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氏威名與嶽飛不相伯仲,一子孫卻叛國降金,家族命運悲劇收場!

“靖康之變”之後, 康王趙構建立了南宋政權, 與金國形成對峙之勢, 從此宋金兩國戰火不斷。 在南北長期交戰的過程中, 湧現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領。 在這些將領中, 有兩位兄弟吳玠、吳磷, 與岳飛、韓世忠一樣, 成為南宋時期名冠全國的抗金名將, 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宋金兩國交戰主要有兩大戰場。 在金兵的多次大規模南侵中, 中原一帶由嶽飛鎮守, 而西部川陝地區則是吳玠吳磷兄弟的舞臺。 紹興五年(1135年), 吳氏兄弟在仙人關大破金軍, 徹底粉碎了金人試圖突破巴蜀, 出三峽以撼江浙的戰略意圖, 兄弟二人從此威名遠揚。

史書將南宋初期宋軍抵禦金軍入侵這段歷史稱為一次“中興”, 把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四位抗金功績最為突出的軍事統帥稱為“南宋中興四將”。 但有人評價, 論文治武功, 吳玠遠在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之上, 應該與嶽飛不相伯仲。 可見吳玠吳磷兄弟在當時的聲譽。 吳玠因功官至四川宣撫使, 紹興九年(1139年), 病逝于仙人關(今徽縣南), 終年47歲。 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 追封為涪王。

吳玠死後, 吳磷接替吳玠升為龍神四廂都指揮使, 成為陝西抗金的主帥, 負責鎮守西線。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金國調集60萬大軍傾巢南下, 僅1個多月就攻打到長江北岸, 南宋朝野大為震驚。 朝廷急忙任命吳磷為四川宣撫使兼陝西、河南招討使。 這時吳磷已是62歲高齡, 他臨危受命, 指揮西線宋軍奮勇抗敵, 接連收復秦州、洮州、商州等地, 並吸引了大批金軍,

極大地緩解了東南戰場的壓力, 保證了南宋王朝西南邊境的安全和穩固。

吳磷負責鎮守川陝地區前後長達30年。 乾道元年(1165年), 吳磷被召回京城, 受到了宋高宗、宋孝宗的禮遇, 詔拜他為太傅, 封新安郡王, 仍領宣撫使, 鎮守興元(今陝西漢中)。 乾道三年(1167年), 吳磷病逝于任所, 享年66歲, 逝後追封信王。 據《宋史·吳磷傳》稱, 吳磷著有《兵法》一書, 被“知兵者取焉”。

吳挺正是吳磷的第五子, 吳玠的侄兒。 據碑文記載, 吳挺生於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 他從小受父輩的薰陶, 17歲時開始跟隨父親出征, 驍勇善戰, 屢建奇功。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 時任興州駐劄御前中軍第一正將的吳挺, 被宋高宗召見後, 升任“兩浙東路兵馬都監兼御前袛應”, 留在首都臨安任職。 紹興二十九年, 回川任添差利州路兵馬鈴轄, 後改任利州西路興州御前諸軍前軍統制兼主管中軍軍馬。 由於參加了紹興三十一年的抗金戰爭並建功, 此後吳挺升任興州御前諸軍中軍統制、熙河路經略安撫使。

吳磷病逝後,川人丞相虞允文主導對吳氏軍隊勢力的整肅,吳挺被調離川陝地區,回到首都任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淳熙元年(1174年),由於宋孝宗的倚重,吳挺受命為定江軍節度使,並出任興州諸軍都統制。至此吳氏又重新掌握了四川的主要兵權。不過,此時的吳氏軍隊勢力已縮小,與吳玠、吳磷相比,已難望其項背了。淳熙五年(1178年),吳挺兼任利州西路安撫使、興州知州。期間,吳挺積極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為當地百姓稱道。

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春,久病的吳挺請求退休,得到了朝廷的同意,並授予太尉的官銜。但詔書還未到達,吳挺即已病死于任所,終年56歲,後歸葬于成州,即今成縣石碑所在地。

吳挺的陵墓和神道碑是由吳挺的兒子吳曦修建樹立的。正是這位吳曦,讓吳氏一門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由於長期的經營,到了吳曦這一輩,吳氏家族在四川地區已發展成為最有影響亦最具勢力的家族,”吳氏當中興危難之時,能百戰以保蜀,傳之四世,恩威益張,根本益固,蜀人知有吳氏而不知有朝廷。”這一情形引起了南宋朝廷的擔憂和警惕,遂開始設法削弱和剷除吳氏在四川的勢力。吳曦也因此一直被安排在川外任職,吳挺死後,吳曦連回蜀奔喪也被強行禁止,這一舉措更加加劇了吳曦對朝廷的不滿,也為日後吳曦的變節埋下了隱患。

慶元四年(1198年),吳曦負責修建的宋光宗園陵獲得了當朝皇帝的極大滿意和讚賞,吳曦被升任為武甯軍承宣使,兩年後又被升為太尉。隨即,吳曦又攀附上了擁立宋甯宗的權臣韓侂胄。嘉泰年間,韓侂胄準備北伐,吳曦借機請求回到吳氏大本營四川並獲得了同意,吳曦遂被任命為興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制,兼任興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撫使。

如願返回四川並掌握了兵權。開禧二年(1206年),朝廷又詔命吳曦為四川宣撫副使,兼陝西、河東招撫使,主持西線戰事,協助韓侂胄北伐。

出人意料的是,吳曦卻叛變了,他不但按兵不動,還把階、成、和、鳳四州,就是今天的武都、成縣、西和、陝西鳳縣等地獻給了金國。請求金國封他為蜀王。開禧三年(1207年),吳曦在興州稱王。但僅僅只過了41天,吳曦便被殺,死的時候46歲。

吳挺陵園是慶元四年(1198年)動工修建的,此時正好由吳曦負責督修的宋光宗園陵剛剛完工。由於有了建陵的經驗和仿照的物件,所以吳挺陵園裝飾豪華,石翁仲、石羊等石雕林立,整個陵墓建設氣勢宏大,堪與皇家陵園媲美。當地的人們在上世紀初期還能大致領略其曾經的壯觀場面。成縣文化館今天還保存有吳挺園陵的石羊。

如今,吳挺的陵園早已沒入地下,但從吳挺碑和有關史料對吳挺陵的描述來看,它的建造者吳曦應該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據稱,他在為官、領兵打仗方面都很有一套,只可惜由於南宋朝廷缺少對吳氏軍事勢力的信任,使一個本應以保家衛國為己任的武將卻做出了大逆不道之舉,讓人不勝唏噓。

吳曦死後 ,其妻子皆被處死。受其牽連,吳磷的其他子孫都被逐出蜀地流放,只有吳玠的子孫免於連坐,負責祭祀吳磷。至此,為南宋朝廷立下赫赫戰功,80年榮耀的吳氏家族最後以悲劇的形式黯然收場。

吳磷病逝後,川人丞相虞允文主導對吳氏軍隊勢力的整肅,吳挺被調離川陝地區,回到首都任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淳熙元年(1174年),由於宋孝宗的倚重,吳挺受命為定江軍節度使,並出任興州諸軍都統制。至此吳氏又重新掌握了四川的主要兵權。不過,此時的吳氏軍隊勢力已縮小,與吳玠、吳磷相比,已難望其項背了。淳熙五年(1178年),吳挺兼任利州西路安撫使、興州知州。期間,吳挺積極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為當地百姓稱道。

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春,久病的吳挺請求退休,得到了朝廷的同意,並授予太尉的官銜。但詔書還未到達,吳挺即已病死于任所,終年56歲,後歸葬于成州,即今成縣石碑所在地。

吳挺的陵墓和神道碑是由吳挺的兒子吳曦修建樹立的。正是這位吳曦,讓吳氏一門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由於長期的經營,到了吳曦這一輩,吳氏家族在四川地區已發展成為最有影響亦最具勢力的家族,”吳氏當中興危難之時,能百戰以保蜀,傳之四世,恩威益張,根本益固,蜀人知有吳氏而不知有朝廷。”這一情形引起了南宋朝廷的擔憂和警惕,遂開始設法削弱和剷除吳氏在四川的勢力。吳曦也因此一直被安排在川外任職,吳挺死後,吳曦連回蜀奔喪也被強行禁止,這一舉措更加加劇了吳曦對朝廷的不滿,也為日後吳曦的變節埋下了隱患。

慶元四年(1198年),吳曦負責修建的宋光宗園陵獲得了當朝皇帝的極大滿意和讚賞,吳曦被升任為武甯軍承宣使,兩年後又被升為太尉。隨即,吳曦又攀附上了擁立宋甯宗的權臣韓侂胄。嘉泰年間,韓侂胄準備北伐,吳曦借機請求回到吳氏大本營四川並獲得了同意,吳曦遂被任命為興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制,兼任興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撫使。

如願返回四川並掌握了兵權。開禧二年(1206年),朝廷又詔命吳曦為四川宣撫副使,兼陝西、河東招撫使,主持西線戰事,協助韓侂胄北伐。

出人意料的是,吳曦卻叛變了,他不但按兵不動,還把階、成、和、鳳四州,就是今天的武都、成縣、西和、陝西鳳縣等地獻給了金國。請求金國封他為蜀王。開禧三年(1207年),吳曦在興州稱王。但僅僅只過了41天,吳曦便被殺,死的時候46歲。

吳挺陵園是慶元四年(1198年)動工修建的,此時正好由吳曦負責督修的宋光宗園陵剛剛完工。由於有了建陵的經驗和仿照的物件,所以吳挺陵園裝飾豪華,石翁仲、石羊等石雕林立,整個陵墓建設氣勢宏大,堪與皇家陵園媲美。當地的人們在上世紀初期還能大致領略其曾經的壯觀場面。成縣文化館今天還保存有吳挺園陵的石羊。

如今,吳挺的陵園早已沒入地下,但從吳挺碑和有關史料對吳挺陵的描述來看,它的建造者吳曦應該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據稱,他在為官、領兵打仗方面都很有一套,只可惜由於南宋朝廷缺少對吳氏軍事勢力的信任,使一個本應以保家衛國為己任的武將卻做出了大逆不道之舉,讓人不勝唏噓。

吳曦死後 ,其妻子皆被處死。受其牽連,吳磷的其他子孫都被逐出蜀地流放,只有吳玠的子孫免於連坐,負責祭祀吳磷。至此,為南宋朝廷立下赫赫戰功,80年榮耀的吳氏家族最後以悲劇的形式黯然收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