場觀摩後,回去即組織了院內大討論,一個月內就開展了這一技術。

創新感言

在醫學創新上,異想天開真的非常重要。

在成功將微創用於肺癌切除手術之後,我就想,那用微創來做胸腺手術行不行呢?做了微創胸腺手術之後,我又想,用來做食管癌手術行不行呢……最終,我將這些“異想天開”都一一付諸實踐了。

當然,這種異想天開並非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而是要有科學依據。我的每一次“異想天開”,靈感都源自病人病情的需要。任何基於解決病人需求的醫學創新,在戰略上都要敢於異想天開,但在戰術上一定要小心謹慎。

有一次,我在德國的街頭看到一個玩足球的年輕人秀球技,無論他做什麼動作,球都不會掉下來,這讓我印象深刻。當時我就想,他一定是對球性有了很深刻的認識,才可以玩得這樣遊刃有餘。其實,外科醫生也一樣,只有對人體的病理狀態和正常的生理狀態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有可能遊刃有地用好手裡的這把手術刀,也才有可能遊刃有地進行技術創新。

人物簡介

何建行

主任醫師,教授,博導,現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及腫瘤科、移植科學術帶頭人,呼吸疾病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肺癌方向的帶頭人。美國及英國外科學院Fellow(FACS, FRCS),廣東省醫學會胸外分會主委、廣東胸部學會會長,J Thorac Dis執行主編,Ann Tranl Med主編。

在Lancet,JAMA,JCO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相關論文505篇,其中SCI收錄200餘篇,影響因數超過1000,被引次數近4000次;主編中英文專著12部,其中英文專著6部,主編SCI收錄雜誌2本。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次,申請授權專利共35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3項。

連結

何建行創新專案

1.1994年,開展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積累過萬件成功案例,並總結形成“因人因症而治”,覆蓋術前麻醉、術中切除、術後預後的全鏈條式肺癌個體化微創手術體系;

2.1996年,開展針鏡肺氣腫減容術,傷口只有針眼大;

3.2004年,發明一系列適合中國人的微創肺癌手術器械的,獲得多項專利;

4.2011年,探索自主呼吸麻醉手術,患者術後恢復時間大大縮短,讓胸外科手術進化為日間手術;

5.2011年,提出“無插管”微創手術理念,手術時不插氣管插管、術後不放胸部引流管、不使用尿管,讓部分患者可以在手術當天出院;

6.2015年,成功完成難度最高的全腔鏡下氣管腫物切除及重建;

7.2015年,舉辦第一屆國際無管微創胸外科手術學習班,吸引了歐美等地區百餘名胸外科專家前來觀摩學習;

8.研發出國際首個裸眼3D顯示系統,手術醫生只需佩戴一個微型發射裝置,便可以獲得3D顯示效果。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黃蓉芳 通訊員 韓文青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駱昌威

視頻: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劉曉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