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非遺扶貧,鼓起群眾信心

原標題:非遺扶貧, 鼓起群眾信心(文化脈動·文化扶貧系列報導之一)

貴州省龍裡縣平坡村的苗家婦女在農閒時學習平坡苗族農民畫,

如今, 30人左右的平坡農民畫創作隊伍每年可創作3000多幅作品, 銷售額突破50萬元。 人民視覺

編者按:扶貧先扶志, 治貧先治愚。 扶貧不僅要扶物質, 也要扶精神、扶文化, 公共文化在扶貧方面責任重大。 實施文化扶貧、補齊文化短板, 將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 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 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 本版推出系列報導, 關注我國文化扶貧的系列探索和初步成果, 並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

“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生活得有力量”——這兩年, 有了熟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 新疆哈密繡娘阿孜古麗對未來的脫貧致富充滿希望。

我國許多老少邊窮地區都擁有特色突出、數量眾多的非遺資源,

卻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 甚至“任憑雨打風吹去”。 資源變資產, 無疑能在扶貧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 以非遺人才培訓、非遺衍生品開發為突破口, 各地在非遺扶貧上做出了積極探索, 越來越多的貧困戶綻開了笑顏。

傳統工藝+現代設計

3月15日, 在杭州市最繁華的核心商圈杭州大廈, 一場非遺創意旗袍秀吸引了大批目光。 “我們從2014年開始引進一些傳統工藝產品, 在商場專門設立了傳統文化產品館, 但是這些產品和生活不太貼近, 銷售的狀況並不理想。 ”這次的旗袍時尚秀獲得成功, 杭州大廈總經理俞勇重拾信心, “以創意旗袍為代表, 越來越多的傳統工藝產品在與時尚、生活接軌, 不是簡簡單單的老樣子。 我們願意將這些產品作為一種新的時尚向社會推廣。

貴州水族馬尾繡傳承人吳永枝看到馬尾繡旗袍如此受歡迎, 她特別激動。 “要推動馬尾繡的傳承和發展, 需要與時尚和市場結合。 我們貴州有很好的刺繡工藝, 但是缺乏比較好的創意、產業來帶動。 如果能和服裝產業對接, 我們的繡娘就有活兒幹了, 在家就能脫貧致富奔小康。 ”吳永枝說。

俞勇和吳永枝之前遇到的情況, 正是傳統非遺衍生品進入市場常常會遭遇的尷尬局面。 傳承人不能進行創造性轉化、拿不出讓市場瞭解和接受的產品, 不少絕技很可能“絕”了, 遺產也只能困在展櫃裡。 比如, 有的瓷器一直是禮品瓷, 體大昂貴, 一般家庭很難負擔得起;有的雕刻選料苛刻,

甚至與當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衝突, 市場交易受限……若非遺從業者的生活難以為繼, 非遺扶貧無疑是“鏡花水月”。

今年3月5日, 全國兩會首場“代表通道”上, 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講述了貴州赤水竹農通過非遺赤水竹編脫貧致富的故事, “一根成本只有10元左右的竹料, 經過巧妙的設計加工, 便能身價百倍。 編織一個工藝品, 農民能從中獲得100元的收益。 ”目前她已經帶領近千名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將傳統工藝產品與現代設計相結合, 繼承、創新和轉化, 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是非遺扶貧工作的基礎環節。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趙罡說, “應該解答如何將過去在鄉村傳承的手工藝創造性轉化為當代在城市傳承的手工藝;讓過去一些以謀生為目的,

在現代逐漸失去生存土壤的手工產品, 能夠轉化為適應當代人休閒娛樂、怡情美育的手工藝。 ”

如何把趙罡的這些思考廣泛地傳遞給非遺傳承人和從業者?實際上, 趙罡現在的另一身份是“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畫”(以下簡稱研培計畫)的導師。 研培計畫利用高等藝術院校、綜合性大學、研究機構以及職業技術學校的資源, 通過對非遺傳承人和從業者進行集中的研修、研習和普及培訓、具體指導, 提高傳統手工藝的設計、製作水準, 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7年上半年參加研培計畫的學員, 返回當地培訓新的學員並帶動約9500人就業, 其中貧困人口占就業總人數的58%,每家企業平均帶動47人就業,實現帶動就業人員人均年收入2.2萬元。

青海民族大學指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成立了三個土族盤繡的鄉鎮企業合作社,幫助簽訂蘇州著名品牌企業9萬元盤繡訂單,惠及當地300餘名土族繡娘。

市場開拓+品牌運作

近年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與許多企業合作,啟動了“讓媽媽回家”計畫。當地婦女報名就能免費參加培訓,接受專業指導,培訓合格後,這些繡娘將得到織布、刺繡等手工產品訂單。項目推動160余名農村婦女回了家、掌握了技術、提高了收入。

江西省婺源縣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帶動群眾從事工藝紙傘、木雕及歙硯等相關產業,目前,該縣有5600余戶貧困戶因此逐步實現脫貧。

當前,非遺扶貧在多地已初見成效,贏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一大經驗就是打通設計、製作、銷售等環節,為好產品打開了銷路。

之前,多數非遺傳承人和貧困群眾往往只擅長埋頭做事,缺乏市場開拓、產品宣傳、品牌運作的意識和能力,手中的產品無法變現,制約了非遺扶貧的開展。所以,打開傳承人的思路和眼界,提升其市場運作能力,幫助其搭建平臺、拓展市場,意義重大。

2016年起,國家文化部門支援擁有較強設計能力的企業、高校、機構,先後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貴州雷山等地設立了10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共研發了1000多種文化產品。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繡協會,接收訂單1.7萬餘件,近千名繡娘直接參與訂單製作,每人月均增收1500元。

“近年來,做刺繡的人多了,村裡更熱鬧了,刺繡讓我們掙上錢了,我們的村子也更有活力了。”哈密繡娘阿那熱姆說。

有陣地、有管道、有平臺的相關企業與非遺從業者強強聯合,也是提升非遺衍生品市場競爭力的突破點。貴州雷山工作站引進了多家品牌企業,利用企業成熟的現代管理和產銷機制迅速有效地實現工作成果的轉化,提高產品品質。企業則通過參與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傳統工藝的養分,滋養和提升了品牌價值。

此前,某直播平臺把宣傳和銷售貧困地區的非遺衍生品放到了線上,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平臺負責人表示:“直播平臺需要優質內容提升品質,非遺衍生品則需要新穎的行銷平臺,兩者結合能雙贏。”

為進一步加大行銷推廣力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阿裡巴巴合作實施了“非遺觸網計畫”,協助非遺傳承人、從業者開通40餘家淘寶店,探索傳統工藝的網路推廣、銷售模式。貧困山區裡的好產品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推動了非遺扶貧走向深入。

產權保護+更多“哲匠”

非遺扶貧要想取得更大的成果,無疑需要產品更優、領域更寬、市場更好。

非遺本應該是具有獨特性甚至唯一性的,然而當前,各地將非遺衍生品簡單化開發的例子還有很多,一些迎合大眾或抄襲模仿的行為,淹沒了民族特色、傳統味道、非遺個性,只會讓市場反感。湖北武漢漢繡傳承人王子怡深有感觸地說,非遺的“尋根”和“知藝”十分重要,“將漢繡的文化和技藝梳理清楚,能幫助我設計新題材、新圖案、新色彩,但核心永遠不能離開本來的藝術特色。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產品,市場反響也最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說,以傳統工藝對接現代服裝設計為例,簡單的拼接,在服裝表面堆積中國元素和中國符號的現象還比較普遍,“解答這些問題,還要深挖傳統織繡印染技藝的文化內涵,對材料和工藝進行解構和重組;此外,研究獨有特色的裁剪體系,在服裝內部結構和穿戴禮儀上做文章,建立東方服飾美學。”

針對目前出現的問題而言,非遺的設計轉化、非遺扶貧的實施,必須堅持循序漸進,防止急功近利損害非遺本身,也要增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維護核心利益。專家們建議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相關大中專院校,以及相關優勢企業,進一步加大對非遺傳承人和從業者的培訓、引導,讓更多工匠成長為多面手的“哲匠”。

專家指出,非遺衍生品要更好地走向市場,必須抓住年輕人這個群體做文章,“可加大力度聯姻電商、新媒體,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行銷。一方面讓非遺流行起來,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人關注到貧困地區的方方面面,凝聚社會力量推動扶貧事業。”《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6日 19 版)

其中貧困人口占就業總人數的58%,每家企業平均帶動47人就業,實現帶動就業人員人均年收入2.2萬元。

青海民族大學指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成立了三個土族盤繡的鄉鎮企業合作社,幫助簽訂蘇州著名品牌企業9萬元盤繡訂單,惠及當地300餘名土族繡娘。

市場開拓+品牌運作

近年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與許多企業合作,啟動了“讓媽媽回家”計畫。當地婦女報名就能免費參加培訓,接受專業指導,培訓合格後,這些繡娘將得到織布、刺繡等手工產品訂單。項目推動160余名農村婦女回了家、掌握了技術、提高了收入。

江西省婺源縣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帶動群眾從事工藝紙傘、木雕及歙硯等相關產業,目前,該縣有5600余戶貧困戶因此逐步實現脫貧。

當前,非遺扶貧在多地已初見成效,贏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一大經驗就是打通設計、製作、銷售等環節,為好產品打開了銷路。

之前,多數非遺傳承人和貧困群眾往往只擅長埋頭做事,缺乏市場開拓、產品宣傳、品牌運作的意識和能力,手中的產品無法變現,制約了非遺扶貧的開展。所以,打開傳承人的思路和眼界,提升其市場運作能力,幫助其搭建平臺、拓展市場,意義重大。

2016年起,國家文化部門支援擁有較強設計能力的企業、高校、機構,先後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貴州雷山等地設立了10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共研發了1000多種文化產品。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繡協會,接收訂單1.7萬餘件,近千名繡娘直接參與訂單製作,每人月均增收1500元。

“近年來,做刺繡的人多了,村裡更熱鬧了,刺繡讓我們掙上錢了,我們的村子也更有活力了。”哈密繡娘阿那熱姆說。

有陣地、有管道、有平臺的相關企業與非遺從業者強強聯合,也是提升非遺衍生品市場競爭力的突破點。貴州雷山工作站引進了多家品牌企業,利用企業成熟的現代管理和產銷機制迅速有效地實現工作成果的轉化,提高產品品質。企業則通過參與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傳統工藝的養分,滋養和提升了品牌價值。

此前,某直播平臺把宣傳和銷售貧困地區的非遺衍生品放到了線上,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平臺負責人表示:“直播平臺需要優質內容提升品質,非遺衍生品則需要新穎的行銷平臺,兩者結合能雙贏。”

為進一步加大行銷推廣力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阿裡巴巴合作實施了“非遺觸網計畫”,協助非遺傳承人、從業者開通40餘家淘寶店,探索傳統工藝的網路推廣、銷售模式。貧困山區裡的好產品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推動了非遺扶貧走向深入。

產權保護+更多“哲匠”

非遺扶貧要想取得更大的成果,無疑需要產品更優、領域更寬、市場更好。

非遺本應該是具有獨特性甚至唯一性的,然而當前,各地將非遺衍生品簡單化開發的例子還有很多,一些迎合大眾或抄襲模仿的行為,淹沒了民族特色、傳統味道、非遺個性,只會讓市場反感。湖北武漢漢繡傳承人王子怡深有感觸地說,非遺的“尋根”和“知藝”十分重要,“將漢繡的文化和技藝梳理清楚,能幫助我設計新題材、新圖案、新色彩,但核心永遠不能離開本來的藝術特色。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產品,市場反響也最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說,以傳統工藝對接現代服裝設計為例,簡單的拼接,在服裝表面堆積中國元素和中國符號的現象還比較普遍,“解答這些問題,還要深挖傳統織繡印染技藝的文化內涵,對材料和工藝進行解構和重組;此外,研究獨有特色的裁剪體系,在服裝內部結構和穿戴禮儀上做文章,建立東方服飾美學。”

針對目前出現的問題而言,非遺的設計轉化、非遺扶貧的實施,必須堅持循序漸進,防止急功近利損害非遺本身,也要增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維護核心利益。專家們建議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相關大中專院校,以及相關優勢企業,進一步加大對非遺傳承人和從業者的培訓、引導,讓更多工匠成長為多面手的“哲匠”。

專家指出,非遺衍生品要更好地走向市場,必須抓住年輕人這個群體做文章,“可加大力度聯姻電商、新媒體,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行銷。一方面讓非遺流行起來,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人關注到貧困地區的方方面面,凝聚社會力量推動扶貧事業。”《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6日 19 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