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樹屋故事|換位思考不僅僅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

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 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 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繫起來,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 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 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 它既是一種理解, 也是對他人的一種關愛。 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一個美國著名企業家克林頓的故事。

美國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蕭條, 在這次蕭條中, 有90%的中小型企業都倒閉了, 一個名叫克林頓的開的齒輪廠也近乎倒閉。 克林頓為人十分真誠, 寬厚善良, 慷慨體貼, 交了很多朋友, 而且和客戶們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在這困難的時刻, 克林頓想要找那些朋友、老客戶出出主意、幫幫忙, 於是就寫了很多信, 可是等信寫好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原來連郵票都買不起。 克林頓想, 如果自己都買不起郵票,

那別人肯定也不捨得花錢買郵票回信給自己, 那麼自己就得不到幫助。 於是克林頓賣了自己家裡的東西, 買了很多郵票, 在向朋友寄信的時候也在信裡附上兩美元, 作為回信的郵票錢, 這樣一來他就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回信, 而且他的朋友和客戶收到信後都大吃一驚, 因為2美元遠遠超過了一張郵票的價錢。 每個人都被感動了, 他們回想了克林頓平日的種種好處和善舉。 這之後, 克林頓就收到了訂單, 還有朋友來信說想要給他投資, 一起做點什麼, 因此他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在這次經濟蕭條中, 他是為數不多站住腳且有所成就的企業家。

一般情況下, 人們都有這樣一個特點, 就是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而上面故事裡的克林頓則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因此拉近了自己和別人之間的距離, 從而幫助自己度過了經濟大蕭條。 由此可見, 換位思考不僅僅是在關愛他人, 更能幫助自己。 好了, 今天的樹屋故事到這就結束了, 我們下期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