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錦州這個地方原來叫打虎山!就因為一個大軍閥不得不把名字改了

京沈鐵路線上有個火車站叫大虎山車站。 凡是經過這裡的旅客都不解地要發問:“這兒為啥叫大虎山呢?是不是這山上有大老虎?”

30年代大虎山老照片

要講起大虎山來,這裡真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很早以前,由山東逃荒來了李、黃、金、趙四戶人家,落戶在大虎山屯,他們在這裡開荒修房子。 屯西北有一座大山,山上的樹木長得很茂盛。 北坡有松柏樹,南玻有梨、棗、榛子樹,林子裡常有野豬,孤理、山免、野雞……村民們常年上山砍柴、打野豬、采山貨野果子。


1935年的大虎山

後來,山裡突然來了一隻大老虎。 這大老者虎本是山中之王, 一來二去這山上的小動物都被它吃光了。 有時,這大老虎還下山來傷害人、畜,成了這一帶村民的禍害。 從此,人們再也不敢上山砍柴、打野豬、采山貨野果子了。


村民們為了除掉虎害,聯合幾個村子的獵戶們,一起上山挖陷阱、安木籠,下套子、搜山打虎,一連搜了一個多月, 也沒看見根虎毛、半個虎影兒。

(1935年5月出版), 位於大虎山鎮西郊外的龍仙池。

單說西北溝有個姓王的獵戶,

家裡有一杆土洋炮。 他膽子大, 槍法好, 指哪打哪兒, 人們都叫他王炮手。 什麼天上飛的舉槍就落下,地上跑的抬槍就撂倒,真是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王炮手暗想:這老虎接二連三地傷人吃牲口,鬧得村民日夜不安寧,這樣下去怎麼行?他一連多少天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揪心似的難受。 他覺得好獵手就得護山屯,不為民除害,還叫什麼炮手?

於是,王炮手下定了決心,天天上山蹲坡、趕杖、挖陷陷阱,查老虎的蹤影兒:可是他找啊,找啊, 一連找了三個多月, 就是沒找到虎的蹤跡,真把王炮手急壞了。

有一天,他聽劉四木匠砍柴回來說:“在栗子溝裡,離老遠看見虎像是吃啥東西的樣子。”王炮手一聽,十分高興。他回到家裡,急忙讓妻子給他準備了5天的乾糧和水,又拿上一瓶酒。然後背上洋炮,將上腰刀上山了。他一邊走一邊查看,突然發現一泡虎糞斷定老虎是從這裡走過,這裡可能是一條道。又往前走,他發現了一棵爛心兒大樹,王炮手鑽進樹洞裡蔵起來。

當時正是九月的天氣,雖說白天不太冷,可一到晚上寒氣有些逼人。實在太冷了,他就喝口酒暖暖身子,驅驅風塞。王炮手就這樣瞪著眼,懷揣著槍,等啊!等啊!一連等了3天3夜,還是沒啥動靜。餓了吃點於糧,渴了喝口水,困了就打個盹兒。就在第4天的響午歪,那只老虎從山坡上慢慢騰騰地下來了。它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東張西望,有時還豎起耳朵聽聽,老虎越走越近了,連虎身上的斑紋,虎頭上的“王字”都能看得清楚,甭提王炮手有多高興了。心想:說啥也不能讓大老虎跑掉。

虎是獸中之王,打虎可不象打狼打兔子那樣容易。王炮手先穩定下心神兒,在離虎不到20丈遠的時候洋炮“砰”的一聲,打中了老虎的肚子。那老虎突然挨了一槍,發出震耳的”嗷嗷”嚎叫聲。左蹦右跳,反到來了勁了。一豎高就發現了王炮手。就在猛虎向王炮手撲來的時族,他已裝好了第二槍火藥,對準老虎一勾槍機子,“可能是引火紙想受?”眼見那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就要撲到眼前了,“怎麼辦?”真是急中生智,他急忙跳出樹洞,用槍嘴子捅到老虎嘴裡,那老虎可就不得施展了,叫又叫不出聲來,咬又咬不著王炮手。王炮手用盡平生的力氣,往老虎的嗓子眼裡捅,跟老虎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搏鬥。

時間一長,王炮有點力不從心了,但王炮手不愧是一個出名的有經驗的老炮手,他稍一冷靜,立刻從貼身兜裡掏出一張沒有受潮的紙炮,壓在機頭下,右手一勾鐵,“砰”的一聲槍又響了。這槍砂子從虎噪子到肛門來個穿膛過。老虎打了兩下趔趄,蹬了蹬腿再也不動彈了。這真叫“虎躍風響,虎死賽綿羊”。

王炮手累得精疲力盡,坐在地上樂呵呵地喘者粗氣。村裡的人們,聽到山上兩聲槍後,再也沒所到虎叫,都拿著鉤、鐮、斧、鎬,從四面八方跑上山來。一看老虎被打死了,鄉親們可樂壞了。有的圍著王炮手問長問短,舉起大拇指為他慶功賀喜;有的小夥子還騎在虎身上拍巴掌(就是沒有現場拍照發朋友圈的,呵呵,你是不是轉一下?)。

鄉親們正要動手幫助王炮手把死虎抬回家時,王炮手說,“不!請大家幫助我把死虎抬到山尖上去,放在那塊白石頭上,讓雷劈它!讓鷹叼它!讓雨澆這害人蟲!”後來,這山上那塊大白石,人們都叫它虎斑石,離老遠一看,活象一隻大老虎。

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兒,就把這座山叫做“打虎山”,這山下的小村子叫打虎山屯,把王炮手居住的西北溝叫做“王炮手屯"。

1911年,京奉鐵路剛通火車,這裡就有了火車站。火車站的名字叫打虎山站。後來,熱河都統湯玉麟,是個性情粗暴、脾氣暴躁魯莽的大軍閥。他的部下為了討好吹棒他,都稱他是一員“虎”將。他自己覺得美滋滋的,也就經常以“虎”將自居。可是,背地裡人們都叫他“湯二虎”。

有一天,湯玉麟坐火車去奉天(瀋陽)。火車經過打虎山站停車了。他的手下人說:“打虎山站!到了打虎山了!”湯湯玉一聽,馬上火冒三丈,立刻變了臉色,大罵道:“他媽拉巴子!什麼打虎山打虎山的,老子就是一隻猛虎,看那個有種的敢打?誰碰掉了老子一根汗毛,就得給我立一根旗杆!今後誰再敢把這兒叫打虎山我就把他的眼珠子扣出來當泡踩,把他的腦瓜子揪下來當球陽!說話不算數,我就不姓他媽的湯!也不叫他媽的湯二虎!

從那以後,這個打虎山站,也就不得不改名叫做大虎山站了。

有一天,他聽劉四木匠砍柴回來說:“在栗子溝裡,離老遠看見虎像是吃啥東西的樣子。”王炮手一聽,十分高興。他回到家裡,急忙讓妻子給他準備了5天的乾糧和水,又拿上一瓶酒。然後背上洋炮,將上腰刀上山了。他一邊走一邊查看,突然發現一泡虎糞斷定老虎是從這裡走過,這裡可能是一條道。又往前走,他發現了一棵爛心兒大樹,王炮手鑽進樹洞裡蔵起來。

當時正是九月的天氣,雖說白天不太冷,可一到晚上寒氣有些逼人。實在太冷了,他就喝口酒暖暖身子,驅驅風塞。王炮手就這樣瞪著眼,懷揣著槍,等啊!等啊!一連等了3天3夜,還是沒啥動靜。餓了吃點於糧,渴了喝口水,困了就打個盹兒。就在第4天的響午歪,那只老虎從山坡上慢慢騰騰地下來了。它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東張西望,有時還豎起耳朵聽聽,老虎越走越近了,連虎身上的斑紋,虎頭上的“王字”都能看得清楚,甭提王炮手有多高興了。心想:說啥也不能讓大老虎跑掉。

虎是獸中之王,打虎可不象打狼打兔子那樣容易。王炮手先穩定下心神兒,在離虎不到20丈遠的時候洋炮“砰”的一聲,打中了老虎的肚子。那老虎突然挨了一槍,發出震耳的”嗷嗷”嚎叫聲。左蹦右跳,反到來了勁了。一豎高就發現了王炮手。就在猛虎向王炮手撲來的時族,他已裝好了第二槍火藥,對準老虎一勾槍機子,“可能是引火紙想受?”眼見那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就要撲到眼前了,“怎麼辦?”真是急中生智,他急忙跳出樹洞,用槍嘴子捅到老虎嘴裡,那老虎可就不得施展了,叫又叫不出聲來,咬又咬不著王炮手。王炮手用盡平生的力氣,往老虎的嗓子眼裡捅,跟老虎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搏鬥。

時間一長,王炮有點力不從心了,但王炮手不愧是一個出名的有經驗的老炮手,他稍一冷靜,立刻從貼身兜裡掏出一張沒有受潮的紙炮,壓在機頭下,右手一勾鐵,“砰”的一聲槍又響了。這槍砂子從虎噪子到肛門來個穿膛過。老虎打了兩下趔趄,蹬了蹬腿再也不動彈了。這真叫“虎躍風響,虎死賽綿羊”。

王炮手累得精疲力盡,坐在地上樂呵呵地喘者粗氣。村裡的人們,聽到山上兩聲槍後,再也沒所到虎叫,都拿著鉤、鐮、斧、鎬,從四面八方跑上山來。一看老虎被打死了,鄉親們可樂壞了。有的圍著王炮手問長問短,舉起大拇指為他慶功賀喜;有的小夥子還騎在虎身上拍巴掌(就是沒有現場拍照發朋友圈的,呵呵,你是不是轉一下?)。

鄉親們正要動手幫助王炮手把死虎抬回家時,王炮手說,“不!請大家幫助我把死虎抬到山尖上去,放在那塊白石頭上,讓雷劈它!讓鷹叼它!讓雨澆這害人蟲!”後來,這山上那塊大白石,人們都叫它虎斑石,離老遠一看,活象一隻大老虎。

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兒,就把這座山叫做“打虎山”,這山下的小村子叫打虎山屯,把王炮手居住的西北溝叫做“王炮手屯"。

1911年,京奉鐵路剛通火車,這裡就有了火車站。火車站的名字叫打虎山站。後來,熱河都統湯玉麟,是個性情粗暴、脾氣暴躁魯莽的大軍閥。他的部下為了討好吹棒他,都稱他是一員“虎”將。他自己覺得美滋滋的,也就經常以“虎”將自居。可是,背地裡人們都叫他“湯二虎”。

有一天,湯玉麟坐火車去奉天(瀋陽)。火車經過打虎山站停車了。他的手下人說:“打虎山站!到了打虎山了!”湯湯玉一聽,馬上火冒三丈,立刻變了臉色,大罵道:“他媽拉巴子!什麼打虎山打虎山的,老子就是一隻猛虎,看那個有種的敢打?誰碰掉了老子一根汗毛,就得給我立一根旗杆!今後誰再敢把這兒叫打虎山我就把他的眼珠子扣出來當泡踩,把他的腦瓜子揪下來當球陽!說話不算數,我就不姓他媽的湯!也不叫他媽的湯二虎!

從那以後,這個打虎山站,也就不得不改名叫做大虎山站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