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兒厭食有3方面的原因,很多父母全中招!

小朋友不愛吃飯, 連哄帶騙都不管用時, 當家長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乾著急, 其實這可能並不是小朋友不乖不聽話, 而是有可能是體內某些病理因素影響了他的食欲。

厭食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脾胃病症, 臨床以較長時期食欲不振, 見食不貪, 食量減少為特徵。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季節, 夏季暑濕當令之時, 發病較高。 兒童時期均可發病, 臨床以1~6歲為多見。

那麼引起小孩厭食的原因有哪些呢?

病因病機

餵養不當

小兒臟腑嬌嫩, 脾常不足, 比起大人腸胃稍顯薄弱, 全賴家長養護。 若家長缺乏育嬰保健知識, 嬰兒時期未及時添加輔食, 或過食肥膩甜膩,煎炸的食物, 或肆意縱兒所好, 雜食亂投, 或饑飽無度, 均可損傷脾胃, 產生厭食。

先天不足

胎稟不足, 脾胃薄弱之兒, 往往生後即表現不吮吸乳, 若後天失於調養, 則脾胃虛弱, 乳食難於增進。

情志失調

小兒神氣怯弱, 易受驚恐。 若失於調護, 猝受驚嚇或打罵;或情志不遂, 環境變更, 均可致情志抑鬱, 氣機不暢, 肝氣傷脾犯胃, 形成厭食。

常見病

脾失健運

症見:食欲不振, 食量減少, 食而乏味, 形體尚可, 精神如常, 偶爾多食則噁心嘔吐, 大便稀溏, 舌淡紅, 苔薄白或薄膩。

可選用金不換散加減: 厚樸(5g),藿香(5g), 半夏(5g), 蒼術(5g), 陳皮(5g), 甘草(3g)焦山楂(5g), 神曲(5g), 麥芽(5g)。

中成藥可選用:小兒香橘丸。 每次服1丸, 每日2~3次。

脾胃氣虛

症見:不思飲食, 食量減少, 食而不化, 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 面色淡, 形體偏瘦, 精神不佳, 肢體困倦, 舌質淡, 苔薄白。

可選用:異功散加減:人參(6g), 茯苓(6g) , 白術(6g), 陳皮(6g), 砂仁(6g), 扁豆(6g), 甘草(3g)。

中成藥可選用:

小兒健脾丸。 每次服1丸, 每日2次。

健胃消食口服液。 每次服5~10ml, 每日2~3次。

羅大倫博士推薦:健脾八珍糕

黑米、糙米、粳米、糯米(各200克)、黨參(或者人參)30克、白術30克、茯苓50克、薏米50-100克(舌苔薄--50克,舌苔厚--100克)、蓮子肉50克、芡實50克、山藥50克、白扁豆30克(大便乾燥--用杏仁代替)。

先把這些藥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兩者混合,把這些米粉和藥末放入水中,裝在一個淺碟子裡面,和成面,可以加一點白糖,蒸20分鐘後就成了軟軟的米糕,蒸熟了以後冷卻切成小塊,烘乾,以便於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藥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狀,然後喝下去。

八珍糕是從明代就開始流傳下來的,是乾隆和慈禧最愛的小零食,大家可以自己在家做給孩子吃,也可以買現成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家店在八珍糕中加入蜂蜜,做成孩子愛吃的口味,孩子更愛吃!

脾胃陰虛

症見:不思進食,食量減少,吃得少,喝得多,皮膚乾燥,大便秘結,小便短黃,甚或煩躁,睡覺不安穩,手足心發熱,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

可選用養胃增液湯:石斛(5g)、烏梅(5g)、北沙參(5g)、玉竹(5g)、甘草(5g)、白芍(5g)、香櫞(5g)、甘草(3g).

預防與調護

掌握正確的餵養方法,飲食規律有度,按時添加輔食,勿肆意進食。

出現食欲不振時,要及時查明原因,針對性解決。對於病後胃氣剛剛恢復,要逐漸增加飲食,切勿暴飲暴食。

注意精神調護,培養小朋友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誘,變換生活環境要逐步適應,切勿打罵訓斥,防止驚恐惱怒損傷。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不偏食,不挑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少吃油膩、生冷堅硬食物,鼓勵多食蔬菜及粗糧。

注意生活起居,飯菜多樣化,講究色、香、味以促進食欲,加強精神調護,保持良好情緒。

黑米、糙米、粳米、糯米(各200克)、黨參(或者人參)30克、白術30克、茯苓50克、薏米50-100克(舌苔薄--50克,舌苔厚--100克)、蓮子肉50克、芡實50克、山藥50克、白扁豆30克(大便乾燥--用杏仁代替)。

先把這些藥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兩者混合,把這些米粉和藥末放入水中,裝在一個淺碟子裡面,和成面,可以加一點白糖,蒸20分鐘後就成了軟軟的米糕,蒸熟了以後冷卻切成小塊,烘乾,以便於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藥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狀,然後喝下去。

八珍糕是從明代就開始流傳下來的,是乾隆和慈禧最愛的小零食,大家可以自己在家做給孩子吃,也可以買現成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家店在八珍糕中加入蜂蜜,做成孩子愛吃的口味,孩子更愛吃!

脾胃陰虛

症見:不思進食,食量減少,吃得少,喝得多,皮膚乾燥,大便秘結,小便短黃,甚或煩躁,睡覺不安穩,手足心發熱,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

可選用養胃增液湯:石斛(5g)、烏梅(5g)、北沙參(5g)、玉竹(5g)、甘草(5g)、白芍(5g)、香櫞(5g)、甘草(3g).

預防與調護

掌握正確的餵養方法,飲食規律有度,按時添加輔食,勿肆意進食。

出現食欲不振時,要及時查明原因,針對性解決。對於病後胃氣剛剛恢復,要逐漸增加飲食,切勿暴飲暴食。

注意精神調護,培養小朋友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誘,變換生活環境要逐步適應,切勿打罵訓斥,防止驚恐惱怒損傷。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不偏食,不挑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少吃油膩、生冷堅硬食物,鼓勵多食蔬菜及粗糧。

注意生活起居,飯菜多樣化,講究色、香、味以促進食欲,加強精神調護,保持良好情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