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一首《涼涼》和《泡沫》,送給區塊鏈鼓吹者

“區塊鏈一天, 互聯網十年。 ”這句在創投圈廣泛流行的話, 是時下區塊鏈火爆場景的寫照。 大意是說, 有些人在區塊鏈行業裡一天掙的錢, 相當於在互聯網時代裡十年打拼積累的財富。

儘管充滿專業化詞彙, 但區塊鏈的確成了風口。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後, 又一次顛覆性的科技突破, 其未來應用前景被廣泛看好。 薛蠻子、徐小平等投資界大佬, 也紛紛高調表示看好區塊鏈。

4 月 23- 25 日, 為期 3 天的第一屆 W.B.C 世界區塊鏈大會在澳門舉行。

恭喜中國大媽, 喜提區塊鏈大會。 中國大媽都已經開始進軍區塊鏈了!果然你大媽永遠是你大媽。

規格如此高的大會, 竟然還會出現錯別字, 只能說, 這個大會夠國際。 只要幾頁 Word, 中國大媽就能重構 world。

中國大媽永遠是世界經濟的中流砥柱!大會還邀請了著名歌手鄧紫棋, 演唱一首《泡沫》“美麗的泡沫, 雖然一刹花火~~~”能夠大聲唱《泡沫》的區塊鏈大會, 才是世界的區塊鏈大會, 沒毛病!!!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無關技術的“暴富夢”?

區塊鏈技術在國內以金融產品的姿態成為所謂的風口, 不知是技術本身的榮耀還是悲哀。

最近幣圈出了一件大事, 不是一秒暴富的傳奇, 而是一行代碼引發的“血案”!

一行代碼蒸發了 6,447,277,680 人民幣

蔡文勝曾在三點鐘群裡說了一句:“現在進入你還是先行者, 最後觀望者進場才是韭菜。 ”

在他發表完言論沒多久, 2 月美鏈(BEC)上交易所會暴漲 4000%, 然後又暴跌。

美鏈, 英文名 Beauty Chain。 雖然說不是美圖, 但是自今年 2 月起,

網路上、QQ、微信群裡, “美圖公司代幣 BEC 免費發放”的消息便甚囂塵上。

2 月 23 日, BEC 上線 OKEx, 價格從開盤價 0.0923 美元, 一度飆漲至 5 美元, 漲幅 5317% 瘋狂的時候, BEC 市值達到 350 億美元, 是美圖公司市值的 6 倍。

畢竟對於幣圈玩家而言, 美圖、蔡文勝, OK 系、徐明星這些金光閃閃的名人標籤, 就是“梭哈”的信號。 但是, 就在這時, 戲劇性的一幕誕生:蔡文勝否認和 BEC 有任何聯繫。

雖然蔡一再撇清美圖與美鏈的關係, 但這並未阻止資本對 BEC (美鏈所發行代幣)的青睞。

因為蔡文勝是 OKEx 的早期投資人, 而 BEC 目前又僅上線了 OKEx 一個交易平臺, 所以業內人大都認為蔡和 BEC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就在大家都在爭論美鏈是否為莊家坐莊操控幣價時, 一場韭菜們意想不到的災難突然降臨。

4 月 22 日中午, 美鏈遭遇駭客的毀滅性攻擊, 成功地向兩個地址轉出了天量級別的 BEC 代幣, 駭客在 2 小時後開始往 OKEx 的位址充幣進行交易。

因為市場上出現大量未知來源的 Token, 市場上出現恐慌心理, 導致市場上海量 BEC 被拋售, 該數字貨幣價值持續下跌幾近歸零, 給 BEC 市場交易帶來了毀滅性打擊。

隨後,大概在當天 13 時左右,OKEx 發佈公告,暫停 BEC 交易和提現。

而在此公告之前的一個多小時,一篇名為“一行代碼蒸發了 6,447,277,680 人民幣!”的文章已經在幣圈和鏈圈流傳,文中分析了漏洞產生的原因。

據分析,BEC 智慧合約(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c5d105e63711398af9bbff092d4b6769c82f793d)中的 batchTransfer 批量轉帳函數存在漏洞。

攻擊者可傳入很大的 value 數值,使 cnt * value 後超過 unit256 的最大值使其溢出導致 amount 變為 0。

你傳幾個位址給我(receivers),然後再傳給我你要給每個人多少代幣(value),發送的總金額 = 發送的人數*發送的金額,所以這會要求你當前的餘額大於發送的總金額。

當其設置的值超過了取值範圍時,就會出現“溢出”漏洞,駭客利用這個漏洞就可無限生成新的代幣。

就一個簡單的溢出漏洞,導致 BEC 代幣的市值接近歸 0。但事實上開發者也考慮到溢出問題了,如下:

除了 amount 的計算外, 其他的給用戶轉錢都用了 safeMath 的方法(sub,add),safeMath 是為了計算安全而寫的一個 library。

那麼,為啥就偏偏這一句沒有用 safeMath 的方法呢?這就只能問寫代碼的人了。還好,目前 BEC 已暫停交易,但究竟生成了多少代幣,還未公佈。

據 PeckShield 團隊今日淩晨發佈安全報告,提到駭客利用 in-the-wild 手段抓取乙太坊 ERC-20 智慧合約中的「BatchOverFlow」這個整數溢出漏洞來進行攻擊。

利用這個漏洞,駭客可以通過轉帳的手段生成合約中不存在的、巨量的 Token 並將其轉入正常帳戶,帳戶中收到的 Token 可以正常地轉入交易所進行交易,與真的 Token 無差別。即駭客繞過驗證後生成“李鬼”幣!

而據說,除了 BEC 和 CryptoBots(CBTB)兩個智慧合約之外,還有十余個智慧合約存在同樣的漏洞,其中也包括已經在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幣種。

出於安全考慮,目前 PeckShield 已經與相關項目團隊進行了聯繫,但是暫時不能曝光這批項目的名稱。一行代碼蒸發 64 億,這個 Bug 惹不起。

區塊鏈是一個新詞彙,一個無法用中文習慣中的任何詞義理解法去理解它的本質。

而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技術形態,則更加難以理解。去中心化、分散式資料庫、挖礦、難度係數動態調節機制,每一個詞彙都帶有濃厚的專業屬性。

儘管網上各路大神為了解釋區塊鏈,提出了「男友承諾論」、「麻將論」等通俗易懂的闡述,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舊一頭霧水。

儘管技術理念高深,但是業界目前能夠達成的共識是,區塊鏈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這項技術距離真正影響生活、創造未來,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駭客與畫家》的譯作者阮一峰曾在博客中闡述了他對於區塊鏈的理解和認知,同時提出了區塊鏈技術目前的缺陷與不足:

區塊鏈作為無人管理的分散式資料庫,從 2009 年開始已經運行了 8 年,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這證明它是可行的。

但是,為了保證資料的可靠性,區塊鏈也有自己的代價。一是效率,資料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鐘,所有節點都同步資料,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二是能耗,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

而在 Twitter 上,一位博主發表的言論被認為是解釋區塊鏈的金句,收到了數千轉發和上萬點贊:

「Blockchain」sounds so much cooler than 「slowest distributed database known to man」。

區塊鏈聽起來比「有史以來最慢的分散式資料庫」好聽多了。

區塊鏈技術誕生以來,的確受到了行業人士的肯定,達沃斯論壇創始人施瓦布甚至認為,區塊鏈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成果之一。而全球各國家及經濟體也紛紛開始了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

行業內的共識是,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金融、公益、監管等各方面的問題,從前景上看的確代表著未來,但前提是,技術的發展能夠解決區塊鏈本身在效率和能耗上的問題,並且能夠產生具有普及意義的應用場景。

如此看來,區塊鏈技術本身,屬於未來,並不屬於現在。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或許也是唯一的應用場景,便是加密貨幣。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一場景由於與「貨幣」沾上了關係,再加上比特幣的火爆和瘋狂,最終讓加密貨幣帶著區塊鏈成為了科技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風口,其氣勢甚至掩蓋住了人工智慧。

而金錢的特殊魔力,讓這一技術在特殊的大環境下,形成了近乎瘋狂的景象。

被高估的加密貨幣

1 個比特幣目前價值人民幣約為 6 萬元,單是這一數字,就足夠讓每一個想要獲得財務自由的人心生羡慕。

不過,最讓人瘋狂的,是它價值飆升的軌跡。從比特幣的歷史價值來看,2017 年到 2018 年初,比特幣完成了近乎癲狂的上漲,在短短一年內暴漲至十萬人民幣以上,儘管近期比特幣整體呈現跌落趨勢,仍然停留在 6 萬人民幣左右。

資本,金錢,猶如電影《華爾街之狼》中所呈現的畫面一樣, 為無數人帶來了瘋狂的遐想。

隨後,各種加密貨幣出現,區塊鏈的概念也真正開始被資本追逐。而資本的背後,還有無數的不瞭解區塊鏈,不瞭解加密貨幣,只是帶著對金錢的幻想,以拼死一搏或重在參與的姿態加入其中。

他們沒人能說清楚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只是在各種各樣的幣圈中,看著幣市的上漲下跌而歡呼或憂鬱。

他們不知道,「韭菜」,已經成為眾多局外人對他們的稱呼,人們帶著看熱鬧的姿態,等待鐮刀落下,韭菜被收割的瞬間到來。

儘管無數的資本和金錢都流向了加密貨幣,但是針對加密貨幣未來到底能做什麼,它的優勢劣勢在哪裡,誰也說不清楚。

帶領加密貨幣走向全球的比特幣,至今仍然是唯一一種創造了財富神話的加密貨幣,這樣的神話,至今沒看到被複製。

微觀上的奇跡還沒有出現,宏觀的上問題同樣沒能解決。

阮一峰在博客中談及加密貨幣時,曾以宏觀的角度,提到過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在實際使用中必須要面對的「雙重支出」的問題。

簡單來說,加密貨幣並沒有物質實體,因此,一旦有人將一個單位的加密貨幣,以同時支付給兩個人的方式寫入區塊鏈,那麼,哪一筆能夠最終被認定,便成為最難判斷的問題。

阮一峰以比特幣協議為例,分析了加密貨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其技術原理比較複雜,但最終的結果卻十分清晰:

由於區塊的生成速度由計算能力決定,所以到底哪一筆交易最後會被寫入區塊鏈,完全由它所在的分支能吸引多少計算能力決定。隱藏的邏輯是,如果大多數人(計算能力)選擇相信某一筆交易,那麼它就應該是真的。

綜上所述,雙重支出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央記帳系統總有辦法發現,你把同一筆錢花了兩遍。但是,這也說明了比特幣的一個代價,就是交易不能即時確認,必須等待至少一個小時。

顯然,從加密貨幣的宏觀發展來看,它仍然存在問題,要真正代替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區塊鏈技術本身的限制之下,加密貨幣的作用被高估了。目前來看,區塊鏈也好,加密貨幣也罷,在一片火熱的市場中,不過是一個資本符號罷了。

就如同沒有實際運營的企業發行的股票,一切交易都憑藉信仰在支撐,它反映的,仍然是那個一戳就破的暴富夢。

向幣,還是向鏈?

在區塊鏈的創業領域中,有這幣圈和鏈圈的說法。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顯然幣圈火過鏈圈。

人們沉浸在金融產品的狂歡之中,只有少數的極客和科技企業,真正關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主流的媒體和輿論以及資本,都將熱情,投入到有著暴富神話的加密貨幣中。

「炒」,這個在中國社會有著神秘氣質的詞語,已然從股市,到房市,轉移到了幣圈。

加密貨幣,已經成為借著區塊鏈的東風,實則進行金融炒作的惡劣行為,最近一段時間幣圈要涼的說法越來越多,儼然就是炒作帶來的負面結果。

但是,區塊鏈的技術的確值得關注。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技術平臺都依靠國外,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商,仍然需要從最底層的技術研發做起,踏踏實實的做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無論是區塊鏈也好,加密貨幣也罷,都不應該有任何噱頭的成分,而是應該在應有的範圍內,作為一項面對未來的技術發展進步。向幣還是向鏈?總之不該向著那個無關技術的暴富夢。

區塊鏈浪潮背後有什麼機遇和陷阱?

我們來總結一下這一撥區塊鏈、比特幣、ICO 浪潮到底是機遇還是陷阱,如果有陷阱,陷阱在哪裡?如果是機遇,機遇是什麼?

陷阱

陷阱一:龐氏騙局

到底什麼叫龐氏騙局?過去一個人在美國,他把一個英國的郵票券拿到美國去,說這個東西未來會發大財,就賣出去了。

然後他拿了後面人的錢補貼前面的人,說漲了,真漲了,他們就告訴其他人說來買吧,拿第四個人的錢給第三個人,拿第五個人的錢給第四個人,這就叫龐氏騙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個人都覺得賺錢了。

到最後全部都破滅了,原因就是龐氏騙局是拆東牆補西牆,這種制度不可持續,一開始有人蓄意策劃這件事情,這是要坐牢的。

龐氏騙局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能夠把每一個參與者都變成同謀、共犯。

陷阱二:經濟泡沫

當我跟我的朋友說自發性龐氏騙局的時候,他非常生氣。有些東西確實有價值,這個價值是不可否認的,比如花、插線板、燈箱等。

你覺得有價值就買,很多人也跟著買,大家都覺得越來越有價值,價格越炒越高,這叫自發性龐氏騙局。

一開始沒有人策劃好,沒有騙子,是因為大家的情緒把它推到越來越高的價值,帶動後面的人進來,前面所有人都變成了這波上漲的共犯,這叫自發性龐氏騙局。

沒有騙子策劃這件事,但是共同推進,一旦進去的人都覺得這事是對的,總想著把它賣給下一個人,所以這種自發性龐氏騙局有一個對應的名詞,就叫做經濟泡沫。

陷阱三:非法集資

理解了什麼叫龐氏騙局,理解了什麼叫自發性龐氏騙局之後,你自己來做判斷。然後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非法集資,有人說今天 ICO 就是非法集資。

中國的規定是你如果對超過 200 人,非特定的 200 人,什麼叫非特定?你向所有人廣播說我們要融資了,你們都來吧。如果投資的人數超過 200 人非特定人群,這就叫做非法集資。

所以,非法集資的政策是國家一個非常重要的監管制度,是用來管理那些有可能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大專案。

機遇

機遇一:基於區塊鏈的創業專案

投票系統、公證處,各種各樣的智慧合約。如果你對技術、商業有研究,真的是信仰區塊鏈,熱愛區塊鏈的話,你可以試著創業,我不是鼓勵你去做,這只是一種選擇。

基於區塊鏈技術,今天有很多非 ICO 的融資,比如說 VC,很多正統的天使投資人,他們也投區塊鏈的創業項目。所以基於區塊鏈創業其實是一個機會,它可能不是短期內看到的機會,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磨合。

機遇二:投資創業專案

你說我不會創業,我投資他可以嗎?可以,但是你要對區塊鏈很懂,你要對投資很懂,你要知道它未來的兌現邏輯是什麼。

機遇三:挖礦

挖礦是獲得虛擬貨幣的一種方式,你要明白挖礦取決於兩個變數,第一個變數是你挖的幣的價值,比特幣的價格或漲或跌,當時你挖出一枚比特幣成本是 8 萬人民幣。

電腦很多,你算出來特別困難,費的電特別多,說不定費了 5-6 萬電費,挖一枚比特幣 8 萬,你可能賺 2 萬塊,但是它有可能會跌。

比特幣挖礦這件事情一旦熱門之後,全球無數算力會進入這個市場。所以,挖礦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因素是全球算力多少決定你的成本,第二是比特幣波動的價格來決定,如果有空間你可以賺,沒有空間你反而會賠。

機遇四:買幣

我們把這群人稱為幣圈,幣圈和鏈圈有的時候彼此看不上,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們分不開。

幣圈是什麼人呢?覺得這個幣能不能買,它會不會漲?不斷炒幣,這件事情就跟你在二級市場買股票是一樣的,但是跟監管的環境不同,能不能漲能不能跌,這事沒人能保證。

你只能用我剛才說的邏輯清晰地分辨哪些幣是空氣幣,哪些是傳銷幣。最後,也真的有人賺到錢了,他不是靠套別人的錢賺到錢的,而是靠賣周邊。

總結

今天我們看區塊鏈這件事情,區塊鏈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技術,能解決很多問題。

新事物出來都有一個過程,一開始的時候,最開始的心態叫 FOMO,總怕被錯過,於是怎麼辦呢?就拼命地買,我不管對不對,先買了再說。

總怕被錯過的心態就導致它的價格會遠遠超過真實價值,這就是泡沫。泡沫最終會破滅,一旦破滅它會跌到低谷,然後重新慢慢漲回價值。

所以今天的區塊鏈也是一樣的,我們不知道區塊鏈的“2000 年”會在什麼時候到來,但是我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那一天一旦到來之後,真正好的項目會慢慢浮現出來,會健康成長,會真正改變這個世界,提高世界運行的效率。

隨後,大概在當天 13 時左右,OKEx 發佈公告,暫停 BEC 交易和提現。

而在此公告之前的一個多小時,一篇名為“一行代碼蒸發了 6,447,277,680 人民幣!”的文章已經在幣圈和鏈圈流傳,文中分析了漏洞產生的原因。

據分析,BEC 智慧合約(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c5d105e63711398af9bbff092d4b6769c82f793d)中的 batchTransfer 批量轉帳函數存在漏洞。

攻擊者可傳入很大的 value 數值,使 cnt * value 後超過 unit256 的最大值使其溢出導致 amount 變為 0。

你傳幾個位址給我(receivers),然後再傳給我你要給每個人多少代幣(value),發送的總金額 = 發送的人數*發送的金額,所以這會要求你當前的餘額大於發送的總金額。

當其設置的值超過了取值範圍時,就會出現“溢出”漏洞,駭客利用這個漏洞就可無限生成新的代幣。

就一個簡單的溢出漏洞,導致 BEC 代幣的市值接近歸 0。但事實上開發者也考慮到溢出問題了,如下:

除了 amount 的計算外, 其他的給用戶轉錢都用了 safeMath 的方法(sub,add),safeMath 是為了計算安全而寫的一個 library。

那麼,為啥就偏偏這一句沒有用 safeMath 的方法呢?這就只能問寫代碼的人了。還好,目前 BEC 已暫停交易,但究竟生成了多少代幣,還未公佈。

據 PeckShield 團隊今日淩晨發佈安全報告,提到駭客利用 in-the-wild 手段抓取乙太坊 ERC-20 智慧合約中的「BatchOverFlow」這個整數溢出漏洞來進行攻擊。

利用這個漏洞,駭客可以通過轉帳的手段生成合約中不存在的、巨量的 Token 並將其轉入正常帳戶,帳戶中收到的 Token 可以正常地轉入交易所進行交易,與真的 Token 無差別。即駭客繞過驗證後生成“李鬼”幣!

而據說,除了 BEC 和 CryptoBots(CBTB)兩個智慧合約之外,還有十余個智慧合約存在同樣的漏洞,其中也包括已經在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幣種。

出於安全考慮,目前 PeckShield 已經與相關項目團隊進行了聯繫,但是暫時不能曝光這批項目的名稱。一行代碼蒸發 64 億,這個 Bug 惹不起。

區塊鏈是一個新詞彙,一個無法用中文習慣中的任何詞義理解法去理解它的本質。

而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技術形態,則更加難以理解。去中心化、分散式資料庫、挖礦、難度係數動態調節機制,每一個詞彙都帶有濃厚的專業屬性。

儘管網上各路大神為了解釋區塊鏈,提出了「男友承諾論」、「麻將論」等通俗易懂的闡述,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舊一頭霧水。

儘管技術理念高深,但是業界目前能夠達成的共識是,區塊鏈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這項技術距離真正影響生活、創造未來,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駭客與畫家》的譯作者阮一峰曾在博客中闡述了他對於區塊鏈的理解和認知,同時提出了區塊鏈技術目前的缺陷與不足:

區塊鏈作為無人管理的分散式資料庫,從 2009 年開始已經運行了 8 年,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這證明它是可行的。

但是,為了保證資料的可靠性,區塊鏈也有自己的代價。一是效率,資料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鐘,所有節點都同步資料,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二是能耗,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

而在 Twitter 上,一位博主發表的言論被認為是解釋區塊鏈的金句,收到了數千轉發和上萬點贊:

「Blockchain」sounds so much cooler than 「slowest distributed database known to man」。

區塊鏈聽起來比「有史以來最慢的分散式資料庫」好聽多了。

區塊鏈技術誕生以來,的確受到了行業人士的肯定,達沃斯論壇創始人施瓦布甚至認為,區塊鏈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成果之一。而全球各國家及經濟體也紛紛開始了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

行業內的共識是,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金融、公益、監管等各方面的問題,從前景上看的確代表著未來,但前提是,技術的發展能夠解決區塊鏈本身在效率和能耗上的問題,並且能夠產生具有普及意義的應用場景。

如此看來,區塊鏈技術本身,屬於未來,並不屬於現在。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或許也是唯一的應用場景,便是加密貨幣。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一場景由於與「貨幣」沾上了關係,再加上比特幣的火爆和瘋狂,最終讓加密貨幣帶著區塊鏈成為了科技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風口,其氣勢甚至掩蓋住了人工智慧。

而金錢的特殊魔力,讓這一技術在特殊的大環境下,形成了近乎瘋狂的景象。

被高估的加密貨幣

1 個比特幣目前價值人民幣約為 6 萬元,單是這一數字,就足夠讓每一個想要獲得財務自由的人心生羡慕。

不過,最讓人瘋狂的,是它價值飆升的軌跡。從比特幣的歷史價值來看,2017 年到 2018 年初,比特幣完成了近乎癲狂的上漲,在短短一年內暴漲至十萬人民幣以上,儘管近期比特幣整體呈現跌落趨勢,仍然停留在 6 萬人民幣左右。

資本,金錢,猶如電影《華爾街之狼》中所呈現的畫面一樣, 為無數人帶來了瘋狂的遐想。

隨後,各種加密貨幣出現,區塊鏈的概念也真正開始被資本追逐。而資本的背後,還有無數的不瞭解區塊鏈,不瞭解加密貨幣,只是帶著對金錢的幻想,以拼死一搏或重在參與的姿態加入其中。

他們沒人能說清楚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只是在各種各樣的幣圈中,看著幣市的上漲下跌而歡呼或憂鬱。

他們不知道,「韭菜」,已經成為眾多局外人對他們的稱呼,人們帶著看熱鬧的姿態,等待鐮刀落下,韭菜被收割的瞬間到來。

儘管無數的資本和金錢都流向了加密貨幣,但是針對加密貨幣未來到底能做什麼,它的優勢劣勢在哪裡,誰也說不清楚。

帶領加密貨幣走向全球的比特幣,至今仍然是唯一一種創造了財富神話的加密貨幣,這樣的神話,至今沒看到被複製。

微觀上的奇跡還沒有出現,宏觀的上問題同樣沒能解決。

阮一峰在博客中談及加密貨幣時,曾以宏觀的角度,提到過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在實際使用中必須要面對的「雙重支出」的問題。

簡單來說,加密貨幣並沒有物質實體,因此,一旦有人將一個單位的加密貨幣,以同時支付給兩個人的方式寫入區塊鏈,那麼,哪一筆能夠最終被認定,便成為最難判斷的問題。

阮一峰以比特幣協議為例,分析了加密貨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其技術原理比較複雜,但最終的結果卻十分清晰:

由於區塊的生成速度由計算能力決定,所以到底哪一筆交易最後會被寫入區塊鏈,完全由它所在的分支能吸引多少計算能力決定。隱藏的邏輯是,如果大多數人(計算能力)選擇相信某一筆交易,那麼它就應該是真的。

綜上所述,雙重支出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央記帳系統總有辦法發現,你把同一筆錢花了兩遍。但是,這也說明了比特幣的一個代價,就是交易不能即時確認,必須等待至少一個小時。

顯然,從加密貨幣的宏觀發展來看,它仍然存在問題,要真正代替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區塊鏈技術本身的限制之下,加密貨幣的作用被高估了。目前來看,區塊鏈也好,加密貨幣也罷,在一片火熱的市場中,不過是一個資本符號罷了。

就如同沒有實際運營的企業發行的股票,一切交易都憑藉信仰在支撐,它反映的,仍然是那個一戳就破的暴富夢。

向幣,還是向鏈?

在區塊鏈的創業領域中,有這幣圈和鏈圈的說法。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顯然幣圈火過鏈圈。

人們沉浸在金融產品的狂歡之中,只有少數的極客和科技企業,真正關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主流的媒體和輿論以及資本,都將熱情,投入到有著暴富神話的加密貨幣中。

「炒」,這個在中國社會有著神秘氣質的詞語,已然從股市,到房市,轉移到了幣圈。

加密貨幣,已經成為借著區塊鏈的東風,實則進行金融炒作的惡劣行為,最近一段時間幣圈要涼的說法越來越多,儼然就是炒作帶來的負面結果。

但是,區塊鏈的技術的確值得關注。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技術平臺都依靠國外,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商,仍然需要從最底層的技術研發做起,踏踏實實的做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無論是區塊鏈也好,加密貨幣也罷,都不應該有任何噱頭的成分,而是應該在應有的範圍內,作為一項面對未來的技術發展進步。向幣還是向鏈?總之不該向著那個無關技術的暴富夢。

區塊鏈浪潮背後有什麼機遇和陷阱?

我們來總結一下這一撥區塊鏈、比特幣、ICO 浪潮到底是機遇還是陷阱,如果有陷阱,陷阱在哪裡?如果是機遇,機遇是什麼?

陷阱

陷阱一:龐氏騙局

到底什麼叫龐氏騙局?過去一個人在美國,他把一個英國的郵票券拿到美國去,說這個東西未來會發大財,就賣出去了。

然後他拿了後面人的錢補貼前面的人,說漲了,真漲了,他們就告訴其他人說來買吧,拿第四個人的錢給第三個人,拿第五個人的錢給第四個人,這就叫龐氏騙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個人都覺得賺錢了。

到最後全部都破滅了,原因就是龐氏騙局是拆東牆補西牆,這種制度不可持續,一開始有人蓄意策劃這件事情,這是要坐牢的。

龐氏騙局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能夠把每一個參與者都變成同謀、共犯。

陷阱二:經濟泡沫

當我跟我的朋友說自發性龐氏騙局的時候,他非常生氣。有些東西確實有價值,這個價值是不可否認的,比如花、插線板、燈箱等。

你覺得有價值就買,很多人也跟著買,大家都覺得越來越有價值,價格越炒越高,這叫自發性龐氏騙局。

一開始沒有人策劃好,沒有騙子,是因為大家的情緒把它推到越來越高的價值,帶動後面的人進來,前面所有人都變成了這波上漲的共犯,這叫自發性龐氏騙局。

沒有騙子策劃這件事,但是共同推進,一旦進去的人都覺得這事是對的,總想著把它賣給下一個人,所以這種自發性龐氏騙局有一個對應的名詞,就叫做經濟泡沫。

陷阱三:非法集資

理解了什麼叫龐氏騙局,理解了什麼叫自發性龐氏騙局之後,你自己來做判斷。然後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非法集資,有人說今天 ICO 就是非法集資。

中國的規定是你如果對超過 200 人,非特定的 200 人,什麼叫非特定?你向所有人廣播說我們要融資了,你們都來吧。如果投資的人數超過 200 人非特定人群,這就叫做非法集資。

所以,非法集資的政策是國家一個非常重要的監管制度,是用來管理那些有可能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大專案。

機遇

機遇一:基於區塊鏈的創業專案

投票系統、公證處,各種各樣的智慧合約。如果你對技術、商業有研究,真的是信仰區塊鏈,熱愛區塊鏈的話,你可以試著創業,我不是鼓勵你去做,這只是一種選擇。

基於區塊鏈技術,今天有很多非 ICO 的融資,比如說 VC,很多正統的天使投資人,他們也投區塊鏈的創業項目。所以基於區塊鏈創業其實是一個機會,它可能不是短期內看到的機會,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磨合。

機遇二:投資創業專案

你說我不會創業,我投資他可以嗎?可以,但是你要對區塊鏈很懂,你要對投資很懂,你要知道它未來的兌現邏輯是什麼。

機遇三:挖礦

挖礦是獲得虛擬貨幣的一種方式,你要明白挖礦取決於兩個變數,第一個變數是你挖的幣的價值,比特幣的價格或漲或跌,當時你挖出一枚比特幣成本是 8 萬人民幣。

電腦很多,你算出來特別困難,費的電特別多,說不定費了 5-6 萬電費,挖一枚比特幣 8 萬,你可能賺 2 萬塊,但是它有可能會跌。

比特幣挖礦這件事情一旦熱門之後,全球無數算力會進入這個市場。所以,挖礦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因素是全球算力多少決定你的成本,第二是比特幣波動的價格來決定,如果有空間你可以賺,沒有空間你反而會賠。

機遇四:買幣

我們把這群人稱為幣圈,幣圈和鏈圈有的時候彼此看不上,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們分不開。

幣圈是什麼人呢?覺得這個幣能不能買,它會不會漲?不斷炒幣,這件事情就跟你在二級市場買股票是一樣的,但是跟監管的環境不同,能不能漲能不能跌,這事沒人能保證。

你只能用我剛才說的邏輯清晰地分辨哪些幣是空氣幣,哪些是傳銷幣。最後,也真的有人賺到錢了,他不是靠套別人的錢賺到錢的,而是靠賣周邊。

總結

今天我們看區塊鏈這件事情,區塊鏈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技術,能解決很多問題。

新事物出來都有一個過程,一開始的時候,最開始的心態叫 FOMO,總怕被錯過,於是怎麼辦呢?就拼命地買,我不管對不對,先買了再說。

總怕被錯過的心態就導致它的價格會遠遠超過真實價值,這就是泡沫。泡沫最終會破滅,一旦破滅它會跌到低谷,然後重新慢慢漲回價值。

所以今天的區塊鏈也是一樣的,我們不知道區塊鏈的“2000 年”會在什麼時候到來,但是我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那一天一旦到來之後,真正好的項目會慢慢浮現出來,會健康成長,會真正改變這個世界,提高世界運行的效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