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財經觀察家|李玲:這三點比抗癌藥零關稅更重要!

【核心觀點】

1、如果零關稅同時還能減免增值稅, 進口抗癌藥能有20%左右的價格降幅。

2、我們的癌症病人能夠吃得起好藥, 國家需要一系列的組合拳,

包括零關稅、免增值稅、國家集中招標採購等, 才能真正把抗癌藥價格降下來。

3、很多有效的新抗癌藥不在醫保報銷目錄內, 所以老百姓吃不起藥看病貴。

4、長遠來說, 真正降低老百姓醫療費用, 需要做強國產藥, 可以從發展仿製藥開始。

大家好, 歡迎來到《財經觀察家》, 我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教授李玲。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的就是我們最近國務院公佈的:到5月1日實施抗癌藥物的零關稅。

【新聞背景】

從今年5月1日起, 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

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資料顯示, 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429萬, 平均每天1萬多人被確診為癌症。 在部分抗癌藥限價措施出臺前, 惡性腫瘤平均治療費用達到15萬至50萬元, 而自費藥的比例有可能甚至高達90%。 有媒體報導:白血病非常有效的分子靶向藥“格列衛”在引進中國的時候價格是是23500元/盒, 而香港的價格是17760元。 一片250毫克的抗癌藥“艾瑞莎”在美國售價為10.3美元, 可到了中國市場上, 竟達到了500元人民幣每片的高價。 進入內地的進口藥品關稅是5%—8%, 在銷售環節, 還要在加了關稅基礎上, 再加上17%的增值稅。 而這項稅率在歐洲各國的平均水準為8.8%,
美國、澳大利亞為0。

最近國務院宣佈從5月1號開始, 我們對進口的抗癌藥實行零關稅, 這應該是對廣大的患者一個重大的利好。 因為這些年來隨著醫改的推進, 儘管我們已經實現了全民醫保, 但是我們的醫療費用也在不斷地上升, 尤其癌症患者現在呈一個爆發性的發生!我們中國現在每年有400多萬的癌症的新發的患者,

也就是說, 我們每天都有1萬多人得癌症。

治療癌症現在一半以上的藥物都是進口的藥物, 而進口的藥物在我們中國非常貴。 我們如果對比我們的香港地區、臺灣地區, 我們進口的藥物都要比他們貴得多, 有些甚至是數倍的價格。 所以這次國務院宣佈5月1號進口的抗癌藥零關稅, 實際上找准了我們這些年醫改老百姓看病就醫的一個痛點, 就是吃不起藥, 而且這些非常貴的抗癌藥很多還不在報銷的目錄內。 所以這次國務院也宣佈, 除了零關稅的進口, 同時這些抗癌的藥要盡可能地納入醫保的報銷目錄。 所以老百姓應該說在用這些昂貴的抗癌藥方面, 他的負擔會有一定的下降。

但是我們可能也不能僅僅地說抗癌藥零關稅了,我們藥品就變成白菜價了。因為根據2017年,我們國家現在對於進口藥品最惠國的稅率也就是2%~4%,也就是說,零關稅可能對價格的下降的作用還是有限的。我們後面還有一個叫增值稅,它有17%,如果是零關稅同時還能減免增值稅,老百姓的福利可能就要高一點,因為加起來就有一個20%左右的價格的下降了。

僅僅如此也還不夠,為什麼?我們剛才說了對比香港地區,為什麼它的抗癌藥進口,它都是進口的國際上最好的抗癌藥,為什麼它便宜?它是整個香港地區,就是香港特區政府統一採購,而且它對的標是英國,因為它原來是前英國的殖民地。所以它是以市場來換價的這樣一種方式,所以它的整個的採購價特別低。也就是說我們將來老百姓要真正的得到福利,我們癌症病人能夠吃得上、吃得起好的藥,可能國家需要一系列的組合拳,從零關稅、免增值稅以及國家來集中招標採購,以市場來換量,這樣首先把你買的價格從源頭上給壓下來。

還有一個好的消息,其實國家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們新成立了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局將來它是整個醫保三保都歸它管,我們的新農合、城居保,城鎮職工的醫保都歸它管。同時藥品的價格、醫療服務的價格,還有招標採購。也就是說,它其實是可以起到像目前香港特區政府統一招標採購,我們中國這樣龐大的一個市場,我覺得只要工作做好了以後,未來老百姓可能用好藥的價格就會下來,再加上我們醫保也要給力,報銷的比例也要增加。

【新聞背景】

在澳大利亞,有一項澳大利亞全民藥物福利計畫,簡稱PBS計畫。比如說,抗癌藥格列衛,藥房價格在2500澳幣左右,約合12500元人民幣,但是澳大利亞的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它的售價是39.5澳幣,也就是不到200元人民幣。日本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非常廣,癌症也如此。70歲以下個人負擔30%,70歲以上個人負擔10%到20%。據IMS資料,2012年-2016年中國抗腫瘤市場由603億元增長至110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6.5%,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可達1447億元。在我國腫瘤藥市場中,具有較好療效的藥品大多被進口藥企壟斷。羅氏、賽諾菲、諾華、輝瑞、禮來這些企業是我國腫瘤藥市場排名靠前的跨國藥企。

中國老百姓現在每天有1萬多新增的癌症病人,我們來看看我們國家腫瘤藥的市場規模,在2015年已經是1000億人民幣,現在2017年大概應該是在1200億人民幣這樣的一個市場規模。但是一半以上都是進口的藥,尤其目前像一些靶向治療的藥,它主要的還是靠進口。而這些藥因為我們現在國家的醫保是由於各個城市在制定的,所以很多這樣的比較有效的新的抗癌藥是不在報銷目錄內的,所以這也是老百姓為什麼吃不起藥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我們國家是這麼大的一個人口,長遠地來說,真正老百姓能降低醫療費用,解決我們看病的問題,可能還是要我們國產藥。所以國家現在也還有其他的配套的政策,比如現在允許強制仿製,就叫強仿。這個就是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政策,如果你這個國家這個疾病威脅到人民健康,可以不需要遵守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你是可以強行仿製的。因為對於藥品我們都知道,它涉及到救命的問題,我們要在保護智慧財產權和老百姓的福利之間做一個比較好的這樣一個平衡。

在這一點上,其實我們可以學的經驗大概是印度。我們知道印度今天是一個仿製藥的大國,美國是原創藥,美國的藥品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是原研藥的研發和生產的大國,但是美國也從印度進口仿製藥,為什麼?就是印度的仿製藥價廉物美。但是我們如果把歷史再往前推一點,印度還是咱中國的老師。因為印度在1949年的時候和我們中國各方面水準都差不多,它比我們當時實際上各方面條件還要好一點。它也是免費醫療制度,但是它走的是高精尖的路,從國外進口藥,醫生送到歐美去培養,所以它一些好的醫生、好的藥都是集中在大城市。普通老百姓是得不到基本的醫療服務的。

它70年代來我們中國學習,發現中國人用極少的錢就解決了老百姓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自己辦醫學院,大面積地大批量地培養各級各類的醫療人才,從赤腳醫生,當時的護士,我們有各種中專、大專、本科,這樣培養我們的醫療人才。另外印度就發現,中國自己生產仿製藥,比如當年的青黴素也是今天的特價藥,但是我們仿製,所以非常便宜,當時青黴素就是一兩分錢一支。所以印度人很聰明,它學了我們的經驗以後回到它國內,它就開始辦各種各樣的技術類學校培養人才,同時它們開始辦藥廠,生產仿製藥,這麼多年努力下來,印度現在成為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仿製藥國家了。所以我覺得印度走過的路也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學習。從長遠看,國家其實應該大力地鼓勵仿製藥的生產。最終其實就是讓中國老百姓能夠用上安全可靠、價廉物美的各類藥,包括進口藥。

我們國家的製藥基本上還是一個小,散,亂,差。它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研發能力,除了我們目前國內是以恒瑞有一些企業,它正在朝著國際一流的在邁進。但是總體來說,我們國家大概現在有4000多家製藥企業,這4000多家製藥企業加總起來大概就是一個半左右跨國公司一年的銷售額,利潤還遠遠的低。

所以大家看這張圖上,你看我們中國上市的抗癌、抗腫瘤的新藥的比例,是跟我們的大國地位是極不相稱的。也就是我們現在中國製造走遍全世界,但是可能我們的藥品行業的主要的我們不光是我們出口的藥,基本上都是原材料藥和一些低端的。我們自己除了像恒瑞大概現在有一些在國際市場上可以出,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少。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製藥行業和我們大國的地位是完全不對稱的。

製藥行業它主要的成本可能都是在銷售上,怎麼把這個藥給賣出去,所以這和國外的企業比,在國外製藥行業是壟斷性非常高的,它大概一般要在18%~20%左右的毛利,18%~20%左右的毛利是用在研發的。也就是對於國外企業來說,它最大的成本是研發成本。第一,我們的規模太少了。第二,我們的主要的成本其實是在銷售,所以研發成本非常的低,這樣它就使得它沒有創新能力,包括仿製藥它的品質都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市場,我們一半以上的藥都是進口的藥。

我們中國製造走遍全世界,但是中國人自己吃的藥很多都不是中國製造。抗癌藥的零關稅,我覺得其實對我們國內企業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為什麼?它會鼓勵我們國內企業更多地要對標國際企業,自主創新,最終可能我們應該先從仿製的這樣的一個階段起。但是若干年的努力以後,我們能夠真正地也成為一個製藥大國。我們只要去真正地去研發去投入的話,你的產品出來了以後,其實你後面有這樣的一個市場的支撐的話,最終我覺得中國製藥也有希望走遍全世界。

他的負擔會有一定的下降。

但是我們可能也不能僅僅地說抗癌藥零關稅了,我們藥品就變成白菜價了。因為根據2017年,我們國家現在對於進口藥品最惠國的稅率也就是2%~4%,也就是說,零關稅可能對價格的下降的作用還是有限的。我們後面還有一個叫增值稅,它有17%,如果是零關稅同時還能減免增值稅,老百姓的福利可能就要高一點,因為加起來就有一個20%左右的價格的下降了。

僅僅如此也還不夠,為什麼?我們剛才說了對比香港地區,為什麼它的抗癌藥進口,它都是進口的國際上最好的抗癌藥,為什麼它便宜?它是整個香港地區,就是香港特區政府統一採購,而且它對的標是英國,因為它原來是前英國的殖民地。所以它是以市場來換價的這樣一種方式,所以它的整個的採購價特別低。也就是說我們將來老百姓要真正的得到福利,我們癌症病人能夠吃得上、吃得起好的藥,可能國家需要一系列的組合拳,從零關稅、免增值稅以及國家來集中招標採購,以市場來換量,這樣首先把你買的價格從源頭上給壓下來。

還有一個好的消息,其實國家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們新成立了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局將來它是整個醫保三保都歸它管,我們的新農合、城居保,城鎮職工的醫保都歸它管。同時藥品的價格、醫療服務的價格,還有招標採購。也就是說,它其實是可以起到像目前香港特區政府統一招標採購,我們中國這樣龐大的一個市場,我覺得只要工作做好了以後,未來老百姓可能用好藥的價格就會下來,再加上我們醫保也要給力,報銷的比例也要增加。

【新聞背景】

在澳大利亞,有一項澳大利亞全民藥物福利計畫,簡稱PBS計畫。比如說,抗癌藥格列衛,藥房價格在2500澳幣左右,約合12500元人民幣,但是澳大利亞的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它的售價是39.5澳幣,也就是不到200元人民幣。日本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非常廣,癌症也如此。70歲以下個人負擔30%,70歲以上個人負擔10%到20%。據IMS資料,2012年-2016年中國抗腫瘤市場由603億元增長至110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6.5%,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可達1447億元。在我國腫瘤藥市場中,具有較好療效的藥品大多被進口藥企壟斷。羅氏、賽諾菲、諾華、輝瑞、禮來這些企業是我國腫瘤藥市場排名靠前的跨國藥企。

中國老百姓現在每天有1萬多新增的癌症病人,我們來看看我們國家腫瘤藥的市場規模,在2015年已經是1000億人民幣,現在2017年大概應該是在1200億人民幣這樣的一個市場規模。但是一半以上都是進口的藥,尤其目前像一些靶向治療的藥,它主要的還是靠進口。而這些藥因為我們現在國家的醫保是由於各個城市在制定的,所以很多這樣的比較有效的新的抗癌藥是不在報銷目錄內的,所以這也是老百姓為什麼吃不起藥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我們國家是這麼大的一個人口,長遠地來說,真正老百姓能降低醫療費用,解決我們看病的問題,可能還是要我們國產藥。所以國家現在也還有其他的配套的政策,比如現在允許強制仿製,就叫強仿。這個就是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政策,如果你這個國家這個疾病威脅到人民健康,可以不需要遵守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你是可以強行仿製的。因為對於藥品我們都知道,它涉及到救命的問題,我們要在保護智慧財產權和老百姓的福利之間做一個比較好的這樣一個平衡。

在這一點上,其實我們可以學的經驗大概是印度。我們知道印度今天是一個仿製藥的大國,美國是原創藥,美國的藥品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是原研藥的研發和生產的大國,但是美國也從印度進口仿製藥,為什麼?就是印度的仿製藥價廉物美。但是我們如果把歷史再往前推一點,印度還是咱中國的老師。因為印度在1949年的時候和我們中國各方面水準都差不多,它比我們當時實際上各方面條件還要好一點。它也是免費醫療制度,但是它走的是高精尖的路,從國外進口藥,醫生送到歐美去培養,所以它一些好的醫生、好的藥都是集中在大城市。普通老百姓是得不到基本的醫療服務的。

它70年代來我們中國學習,發現中國人用極少的錢就解決了老百姓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自己辦醫學院,大面積地大批量地培養各級各類的醫療人才,從赤腳醫生,當時的護士,我們有各種中專、大專、本科,這樣培養我們的醫療人才。另外印度就發現,中國自己生產仿製藥,比如當年的青黴素也是今天的特價藥,但是我們仿製,所以非常便宜,當時青黴素就是一兩分錢一支。所以印度人很聰明,它學了我們的經驗以後回到它國內,它就開始辦各種各樣的技術類學校培養人才,同時它們開始辦藥廠,生產仿製藥,這麼多年努力下來,印度現在成為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仿製藥國家了。所以我覺得印度走過的路也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學習。從長遠看,國家其實應該大力地鼓勵仿製藥的生產。最終其實就是讓中國老百姓能夠用上安全可靠、價廉物美的各類藥,包括進口藥。

我們國家的製藥基本上還是一個小,散,亂,差。它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研發能力,除了我們目前國內是以恒瑞有一些企業,它正在朝著國際一流的在邁進。但是總體來說,我們國家大概現在有4000多家製藥企業,這4000多家製藥企業加總起來大概就是一個半左右跨國公司一年的銷售額,利潤還遠遠的低。

所以大家看這張圖上,你看我們中國上市的抗癌、抗腫瘤的新藥的比例,是跟我們的大國地位是極不相稱的。也就是我們現在中國製造走遍全世界,但是可能我們的藥品行業的主要的我們不光是我們出口的藥,基本上都是原材料藥和一些低端的。我們自己除了像恒瑞大概現在有一些在國際市場上可以出,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少。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製藥行業和我們大國的地位是完全不對稱的。

製藥行業它主要的成本可能都是在銷售上,怎麼把這個藥給賣出去,所以這和國外的企業比,在國外製藥行業是壟斷性非常高的,它大概一般要在18%~20%左右的毛利,18%~20%左右的毛利是用在研發的。也就是對於國外企業來說,它最大的成本是研發成本。第一,我們的規模太少了。第二,我們的主要的成本其實是在銷售,所以研發成本非常的低,這樣它就使得它沒有創新能力,包括仿製藥它的品質都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市場,我們一半以上的藥都是進口的藥。

我們中國製造走遍全世界,但是中國人自己吃的藥很多都不是中國製造。抗癌藥的零關稅,我覺得其實對我們國內企業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為什麼?它會鼓勵我們國內企業更多地要對標國際企業,自主創新,最終可能我們應該先從仿製的這樣的一個階段起。但是若干年的努力以後,我們能夠真正地也成為一個製藥大國。我們只要去真正地去研發去投入的話,你的產品出來了以後,其實你後面有這樣的一個市場的支撐的話,最終我覺得中國製藥也有希望走遍全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