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媒體時代,爹媽該咋當?孩子進行網路社交,家長咋引導?

近日, 《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了題為“國家出手整治這件事, 家長一定注意!自媒體時代, 爹媽該咋當?孩子進行網路社交,

家長咋引導?”的帖子, 吸引了不少家長的注意 。 您的孩子是否也在社交媒體上開了自己的帳號呢?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種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當下, 網路空間裡, 存在著豐富的內容資源, 其中有些內容能夠擴展孩子們的視野, 也有些內容不適合孩子們觀看, 甚至還有一些低俗內容, 容易給孩子們帶來不良影響。

針對社會輿論強烈關注的個別網站播出有違社會道德的節目等問題,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高度重視, 立即會同屬地管理部門嚴肅約談了相關網站主要負責人, 責令相關網站立刻進行整改。

原來, 有的直播平臺隱藏著混亂的未成年人交往圈, 戀愛、懷孕、生子……這些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禁忌,

都成了一些未成年人吸粉的噱頭, 變成一種“榮耀”。 這種現象讓老師家長們揪心。

國家出手整治網路環境, 讓我們感到給力!與此同時, 在這個視頻平臺、新媒體社交平臺不斷發展的時代, 孩子們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真空環境裡。 甚至, 孩子們會成為自媒體的發聲人、發佈者。 那麼, 當你發現自己娃在社交媒體上開了帳號, 要怎麼做?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種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國家出手啦!廣電總局嚴肅處理播出有違社會道德節目等問題網站

據新華網報導, 針對社會輿論強烈關注的個別網站播出有違社會道德的節目等問題,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高度重視, 立即會同屬地管理部門嚴肅約談了其主要負責人。

經查, 相關兩家網站除上述問題外, 長期無視法規訓誡, 在不具備《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情況下持續頂風拓展視聽節目服務, 擾亂網路視聽行業秩序。

依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總局責令兩家網站立即採取以下整改措施:

1、全面清查庫存節目, 對網站上的低俗、暴力、血腥、色情、有害等問題節目要立即下線;

2、停止新增視聽節目上傳帳戶, 全面排查現有帳戶。 對上傳了違法違規有害節目的, 要採取關停上傳功能、永久封號等處理措施;

3、追究播出違法違規有害視聽節目的網站審核人員、主管人員責任;

4、網站節目的上傳總量和上線播出總量應立即調減至與網站審核管理力量相匹配的規模,

確保未經審核的節目不得播出。

廣電總局將視兩家網站的整改效果, 依法採取進一步處置措施。

孕媽紮堆炫耀, 央視點名直播亂象!

此前, “低齡媽媽”走紅網路, 在多個視頻、直播類平臺裡, 都曾經看到過。

在某些短視頻平臺上, 有數以萬計的相似視頻。 儘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 未達到男二十二周歲、女二十周歲的法定婚齡, 婚姻不受法律保護。 但在這個社交圈裡, 低齡生子不但不需要隱藏, 反而能成為炫耀的資本, 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關注。

這些未成年媽媽大多生活在農村或小城鎮, 早早輟學生子, 她們社交面窄, 生活單調, 渴望被關注。 當發現在如此火爆的視頻平臺上, 靠強化“低齡媽媽”的屬性能夠受到矚目, 她們掀起了爭當“全網最小媽媽”“全村最小媽媽”的風潮。

據央視調查發現, 平臺的智慧推薦功能成為了未成年媽媽背後的推手。

短視頻時代, 家長老師應重視這種趨勢——

“00”後成重度短視頻圍觀者!一小學班級過半學生玩抖音

其實, 除了上述提到了一些讓人比較擔憂的內容, 短視頻這種形態越來越多地走進孩子們的生活,也應該引起家長老師們的注意。 當然,並非短視頻裡的內容都存在問題,但是這種趨勢,值得老師家長注意。

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導,最近,抖音小視頻在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新潮流”,讓不少人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近日,記者走進濟南市某小學一班級調查瞭解到,37名學生中有21名學生觀看抖音小視頻,還有幾名學生拍攝模仿過。

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自己休息的時候會看看抖音視頻,尤其喜歡遊戲視頻、配音視頻,也曾拍攝模仿過這類視頻。還有學生表示上學期就下載了抖音小視頻,週末、放假會利用閒置時間看一看,有時會看一個多小時。

一名班主任告訴記者,抖音已經在孩子中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平時與同學交流用的網路流行語也出自這些短視頻APP。

新媒體社交時代,爹媽該咋當?

很多家長對中教君說,現在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聰明又有個性,手機、平板電腦玩得比自己還溜,註冊社交網路帳號成了很簡單的事情,在視頻網站拍攝上傳視頻對他們來說也很簡單。當家長的,有時候自己哪裡搞不懂了還得去請教孩子。

但是請教歸請教,該“管”還得“管”。你知道應該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新興的社交網路、視頻網站嗎?您的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網路帳號嗎?您知道應該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社交網路、正確面對風靡的視頻網站嗎?這幾招,您應該好好看看——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榮耀觀”

孩子從出生到步入社會之前,接觸最多的是家庭成員,父母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上文所講述的那幾個事例,未成年媽媽、未婚生子等等,在她們還稚嫩的世界觀裡,什麼是“光榮”、什麼是值得炫耀的呢?她們或許認為引起轟動、粉絲數量多、發佈的視頻點擊量多是一件“光榮”的事,因此她們會通過發佈一些博取大眾眼球的“賣點資訊”,獲得滿足感和榮耀感。

要從根上改變、杜絕這種現象,就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何為真正的“光榮”,通過努力、通過奮鬥來贏得他人的關注。

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區別對待

說起網路社交平臺,有教育專家認為,對於孩子使用社交平臺這回事,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家長們不妨將孩子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採取不同的措施:

小學及之前的階段,孩子們不大適合有自己的社交平臺,特別是虛擬平臺,要鼓勵孩子們主要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去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

在初中階段,鼓勵孩子們在熟人的範圍內建立這樣一種虛擬交往平臺,改變一下之前的交往方式,但局限在熟人社會比較合適;

從高中生開始,孩子們可以適當地與同等身份的一些外校人士或者社會人士有所接觸。

各位家長,您的孩子現在處於哪個階段呢?當孩子在父母引導之下形成交際圈之後,父母要適當地給予自由,但應該關注孩子交流的範圍和內容,當發現苗頭不對時要及時干涉,留意孩子在這方面的變化,及時地給他們引導和啟發。

教會孩子懂得在社交媒體發佈資訊的規則

當下,是一個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會成為資訊的發佈者和傳播者,別說孩子,很多成年人都無法正確使用網路、無法甄別網路上資訊的真偽。很多家長把網路當成洪水猛獸一般,希望孩子遠離,其實在這個時代,任何人都無法遠離網路,包括社交平臺。

廣州中學首任校長吳穎民認為,“這是父母的教育責任,需要讓孩子懂得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發佈者,所以我們發佈的內容首先要遵紀守法、言行與身份相符,然後還要注意是否尊重主流價值規範、是否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特別是當一個帳號的好友人數或關注人數達到一個公眾帳號的數量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監管。”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小號”

在城市孩子所處的文化環境中,網路社交占很大比重,孩子們通過網路交流,並在現實中談論網路話題。換言之,如果封閉了孩子的網路帳號,那麼,她和同學也許會少了很多話題。

那麼家長不妨幫助孩子申請一個安全的“小號”,在這個帳號中不要過多透露未成年人的資訊,只用于和熟人、同學、親朋好友交流。

多陪陪孩子,成為他們的“知心人”

和網友互動也是尋求陪伴的一種方式,當孩子沉迷社交網路、喜歡和網友聊天勝於和父母溝通時,這個時候,家長們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疏于陪伴孩子,才使得他們通過在網上發佈一些資訊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如果想要孩子自己自覺地少用社交網路,就該多陪陪孩子,讓他們能把心裡話和自己說。

如果強制關閉了孩子的社交網路,就更該多陪陪孩子,不然孩子把話都憋心裡的後果可是不太好。

中國同步教育網是最全的線上教育平臺,主要面向全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等進行線上學習輔導。並且針對家長和孩子分別開發了不同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在家長陪伴學習中成長,讓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快樂。整站內容還包括語文閱讀、作文頻道、媽媽課堂、家庭急救、廚房烹飪、親子話題、保健養生、國學智慧、傳統文化、電腦學習、農業知識、企業管理、夕陽學院、藝術教育、商務禮儀、線上考場等20多個版塊,豐富多彩,為孩子和全家提供了一站式學習平臺。

現誠招代理加盟商,歡迎垂詢。400-606-6706

短視頻這種形態越來越多地走進孩子們的生活,也應該引起家長老師們的注意。 當然,並非短視頻裡的內容都存在問題,但是這種趨勢,值得老師家長注意。

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導,最近,抖音小視頻在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新潮流”,讓不少人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近日,記者走進濟南市某小學一班級調查瞭解到,37名學生中有21名學生觀看抖音小視頻,還有幾名學生拍攝模仿過。

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自己休息的時候會看看抖音視頻,尤其喜歡遊戲視頻、配音視頻,也曾拍攝模仿過這類視頻。還有學生表示上學期就下載了抖音小視頻,週末、放假會利用閒置時間看一看,有時會看一個多小時。

一名班主任告訴記者,抖音已經在孩子中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平時與同學交流用的網路流行語也出自這些短視頻APP。

新媒體社交時代,爹媽該咋當?

很多家長對中教君說,現在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聰明又有個性,手機、平板電腦玩得比自己還溜,註冊社交網路帳號成了很簡單的事情,在視頻網站拍攝上傳視頻對他們來說也很簡單。當家長的,有時候自己哪裡搞不懂了還得去請教孩子。

但是請教歸請教,該“管”還得“管”。你知道應該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新興的社交網路、視頻網站嗎?您的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網路帳號嗎?您知道應該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社交網路、正確面對風靡的視頻網站嗎?這幾招,您應該好好看看——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榮耀觀”

孩子從出生到步入社會之前,接觸最多的是家庭成員,父母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上文所講述的那幾個事例,未成年媽媽、未婚生子等等,在她們還稚嫩的世界觀裡,什麼是“光榮”、什麼是值得炫耀的呢?她們或許認為引起轟動、粉絲數量多、發佈的視頻點擊量多是一件“光榮”的事,因此她們會通過發佈一些博取大眾眼球的“賣點資訊”,獲得滿足感和榮耀感。

要從根上改變、杜絕這種現象,就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何為真正的“光榮”,通過努力、通過奮鬥來贏得他人的關注。

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區別對待

說起網路社交平臺,有教育專家認為,對於孩子使用社交平臺這回事,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家長們不妨將孩子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採取不同的措施:

小學及之前的階段,孩子們不大適合有自己的社交平臺,特別是虛擬平臺,要鼓勵孩子們主要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去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

在初中階段,鼓勵孩子們在熟人的範圍內建立這樣一種虛擬交往平臺,改變一下之前的交往方式,但局限在熟人社會比較合適;

從高中生開始,孩子們可以適當地與同等身份的一些外校人士或者社會人士有所接觸。

各位家長,您的孩子現在處於哪個階段呢?當孩子在父母引導之下形成交際圈之後,父母要適當地給予自由,但應該關注孩子交流的範圍和內容,當發現苗頭不對時要及時干涉,留意孩子在這方面的變化,及時地給他們引導和啟發。

教會孩子懂得在社交媒體發佈資訊的規則

當下,是一個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會成為資訊的發佈者和傳播者,別說孩子,很多成年人都無法正確使用網路、無法甄別網路上資訊的真偽。很多家長把網路當成洪水猛獸一般,希望孩子遠離,其實在這個時代,任何人都無法遠離網路,包括社交平臺。

廣州中學首任校長吳穎民認為,“這是父母的教育責任,需要讓孩子懂得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發佈者,所以我們發佈的內容首先要遵紀守法、言行與身份相符,然後還要注意是否尊重主流價值規範、是否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特別是當一個帳號的好友人數或關注人數達到一個公眾帳號的數量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監管。”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小號”

在城市孩子所處的文化環境中,網路社交占很大比重,孩子們通過網路交流,並在現實中談論網路話題。換言之,如果封閉了孩子的網路帳號,那麼,她和同學也許會少了很多話題。

那麼家長不妨幫助孩子申請一個安全的“小號”,在這個帳號中不要過多透露未成年人的資訊,只用于和熟人、同學、親朋好友交流。

多陪陪孩子,成為他們的“知心人”

和網友互動也是尋求陪伴的一種方式,當孩子沉迷社交網路、喜歡和網友聊天勝於和父母溝通時,這個時候,家長們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疏于陪伴孩子,才使得他們通過在網上發佈一些資訊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如果想要孩子自己自覺地少用社交網路,就該多陪陪孩子,讓他們能把心裡話和自己說。

如果強制關閉了孩子的社交網路,就更該多陪陪孩子,不然孩子把話都憋心裡的後果可是不太好。

中國同步教育網是最全的線上教育平臺,主要面向全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等進行線上學習輔導。並且針對家長和孩子分別開發了不同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在家長陪伴學習中成長,讓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快樂。整站內容還包括語文閱讀、作文頻道、媽媽課堂、家庭急救、廚房烹飪、親子話題、保健養生、國學智慧、傳統文化、電腦學習、農業知識、企業管理、夕陽學院、藝術教育、商務禮儀、線上考場等20多個版塊,豐富多彩,為孩子和全家提供了一站式學習平臺。

現誠招代理加盟商,歡迎垂詢。400-606-670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