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中日軍的自殺衝鋒原是精神攻擊,美軍中招後的行為讓日本意外

二戰後期, 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在面對裝備優勢的美軍時往往會發起自殺衝鋒, 也被稱為“萬歲衝鋒”。 這種自殺式進攻往往被認為是非常愚蠢的舉動, 其實並非如此, 日本高層是希望用這種行為威懾美軍, 說白了就是精神方面的攻擊, 士兵們都戰死都沒事, 只要讓美國人明白日本人的厲害之處, 就能在之後的投降中獲得更好條件。

能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軍士兵都是最為精銳的部隊, 雖然他們在戰爭初期的確取得了很多勝利, 但是在海軍主力被美軍耗完後就不行了, 開始一路潰敗。 但是日本並未放棄戰爭, 他們靠著海軍的“神風特工隊”以及陸軍的“萬歲衝鋒”與美軍周旋。

單靠自殺式進攻想獲得戰爭勝利是不可能的, 日軍也是如此, 只希望能借此對美軍造成巨大傷亡, 讓美軍不敢輕易登陸日本本土發起決戰。 都已經是戰爭最後階段了, 美國人肯定不願意在這個時候還付出重大傷亡, 不然會引起極大的民怨。

在硫磺島和沖繩島戰役中, 日軍的自殺衝鋒行動最為成功, 對美軍造成了巨大傷亡。 雖然在這兩次戰役中, 美軍都用絕對優勢的海空力量對日軍進行了狂轟濫炸, 但是這些都被日軍躲掉了。 美軍在轟炸後的登島戰中傷亡遠大於日軍, 而日軍的巨大傷亡主要是發生在戰役後期的自殺衝鋒中。 全軍覆沒的守島日軍很好地完成了精神攻擊, 讓美軍對即將到來的日本島登陸戰產生畏懼感, 不過美軍中招後的行為讓日本意外了。

美國政府的登島決戰策略受日軍影響而改變, 美國人的確不願意在戰爭最後還要付出巨大傷亡代價攻佔日本, 不過他們有終極武器——原子彈, 完全不用登島就可以對日本本土進行毀滅性打擊。 最終, 負隅頑抗的日本人在兩顆原子彈的招呼下很快投降了,

畢竟日本人更不願意被滅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