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第一名不是白起

戰國時期名將輩出, 除了人所共知的白起李牧王翦和廉頗四大名將之外, 其實戰績驕人的遠不止這四人, 排除一些一戰成名之後就沒有其他戰績的名將比如趙奢, 項燕, 田單等人外, 列出戰國十大名將並對他們作一個終極排名。

吳起

要說戰國第一名將, 可能很多人都會選白起, 確實, 論戰功無人可以比得過白起, 但是綜合來看, 吳起應該比白起要強一點, 首先兩人戰績差不多, 都是一生七十余戰無敗績, 但是有一點白起遠不如吳起, 那就是吳起的練兵水準, 縱觀中國歷史練兵厲害過吳起的鳳毛麟角:在魏國訓練的魏武卒打遍列國無敵手;棄魏奔楚後, 又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新軍, 這支新軍還擊敗了沒有了吳起的魏武卒!吳起在魏國的時候, 秦國被他打得沒一點脾氣, 河西就是被吳起徹底從秦國手中奪走的, 可惜的是吳起死得也悲壯,

楚悼王死後他被亂箭射殺。

白起

中國歷史上如果你要問戰神是誰, 估計人選不少, 但是如果要問殺神, 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白起, 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六國, 其實秦昭襄王時的白起功不可沒, 因為他殲滅了六國的大量有生力量, 整個戰國戰死沙場的差不多200萬人,

白起一人居然殺了將近一半, 光是長平之戰40余萬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訓練起來的精銳被他坑殺乾淨。 沒有白起, 秦國統一沒那麼快。

李牧

戰國末期趙國最後的名將, 他的輝煌一是在和匈奴作戰中, 數次大破匈奴, 有李牧在匈奴十餘年不敢靠近趙國邊界;二是在和強大的秦軍作戰中,

在肥之戰和番吾之戰中兩次大敗秦軍, 並且在王翦滅趙的時候擋住了王翦大軍, 王翦無奈之下以離間計使得趙王解除了李牧的兵權導致李牧被殺, 李牧死, 趙國亡。

王翦

秦始皇滅六國的主要執行者,

滅趙, 滅燕, 滅楚, 尤為難得的是, 王翦懂得急流勇退, 是歷史上少有的幾位立下赫赫戰功卻得以善終的名將。

孫臏

孫武的後人, 魏國上將軍龐涓的同門師兄弟, 魏國霸業的終結者, 兩次“圍魏救趙”分別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擊敗龐涓, 殲滅了大量魏武卒,直接導致魏國衰退和齊國崛起。

廉頗

和白起,李牧,王翦一起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以作戰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各國。一生大戰無數,先敗強齊,長平之戰抵擋住秦軍進攻卻被趙王臨陣換帥導致大敗;後又大敗燕軍,迫使燕國割地求和,不過廉頗性格剛直不懂變通,在進攻魏國時被趙王解除兵權時發兵攻打前來接掌兵權的樂乘後流亡魏國和楚國後,再也沒有回到趙國。

信陵君

戰國四公子中,要說最名副其實的當屬魏國公子信陵君,他不僅為人豁達,急公好義,而且軍事能力也相當出眾,他廣為人知也是人生頂峰的是兩件事:第一件是竊符救趙,解了趙國邯鄲之圍,另外一件就是第四次合縱攻秦,魏、趙、韓、楚、燕五國組成聯軍,由信陵君任主帥,這次攻秦之戰戰果很輝煌,一直打到函谷關下,可惜魏王忌憚他的這個弟弟,秦國又一次以離間之計使得魏王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權。

尉繚子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說的就是尉繚子這種傑出的謀略出眾的軍事家,他雖然沒有領兵作戰過,但是他為秦始皇設計了“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統一六國的戰略思路,後來秦始皇滅六國基本上是按這個步驟在一步步進行,不僅如此,李牧的死和戰國另外一個大國齊國之所以袖手旁觀沒有捲入六國合縱攻秦之中,也是出於尉繚子的“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之計。

樂毅

燕昭王時,燕國決意復仇,趁齊國滅宋打破戰略平衡引起齊國和列國矛盾尖銳之機,燕昭王積極活動促成五國聯軍攻齊,由燕國名將樂毅統帥,連下齊國70餘城,只剩莒和即墨兩城圍而不攻,可惜繼位的燕惠王中計換下了樂毅導致滅齊功敗垂成。

匡章

齊國霸業初成靠的是孫臏和田忌,但是能維持齊威王,齊宣王和齊閔王三代強勢,軍事上主要是因為有匡章這位名將,匡章一生主要有四戰:一戰滅燕,垂沙之戰大敗楚國;桑丘之戰擊敗秦軍,第二次合縱攻秦,匡章是五國(齊、魏、韓、趙、宋)聯軍主帥,這一次直接攻入了秦國函谷關,這是自秦國收復河西之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被六國攻入函谷關,當然這和當時秦國兩線作戰有關(當時秦國同時還和楚國交戰),但是匡章憑此戰功,戰國十大名將當有他的一席之地。

殲滅了大量魏武卒,直接導致魏國衰退和齊國崛起。

廉頗

和白起,李牧,王翦一起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以作戰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各國。一生大戰無數,先敗強齊,長平之戰抵擋住秦軍進攻卻被趙王臨陣換帥導致大敗;後又大敗燕軍,迫使燕國割地求和,不過廉頗性格剛直不懂變通,在進攻魏國時被趙王解除兵權時發兵攻打前來接掌兵權的樂乘後流亡魏國和楚國後,再也沒有回到趙國。

信陵君

戰國四公子中,要說最名副其實的當屬魏國公子信陵君,他不僅為人豁達,急公好義,而且軍事能力也相當出眾,他廣為人知也是人生頂峰的是兩件事:第一件是竊符救趙,解了趙國邯鄲之圍,另外一件就是第四次合縱攻秦,魏、趙、韓、楚、燕五國組成聯軍,由信陵君任主帥,這次攻秦之戰戰果很輝煌,一直打到函谷關下,可惜魏王忌憚他的這個弟弟,秦國又一次以離間之計使得魏王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權。

尉繚子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說的就是尉繚子這種傑出的謀略出眾的軍事家,他雖然沒有領兵作戰過,但是他為秦始皇設計了“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統一六國的戰略思路,後來秦始皇滅六國基本上是按這個步驟在一步步進行,不僅如此,李牧的死和戰國另外一個大國齊國之所以袖手旁觀沒有捲入六國合縱攻秦之中,也是出於尉繚子的“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之計。

樂毅

燕昭王時,燕國決意復仇,趁齊國滅宋打破戰略平衡引起齊國和列國矛盾尖銳之機,燕昭王積極活動促成五國聯軍攻齊,由燕國名將樂毅統帥,連下齊國70餘城,只剩莒和即墨兩城圍而不攻,可惜繼位的燕惠王中計換下了樂毅導致滅齊功敗垂成。

匡章

齊國霸業初成靠的是孫臏和田忌,但是能維持齊威王,齊宣王和齊閔王三代強勢,軍事上主要是因為有匡章這位名將,匡章一生主要有四戰:一戰滅燕,垂沙之戰大敗楚國;桑丘之戰擊敗秦軍,第二次合縱攻秦,匡章是五國(齊、魏、韓、趙、宋)聯軍主帥,這一次直接攻入了秦國函谷關,這是自秦國收復河西之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被六國攻入函谷關,當然這和當時秦國兩線作戰有關(當時秦國同時還和楚國交戰),但是匡章憑此戰功,戰國十大名將當有他的一席之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