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點思考:玩民樂的為什麼老年人居多?

(夏雲圖文)

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崇明縣新河鎮, 昨天舉辦了第三屆長三角地區民樂邀請賽, 江浙滬20支民樂隊、江南絲竹隊參加了這次邀請賽和行街表演。

儘管演出的節目精彩, 但是本人的直接印象是, 參賽隊伍的人員年齡普遍偏高, 年輕人參與程度較低, 尤其那些參與行街表演的人員幾乎個個是白髮蒼蒼的老者, 我不免對我國民族樂隊的發展現狀感到擔憂, 擔心長此以往, 我國傳統的一些民族器樂演奏會不會後繼無人。

針對我的這個問題, 有關民樂專家指出, 除了老年人有閒暇時間之外, 重點是普及率還不高。 儘管我國民族音樂近年來取得巨大的進步, 但發展的現狀並不盡如人意。

專家說, 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中設置的都是西方的音樂體系和樂理知識, 並不能很好地和民族音樂結合。 而中小學教育中, 大部分人對於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並不重視。

相反, 民樂在港澳臺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都發展迅速, 如在新加坡, 很多民樂專業團隊的人員, 除了在專業團隊排練表演之外, 平時都到社會上兼課, 到中小學校裡普及民樂知識, 團員的收入甚至比單位的要高出許多。

專家說, 目前新加坡民間民樂隊的演奏水準普遍很高, 幾乎可以達到專業水準。 此外, 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業餘民樂團隊的演奏水準也都很高。

有識人士認為, 外來音樂形式多樣、內容活潑, 獲得了越來越多青年人的青睞, 要使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跟上時代的步伐,

有所發展, 這就需要在中小學校普及民族音樂學習, 要在創作上下功夫, 改變人們長期以來對民族音樂的標籤化、刻板化印象, 最後一點, 要讓民族音樂進一步商業化, 鼓勵民族音樂團隊走向市場, 在商業化發展的道路上發展壯大, 贏得觀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