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國、蘇聯夾縫之中的小國,該領袖名不經傳,讓兩元首頭疼不已

曼納海姆

提起芬蘭, 在二戰的境遇很尷尬, 沒有與大國相當的實力, 但又讓大國覬覦不已, 但這個小國卻不願妥協, 該小國也有人物,

他們的領袖也很霸氣, 讓獨斷專橫的史達林咬牙切齒, 令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對其尊崇萬分, 這個人就是芬蘭的偉人——曼納海姆。

芬蘭元帥, 共和國總統 , 1882年進入哈米納武備學堂。 1887年入彼得堡尼古拉騎兵學校, 後升為少尉, 在沙俄駐波蘭的騎兵部隊服役。 1891年調彼得堡近衛團任中尉。 1904年參加日俄戰爭。 後調赴華沙任騎兵團團長, 1991年晉升為少將。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在波蘭戰場上同德軍作戰, 歷任師長、騎兵司令等職。 1917年12月辭去俄軍一切職務, 回到芬蘭。

曼納海姆

1933年獲陸軍元帥稱號, 1942年獲芬蘭元帥稱號。 1939~1944年任芬蘭國防軍最高統帥, 領導芬蘭軍隊對蘇進行了兩次戰爭, 1944年指揮驅逐盤踞在芬蘭北部納粹德軍的軍事行動。 1944年8月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46年3月辭職後移居國外。

繼續戰爭,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和蘇聯之間的戰鬥, 從1941年6月25日持續到1944年9月19日, 芬蘭方面稱持續戰爭是為了和冬季戰爭聯繫起來, 認為是冬季戰爭的延續, 但蘇聯方面認為只是衛國戰爭的一部分,

是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的戰鬥, 芬蘭只不過是德國的幫兇。

曼納海姆

當時芬蘭在前線佈置16個步兵師, 一個騎兵旅和兩個長槍旅, 另外在波特薩莫有兩個德國山地師, 在薩拉有一個德國步兵師, 還有一個步兵師正在從挪威通過瑞典向芬蘭挺進。 蘇聯方面錯誤地估計芬蘭只有10個師。

當時蘇聯在邊境駐紮有10個步兵師, 一個摩托化師和兩個炮兵師, 還有大約40個團分散在附近, 列寧格勒有3個步兵師和一支機械化部隊。 750架空軍戰機以及700架海軍戰機, 芬蘭方面只有300架戰機。

在1941年8月份, 芬蘭軍隊已經全部佔領在冬季戰爭被奪去的領土, 仍然和英國、瑞典保持外交關係, 在5月和6月時還宣稱芬蘭和蘇聯的戰爭只是防禦性的, 芬蘭決不會和德國結盟。

曼納海姆

芬蘭和德國的結盟, 使的波羅的海成為德國的內海, 阻止了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的活動, 使得德國可以利用其作為潛艇基地。 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德國戰敗後, 芬蘭組織新一屆政府, 力圖和蘇聯及國聯達成和平協定, 但談判始終沒有成功。

1944年6月9日, 蘇聯開始在卡累利阿反攻, 第二天就攻破芬蘭防線, 德國在芬蘭不再謀求單獨媾和的條件下, 為芬蘭提供了武器支援。 到了7月, 芬蘭軍隊退回到冬季戰爭結束時的戰線, 蘇聯停止進攻芬蘭, 將注意力轉移到波蘭戰線。 這時同盟國軍隊已經在諾曼地登陸。

史達林

戰後芬蘭維持中立外交政策,儘量在東西方對立的冷戰中維持中立,芬蘭的中立也保證了瑞典的中立地位。

芬蘭人認為和德國結盟雖然使芬蘭遭受了割地的結局,但也幸運地使芬蘭免遭其他波羅的海國家被蘇聯吞併的命運。戰後芬蘭的中立地位,使其在冷戰的夾縫中可以同時接受東西方的援助,成為東西方之間的橋樑,蘇聯和美國的多位領導人都曾在芬蘭舉行會談,在芬蘭人的眼中曼納海姆是他們國家當之無愧的偉人。

這時同盟國軍隊已經在諾曼地登陸。

史達林

戰後芬蘭維持中立外交政策,儘量在東西方對立的冷戰中維持中立,芬蘭的中立也保證了瑞典的中立地位。

芬蘭人認為和德國結盟雖然使芬蘭遭受了割地的結局,但也幸運地使芬蘭免遭其他波羅的海國家被蘇聯吞併的命運。戰後芬蘭的中立地位,使其在冷戰的夾縫中可以同時接受東西方的援助,成為東西方之間的橋樑,蘇聯和美國的多位領導人都曾在芬蘭舉行會談,在芬蘭人的眼中曼納海姆是他們國家當之無愧的偉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