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熹門生蔡元定客死濂溪故里

朱熹門生蔡元定客死濂溪故里

奉榮梅

道州, 不僅是宋明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的“零公里處”, 不僅是清朝大書法家何紹基的“零公里處”, 也是對濂溪先生膜拜的朱熹、蔡元定兩位南宋大儒, 以及程顥、程頤、蘇軾、黃庭堅等“濂溪學派”理學家精神上的“零公里處”!

因為紫金山群峰的阻隔, 自唐朝起, 于地居中原的朝廷看來, 地處卑濕蠻荒的長沙郡南端的道州, 更是“蠻夷遐方”, 於是不斷地向這個偏遠的小州貶謫官吏。 文學家元結, 右諫議大夫陽城, 文學家呂溫、薛伯高先後做過道州刺史, 南宋宰相寇准也被貶為道州司馬、宰相丁謂由崖州遷徙道州。

在翻越紫金山的三小時盤山公路行程中, 我常常懷想起八百年前一個寒冷的冬日, 一個鮮為湘人提及的被貶謫道州的士人——朱熹的門生、南宋大儒蔡元定, 在奔赴精神的“零公里處”道州的三千里淒風苦雨之旅。

1

宋甯宗慶元二年(1196)秋, 韓侂胄擅政, 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被定為“偽學魁首”去職罷祠。 朱熹的門生蔡元定以“佐熹為妖”的罪名, 貶謫三千裡外的道州監管。

朱熹一生中數度訂正、注解、研究周敦頤的《通書》, 心底最大的願望就是親到“濂溪學派”精神上的“零公里處”周子故里拜謁, 卻一直無緣。 他邀集門生為蔡元定餞行, 並拜託蔡元定, 到道州之後一定記得到濂溪書院, 代他添香祭拜。

朱熹酒醒後還修書一封, 托人快馬送達蔡元定, 再次叮囑說:“至舂陵(即道州), 煩為問學中濂溪祠堂無恙否?”不過兩年後, 蔡元定卻客死道州。

“慶元黨案”被列入“偽逆黨籍”的59人中, 大多為宰執待制、余官武臣, 還有8個無官職的士人。 蔡元定雖是一生不涉仕途的獨立學者, 不幹利祿, 潛心著書立說, 卻也被列入“黑名單”, 是因為他是朱熹最親密的朋友兼門生, 他就是以布衣身份被“編管道州”的士人。

蔡元定只比朱熹小五歲, 1135年出生于福建省建陽市, 字季通, 號西山, 諡文節, 贈少傅。 朱熹生於福建尤溪, 13歲遷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鎮, 晚年又遷建陽考亭, 在那裡創建寒泉精舍, 授徒講學、著書立說, 形成南宋理學的三大流派之一的考亭學派。

朱熹諸多弟子中, 首先應該提到的就是蔡元定、蔡沈父子。

蔡元定自幼隨父學習程頤程顥《語錄》、張載《正蒙》等, 紹興二十九年(1159)二十四歲, 前往崇安五夫向朱熹問易。 朱熹考詢他的學識, 大為驚奇, 相見恨晚:“此吾老友也, 不當在弟子列。 ”從此朱蔡二人師友相稱, 相從四十年(《宋史•蔡元定傳》)。

乾道六年(1170), 在外講學多年的朱熹在建陽設寒泉精舍, 與蔡元定的西山精舍相近, 使得兩人往來講論更是方便。 此後的6年, 在天湖之陽, 花塢冷泉, 竹弄月影, 暮鼓晨鐘, 青燈冷卷, 寒泉精舍與西山精舍遙相呼應。

在沒有手機、網路的時代, 朱、蔡兩位心性相投的師友, 以精舍上的燈檯為訊息, “晚上懸燈相望, 燈明則無事, 燈暗則有疑難, 約次日相聚研討、解難。

兩人時常對榻講論諸經奧義, 每至夜分。 ”(《中國書院史》)

蔡元定像

蔡元定之所以被韓侂胄黨羽監察禦史沈繼祖的彈劾奏論直接定罪為“追送別州編管”, 不僅僅因為他是朱熹的弟子, 而且還因朱熹構築理學體系、集理學之大成, 著述等身, 蔡元定是主要助手及參與者,

“羽翼崇陽、領袖朱門”。

當獲悉蔡元定即將被押解道州時, 朱熹的內心最為糾結, 一是受自己的牽連, 年已花甲的故交要被流放三千裡外的蠻荒之地, 他的內心痛楚無比;二是, 相交相知近四十余載的知音, 此去一別, 便再無人能相對論道。

蔡元定對於流放至湘南道州, 倒是坦然面對。 他沒有與家人和同好告別, 便被押解上路, 朋友們勸他緩行, 他答:“獲罪於天, 天可逃乎”。 朱熹乘舟前往辭別未遇, 第二天帶領弟子百余人趕到淨安寺為蔡元定餞行。 朱熹以連日所讀《參同契》相問, 蔡元定仍然“應答灑然”。 他們第二天在寒泉同榻共宿, 還“相與訂正《參同契》, 終夕不寐”。

朱熹對卓然淡定的蔡元定慨歎:“友朋相愛之情, 季通不挫之志,可謂兩得矣。”蔡元定也泰然賦詩《謫舂陵別諸友詩》作別:

天道固溟漠,世路尤險巇。

吾生本自浮,與物多瑕疵。

此去知何事?生死不可期。

執手笑相別,無為兒女悲。

輕醇壯行色,扶搖動征衣。

斷不負所學,此心天所知。

2

在寒風入骨的冬日,蔡元定攜子扙履步向道州,年過花甲的儒生,三千里之遙的僻遠之地,步行起碼要走一個多月。幸而,蔡元定有師友朱熹的精神支撐,他要代恩師親自走到濂溪故里,到濂溪祠、濂溪書院叩拜,為濂溪祠堂拂塵添香。幸而,三千里之遙的道州,有周敦頤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在打坐,他要在濂溪的濯青漣而不妖的蓮花清香裡,與理學的鼻祖做一番靈魂的對接。

“斷不負所學,此心天所知”。一路上,朱熹臨行前的快信,在蔡元定的胸衣裡溫暖著他,在他反復的翻看中,信箋破損,雖然信的內容他已是爛熟於心。三千里的路,他與師友相知的朱熹在心裡應該有無數的關於格物就理的對答演繹,心契神會地講論《參同契》……

及至險巇的紫金山脈、單江嶺驛道上時,走過了正月,走過了江南濕冷的冬天,在驛鋪裡過夜、在涼亭間歇腳的當口,面對近在咫尺的道州,卻又被大山阻隔的遙遠,已是身染疾患的蔡元定難以支撐了。也許是最後一次摸出朱熹的手跡,尋求最後的力量,也許,他已捕捉到山那邊濂溪裡的那一縷蓮花的馨香,飲一杯山民的免費茶水,拄杖上路,直至走得雙腳流血,終於到了他心中的聖地道州。

道州樓田村周敦頤故居

道州也曾稱舂陵。元朔五年(前124),漢武帝封長沙國王劉發(定王)之子劉買為舂陵侯,治所在今甯遠柏家坪鎮,後築舂陵古城。秦在今甯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複置於今寧遠西,隋併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舂陵古之道州也”之語。

雖然是“此去知何事?生死不可期”,蔡元定以“執手笑相別,無為兒女悲”的心境,不負所學,在道州繼續講學。蔡元定的隨行有其季子蔡沈與兩位門人邱崇和劉砥。抵達貶所後,父子學生相對,仍閉門讀書,以義理自悅,並在堂上掛一個“愆”字,以自訟明心志。道州遠近的讀書人久聞蔡元定的聲名,來求學者日眾,皆心服拜謁,趨席下聽講學。

參軍王堿有政才,恥笑學生,一日遇見蔡沈,向其問教,始知其學間淵愽,遂歎相見之晚,次日一定要拜蔡元定為師,當時有好心人勸告蔡元定說:“獲罪之人,當閉門謝客,以免再生是非。”畢生以授徒為使命的蔡元定,並無畏懼:“彼以學來,何忍拒之,若有禍患,亦非閉門塞竇所能避也。”

他雖身有疾患,仍抱病授徒,常貽書訓諸之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又說:“步步守著仁義就智信,可傳子孫。”

蔡元定從未忘記師友朱熹的囑託,在濂溪故里悉心授徒講學,並告慰祖師周子。朱熹是程頤程顥的四傳弟子,二程又曾在江西師從周敦頤。作為朱熹的弟子,蔡元定與老師在無數個晨昏中一道議定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通書》要義,他起稿的《易學啟蒙》成了統一周敦頤的太極學與邵雍的先天學的標誌。

於是,謫居舂陵,蔡元定像完成畢生使命一般,為追隨理學四十餘載,畫個完整的圓。在濂溪先生故里,除了講學論道,他還拜濂溪書院,謁豸山周敦頤濂溪故居,祭濂溪祠,登九嶷山叩舜帝陵,以心香一瓣,交融濂溪聖脈的田田清蓮。

在道州,蔡元定還撰就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醫書《脈經》,他在跋中寫道:“元定放逐舂陵,地近西廣,倏寒忽熱,日備四時。素疾多病,遂爾日增,因取《內經》、《難經》、張仲景、王叔和及孫真人諸家脈書讀之。苦其亂雜無倫,因為之部分次第,則為一書,以便觀覽。”

朱熹、蔡元定編《易學啟蒙》

蔡元定深究父書地理之學,又從實踐中精細堪輿之實導向,曾為朱熹父子、妻、母及其自己的墓地都選得十分成功。在醫學方面,也對藥理、脈理、醫理、內經、難經深有研究。道州山區,夏日暑氣溽熱,冬春陰冷潮濕,他水土不服,常年抱病,便以親身體驗研究撰著《脈經》。蔡元定在貶所中又完成了堪輿巨著《玉體真經發揮》,共四大冊。

蔡元定的義理象數之絕學通過他的生徒在道州傳授,其子蔡沈也與道州結下姻緣,蔡氏後裔在道州瓜瓞綿綿。慶元三年,道州舉進士第一的李長庚先生,聽聞蔡元定之聲名,主動登門拜訪,兩人相見如故,相談甚歡,李進士便要結兒女親家,欲將女兒嫁給蔡沈。蔡沈因已娶妻生子,不肯再娶。蔡元定為李進士的誠意感動,於是命兒子應允婚事,蔡沈便迎娶了李進士之女。

次年正月,蔡家新增人丁,蔡沈喜得一子,取名梃,蔡家貶所增添了一線生機。可惜,到二月初二,李氏因難產疾作而歿,時年二十四歲。半年之後,八月初六,蔡元定也病故了。蔡沈扶柩還建陽,欲攜子歸鄉,因路途迢遙艱險,只能將八個月大的蔡梃托附外祖父李進士撫養。嗣後,蔡氏後裔便在道州及洞庭岳陽繁衍生息。

在道州,蔡元定有心解讀《易》《春秋》,以及學者久失其傳的《洪範之數》,但尚未來得及論著。身有疾患並待罪在身,蔡元定料想自己已無力著述,“生死不可期”,便定下三子各人承傳家學:“淵宜紹吾易學,沈宜演吾皇極數,而春秋則屬沆。”

後來,三個兒子遵父命,用十年功夫,蔡淵著成《周易訓解》,蔡沆著成《春秋五論》,蔡沈著成《洪範皇極》,又受朱熹委託著成《尚書集傳》,為元明清三代之“標準”教科書,三子所著之書都進入“四庫全書”,建陽蔡家被後世稱為“五經三注第,四世九賢家。”

蔡元定被編管道州,仍與朱熹有書信往來。其一是寫給朱熹的《論佛老書》。最後一封信,寫于慶元四年,蔡元定在貶所病危,臨終時寫信給朱熹:“自到此地生徒雖眾,因循歲月而已,殊無日新之益。所沾之疾,初而泄瀉不止,既而熱氣上攻,少下右拇微弱,莫能遠步,最後中虛暴下,百方治之無效,勢必不久,惟以不見先生為恨。天下未必無人才,但師道不立為可憂矣……”

《別晦庵書》這封信成為蔡元定的絕筆,書畢即逝,是時慶元四年八月初九,六十四歲。在精神頓挫與窘病困境中鬱悶離世前,蔡元定魂歸三千裡外建陽的寒泉精舍與西山精舍,燈檯的明滅,相聚研討與解難,都在彌留之際重播,他遺恨不能再歸故里與晦庵先生對榻講論。

蔡元定的病逝,對朱熹來說如傷手足。他備牲酒到蔡元定墓前長哭,大書“嗚呼有宋蔡季通父之墓”的墓碣,並編寫兩人數十年往返講論的書劄《翁季錄》,以此紀念四十年學術同趣、互為師友之手足情。朱蔡的惺惺相惜,八百餘年流芳儒林。

3

風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年華供轉徙,眼界得清新。

試問西山雨,何如湘水春?

悠然一長嘯,絕妙兩無倫。

朱熹曾將蔡元定與著名學者張栻相提並論,給予高度評價。

蔡元定客逝他鄉九年後,皇帝奮發英斷,誅侂胄,治亂政。朱熹學生、蔡元定好友真德秀出任參加政事,與同仁一直極力為理學翻案,朱、蔡冤案逐得昭雪。清康煕四十四年(1705)聖祖仁皇帝禦書頒賜宋儒蔡元定“紫陽羽翼”匾額。

據說舊《道州志》有載,南宋淳佑年間,州人建“蔡西山祠”於老街十字街(即今道縣一中附近),可見,當年對於蔡元定的大儒學養和抱病授徒不倦,道州黎民十分地追懷。遺憾的是,在今之方志中,關於外籍有影響人士的記載,有元結、陽城、寇准的事蹟及詩文,獨蔡元定,只在《大事記》中一句“宋慶元二年(1196)著名學者蔡元宜謫居道州”,名字也有錯訛。

在永州古城西南二華里瀟水西岸之朝陽岩,臨江峭壁岩背山上,有明嘉靖壬寅年(1543)建,清咸豐八年(1858)及民國八年曾修繕的寓賢祠,祀唐宋謫官永州、道州的元結、黃庭堅、蘇軾、蘇轍、鄒浩、範純仁、范祖禹、張浚、胡銓、蔡元定諸賢。

像蔡元定這樣一位著述全面而豐碩、思想深邃而卓越的著名學者,氣節豪邁、博學才高、著作富厚的碩儒,其生平學問,雖《宋史》有傳,《辭海》、《哲學大辭典》及各種中國哲學史、音樂史、中醫史著作也均有介紹,可惜均語焉不詳。

我偶在《廬峰蔡氏族譜》上,覓得蔡元定在道州病逝前的一些細節描述。

細節之一:

一日,蔡元定備酒請舂陵朋友相聚,他說,“此會是與諸友別耳”。在坐的人都驚愕。蔡元定泰然自若:“大丈夫,莫作兒女悲,得失榮辱,屈伸往來,天之命也,何必泣為?”又說:“諸友有疑難問題,欲問者,早日問之,後我不復能言。”

細節之二:

一日,蔡元定又叫門生邱崇給他購木合棺。棺木製成後,他親自躺臥其中測量大小,命木匠劈小,曰:“恐路遠唯致”。

蔡元定臨終囑咐仲默寫到:“吾以士人招置告評,流放如此,所謂天下罪人。吾死之後,不得受此邦時官故舊矛慰。蓋此邦地氣殊異,汝不得地上睡,若更得疾,則父子二喪,永無歸裡。三日而斂,四斂之後,一日而在舉哀,若哀毀過多,則生疾,非孝子。億親賓客至,卻煩子陵(丘崇)三哥祗便書記姓名,臨行皆自往謝之。汝是處喪禮之變,允百卻,少寬心,庶幾處事不亂,可以保全吾骸而歸也”。

蔡元定墓

細節之三:

慶元四年(1198)八月初九日,卿時初刻,天地昏暗,風雨大作,西山公衣冠端坐而逝,當時舂陵從游諸友哀痛如喪所親。守臣上奏得旨許歸葬,弔祭者,踵接于道,蔡沈拜跪,膝為之穿,有唸旅道之貪,甚至不相識者也將白金數十星為贈,蔡沈義不肯受,盡謝卻。子沈扶樞三千里以還建陽……

這三個細節,是從文字上具體將蔡元定在道州貶所離世前情形的還原。蔡元定坦然面對“天之命”,以一種“莫做兒女悲”的大丈夫心態,淡然面對過往的得失榮辱、屈伸往來。即使是料知自己來日不多,卻還至死“斷不負所學”,為道州諸友傳道解惑,以讀書人的良心示蒼天。

一個彌留之人,卻是如此清醒明智,無論是命棺木劈小,還是叮囑喪事從速從簡,蔡元定都是因為“流放如此,所謂天下罪人”,不給兒子與門生添亂,以保全其骸骨歸建陽故里,除了“生死有命”的無奈外,更多的是為了魂歸三千裡外的故鄉。

蔡元定雖然在道州只待了不到兩年,但是其正直豪邁,博學才高,授徒不倦,“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的“慎獨”思想,使得道州學子、友人與鄉鄰敬仰不已,又哀痛如喪親人。

季通不挫之志,可謂兩得矣。”蔡元定也泰然賦詩《謫舂陵別諸友詩》作別:

天道固溟漠,世路尤險巇。

吾生本自浮,與物多瑕疵。

此去知何事?生死不可期。

執手笑相別,無為兒女悲。

輕醇壯行色,扶搖動征衣。

斷不負所學,此心天所知。

2

在寒風入骨的冬日,蔡元定攜子扙履步向道州,年過花甲的儒生,三千里之遙的僻遠之地,步行起碼要走一個多月。幸而,蔡元定有師友朱熹的精神支撐,他要代恩師親自走到濂溪故里,到濂溪祠、濂溪書院叩拜,為濂溪祠堂拂塵添香。幸而,三千里之遙的道州,有周敦頤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在打坐,他要在濂溪的濯青漣而不妖的蓮花清香裡,與理學的鼻祖做一番靈魂的對接。

“斷不負所學,此心天所知”。一路上,朱熹臨行前的快信,在蔡元定的胸衣裡溫暖著他,在他反復的翻看中,信箋破損,雖然信的內容他已是爛熟於心。三千里的路,他與師友相知的朱熹在心裡應該有無數的關於格物就理的對答演繹,心契神會地講論《參同契》……

及至險巇的紫金山脈、單江嶺驛道上時,走過了正月,走過了江南濕冷的冬天,在驛鋪裡過夜、在涼亭間歇腳的當口,面對近在咫尺的道州,卻又被大山阻隔的遙遠,已是身染疾患的蔡元定難以支撐了。也許是最後一次摸出朱熹的手跡,尋求最後的力量,也許,他已捕捉到山那邊濂溪裡的那一縷蓮花的馨香,飲一杯山民的免費茶水,拄杖上路,直至走得雙腳流血,終於到了他心中的聖地道州。

道州樓田村周敦頤故居

道州也曾稱舂陵。元朔五年(前124),漢武帝封長沙國王劉發(定王)之子劉買為舂陵侯,治所在今甯遠柏家坪鎮,後築舂陵古城。秦在今甯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複置於今寧遠西,隋併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舂陵古之道州也”之語。

雖然是“此去知何事?生死不可期”,蔡元定以“執手笑相別,無為兒女悲”的心境,不負所學,在道州繼續講學。蔡元定的隨行有其季子蔡沈與兩位門人邱崇和劉砥。抵達貶所後,父子學生相對,仍閉門讀書,以義理自悅,並在堂上掛一個“愆”字,以自訟明心志。道州遠近的讀書人久聞蔡元定的聲名,來求學者日眾,皆心服拜謁,趨席下聽講學。

參軍王堿有政才,恥笑學生,一日遇見蔡沈,向其問教,始知其學間淵愽,遂歎相見之晚,次日一定要拜蔡元定為師,當時有好心人勸告蔡元定說:“獲罪之人,當閉門謝客,以免再生是非。”畢生以授徒為使命的蔡元定,並無畏懼:“彼以學來,何忍拒之,若有禍患,亦非閉門塞竇所能避也。”

他雖身有疾患,仍抱病授徒,常貽書訓諸之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又說:“步步守著仁義就智信,可傳子孫。”

蔡元定從未忘記師友朱熹的囑託,在濂溪故里悉心授徒講學,並告慰祖師周子。朱熹是程頤程顥的四傳弟子,二程又曾在江西師從周敦頤。作為朱熹的弟子,蔡元定與老師在無數個晨昏中一道議定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通書》要義,他起稿的《易學啟蒙》成了統一周敦頤的太極學與邵雍的先天學的標誌。

於是,謫居舂陵,蔡元定像完成畢生使命一般,為追隨理學四十餘載,畫個完整的圓。在濂溪先生故里,除了講學論道,他還拜濂溪書院,謁豸山周敦頤濂溪故居,祭濂溪祠,登九嶷山叩舜帝陵,以心香一瓣,交融濂溪聖脈的田田清蓮。

在道州,蔡元定還撰就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醫書《脈經》,他在跋中寫道:“元定放逐舂陵,地近西廣,倏寒忽熱,日備四時。素疾多病,遂爾日增,因取《內經》、《難經》、張仲景、王叔和及孫真人諸家脈書讀之。苦其亂雜無倫,因為之部分次第,則為一書,以便觀覽。”

朱熹、蔡元定編《易學啟蒙》

蔡元定深究父書地理之學,又從實踐中精細堪輿之實導向,曾為朱熹父子、妻、母及其自己的墓地都選得十分成功。在醫學方面,也對藥理、脈理、醫理、內經、難經深有研究。道州山區,夏日暑氣溽熱,冬春陰冷潮濕,他水土不服,常年抱病,便以親身體驗研究撰著《脈經》。蔡元定在貶所中又完成了堪輿巨著《玉體真經發揮》,共四大冊。

蔡元定的義理象數之絕學通過他的生徒在道州傳授,其子蔡沈也與道州結下姻緣,蔡氏後裔在道州瓜瓞綿綿。慶元三年,道州舉進士第一的李長庚先生,聽聞蔡元定之聲名,主動登門拜訪,兩人相見如故,相談甚歡,李進士便要結兒女親家,欲將女兒嫁給蔡沈。蔡沈因已娶妻生子,不肯再娶。蔡元定為李進士的誠意感動,於是命兒子應允婚事,蔡沈便迎娶了李進士之女。

次年正月,蔡家新增人丁,蔡沈喜得一子,取名梃,蔡家貶所增添了一線生機。可惜,到二月初二,李氏因難產疾作而歿,時年二十四歲。半年之後,八月初六,蔡元定也病故了。蔡沈扶柩還建陽,欲攜子歸鄉,因路途迢遙艱險,只能將八個月大的蔡梃托附外祖父李進士撫養。嗣後,蔡氏後裔便在道州及洞庭岳陽繁衍生息。

在道州,蔡元定有心解讀《易》《春秋》,以及學者久失其傳的《洪範之數》,但尚未來得及論著。身有疾患並待罪在身,蔡元定料想自己已無力著述,“生死不可期”,便定下三子各人承傳家學:“淵宜紹吾易學,沈宜演吾皇極數,而春秋則屬沆。”

後來,三個兒子遵父命,用十年功夫,蔡淵著成《周易訓解》,蔡沆著成《春秋五論》,蔡沈著成《洪範皇極》,又受朱熹委託著成《尚書集傳》,為元明清三代之“標準”教科書,三子所著之書都進入“四庫全書”,建陽蔡家被後世稱為“五經三注第,四世九賢家。”

蔡元定被編管道州,仍與朱熹有書信往來。其一是寫給朱熹的《論佛老書》。最後一封信,寫于慶元四年,蔡元定在貶所病危,臨終時寫信給朱熹:“自到此地生徒雖眾,因循歲月而已,殊無日新之益。所沾之疾,初而泄瀉不止,既而熱氣上攻,少下右拇微弱,莫能遠步,最後中虛暴下,百方治之無效,勢必不久,惟以不見先生為恨。天下未必無人才,但師道不立為可憂矣……”

《別晦庵書》這封信成為蔡元定的絕筆,書畢即逝,是時慶元四年八月初九,六十四歲。在精神頓挫與窘病困境中鬱悶離世前,蔡元定魂歸三千裡外建陽的寒泉精舍與西山精舍,燈檯的明滅,相聚研討與解難,都在彌留之際重播,他遺恨不能再歸故里與晦庵先生對榻講論。

蔡元定的病逝,對朱熹來說如傷手足。他備牲酒到蔡元定墓前長哭,大書“嗚呼有宋蔡季通父之墓”的墓碣,並編寫兩人數十年往返講論的書劄《翁季錄》,以此紀念四十年學術同趣、互為師友之手足情。朱蔡的惺惺相惜,八百餘年流芳儒林。

3

風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年華供轉徙,眼界得清新。

試問西山雨,何如湘水春?

悠然一長嘯,絕妙兩無倫。

朱熹曾將蔡元定與著名學者張栻相提並論,給予高度評價。

蔡元定客逝他鄉九年後,皇帝奮發英斷,誅侂胄,治亂政。朱熹學生、蔡元定好友真德秀出任參加政事,與同仁一直極力為理學翻案,朱、蔡冤案逐得昭雪。清康煕四十四年(1705)聖祖仁皇帝禦書頒賜宋儒蔡元定“紫陽羽翼”匾額。

據說舊《道州志》有載,南宋淳佑年間,州人建“蔡西山祠”於老街十字街(即今道縣一中附近),可見,當年對於蔡元定的大儒學養和抱病授徒不倦,道州黎民十分地追懷。遺憾的是,在今之方志中,關於外籍有影響人士的記載,有元結、陽城、寇准的事蹟及詩文,獨蔡元定,只在《大事記》中一句“宋慶元二年(1196)著名學者蔡元宜謫居道州”,名字也有錯訛。

在永州古城西南二華里瀟水西岸之朝陽岩,臨江峭壁岩背山上,有明嘉靖壬寅年(1543)建,清咸豐八年(1858)及民國八年曾修繕的寓賢祠,祀唐宋謫官永州、道州的元結、黃庭堅、蘇軾、蘇轍、鄒浩、範純仁、范祖禹、張浚、胡銓、蔡元定諸賢。

像蔡元定這樣一位著述全面而豐碩、思想深邃而卓越的著名學者,氣節豪邁、博學才高、著作富厚的碩儒,其生平學問,雖《宋史》有傳,《辭海》、《哲學大辭典》及各種中國哲學史、音樂史、中醫史著作也均有介紹,可惜均語焉不詳。

我偶在《廬峰蔡氏族譜》上,覓得蔡元定在道州病逝前的一些細節描述。

細節之一:

一日,蔡元定備酒請舂陵朋友相聚,他說,“此會是與諸友別耳”。在坐的人都驚愕。蔡元定泰然自若:“大丈夫,莫作兒女悲,得失榮辱,屈伸往來,天之命也,何必泣為?”又說:“諸友有疑難問題,欲問者,早日問之,後我不復能言。”

細節之二:

一日,蔡元定又叫門生邱崇給他購木合棺。棺木製成後,他親自躺臥其中測量大小,命木匠劈小,曰:“恐路遠唯致”。

蔡元定臨終囑咐仲默寫到:“吾以士人招置告評,流放如此,所謂天下罪人。吾死之後,不得受此邦時官故舊矛慰。蓋此邦地氣殊異,汝不得地上睡,若更得疾,則父子二喪,永無歸裡。三日而斂,四斂之後,一日而在舉哀,若哀毀過多,則生疾,非孝子。億親賓客至,卻煩子陵(丘崇)三哥祗便書記姓名,臨行皆自往謝之。汝是處喪禮之變,允百卻,少寬心,庶幾處事不亂,可以保全吾骸而歸也”。

蔡元定墓

細節之三:

慶元四年(1198)八月初九日,卿時初刻,天地昏暗,風雨大作,西山公衣冠端坐而逝,當時舂陵從游諸友哀痛如喪所親。守臣上奏得旨許歸葬,弔祭者,踵接于道,蔡沈拜跪,膝為之穿,有唸旅道之貪,甚至不相識者也將白金數十星為贈,蔡沈義不肯受,盡謝卻。子沈扶樞三千里以還建陽……

這三個細節,是從文字上具體將蔡元定在道州貶所離世前情形的還原。蔡元定坦然面對“天之命”,以一種“莫做兒女悲”的大丈夫心態,淡然面對過往的得失榮辱、屈伸往來。即使是料知自己來日不多,卻還至死“斷不負所學”,為道州諸友傳道解惑,以讀書人的良心示蒼天。

一個彌留之人,卻是如此清醒明智,無論是命棺木劈小,還是叮囑喪事從速從簡,蔡元定都是因為“流放如此,所謂天下罪人”,不給兒子與門生添亂,以保全其骸骨歸建陽故里,除了“生死有命”的無奈外,更多的是為了魂歸三千裡外的故鄉。

蔡元定雖然在道州只待了不到兩年,但是其正直豪邁,博學才高,授徒不倦,“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的“慎獨”思想,使得道州學子、友人與鄉鄰敬仰不已,又哀痛如喪親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