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孔子身上佩劍了沒有

以仁愛著稱的孔子, 常常是以一種溫恭儉良的文雅形象示人的, 但在我們看到的一些雕像或是畫作上, 孔子是以腰間佩一柄寶劍形象示人的,

這雖然是個很小的細節, 可是也引起了不少質疑, 孔子為文廟之尊, 孔子行仁愛不共武事,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當佩劍的孔子出現在人們眼前, 怎麼看都貌似與儒風不匹, 所以現在好多人都認為孔子不宜佩劍示人。

關於孔子佩劍這個事, 宜不宜的看法只能是後人的揣度, 要有理有據地求證這個事, 我們只能結合孔子所處的時代裡去追溯一些究竟, 再以此判斷孔子佩劍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妨先從孔子所處的環境看。 春秋時期因戰事頻繁, 幾乎是全民皆兵, 男性青壯年更是耕戰合一, 孔子周遊列國時, 見逐于魯, 削跡于衛, 伐樹于宋, 窮于商周, 圍于陳蔡, 一路上奔波勞頓不說, 遇到野獸的概率也不小,

但更經常可能的是遭遇到種種戰亂危險, 在大戰小戰不斷的動盪年代,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者要順利地實現周遊列國, 那麼為防身而佩劍就是孔子最自然不過的選擇了。

而從孔子辦學的教學內容看, “六藝”中有禮、樂、射、禦、書、數, 其中射與禦都屬當時軍事方面的作戰才能, 孔子的《為政》篇中也有明確的“足兵”思想, 在與齊國“夾穀之會”時也強調了“有文事必有武備”這一思想。 再反觀孔子學生中的七十二賢人中, 冉有, 子路、樊遲、有若、公良儒等都是孔子親自培養的具有軍事才能的學生。 在文事武備的思想下, 不光孔子會佩劍, 就連孔子的學生也很有可能配劍的。

劍被稱為“百兵之君”;君即為君子之義。 古時文人學者都講究配劍,

一方面劍可用來防身, 另一方面則可健體。 況且劍本身亦有文武之說, 劍抦配帶有穗狀劍袍的為文劍, 武劍則無。 如此看來, 孔子佩的劍自是為文劍無疑。

劍的發展更使劍慢慢演化成一種文化。 劍文化在春秋初期就已經出現。 劍可分單劍、雙劍、短劍,

如三尺龍泉劍, 七尺長劍, 十字短劍。 春秋時的短劍以吳、越之地製作的最為精良, 當時就吳地著名的鑄劍者就是幹將、莫邪, 夫妻兩人鑄的雌雄雙劍天下聞名, 今天蘇州虎丘山上還有著名的劍池遺跡, 即是當時幹將莫邪為吳王闔閭造劍之所。

隨著劍作為一種有文化象徵意義的兵器深入人心, 劍不僅極受世人重視, 還因富於實用和裝飾意義, 被慢慢融入禮制。 這時侯劍不僅被視作用於沙場的兵器, 更是受世人雅愛的禮器了。 以周秦漢唐2000多年間, 古人一直盛行佩劍之風, 且只有貴族才能佩帶, 而腰間懸劍也是士的標配, 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而孔子佩劍出行, 充分彰顯了丰姿偉儀的一代儒者的名士風雅, 合禮, 合儀,

合度。

莊子也曾說過"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這話, 這個鉤就是服飾腰間所傳束一條皮帶或絲帶, 帶頭有鉤便於拴結, 叫作帶鉤, 相當於是我們現代人所用的皮帶扣, 這個鉤可以作劍鉤, 就是一端固定於劍鞘, 一端勾扣於腰帶。 當時的士農工商為國之四民, 凡“士”, 皆佩劍出行。 佩劍事和文人無關, 它與“士”的身份有關, 所以孔子佩劍, 體現的也正是儒士的一種風雅了。

戰國時期鐵劍也開始使用,鍛制技術提高使劍從原來短而厚向長而薄發展。在秦國尚武精神的影響下,到了秦簡公贏悼子在位時,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帶劍的特權允許官吏、百姓佩劍,直到成年貴族男子佩劍成風,太史公在《史記》載秦王成人禮時行“己酉,王冠,帶劍。”可見佩劍出行更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戰國時的這種長劍雖有利於實戰,但要拔劍出鞘卻不方便,在荊軻刺秦王故事中,秦王贏政就因為劍刃太長一下拔不出來差點喪命。而到秦統一六國後,秦“銷天下之兵於咸陽”,焚書坑儒,高壓統治下民間不得私藏劍器,劍與儒生的命運一樣被專制。

漢朝建立後,總結了亡秦的病因,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的董仲舒認為“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黻之在前,赤烏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飾也。”在董仲舒倡儒的主張推進下,孔子的造型也從此確立,並流傳到了現在。

所以我們常見到孔子就是這個樣子了,他不著冠,布巾,長劍在左,短刀在右。這樣的孔子,致力於修《春秋》,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無王者之位,被 稱為素王。後來更有人頌德孔子"三千弟子標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作為素王的孔子,他的王者之劍,不可沒有。

當劍佩在身,素王的威儀,才堪稱完美。

本文作者為中財論壇會員遠牽,原文標題為《孔子身上佩劍了沒有》。

歡迎關注中財論壇頭條號,每日為您推送精選文章。

戰國時期鐵劍也開始使用,鍛制技術提高使劍從原來短而厚向長而薄發展。在秦國尚武精神的影響下,到了秦簡公贏悼子在位時,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帶劍的特權允許官吏、百姓佩劍,直到成年貴族男子佩劍成風,太史公在《史記》載秦王成人禮時行“己酉,王冠,帶劍。”可見佩劍出行更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戰國時的這種長劍雖有利於實戰,但要拔劍出鞘卻不方便,在荊軻刺秦王故事中,秦王贏政就因為劍刃太長一下拔不出來差點喪命。而到秦統一六國後,秦“銷天下之兵於咸陽”,焚書坑儒,高壓統治下民間不得私藏劍器,劍與儒生的命運一樣被專制。

漢朝建立後,總結了亡秦的病因,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的董仲舒認為“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黻之在前,赤烏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飾也。”在董仲舒倡儒的主張推進下,孔子的造型也從此確立,並流傳到了現在。

所以我們常見到孔子就是這個樣子了,他不著冠,布巾,長劍在左,短刀在右。這樣的孔子,致力於修《春秋》,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無王者之位,被 稱為素王。後來更有人頌德孔子"三千弟子標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作為素王的孔子,他的王者之劍,不可沒有。

當劍佩在身,素王的威儀,才堪稱完美。

本文作者為中財論壇會員遠牽,原文標題為《孔子身上佩劍了沒有》。

歡迎關注中財論壇頭條號,每日為您推送精選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