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最牛的謀士——賈詡

賈詡, 字文和, 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

董卓被殺害之時, 王允打算清理董卓餘下舊部。 李傕, 郭汜二人等部下四散奔逃, 賈詡於是向李郭二人建議, “你二人這樣跑下去, 窩囊不說, 隨便的一庭長便可將你二人綁了, 問罪。 你們倒不如收拾殘部, 殺回京城,說不定可以一戰成名, 平定天下。 即使不成, 再逃跑也不遲"。 李郭二人聽了賈詡的話,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要殺盡我西涼人”的流言, 聯絡西涼諸將, 率軍日夜兼程, 奔襲長安, 至長安城下時, 已聚十余萬餘眾。 這樣才有了後來的李郭等二人平分長安。

後來李郭二人矛盾升級, 賈詡借機投奔張繡, 張繡大喜。

當曹操大兵南征張繡之時, 張繡是主張投降的, 但因為曹操的好色天性, 感覺張繡既已投降, 他的東西也就是我的東西, 到張繡處也不客氣 , 當成自家一樣, 並與張繡嬸嬸好上了。 這張繡可就忍不下去了,

賈詡又提義大丈夫何必受此氣, 直接反了曹操。 於是張繡聽取了賈詡的建議, 向曹操申請把曹操的營地搬離高地, 生性多疑的曹操這次卻沒有多想, 可能這時的曹操正是人生的巔峰時期, 剛剛挾持天子, 要什麼來什麼 , 南征張繡, 對方竟然不戰而降, 也許是曹操得意忘形了。 曹操於是便交付張繡來主持搬家。 當張繡起兵殺曹時, 曹操在帳中聽到外面有響動時, 問身邊侍從, 侍從說張繡來搬家了。 直到張繡殺至曹操營前, 曹操才發現情況, 但這時他的部隊都不在身邊, 只有典韋在營中, 典韋靠著自己的神勇, 阻擋張繡的進攻, 讓曹操先撤, 這樣才保住了曹操的性命。 曹操這次以損失大將典韋收場, 曹操為此自責不已。

建安二年,

在賈詡的說服下, 張繡與荊州牧劉表聯合。 從此, 二人便成為了曹操的勁敵。

第二年三月, 曹操再次征張繡, 包圍張繡。 正在這時, 曹操聽聞袁紹準備襲取他的大本營——許都, 便立即撤退。 張繡看到此境, 率兵追擊, 賈詡勸阻:“不能追, 追了必敗。 ”張繡不聽其意見, 強行追擊曹操, 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 敗回後, 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 定會獲勝。 ”張繡說:“不聽取你的建議才落得這般地步, 現在已然敗了, 為何還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然起了變化, 趕快去追。 ”張繡聽取了賈詡的意見, 收集散兵, 再追擊, 竟將曹後衛部隊全部擊敗。

勝利之後, 張繡請教賈詡為何, 賈詡說:“這個道理容易明白。 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出擊就撤兵, 一定是後方出了事。

但曹公用兵如神, 也怕我們出兵追擊, 必然親自殿后。 將軍雖然擅長用兵, 但絕非曹公敵手。 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 在擊破將軍的追兵後, 因為曹後方有事, 曹公一定會全力撤退。 留別的將領斷其後, 他的將領雖然厲害, 卻比不上將軍你, 所以我知道, 將軍雖用殘兵, 但也能取勝。 ”張繡大為佩服, 自此事事聽從賈詡。

建安四年(199年), 官渡大戰在即, 袁曹兩方都在拉攏身邊的弱小勢力。 袁紹派使者招降張繡。 張繡準備同意, 賈詡卻當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 準確地指出投降曹操有三個優勢:

1.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 名正言順;

2.曹操兵力較弱一些, 更願拉攏盟友;而袁紹兵多將廣, 去投奔他定不會重用。

3.曹操的志向遠大, 求才若渴, 定能夠不計前嫌。

張繡聽取了賈詡的建議, 歸順曹操。 曹操聽聞後大喜, 親自接見賈詡。 後曹操拜賈詡為執金吾, 封都亭侯。 同時拜張繡為揚武將軍, 並讓自己兒子曹均娶了張繡之女為妻。

自些, 賈詡加入曹操旗下, 從此便很少出謀劃策。 因為他知道, 自己並不是曹操身邊的第一班底,並且是個傷害過老闆的人。而曹操身邊的荀彧,郭嘉都是跟著曹操一起打天下的人。所以,他在這些人面前都比較收斂,大多是附和荀彧的建議。倒並不是他比荀彧,郭嘉等的才能差,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低調做人。

賈詡以後,上班直接回家,關府,從不和官家做朋友,就連自己的兒子結婚也沒有通知同朝之人。西元223年三月,曹丕首次征戰東吳。征戰之時,曹丕便問計賈詡:“我欲統一天下,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無功而返。同年六月,賈詡去世,終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賈詡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他以其過人的智慧,步步為營的處世風格,促全了自己,也贏得了榮譽。賈詡也許不是三國裡智商最高的人,但絕對是人生結局最好的人。從這裡面,我們能學習總結的東西太多太多。讀史在於悟,從賈詡的身上我們也應該會悟出一個道理:學會如何運用自身的才華往往要比擁有才華更重要。

自己並不是曹操身邊的第一班底,並且是個傷害過老闆的人。而曹操身邊的荀彧,郭嘉都是跟著曹操一起打天下的人。所以,他在這些人面前都比較收斂,大多是附和荀彧的建議。倒並不是他比荀彧,郭嘉等的才能差,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低調做人。

賈詡以後,上班直接回家,關府,從不和官家做朋友,就連自己的兒子結婚也沒有通知同朝之人。西元223年三月,曹丕首次征戰東吳。征戰之時,曹丕便問計賈詡:“我欲統一天下,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無功而返。同年六月,賈詡去世,終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賈詡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他以其過人的智慧,步步為營的處世風格,促全了自己,也贏得了榮譽。賈詡也許不是三國裡智商最高的人,但絕對是人生結局最好的人。從這裡面,我們能學習總結的東西太多太多。讀史在於悟,從賈詡的身上我們也應該會悟出一個道理:學會如何運用自身的才華往往要比擁有才華更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