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博鼇醫學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召開 葛均波當選理事長|博鼇·健康界峰會

創新轉化, 機制先行。

大到國家, 小到醫院, 創新轉化事業的推動, 都需首先建立有序機制。

當主體變為一個社會組織, 其邏輯亦是如此。

2018年4月25日晚, 博鼇醫學創新研究院舉行第一屆理事會選舉,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當選理事長, 包括院士、院長、學科帶頭人、政府代表、社會代表在內的18位行業領袖當選副理事長, 同時還選出12位常務理事。

前話:從聯盟到研究院

時間呼嘯而過, 總有一些記憶深刻在懷。

對於關注中國醫學創新事業的人而言, 2017年12月23日必屬難忘的一天。

那天, 16位院士、24位頂級學科帶頭人、33家大型研究型醫院在北京共同宣誓, 發起成立中國醫學創新聯盟(CMIA), 探索中國醫學創新轉化領域的新模式、新路徑、新生態。

“健康中國、醫學使命、創新驅動、開放共贏”, 秉承16字口號, 聯盟成員在理念與方向上達成高度一致。

而具體行動的開展仍需實體組織。

聯盟成立之後不足兩月, 博鼇醫學創新研究院獲批籌建。 研究院一方面將聯盟的公益性落到實處, 註冊屬性為非營利性組織;一方面將聯盟的開放理念融入內涵, 廣納各類創新主體;更為重要的是, 可將聯盟的遠大目標分解細化, 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 葛均波

正如葛均波在理事會上所說, 聯盟和研究院, 一虛一實, 一個寄託創新精神, 一個聚焦創新行動。 二者合一, 以理順創新轉化機制為目標, 發揮智庫作用, 促進中國醫學創新研究、開發及成果的產業化、資本化。

中篇:從聚眾人到明合作

政、醫、產、學、研、資, 六類主體組成了創新轉化的全鏈條。

因此, 要推動醫學創新轉化事業, 必先團結各類主體的力量, 傾聽各類主體的聲音, 兼顧各類主體的利益。

這一理念, 既是中國醫學創新聯盟的前行導向, 也體現在博鼇醫學創新研究院的理事會主體構成。

作為研究院的決策機構, 理事會第一屆成員中,

不僅有來自臨床一線的5位院士、14位院長, 還有來自政府部門、協會組織、社會企業、協力廠商服務機構的12位元代表, 多元合作精神盡顯。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大學(下稱北航)副校長、博鼇醫學創新研究院副理事長房建成表示, 在醫工交叉方面, 北航是“全校出動”。 “醫學創新, 光靠醫生不行, 因為醫生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光靠工程師也不行, 因為工程師不知道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