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問答|很久沒見醫生用聽診器了,被淘汰了嗎?

問:如何看現在臨床醫生越來越少使用聽診器?

最近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人工智慧將替代大部分人類醫生的工作。 且勿論這個論斷是否會實現,

我只是想起了之前回答過的一個問題:如何看現在臨床醫生越來越少使用聽診器?

聽診器使用目前在臨床確實存在使用頻率遠不如以前那樣高頻了, 但是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放棄這種診斷方法。 這樣的現象出現和存在的原因比較複雜, 但是如果我們從聽診器的發明本質來看就比較好理解了。

1816年, 法國醫生Laēnnec在接診一位貴族小姐時, 不好意思採用直接將自己的耳朵匍匐在女士身上來直接聽診, 他找來一張硬紙, 卷成一個圓筒, 一頭按在病人的胸部, 另一頭緊貼在自己耳朵上, 順利地完成了聽診。 這就是聽診器的雛形。

後來經過多次嘗試和實驗, 在聽診器的材質方面做了改進, 於是我們現在醫學界比較公認第一代聽診器是在1817年3月8日由法國醫生Laēnnec發明的,

那時候的聽診器外形有點類似於一個橡木棒, 一頭連接醫生的耳朵, 另一頭則放置在病人身體表面。 當然後來隨著材料的逐漸改進, 這才有了我們今天這樣外觀特徵的聽診器。

從聽診器的發明我們可以知道, 醫生為什麼要用聽診器呢?是為了要採集病人身體的一些資訊資料。 隨著檢查設備的發展更新, 我們現在醫院裡常見到的B超、X光機、CT、磁共振等都豐富和發展了醫生採集病人資訊的能力範圍和深度, 因此聽診器這種通過患者身體的一些聲音資訊來採集的設備, 自然而然地會被那些先進的檢查設備所部分或者完全替代。

說到這裡, 可能會有很多醫生會強調聽診必不可少,

甚至還有很多會列舉臨床一些鮮明的被先進檢查設備忽略或誤診而最終經聽診器確診的病例。 我不否認臨床確實存在這樣的例子,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 這樣的例子總體來說會越來越少, 甚至隨著人工智慧介入醫療領域, 先進檢查設備的準確度會越來越高, 從技術層面聽診器終將會被淘汰的。

另外, 為什麼聽診器會被淘汰, 這當中存在一個診斷證據公示問題。 隨著醫療的進展, 保險支付將會介入醫療過程, 因此對於疾病的支付賠付都必須以一定可重複、可公示、可留存的診斷依據, 而聽診器採集的資料基本無法留存公示, 這顯然是不利於醫療規範性的。

當然目前我們的輔助檢查設備還沒有那麼普及,

並且輔助檢查也是需要花費一定金錢的, 所以廉價便捷的聽診器一時半會兒還是不會淘汰的。

另外, 使用聽診器還有一個很微妙的心理暗示。 臨床上任何醫生對於患者身體上的接觸都會對患者產生很強的心理暗示作用, 比如手術醫生就會使患者產生極強的依從性, 而使用聽診器對患者進行聽診的醫生, 哪怕他就是擺擺樣子隨便聽聽, 患者也會對他產生極強的依賴性。

因此從這個角度, 聽診器和心理醫生對患者進行催眠時手裡的擺錘是同一性質的, 這一點在目前中國醫生這裡很少有感覺, 但是隨著醫改的深入後, 大醫院門診量的減少, 我相信中國醫生又會重新拿起聽診器了,

到並不是出於便捷的考慮, 可能主要還是基於吸引病人的角度吧, 哈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