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地朋友圈熱傳“老北京文化廟會”你被套路了嗎

近日, “某城市被世界矚目了!終於來某地了!老北京文化廟會, 某月某日盛大開幕”的消息在哈爾濱、瀋陽等多地的線民朋友圈熱傳。 一些線民興致勃勃稱“我要去逛民俗廟會!小夥伴們約起來”。 經記者調查, 此類消息系商業套路, 這類廟會活動在線民親自體驗後, 遭到無情吐槽。

此類消息打出“高品質的遊玩盛會、高規格的城市經典”的噱頭, 聲稱“廟會門票免費送”, 呼籲大家“隨手一曬到盆友圈, 讓更多的人知道”, 並且介紹了舞獅舞龍、二人轉、踩高蹺、民俗手工藝等等的廟會活動, 鋪排了大量的美食照片, 達到博人眼球的效果。

經記者調查, 在哈爾濱實地探訪過的線民表示, 網傳活動地點實為一片建築工地, “是開發商虛假宣傳”, 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老北京文化廟會”, 被騙的心情不言而喻。

事實上, 此類消息已經多次借用不同地名進行“改頭換面”, 在社交平臺中熱傳, 查看裡面的宣傳內容, 也幾乎是大同小異。 據瀋陽市民回饋, 除了貴得離譜的小吃, 在廟會現場並無出現微信宣傳中所提及的舞獅舞龍、二人轉、踩高蹺、民俗手工藝等等。

之前, 相似的炒作如“花海美食節”, 牽涉合肥、長春、鄭州等多地, 所謂的一眼無際的“花海”實際上只是用盆栽拼湊,

其主要宣傳內容就是向遊客銷售小吃。

2018年3月25日, 中安線上報導, “花海美食節”的舉辦地實為花木市場, 現場能看到的花大多為市場中商販售賣的盆栽花。 “美食節”現場管理混亂, 物價過高。 3月31日, 據新文化報稱, 所謂的“國際美食節”現在已經形成一套可以隨處複製商業模式, 美食節辦得多了市民關注度就會下降, 組織者只好靠“花海”、“啤酒節”、“動物”這些新花樣吸引市民。 在網路時代, 很多展會會利用一些網路自媒體發佈廣告, 這些宣傳美文大多圖文並茂、極具煽動和吸引力。 4月2日, 大河報也曝光了鄭州花海美食節現場所謂的花海只是擺了兩塊盆栽, 主要就是賣吃的, 遊客說小吃又貴又難吃,

紛紛吐槽上當受騙。

廣告的前期宣傳確實能為活動帶來可觀的人源與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 但在市民親身體驗後, 卻產生極度反差, 名不副實帶來的不滿情緒使他們在網路上開始吐槽。 由此看來, 這種商業模式並不是長久之計。

提醒線民:在面對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宣傳活動時, 應該提高警惕, 不盲目轉發。 有關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及時調查回應, 防止線民上當受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