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生命雖然充滿著天然與本真,但遺憾的是90%的現代人並不具備!

生命原本是非常天然和本真的, 就像孩子的微笑和啼哭, 如同嬰兒的大腦, 沒有真假、善惡、對錯、美醜之分, 更不會拿世俗社會的標準衡量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但為何生命在長大後就被帶上了面具, 變得越來越虛偽、庸俗, 甚至醜惡了呢?為何我們越長大就越遠離那種隸屬自然的天性與本真了呢?

對此, 一位粉絲是這裡理解的:

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生命過程裡的種種, 就像如果沒有愛, 就不會千般愁;沒有情, 就不會有萬般亂。 有人告訴我:快樂從不源於受苦, 而是源自熱愛;炫耀苦難是對夢想的褻瀆, 在這之後我們收穫的只有苦痛抑或無聊。

不同的人生產生出不同的境界, 不同的境界孕育出不同的人。 蒼蠅看到蜂蜜會嘔吐, 糞便是它們的最愛;沒有對錯, 沒有善惡, 這只是天性;對此, 有的人說, 那就忘記蜂蜜, 享受馬桶, 做一個十足的世俗蒼蠅。 但是具備高層精神和良知的人站了出來,

他們說, 你怎麼能這樣呢?人活著難道就是為了做個整天與糞便打交道的低俗者?

又有人說, 只有內心受到各種方向, 各種層次, 各種顏色的誘惑, 你享受了, 戰勝了, 感悟了, 才能獲得內心的成熟度和思想的高度, 做到得到富貴後再放下, 實現人生的完美。 如果一個男人從未與女人生活過, 甚至聯手都沒觸摸過, 那他何談色戒呢?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也是如此, 住在山裡, 常年不問世事, 又如何能瞭解世事呢?不曾入世經歷, 不曾受到欲望的誘惑, 就妄談欲望, 妄談人生, 那是無聊, 不是真理。

所謂的體驗, 是百態, 所謂的感悟, 是心靈的昇華與現實的感動。 單純的貧窮和富貴都是蒼白的。 屌絲不可怕, 貧窮無所謂, 但是其背後的弱者思維和隨波逐流的頹廢, 才是最令人頭疼的。 不經歷萬水千山, 何為萬法歸一?沒有體驗過“哀莫大於心死”的事情, 何來人間看這花花世界?何不枯坐終南山擼老一生?

還有告訴我:人自己認為對的就說對, 認為不對的就說不對,

但是對和不對的標準是什麼呢?人用人的立場去創造知識, 人就被人所創造的知識之環套住了, 只能在人的世界和思維中打圈圈。 人類一直在尋找所謂的生命意義, 哲學, 如是。 科學和其他學科有時也要橫插一杠。 還有人告訴我:當你被人需要時, 你的價值方才顯現出來;當你被人覺得不可缺少時, 你人性的魅力就開始光芒四射;當他人覺得少了你諸事均無法進行時, 那麼, 你肯定是達到了成功人生的極致和巔峰。

對此, 我也有自己的理解:當你被人追隨時, 你的價值方才顯現出來;當都以你為榮時, 你人性的魅力就開始光芒四射;當你的理想在你不在時也能時時刻刻延續, 如同生命一般自動、自發、生生不息時,

你肯定是達到了神性人生的巔峰。 其實, 人類作為宇宙生態的某種變現, 作為生物鏈的一環, 自然有其生態價值。 我們的生命不過是作為人類文明的某種承上啟下的一個節點, 生命的價值包括生和死, 這是人類生物進化的內置程式, 不能只有生, 而人為地排除死, 我們要時時刻刻做到向死而生。

當然,作為人類文明的開創者和繼承者,我們很多人可能不這樣想,總想著人類如何高大上,總想著各種人生意義,存在價值。不過這也無可厚非,誰叫我們生而為人呢?如果是一片樹葉,或一滴水,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也許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如何呵護好誕生出生命的這個宇宙生態,但這也是基於自身生命延續的考量。 所以又有人告訴我:你憑藉一本書,那麼就永遠超越不了那本書;因為那本書只是一種象徵,一種描述;同時也是一種束縛;當你在書外看書,人外看人,心外看心的時候,也便了悟了一切的究竟;了悟,就是改變,因為你不再是它,而是它的主人。了悟與頓悟是人生智慧中的兩顆巨星。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世界,永遠都是我們心中的自己,在時間的掣肘下,當我們的生命走向完結,這個世界也就跟著灰飛煙滅;人生,對於不懂它的人來說,不是恩賜,而是懲罰,活著是比死去更為艱難的修行。如今,你活在恩賜中?還是懲罰中?你需要做的是,讓情緒經過你,讓時間路過你,讓過往佔領你。曾幾何時,我們被精神導師教導:要學會聽從你內心的聲音。但面對紛雜的世事和浮躁的內心,這句話其實應該修整為:一個人重要的,不是聽從內心的聲音,而首要的是學會分辨內心的聲音。因為你內心的聲音,百分之九十九是別人灌輸給你的。你加入了這萬丈紅塵,被你的無數教育者、引導者灌輸進了一種理念和世界秩序,然後你的一生就猶如浮萍,雖變化流動,但是身不由己。

分辨內心的最好方法是接收更多角度的觀念,然後細細品味。看山不是山,看山就是山,這是一種人生境界;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這也是一種人生境界。有人說:成佛是自我覺悟;佛的意思是知曉,覺悟,而不是到達。說一個人成佛了,並不是他與眾不同了,他依然和以前一樣,只是,他不再被外境驅動渾渾噩噩了,他開始自我示現,無憂無慮,自在自得了。他對外的表現形式是主動感受,而不是被迫驅動,無謂跟隨了。這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在和平年月,佛經是樸實的科學手冊;在戰火時期,佛教被煙薰火燎的變了色;在不懂佛的俗眾那裡,佛法成了口舌之辯、拜佛燒香、滿足心願,甚至迷信弱智。對此,佛祖在彼岸拈花含笑。不僅宗教,哲學也同樣面臨如此窘境,如今的功利主義者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告訴我們:我們在這個可以變現的世界裡,學習的任何東西,都要要求它們有變現力,沒有變現力的話,學富五車,也不過是空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對這個物質世界沒有任何毛用。如果你的所學所思,沒有變現,那就等於白學,不如不學。空添了思想的負重人、對命運有所體察的承擔者,一定要在現有的體制、社會環境、政治制度下努力發展,取得成功。一個人,要總是對新知識有足夠的好奇心,但是問題是,他學的知識都是浮光掠影,極度碎片,不成體系;這就比如一個人總是談戀愛,卻從來不結婚。就如同這篇文章,你是懶得看的,因為它佔用了你的時間,即便看完,你還是你,而且無法變現。或暗淡或輝煌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對於人生,對於活著,有人說他愛上了尋找,不停的尋找,想要覓得答案,求得宇宙真經,但這些對於那種看破人生和那種沉迷於紅塵俗世的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自以為通過自己高超的人類理解能力,遠大于古人很多的智商,讓自己獲得了認識世界的高潮;但是,當你放下書本,放下手機,下一秒依然身不由己的會浮沉和悲歡。所謂的人類智慧,有個毛用。

在這個人間,幾乎90%的現代人對待金錢的態度都是錯的,要麼是特別愛,要麼是特別恨,總處於不理性的兩極。其實,金錢只是一張紙幣,一種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的必備工具。從社會角度看,金錢本身是一種價值衡量尺度,一個人追求金錢,應當是作為充分生活過的證據,一個融入環境的座標,一個價值實現的路徑。實現財富正常累計並且可以不被財富奴役的人,才算剛剛開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地球人,一個具備談生活的勇者。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會開始接納這個星球,通過接納其體系核心更好地瞭解人類和自我。接納了便可以放下,然後,開始自由。 從另一角度看,我們對抗什麼,便是給予什麼力量; 接納什麼,就是讓自己在這方面變得更強大,由於接納,我們變得無限可能。 一個人經商也好,悟道也好,追愛也好,哲學也好;這些都不是為了讓他變得更蒼白,而是讓他變得更豐盛。你我的生命雖然生下來就具有天然與本真的特性,但90%的現代人卻並不具備!剩下的那10%也依然可悲,仍在苦苦的堅持和追尋。

直至今日,仍有一個聲音在提醒我: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的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你的心,這些話又會變成什麼呢? 既然生命已經明確,那麼去那裡修行已不再關鍵;在家也罷,進山也好,農村也行,城市也可,一切取決於你的心觀內應。當我們逐漸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脈,理清了自己的生命思緒,我們終將看到:路邊的牽牛花開的正豔,那是生命的天然和本真所綻放出的色彩……

當然,作為人類文明的開創者和繼承者,我們很多人可能不這樣想,總想著人類如何高大上,總想著各種人生意義,存在價值。不過這也無可厚非,誰叫我們生而為人呢?如果是一片樹葉,或一滴水,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也許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如何呵護好誕生出生命的這個宇宙生態,但這也是基於自身生命延續的考量。 所以又有人告訴我:你憑藉一本書,那麼就永遠超越不了那本書;因為那本書只是一種象徵,一種描述;同時也是一種束縛;當你在書外看書,人外看人,心外看心的時候,也便了悟了一切的究竟;了悟,就是改變,因為你不再是它,而是它的主人。了悟與頓悟是人生智慧中的兩顆巨星。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世界,永遠都是我們心中的自己,在時間的掣肘下,當我們的生命走向完結,這個世界也就跟著灰飛煙滅;人生,對於不懂它的人來說,不是恩賜,而是懲罰,活著是比死去更為艱難的修行。如今,你活在恩賜中?還是懲罰中?你需要做的是,讓情緒經過你,讓時間路過你,讓過往佔領你。曾幾何時,我們被精神導師教導:要學會聽從你內心的聲音。但面對紛雜的世事和浮躁的內心,這句話其實應該修整為:一個人重要的,不是聽從內心的聲音,而首要的是學會分辨內心的聲音。因為你內心的聲音,百分之九十九是別人灌輸給你的。你加入了這萬丈紅塵,被你的無數教育者、引導者灌輸進了一種理念和世界秩序,然後你的一生就猶如浮萍,雖變化流動,但是身不由己。

分辨內心的最好方法是接收更多角度的觀念,然後細細品味。看山不是山,看山就是山,這是一種人生境界;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這也是一種人生境界。有人說:成佛是自我覺悟;佛的意思是知曉,覺悟,而不是到達。說一個人成佛了,並不是他與眾不同了,他依然和以前一樣,只是,他不再被外境驅動渾渾噩噩了,他開始自我示現,無憂無慮,自在自得了。他對外的表現形式是主動感受,而不是被迫驅動,無謂跟隨了。這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在和平年月,佛經是樸實的科學手冊;在戰火時期,佛教被煙薰火燎的變了色;在不懂佛的俗眾那裡,佛法成了口舌之辯、拜佛燒香、滿足心願,甚至迷信弱智。對此,佛祖在彼岸拈花含笑。不僅宗教,哲學也同樣面臨如此窘境,如今的功利主義者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告訴我們:我們在這個可以變現的世界裡,學習的任何東西,都要要求它們有變現力,沒有變現力的話,學富五車,也不過是空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對這個物質世界沒有任何毛用。如果你的所學所思,沒有變現,那就等於白學,不如不學。空添了思想的負重人、對命運有所體察的承擔者,一定要在現有的體制、社會環境、政治制度下努力發展,取得成功。一個人,要總是對新知識有足夠的好奇心,但是問題是,他學的知識都是浮光掠影,極度碎片,不成體系;這就比如一個人總是談戀愛,卻從來不結婚。就如同這篇文章,你是懶得看的,因為它佔用了你的時間,即便看完,你還是你,而且無法變現。或暗淡或輝煌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對於人生,對於活著,有人說他愛上了尋找,不停的尋找,想要覓得答案,求得宇宙真經,但這些對於那種看破人生和那種沉迷於紅塵俗世的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自以為通過自己高超的人類理解能力,遠大于古人很多的智商,讓自己獲得了認識世界的高潮;但是,當你放下書本,放下手機,下一秒依然身不由己的會浮沉和悲歡。所謂的人類智慧,有個毛用。

在這個人間,幾乎90%的現代人對待金錢的態度都是錯的,要麼是特別愛,要麼是特別恨,總處於不理性的兩極。其實,金錢只是一張紙幣,一種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的必備工具。從社會角度看,金錢本身是一種價值衡量尺度,一個人追求金錢,應當是作為充分生活過的證據,一個融入環境的座標,一個價值實現的路徑。實現財富正常累計並且可以不被財富奴役的人,才算剛剛開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地球人,一個具備談生活的勇者。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會開始接納這個星球,通過接納其體系核心更好地瞭解人類和自我。接納了便可以放下,然後,開始自由。 從另一角度看,我們對抗什麼,便是給予什麼力量; 接納什麼,就是讓自己在這方面變得更強大,由於接納,我們變得無限可能。 一個人經商也好,悟道也好,追愛也好,哲學也好;這些都不是為了讓他變得更蒼白,而是讓他變得更豐盛。你我的生命雖然生下來就具有天然與本真的特性,但90%的現代人卻並不具備!剩下的那10%也依然可悲,仍在苦苦的堅持和追尋。

直至今日,仍有一個聲音在提醒我: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的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你的心,這些話又會變成什麼呢? 既然生命已經明確,那麼去那裡修行已不再關鍵;在家也罷,進山也好,農村也行,城市也可,一切取決於你的心觀內應。當我們逐漸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脈,理清了自己的生命思緒,我們終將看到:路邊的牽牛花開的正豔,那是生命的天然和本真所綻放出的色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