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連載」獸藥在臨床方面的應用你知道多少?(下)

關注獸醫線上, 瞭解更多實用養豬技術和行情資訊!

9.一味選用低價獸藥

只認價格不認品質, 這是很多養殖戶存在的通病, 他們往往認為便宜就是實惠。 由於現階段我國對獸藥生產和流通的管理法規還不完善, 執法力量薄弱, 對假冒偽劣獸藥產品打擊力度還不夠;獸藥產品生產技術含量低、生產工藝簡單落後, 給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機, 以假亂真, 以次充好, 而許多養殖戶對獸藥生產成本構成缺乏瞭解, 最終導致大量劣質價廉的獸藥充斥市場,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含量嚴重不足導致的劣質產品,

這種產品的使用量要成倍增加, 而且效果很低甚至毫無效果, 不但增加了用藥費用, 而且貽誤了畜禽的治療時機。

10.片面認為人藥比獸藥療效確切

首先這種觀點有違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自2004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管理條例》,

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 禁止將人用藥品用於動物;其次人藥用在食用動物身上, 會造成藥物殘留, 產生毒害作用, 最終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國家規定用作畜禽使用的藥物必須有“獸用”標誌。

另外人藥不是萬能的, 許多動物特有的疫病不對症使用獸藥, 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療效。

11.盲目使用新獸藥, 崇拜洋藥

另外, 還有部分人迷信進口藥, 輕視國產藥, 不可否認, 有些進口獸藥不論是品質或療效的確不錯, 但是有些人就因此認為進口的東西樣樣都好, 不管成分如何、價格多高都用進口獸藥。 實際上有些進口藥物的成分與國產獸藥完全一樣,

僅商品名不同而已, 其價格則是國產同類藥品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12.平時不預防, 有病亂用藥

許多人預防用藥意識差, 防疫觀念淡薄, 抱僥倖心理, 平時捨不得投喂藥物進行預防, 能省則省, 一旦發生某種疾病則往往又慌了手腳,

在缺乏必要診斷、不明病因的情況下胡亂用藥, 既浪費了大量藥費, 又貽誤了治療時機。

還有人有病亂投醫、治病求速效、買藥憑經驗、拿錯誤當經驗、輕預防重治療等錯誤觀念, 具有職業素養的獸醫給患病畜禽看病的同時, 還能給持錯誤觀念的畜主“看病”, 但缺乏職業素養的獸醫人員常利用畜主的錯誤理念, 忽悠畜主, 使畜主上當受騙。

13.聽信宣傳,使用不正規藥物

有些畜主或獸醫人員經不住別人的忽悠,有的把養殖場當試驗場,有的喜歡標新立異,有的願為人先,有的可能是賣新藥利高的利益驅動,經常對患病畜禽或正常畜禽用中試產品、概念產品、新藥、特藥、奇藥、新法,有的憑想像隨意進行藥物複配或頻繁更換藥物,致使畜禽造成重大損害。

14.不合理評價藥效

藥物、環境、機體是評價藥物的效果因素,需權衡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機體本身是影響藥物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任何藥物都有一個產生效應的時間,只有在產生效應時間後,才能根據死亡畜禽與精神沉鬱畜禽的增減數、畜禽的採食與飲水情況等,對藥物的療效作出正確評價,而許多用戶總是認為使用了藥物應該取得防治效果,忽略影響藥物效果發揮的其他許多重要因素。

15.盲目濫用抗生素

不少企業為追求時髦、營造行銷點,誤認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貴越好、越高級越好。殊不知,各種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也各不相同,要正確診斷畜禽的病因,對症下藥。抗生素並無高級與低級、新和老之分,只有病原菌對藥物敏感與不敏感之分,以價格判斷藥物的好壞、高級與低級是毫無道理的。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畜禽體內細菌耐藥範圍的增加,帶來“二重感染”,給之後的治療增加難度,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藥無效的後果。多用藥多保險的做法是錯誤的,切不可盲目給動物同時服用兩種以上抗生素。

另外,獸醫臨床上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屢見不鮮,不論何種疾病都用抗生素,且美其名曰“防止繼續感染”。濫用抗生素後,會使機體正常菌群平衡破壞,誘導細菌出現耐藥,藥物對機體也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實際上有許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如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藥反而使疾病的抗藥性增強。

16.藥物調劑與用法不當引起失誤

一些毒性藥物如馬杜黴素等是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藥劑;亞硒酸鈉、地克珠利等用量極微,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量分別僅為0.31毫克和0.1毫克。將這些藥品混入飼料時,若不首先製成合格的預混劑,或加入飼料時若不採用“等量逐級稀釋法”混合,極容易由於混合不均勻而導致動物中毒。

另外,上述藥物作成飲水劑時,常因調劑不當或未加入助溶劑、混懸劑而易發生沉澱,造成動物飲用藥量不均勻以致發生中毒。

17.中獸醫西化

目前很多中獸醫開始西化,在中藥的使用上不能根據中醫理論指導實踐。中醫理論是中國的國粹,其中醫理論獨樹一幟,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正確的掌握中醫理論來指導實踐,是獸醫界的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我們都應該在實際工作中一邊學習一邊總結,加深理解、精益求精,以使我們的國粹發揚光大,而不是將中獸醫觀點西化,如以為清熱解毒就是抗病毒等錯誤認識。

綜上所述,建議養殖者結合自身情況,學好用好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對獸藥及養殖專業知識的學習,對不懂、不瞭解的問題要虛心向畜牧獸醫行業的專家學習,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生產;用科學的技術搞好養殖,確保養殖安全、高效和效益。

13.聽信宣傳,使用不正規藥物

有些畜主或獸醫人員經不住別人的忽悠,有的把養殖場當試驗場,有的喜歡標新立異,有的願為人先,有的可能是賣新藥利高的利益驅動,經常對患病畜禽或正常畜禽用中試產品、概念產品、新藥、特藥、奇藥、新法,有的憑想像隨意進行藥物複配或頻繁更換藥物,致使畜禽造成重大損害。

14.不合理評價藥效

藥物、環境、機體是評價藥物的效果因素,需權衡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機體本身是影響藥物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任何藥物都有一個產生效應的時間,只有在產生效應時間後,才能根據死亡畜禽與精神沉鬱畜禽的增減數、畜禽的採食與飲水情況等,對藥物的療效作出正確評價,而許多用戶總是認為使用了藥物應該取得防治效果,忽略影響藥物效果發揮的其他許多重要因素。

15.盲目濫用抗生素

不少企業為追求時髦、營造行銷點,誤認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貴越好、越高級越好。殊不知,各種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也各不相同,要正確診斷畜禽的病因,對症下藥。抗生素並無高級與低級、新和老之分,只有病原菌對藥物敏感與不敏感之分,以價格判斷藥物的好壞、高級與低級是毫無道理的。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畜禽體內細菌耐藥範圍的增加,帶來“二重感染”,給之後的治療增加難度,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藥無效的後果。多用藥多保險的做法是錯誤的,切不可盲目給動物同時服用兩種以上抗生素。

另外,獸醫臨床上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屢見不鮮,不論何種疾病都用抗生素,且美其名曰“防止繼續感染”。濫用抗生素後,會使機體正常菌群平衡破壞,誘導細菌出現耐藥,藥物對機體也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實際上有許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如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藥反而使疾病的抗藥性增強。

16.藥物調劑與用法不當引起失誤

一些毒性藥物如馬杜黴素等是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藥劑;亞硒酸鈉、地克珠利等用量極微,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量分別僅為0.31毫克和0.1毫克。將這些藥品混入飼料時,若不首先製成合格的預混劑,或加入飼料時若不採用“等量逐級稀釋法”混合,極容易由於混合不均勻而導致動物中毒。

另外,上述藥物作成飲水劑時,常因調劑不當或未加入助溶劑、混懸劑而易發生沉澱,造成動物飲用藥量不均勻以致發生中毒。

17.中獸醫西化

目前很多中獸醫開始西化,在中藥的使用上不能根據中醫理論指導實踐。中醫理論是中國的國粹,其中醫理論獨樹一幟,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正確的掌握中醫理論來指導實踐,是獸醫界的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我們都應該在實際工作中一邊學習一邊總結,加深理解、精益求精,以使我們的國粹發揚光大,而不是將中獸醫觀點西化,如以為清熱解毒就是抗病毒等錯誤認識。

綜上所述,建議養殖者結合自身情況,學好用好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對獸藥及養殖專業知識的學習,對不懂、不瞭解的問題要虛心向畜牧獸醫行業的專家學習,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生產;用科學的技術搞好養殖,確保養殖安全、高效和效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