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僅憑稱帝后沒有誅殺功臣便可稱之為千古一帝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 中國古代的開國皇帝一般都要殺功臣, 其實不僅我們國家這樣, 外國也是如此, 例如前蘇聯, 也有一個“大清洗”, 以至於在二戰初期, 連一個領兵打仗的元帥都找不到, 可見, 殺功臣已經成了一個模式。 但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卻沒有殺功臣, 而且還禮賢下士, 他就是秦始皇。 而在後世, 歷史卻將其描述為一個殘暴, 昏庸的暴君。 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麼後世劉邦, 朱元璋等所謂的明君大肆誅殺功臣, 這又算什麼呢?那麼, 在當時情況下, 秦始皇為何沒有誅殺任何一個功臣?真相是什麼?

第一, “極度自信”

與劉邦, 朱元璋不同的是, 秦始皇那是幾百年的老貴族。 天生就是唯吾獨尊, 十分自信。 而劉邦是一個亭長, 而且自己沒有任何的軍事才能, 完全靠這些功臣打下天下。 朱元璋就更慘, 窮苦出身, 更是自卑到極點。 因此, 他們奪得天下後,

都很不放心功臣, 怕他們造反奪了自己的天下。 而秦始皇則不然, 其有充分的自信, 任何叛亂在他看來都不堪一擊, 六國都是自己給你滅的, 還怕什麼功臣?

第二, “依法治國”

在秦國商鞅變法以後, 秦國國內治國最高的準繩那是法律, 而且商鞅將國家各項管理都融入法律, 什麼事情都有法可依, 而且, 秦國歷代君主, 都十分遵守這套法律, 他們認為這是統一世界, 維護統治穩定所不可缺少的!因此, 武將功臣都有法律依據, 他們該享受什麼待遇, 能做什麼, 不能做什麼, 都有法可依。 那麼一旦出事, 或者犯罪, 自然走法律制裁。 無需誅殺。

第三, “戰國思想”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 對於功臣, 謀士都是狠尊敬的。 因為這幫人既掌握知識, 又能興邦安國, 拉攏還來不及呢是怎麼可能會誅殺, 因此, 你看, 整個春秋戰國, 除了一些變法的將軍, 謀士, 被殘殺外!絕大多數的國家, 都不會去誅殺為自己立功的功臣, 頂多就是不讓他們掌握軍權, 頤養天年。 因此, 秦始皇當時也沒有概念說, 要去把功臣誅殺掉。

這在那個時候沒有先河。 而先河是由後來的劉邦首先創立的, 一上來就開始殺功臣, 簡直是太不自信了。

秦始皇從來就是知人善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 雖然王翦滅楚前曾經有一段話關於擔心受秦始皇猜忌, 除了王翦機密於朝廷外, 其實秦始皇也沒如王翦所雲的, 也是給了王翦足夠的權力, 沒有干涉王翦的將權, 而且給了帶兵將領足夠的支持, 基本本上不用擔心遭受離間計, 不用擔心朝廷中有人暗放冷箭。

秦始皇禮賢下士

秦始皇23年, 秦王嬴政召集群臣, 商議滅楚大計。 秦王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斷, 便問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國, 將軍估算一下, 需調用多少軍士才夠?”李信回答:“最多不過二十萬人。 ”贏政又問王翦,

王翦回答說:“非得六十萬人不可。 ”贏政很不高興說:“王將軍老嘍!多麼膽怯呀!李將軍真是果斷勇敢, 李信的話是對的。 ”於是便派李信和蒙恬率軍二十萬向南進發攻打楚國。 王翦因秦始皇不採納他的意見, 就推託有病, 回到家鄉頻陽養老。

當秦始皇聽到李信兵敗的消息後, 大怒。但他並沒有下令懲處讓他威嚴掃地的李信,而是直接驅車直奔王翦老家。秦始皇到了王翦的家,一進門就向王翦道歉認錯:“寡人沒有採用將軍計策,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聽說楚軍正在一天天向西逼進,將軍雖然染病在身。難道忍心拋棄我嗎?”

秦始皇誠懇如此,按理說王翦應該受寵若驚,然而卻沒有,王翦不依不撓。王翦推託說“:老臣病弱體衰,昏聵無用,希望大王另選良將。”秦始皇再次致歉說:“好了,請將軍不要再說什麼了!”王翦不留面子,接著叫板:“大王一定要用我,非給我六十萬士兵不可。”面對王翦的如此無禮,秦始皇不但沒有生氣,也沒有責備,而是爽快地答應了。出兵那天,秦始皇還親自送到灞上。

善待六國貴族

秦始皇不僅不殺功臣,對他們還格外照顧。比如王翦父子,封了侯,善終。蒙恬守北疆,還輔佐太子扶風。呂不韋算是唯一一個始皇間接弄死的,他貶呂不韋去屬,呂不韋擔心會被誅殺,不如自己了卻,引鴆自盡。

補充一下,秦始皇不僅沒殺功臣,六國的宗族他也都留其後,沒有夷滅,真的很難得。統一前後,秦王政的朝堂上除了一小部分鐵杆老秦人之外,更多的是歸化的山東六國士人。這些歸化人中,有些已經入秦三四代以上了,如蒙氏家族,也有不少的新貴作為第一代移民到的秦國。這其中的顯著者有以下:齊人茅焦——進諫秦王迎回趙太后楚人李斯——注明的諫逐客書

因此說秦始皇是昏君、暴君的簡直讓人費解。要說秦始皇過度利用民力那是有的,但是說他昏庸,暴力那絕對是後世的刻意摸黑。想想沒有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歸,那有後世的大一統。

大怒。但他並沒有下令懲處讓他威嚴掃地的李信,而是直接驅車直奔王翦老家。秦始皇到了王翦的家,一進門就向王翦道歉認錯:“寡人沒有採用將軍計策,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聽說楚軍正在一天天向西逼進,將軍雖然染病在身。難道忍心拋棄我嗎?”

秦始皇誠懇如此,按理說王翦應該受寵若驚,然而卻沒有,王翦不依不撓。王翦推託說“:老臣病弱體衰,昏聵無用,希望大王另選良將。”秦始皇再次致歉說:“好了,請將軍不要再說什麼了!”王翦不留面子,接著叫板:“大王一定要用我,非給我六十萬士兵不可。”面對王翦的如此無禮,秦始皇不但沒有生氣,也沒有責備,而是爽快地答應了。出兵那天,秦始皇還親自送到灞上。

善待六國貴族

秦始皇不僅不殺功臣,對他們還格外照顧。比如王翦父子,封了侯,善終。蒙恬守北疆,還輔佐太子扶風。呂不韋算是唯一一個始皇間接弄死的,他貶呂不韋去屬,呂不韋擔心會被誅殺,不如自己了卻,引鴆自盡。

補充一下,秦始皇不僅沒殺功臣,六國的宗族他也都留其後,沒有夷滅,真的很難得。統一前後,秦王政的朝堂上除了一小部分鐵杆老秦人之外,更多的是歸化的山東六國士人。這些歸化人中,有些已經入秦三四代以上了,如蒙氏家族,也有不少的新貴作為第一代移民到的秦國。這其中的顯著者有以下:齊人茅焦——進諫秦王迎回趙太后楚人李斯——注明的諫逐客書

因此說秦始皇是昏君、暴君的簡直讓人費解。要說秦始皇過度利用民力那是有的,但是說他昏庸,暴力那絕對是後世的刻意摸黑。想想沒有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歸,那有後世的大一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