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見信如晤|林徽因寫給金嶽霖的信

文 / 歸雁

2017-04-12

星期三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知識份子, 他們一生中的朋友眾多, 而哲學家金岳霖先生是伴隨他們夫妻二人一生的摯友。

金岳霖是經過徐志摩介紹認識林徽因的, 後來他們還成為了鄰居。 金嶽霖生活西化, 家裡有西廚烤制麵包, 麵包口感好, 每天早晨都會給林徽因送過去, 還經常在林徽因家裡喝茶聊天。 金嶽霖外形挺拔又極有才華, 對林徽因也是愛慕至極, 林徽因對這位老大哥也十分敬重, 彼此心靈有一種默契。 金岳霖也在林徽因的心中佔有特別的位置。

費正清作為美國國務院的文化官員, 是1942年8月被派往中國的。 來到中國後, 費正清在經濟方面對梁思成一家進行盡可能的幫助, 雪中送炭。 而且費正清還用他控制的縮微膠片為梁思成進行了中國古建築圖片的攝製, 給予了梁思成的建築研究事業相當大的幫助。

費正清在中國工作了一年之後, 工作任務已經完成, 將於1943年12月離開中國回國。 當費正清把這個情況告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後, 他們感到非常遺憾和沮喪。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林徽因給金嶽霖寫了這封信函。

老金:

多久多久了, 沒有用中文寫信, 有點不舒服。

John(費正清)到底回美國來了, 我們愈覺到寂寞, 遠, 悶。 更盼戰事早點結束。

一切都好。 近來身體也無問題的復原, 至少同在昆明時完全一樣。 本該到重慶去一次, 一半可玩, 一半可照X光線等, 可惜天已過冷, 船甚不便。

思成趕這一次大稿(指梁思成用英文撰寫的《圖像中國建築史》原稿), 弄得苦不可言。 可是總算了一樁大事, 雖然結果還不甚滿意, 它已經是我們好幾年來想寫的一種書的起頭。

我得到的教訓是, 我做這種事太不行, 以後少做為妙, 雖然我很愛做。 自己過於不efficient(有效率), 還是不能幫思成多少忙!可是我學到許多東西, 很有趣的材料, 它們本身於我也還是有益。

已經是半夜, 明早六時思成行。

我隨便寫幾行, 托John(費正清)帶來, 權當晤面而已。

徽寄愛

林徽因在1943年11月下旬寫的這封信, 在這封信裡, 寫到“很久很久, 沒有用中文寫信”是有原因的。 因為在二戰時期, 和林徽因最常通信的是費正清的夫人威爾瑪, 她們常常用英文通信。

就在費正清將此信帶給金嶽霖後的十幾天後(1943年12月8日), 費正清啟程回國。 當時大家誰都以為在戰亂之際, 他們可能很難再有見面的機會。 誰知道就在一年後的1945年, 威爾瑪和費正清又先後來到中國工作, 他們又重續了這段跨國友誼。

而面對摯愛, 金嶽霖不想讓林徽因為難, 最終選擇退出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感情中。 但在林徽因和金嶽霖的心中, 彼此守望, 心靈相通, 卻又不在乎是否擁有, 他們互相信任, 彼此尊敬。 金岳霖此後終生未娶,

一直到去世。

歡迎轉發朋友圈, 更多內容請關注“致篤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