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好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主動仗

妥善處理政府性債務特別是隱性債務, 不僅是重要經濟任務, 更是重大政治責任。 政府性債務問題, 說到底是發展理念和政績觀的問題, 反映出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仍然存在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勢, 習慣于走靠高負債拉動增長的老路。 要堅決落實中央關於推動高品質發展和防範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的部署要求, 堅持底線思維, 既解決老問題, 又立好新規矩;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決不搞政績工作、形象工程;堅持穩中求進, 把握政策出臺的時機、力度和節奏, 保持大局穩定;堅持分類施策,

抓住主要矛盾, 提高工作實效;堅持壓實責任, 一級抓一級。 當前, 要按照“底數一定要厘清、措施一定要精准、重點一定要保證、底線一定要守住”的要求, 明界限、盤底數, 化存量、控增量, 堵後門、開前門, 採取務實舉措, 掌握主動權, 打好主動仗。

實施“四個一批”。 在全面核實甄別全省債務特別是隱性債務底數的基礎上, 按照“停、緩、調、撤”的總體思路, 有效化解債務存量, 嚴格控制債務增量。 一是停建一批。 對不屬於中央重點專案和省委、省政府明確的民生實事專案及重點項目, 且本地債務已超過警戒線的未開工項目, 予以停建。 二是緩建一批。 對已開工建設的城市景觀等專案, 債務成本高、風險大的, 暫緩建設。

三是調減一批。 對投資規模大、標準脫離實際的, 壓減投資規模。 四是撤銷一批。 對違反中央規定頂風違規舉債的, 堅決予以撤銷。

嚴把“四道關口”。 一是土地供應關。 加強對土地儲備、招拍掛的監管;土地儲備嚴格按相關規定運作, 明確各類平臺公司不得再承擔政府土地儲備職能。 二是專案管理關。 規範PPP專案, 嚴格執行負面清單管理, 對不合規專案在甄別後予以分類處置。 三是企業債券發行關。 從嚴審核把關各級政府平臺公司的發債申請, 支援有效益的實體企業發債。 四是平臺整改關。 嚴格按要求推進融資平臺公司改革轉型, 撤銷“空殼類”、整合“相近類”、轉型“實體類”, 對平臺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重大融資行為加強監管和考核。

強化“四個約束”。 一是除政府債券外, 不得新增系統外需要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 二是列入債務風險紅色警告的縣市區不得新增地方債務。 三是鎖定隱性債務規模, 並將化債成效納入黨政領導班子考核和績效考核。 四是實行化解存量債務與新增債券額度安排、財政轉移支付分配掛鉤。

開好“四個前門”。 一是置換存量債。 適時完成存量債務置換工作。 二是用好新增債。 試點發行專案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政府專項債券。 三是實施規範的PPP。 有序推進除負面清單之外, 有穩定現金流和中長期投資回報的PPP專案。 四是拓寬籌資管道。 採取預算安排、加快土地流轉、處置閒置資產、債務重組等方式積極化解債務風險, 提高政府財力和償債能力。

盤活趴賬資金, 激發民營資本, 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實現“四個確保”。 一是保重點專案。 統籌資金重點保障中央和省級確定的重大項目, 確保“三大攻堅戰”協調推進。 二是保民生實事。 落實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12件為民辦實事專案, 確保兌現承諾。 三是保高品質發展。 按照“產業項目建設年”的部署要求, 進一步加大產業投資, 引導投資轉向產業建設和實體經濟, 確保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四是保大局穩定。 進一步完善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隱性債務監測機制和應急處置預案, 做到風險早發現、早提示、早處置。

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這句話並沒有過時。 我們務必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把每一筆政府資金用好, 使之遵循經濟規律、符合人民意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