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的核動力平臺這麼多,為什麼說對核航母一點用都沒有?

2017年4月26日,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 這艘很像“遼寧”號的中型航母毫無疑問是採用了常規動力, 最有可能的是燃氣輪機。 而根據目前的一些消息, 正在上海江南長興造船廠建造的下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有很大的概率仍然是常規動力, 這可能讓很多對核動力航母翹首以盼的中國軍迷感到失望, 不過技術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 不顧實際地冒進是大忌。

我國的核技術起步雖不是最早, 卻也取得過不少成就, 但客觀來說, 核技術本身是一個不斷需要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的領域, 在高速發展階段的一絲停滯都會吃大虧, 而中國就是在關鍵時期出現了發展不足以致於停滯的現象, 儘管在經濟實力回暖後有一定的快速發展, 但與核技術發展之初時的世界最高水準的差距更大了, 這其中民用核能和水面艦艇核技術最為明顯。

實際上我國把核反應爐搬上艦艇也不算晚, 第一型核潛艇發展的時候就實現了艦用核反應爐的應用, 不過受限於當時我國整體工業實力和經濟能力的問題, 艦用核反應爐也僅僅在潛艇上實現, 而對於水面艦艇核反應爐的研究應用基本上是空白一片。

有人認為難道水面艦艇用起核反應爐與潛艇有什麼不一樣?難道空間逼仄的潛艇反而更容易?實際上核技術應用在水面艦艇確實與潛艇不一樣, 光靠照搬即使解決有無問題, 最後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專門研究, 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技術問題都需要真正的應用經驗來驗證。

即使在冷戰時期那軍事技術幾乎發展到極致的美蘇兩國, 在把核動力應用於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前也進行了不少實驗性質的應用, 建造了很多核動力水面艦艇;在民用核技術領域比較發達的德國和日本, 研究了幾十年核動力上艦最後也功敗垂成,

用實踐經驗印證了核動力上艦的難度。

在近期的開始的上海國際海事展上, 中船重工一次展示了2萬噸海洋核動力平臺、可潛式海洋核動力平臺、核動力綜合保障船、核動力破冰船4種核動力平臺及船舶, 再加上這幾年來不斷傳出我國核動力艦船的消息, 很多人都認為我國的艦用核動力已經成熟,基本能滿足我國未來的航母動力需求,實際上這算是一種誤解了。

中船重工的展品從本質上來說是軍轉民項目的成功,對核動力航母的發展有很大意義,但這個意義也僅限於核動力在水面艦艇的安裝使用方面,核動力航母所要求的先進大功率、高效化和小型化等方面的技術,我國還並不完備。

直接把核潛艇反應堆搬上航母並不是沒有先例,法國就這麼做了,結果使用了“凱旋”級核潛艇K-15核反應爐的“戴高樂”號只有25節的最大航速,即使法國人堅稱能跑到27節,仍不如原來“克萊蒙梭”的32節,也是二戰後航速最慢的新造傳統動力航空母艦。

可以說法國這個堪稱愚蠢的行為給全世界當了一把反面典型,所以中國若要造核動力航母,必定會先實現核反應爐大功率、小型化技術的成熟。

很多人都認為我國的艦用核動力已經成熟,基本能滿足我國未來的航母動力需求,實際上這算是一種誤解了。

中船重工的展品從本質上來說是軍轉民項目的成功,對核動力航母的發展有很大意義,但這個意義也僅限於核動力在水面艦艇的安裝使用方面,核動力航母所要求的先進大功率、高效化和小型化等方面的技術,我國還並不完備。

直接把核潛艇反應堆搬上航母並不是沒有先例,法國就這麼做了,結果使用了“凱旋”級核潛艇K-15核反應爐的“戴高樂”號只有25節的最大航速,即使法國人堅稱能跑到27節,仍不如原來“克萊蒙梭”的32節,也是二戰後航速最慢的新造傳統動力航空母艦。

可以說法國這個堪稱愚蠢的行為給全世界當了一把反面典型,所以中國若要造核動力航母,必定會先實現核反應爐大功率、小型化技術的成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