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僅僅20年,日本普通人就從害怕戰爭到狂熱支持侵略?

我們都知道, 日本侵略軍是殺人不眨眼的。 然而, 卻有很多朋友不知道, 其實在明治初期, 日本百姓卻對參軍視為畏途。 宗澤亞在《明治維新的國度》裡寫到,

國民皆兵的徵兵理念, 給這個以農漁業為主業的國家的民眾帶來恐慌。 那麼, 為何僅僅20年之後, 日本國民即變得十分狂熱, 把侵略他國當成自己的事業, 捐錢捐物願意全家送命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 日本人為何拒絕當兵。 1873年6月,

徵兵令下, 17至40歲的人都要編入軍冊。 20歲以上的, 需入營。 但此事引起了武士與農民的雙重不演。 武士之所以憤怒, 是因為他們本身享有的各種權利, 沒了, 要與以前正眼都不瞧的農民參軍者平起平坐。 農民為何不滿呢?(本圖為明治初期北海道屯田兵)

因為他們不想送命啊。 幕府時代, 都是武士負責打仗, 他們負責種田。 上千年來, 各幹各的事。 現在竟然也要參軍, 誰願意啊!何況, 說著是四民平等, 實際上, 徵兵中又有各種例外, 有錢的有權的人家的孩子, 有各種辦法逃避, 最終只是底層百姓去充實軍隊。 再說了, 家裡少了做事的人, 稅卻比幕府時代收得還重, 讓人怎樣安心呢?

結果就是, 當時社會上流傳著各種逃役指南。 當然, 朝廷也不會任他們不聽自己的話, 否則, 怎麼能夠像西方那樣, 建立常備軍呢?朝廷緊逼之下, 1873年5月, 數萬農民選擇了造反。 結果, 很快在官軍的進攻下失敗。 農民被搞定了, 武士也在蠢蠢欲動呢!1876年, 廢刀令下, 士族階層燃起來了……

以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為首的中下層武士們, 發動叛亂……結果……也很快被鎮壓了, 十余萬人受處分。 武士作為一個階層, 被徹底消滅, 歸入平民。 朝廷用武力撲滅了農民與武士的反叛, 並使他們知道, 對抗朝廷, 沒有好果子吃。 與其現在就被抓, 還不如先去吃皇糧。 他們也就慢慢接受了服役這種義務。 儘管武士沒了, 但朝廷撿起了武士道裡面的忠君等思想, 灌輸給士兵們。 使得這支新式軍隊已不像數年之前一樣, 害怕戰爭。

除了這種教育,當然還有其它鼓勵。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的報紙,不斷傳送著勝利的消息,使得國民對於掠奪土地與財富變得十分熱衷。而那些立有戰功或戰死者的照片,也登在報紙上,受到極度表彰——而這些人,或許來自偏遠的小山村,一輩子可能連一張相片都不會有——現在不但有了照片,還上了報紙,為全國所知……這種情況下,怎能不把日本國民的情緒引爆呢?

甲午戰爭時,朝廷高官陸奧宗光寫到——凱歌之聲,到處可聞;驕傲自滿的情緒,不常流露了出來,對於未來的欲望日益增長,全國民眾……只知進攻,其它都聽不進去了……若有深謀遠慮之人,提出穩健中庸的主張,就被目為毫無愛國心……勢不能不忍氣吞聲、閉門蜇居。

僅僅20年,日本普通人就從討厭戰爭到狂熱地追逐戰爭,最終,嘗到了惡果。

除了這種教育,當然還有其它鼓勵。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的報紙,不斷傳送著勝利的消息,使得國民對於掠奪土地與財富變得十分熱衷。而那些立有戰功或戰死者的照片,也登在報紙上,受到極度表彰——而這些人,或許來自偏遠的小山村,一輩子可能連一張相片都不會有——現在不但有了照片,還上了報紙,為全國所知……這種情況下,怎能不把日本國民的情緒引爆呢?

甲午戰爭時,朝廷高官陸奧宗光寫到——凱歌之聲,到處可聞;驕傲自滿的情緒,不常流露了出來,對於未來的欲望日益增長,全國民眾……只知進攻,其它都聽不進去了……若有深謀遠慮之人,提出穩健中庸的主張,就被目為毫無愛國心……勢不能不忍氣吞聲、閉門蜇居。

僅僅20年,日本普通人就從討厭戰爭到狂熱地追逐戰爭,最終,嘗到了惡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