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頭提出三條治國良策,卻沒有被採納,還被定罪了

提及我國古代的盛世, 我們一般想到的是大唐盛世, 想到的是百官諫言。 但是, 在乾隆時期, 有一位老頭提了三條治國良策, 卻被處以死刑,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談及此事, 不得不說的便是朱椿。 朱椿外出遊玩的時候, 遇到了“刁民”吳英。 把吳英判定為刁民, 是朱椿自我的臆測, 因為當時廣西災難頻發, 乞求解決的人很多, 在朱椿的眼中, 這一類群眾便是刁民。

但是, 吳英與他們不同。 首先, 吳英是一位讀書之人, 讀了一輩子的書, 雖說科舉沒通過, 但是不想就此隱姓埋名。 吳英的一生致力於民生, 科舉考試落選之後就當起了民間的學者, 做一些關於民生的問題。

此次拜見朱椿, 吳英自是做好了準備。 遇見朱椿之際便立即提出了自己的三條治國良策, 分別是:

一、老百姓賦稅過高, 建議減輕賦稅, 讓底層百姓能夠有基本的社會保障。

二、當地最近災難頻發, 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 忍痛挨餓, 糧價大漲, 建議朝廷在此地建立糧倉, 施粥接濟百姓, 表現朝廷對民生的重視。

三、當時廣西好多地方有人在種植罌粟, 而且在廣西等地沒有人進行管束, 這對百姓身體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希望朝廷能夠嚴格禁止種植罌粟。

這三條建議好不好?當然好。 但是, 吳英所提出的三條意見並沒改善農民的生活, 反而是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朱椿看到吳英所提出的政策後, 立即給吳英定了兩條罪名。 第一是犯大忌。 原因很簡單, 吳英的政策之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聖上有萬斛的弘恩”,

吳英拍了乾隆的馬屁, 但就是因為乾隆的名字叫做弘曆, 朱椿就以此為由將犯大忌的罪名給了吳英。 第二個罪名, 便是由於吳英的身份, 此人只是草民, 沒有權利對朝政指手畫腳。

事後, 朱椿的上級領導逮捕了吳英的家人與朋友。 並且上奏皇帝乾隆,

向皇帝邀功, 並且同時提出解決方法:淩遲處死吳英, 兒子連坐, 妻女發配為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