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憑藉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

知言歷史|

知壹|

美國早期的富豪, 多半靠機遇成功, 唯有約翰·洛克菲勒例外。 他並非多才多藝, 但異常冷靜、精明, 富有遠見, 憑藉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 白手起家, 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 在他漫長的一生中, 人們對他毀譽參半, 有人認為他只不過是極具野心、唯利是圖的企業家, 也有人恭維他是個慷慨的慈善家。 但不管怎樣, 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 作為石油鉅子, 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 並創設了托拉斯企業制度, 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839年7月8日, 約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 他的父母, 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 她勤快、節儉、樸實, 家教嚴格;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 他自信、好冒險,

善交際, 任性而又以自我為中心。 洛克菲勒作為長子, 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 又從母親那裡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 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父親名叫威廉, 人稱“大個子比爾”, 是個到處闖蕩的木材商、馬販子, 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 兜售所謂“立見奇效, 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此外, 他還出賣土地, 買賣毛皮, 販鹽, 推銷雜貨, 幾乎是無事不幹的百事通。

父親出外經商, 一去就是幾個月, 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 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 一有空就教約翰如何寫商業書信, 如何準確而迅速地付款, 以及如何清晰地記帳。 他深知社會的現實和世道的冷酷, 所以他常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 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而且精明起來。

比爾很注意在遊戲中創造機會啟發約翰和他的弟弟, 以培養他們預防不測的意識。 當約翰還是個孩童時, 父親常常讓小約翰從高椅子上縱身跳入自己懷抱。

有一次父親沒有用雙臂接他, 他就重重地摔在地上。 父親嚴肅地對他說:“要記住, 決不要完全信任任何人。 哪怕是最親密的人, 也千萬不要輕信!”這件事給約翰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致於在日後的生意場上, 他始終保持冷靜、警覺的頭腦, 從而避免了多次失誤。

然而, 約翰對父親血液裡流淌的東西並沒有全盤接受, 他完全沒有父親那種花花公子的秉性, 而是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 他把這種信念視為“商業訓練”, 一生中烙守“不儉則匱”的準則;從中他還引申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數字作數。 ”

約翰·洛克菲勒14歲那年, 在克利夫蘭中心中學上學。 放學後, 他常到碼頭上閒逛, 看商人做買賣。 有一天, 他遇到一個同學, 兩人邊走邊聊起來。 那個同學問:“約翰, 你長大後想幹什麼?”年輕的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說:“我要成為一個有10萬美元的人, 我准會成功的。 ”誰曾料到, 幾十年後, 這個蜚聲國內外的石油大王, 其擁有的財富達10億美元, 是他童年夢想的10萬倍!

約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學畢業後,便決定放棄升大學,到商界謀生。為了尋找工作,他在克利夫蘭的街上跑了幾個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個前程遠大的職業。他的眼界頗高。他後來回憶道:“我上鐵路公司、上銀行、上批發商那兒去找工作,小鋪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幹大事的。”

當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從此,這個日子就成了他個人日曆中的喜慶紀念日,他把它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就在那兒,我開始了學做生意的生涯,每週工資是4美元。”他追憶道。

他工作勤勤懇懇,不久就養成了對數位的好眼光。他除了記好賬外,還為商行的經營出主意。有一次,商行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闆沮喪而又無計可施。這時,頭腦靈活的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家運輸公司頭上,向這3家公司分別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這個絕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賠款比原來高出兩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筆“飛”來的橫財。洛克菲勒這種天生的經商才能頗得老闆賞識,很快給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掙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對這家商行的貢獻遠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結果遭到拒絕。洛克菲勒斷然決定離開這家商行,自闖天下。

1858年,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比他大10歲的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辦第一家公司。由於經營順利,第一年就做了4.5萬美元的生意,淨賺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淨賺1.2萬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洛克菲勒做生意時總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時又言而有信,想方設法使自己取信於人。克拉克對洛克菲勒做事仔細十分欣賞,他描述當年的情況說:“他有條不紊到極點,留心細節,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錢該給我們,他必取來。如果少給客戶一分錢,他也要客戶拿走。”

這時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擁向採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為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以便獲得直接而可靠的資訊。

經過幾日的長途跋涉,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淩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這種狀況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喪,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他看到了盲目開採背後潛在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彙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作詳細的筆記。而他自己則惜字如金,絕不透露什麼想法。

未完待續······

請點擊瞭解更多

約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學畢業後,便決定放棄升大學,到商界謀生。為了尋找工作,他在克利夫蘭的街上跑了幾個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個前程遠大的職業。他的眼界頗高。他後來回憶道:“我上鐵路公司、上銀行、上批發商那兒去找工作,小鋪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幹大事的。”

當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從此,這個日子就成了他個人日曆中的喜慶紀念日,他把它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就在那兒,我開始了學做生意的生涯,每週工資是4美元。”他追憶道。

他工作勤勤懇懇,不久就養成了對數位的好眼光。他除了記好賬外,還為商行的經營出主意。有一次,商行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闆沮喪而又無計可施。這時,頭腦靈活的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家運輸公司頭上,向這3家公司分別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這個絕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賠款比原來高出兩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筆“飛”來的橫財。洛克菲勒這種天生的經商才能頗得老闆賞識,很快給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掙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對這家商行的貢獻遠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結果遭到拒絕。洛克菲勒斷然決定離開這家商行,自闖天下。

1858年,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比他大10歲的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辦第一家公司。由於經營順利,第一年就做了4.5萬美元的生意,淨賺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淨賺1.2萬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洛克菲勒做生意時總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時又言而有信,想方設法使自己取信於人。克拉克對洛克菲勒做事仔細十分欣賞,他描述當年的情況說:“他有條不紊到極點,留心細節,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錢該給我們,他必取來。如果少給客戶一分錢,他也要客戶拿走。”

這時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擁向採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為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以便獲得直接而可靠的資訊。

經過幾日的長途跋涉,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淩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這種狀況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喪,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他看到了盲目開採背後潛在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彙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作詳細的筆記。而他自己則惜字如金,絕不透露什麼想法。

未完待續······

請點擊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