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沒有孩子天生不愛閱讀,是你的方式有問題

總有父母說, 我家孩子太好動, 根本靜不下來, 不像別人家的孩子天生就愛讀書。 事實確是如此嗎?

美國著名心理導師迪派克·約伯拉說過, 我們現在的樣子不是我們剛出生嬰兒時的樣子, 而是被大人放在一個容器裡擠出來變形的樣子。 孩子的對閱讀的抗拒和厭惡不過是在家長的錯誤引導下而產生的結果, 如果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再將原因歸咎于孩子的性格, 只能導致惡性循環的產生。

有次我跟一位媽媽聊天時, 正巧說到了她孩子的閱讀現狀。 這位媽媽很苦惱地告訴我, 雖然能讓孩子每天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但她的女兒每次都像完成任務一樣, 對讀書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厭惡和反抗。 而這位媽媽常常灌輸給孩子的想法是:“你不多讀一些課外書, 怎麼能學好語文呢?”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曾提出:“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

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他目的。 恰是這種‘沒有其他目的, 才能讓孩子喜歡這項活動’。 ”

這位媽媽的做法無疑是對孩子產生了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 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在制度和壓力下完成了父母想法。

一切教育都是從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 閱讀變成了一種對兒童天性的矯形。

雖然不宜給閱讀設上邊邊框框, 但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的確離不開家長或老師的引導和幫助。 這一點我自身深有體會。

我雖然經常會跟家裡的小孩自誇說上大學時得過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競賽一等獎, 但我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並不喜歡閱讀。 直到初中時事情才發生了轉機。

初二的語文課是一位臨時的代課老師上的, 她總是喜歡誇獎學生的作文。 從書寫到標點, 從結構到具體手法, 她總能真切地找到具體的一點進行點評。

我的閱讀興趣無疑也是這樣激起的, 她總會告訴我作文的某個例子用得很好, 但如果看了另一本書的話將會做得更好;也會告訴我某句詩用得很有文采,

但這首詩中還有更美的句子。 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 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郁, 在有了閱讀的積累之後, 作文能力的提升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

由此可見, 只要給予適當的正面的引導, 逐漸培養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並留給孩子充足的調整空間, 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主動性獲得成就感, 這便是一個良好迴圈的開始。

仍需注意的是, 閱讀是積累, 作文是輸出;積累是一個過程, 而輸出是一種能力。 太過功利的追求閱讀的即時作用往往會得不償失。

不少家長總是會給孩子規定閱讀書目, 這些書籍幾乎都是根據網上推薦或學校要求挑選出來的, 多是被賦予了世界名著、啟蒙經典這樣的標籤。 讀這些書未嘗不可, 畢竟經典的流傳是經過了時間的檢驗, 但不能對書目太過限定, 也要注意孩子本身的興趣。

我曾經被邀請去朋友家, 這位媽媽為了讓孩子能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下了不少功夫。 家裡特意設置了書房, 環境溫馨很適合閱讀,而且自己也經常看書,給孩子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但她的小兒子就是不肯配合。

當被問及她給孩子看的是什麼書籍時,這位媽媽邊遞給我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邊抱怨說孩子就是天生坐不住。

問題出在哪裡顯而易見,因為並不是所有孩子就能在讀書的引導階段便接受正統文學,如果操作不得當,反而會讓孩子對閱讀留下枯燥的印象。

魯迅的啟蒙書是《山海經》,內容講的是山河海怪。正史固然有可讀性,卻也因為野史對視野的開拓才造就了魯迅文章的批判性和戰鬥性。

在尹建莉老師的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圓圓是金庸瓊瑤系列小說的書迷,閒書的閱讀讓她對書籍產生了濃厚興趣,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填充了更多的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只是教育之行長路漫漫,當孩子向著目標前進時,家長也要跟上步伐,做好孩子身邊的陪伴者。

有家長反映說孩子總是沒什麼耐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性格很難改正,但問及家長的行為時,便不覺得這是孩子該承擔責駡的事情。

當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在看電視,聲稱自己上班整天需要放鬆;當孩子閱讀時,家長卻在笑談,讓孩子找個安靜的地方看書。在一整年的時間裡,孩子一人的閱讀時間甚至會比父母兩人閱讀時間的相加更長,這種情況下家長又有什麼底氣去教育孩子呢?

當閱讀的氛圍逐漸濃厚,興趣已經在慢慢培養,此時家長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才能讓孩子在萌生懈怠時找到參考的榜樣。

落實行動,嚴於律己,每天都是“讀書月”。

第10期完美收官後,為了讓活動內容更豐富,學堂經過數月的精心籌畫,第11期“28天為愛有聲閱讀”活動開始招募啦!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為愛有聲閱讀吧!

活動報名:本活動僅對【尹建莉父母學堂】公眾號用戶開放

特別提醒:活動報名時間為2018年04月21日早7點-05月01日晚12點,報名流程都很簡單,不要錯過呦。名額有限,額滿提前截止報名。

活動時間:2018年05月02日-2018年05月29日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參加有效率高達95%的活動,來一場28天的閱讀之旅吧!

如掃碼有誤請聯繫閱讀活支持:18019563583

微信號:YG13316995897

環境溫馨很適合閱讀,而且自己也經常看書,給孩子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但她的小兒子就是不肯配合。

當被問及她給孩子看的是什麼書籍時,這位媽媽邊遞給我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邊抱怨說孩子就是天生坐不住。

問題出在哪裡顯而易見,因為並不是所有孩子就能在讀書的引導階段便接受正統文學,如果操作不得當,反而會讓孩子對閱讀留下枯燥的印象。

魯迅的啟蒙書是《山海經》,內容講的是山河海怪。正史固然有可讀性,卻也因為野史對視野的開拓才造就了魯迅文章的批判性和戰鬥性。

在尹建莉老師的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圓圓是金庸瓊瑤系列小說的書迷,閒書的閱讀讓她對書籍產生了濃厚興趣,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填充了更多的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只是教育之行長路漫漫,當孩子向著目標前進時,家長也要跟上步伐,做好孩子身邊的陪伴者。

有家長反映說孩子總是沒什麼耐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性格很難改正,但問及家長的行為時,便不覺得這是孩子該承擔責駡的事情。

當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在看電視,聲稱自己上班整天需要放鬆;當孩子閱讀時,家長卻在笑談,讓孩子找個安靜的地方看書。在一整年的時間裡,孩子一人的閱讀時間甚至會比父母兩人閱讀時間的相加更長,這種情況下家長又有什麼底氣去教育孩子呢?

當閱讀的氛圍逐漸濃厚,興趣已經在慢慢培養,此時家長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才能讓孩子在萌生懈怠時找到參考的榜樣。

落實行動,嚴於律己,每天都是“讀書月”。

第10期完美收官後,為了讓活動內容更豐富,學堂經過數月的精心籌畫,第11期“28天為愛有聲閱讀”活動開始招募啦!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為愛有聲閱讀吧!

活動報名:本活動僅對【尹建莉父母學堂】公眾號用戶開放

特別提醒:活動報名時間為2018年04月21日早7點-05月01日晚12點,報名流程都很簡單,不要錯過呦。名額有限,額滿提前截止報名。

活動時間:2018年05月02日-2018年05月29日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參加有效率高達95%的活動,來一場28天的閱讀之旅吧!

如掃碼有誤請聯繫閱讀活支持:18019563583

微信號:YG1331699589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