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口外”行走記︱多倫與經棚:興衰誰人定

在清代, 內蒙古地區最早形成的城鎮是多倫諾爾, 也就是我們這一次到的多倫縣城。 這個城市, 完全不像此行經過的遼饒州城、元中都、元上都、魯王城(元應昌路故城)這樣的古都城, 具有作為行政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城市佈局。 它只是一個因廟而興的蒙古商貿城, 受政治影響小, 沒有很強的規劃性, 甚至連城門和城牆都沒有。

康熙三十年(1691), 康熙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王公進行會盟, 應其“願建寺以彰盛典”的請求, 在會盟地興建皇家喇嘛寺廟, 取《禹貢》“江漢朝宗於海”之意, 賜名匯宗寺, 寺廟工程的開支由清政府的內務府和工部負責,

建設寺廟的工匠基本上都是由京城和直隸地區調集。 雍正時期, 又在距匯宗寺西南一裡處, 興建善因寺, 規模猶有過之。 蒙古族幾乎全民信奉喇嘛教, 隨著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呼圖克圖駐錫多倫諾爾, 此地迅速成為漠南蒙古黃教信仰的中心。 清帝從對蒙古貴族最有影響力的喇嘛教入手, 在草原大力營建喇嘛廟, 以此聚攏人心, 實現“屏藩”的目的。 隨同康熙駕臨多倫諾爾的查慎行, 有詩曰“西僧迎輦列香幡, 擊鼓吹螺動法門。 番界從來知佛大, 而今更知帝王尊”(《口北三廳志》卷十二, 藝文), 最為形象地描繪了清帝動用喇嘛廟籠絡蒙古部落所取得的效果。

多倫會盟紀念碑。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匯宗寺、善因寺規模宏大, 它們不是單獨的兩座寺廟院落, 而是連成一片的寺廟建築群。 在匯宗寺敕建廟東西兩側, 原來分佈著13座“活佛倉”, 每座佛倉都是一座規模不小的獨立寺院。 另外還有5座用於誦經祈願的“紮倉”, 以及120多間供喇嘛居住的“當子房”。

據記載, 匯宗寺鼎盛時期, 來自蒙古各旗的喇嘛總數超過1000人, 而供養喇嘛的俗家弟子(沙畢那爾)數量更加驚人。

匯宗寺山門。 多倫諾爾的寺廟群由東、西兩組大寺組成, 東部以匯宗寺為主, 俗名“東大倉”, 因廟頂覆以青藍色琉璃瓦, 蒙語稱為“呼和蘇默”,

意為“青廟”;西部以善因寺為主, 俗名“西大倉”, 寺瓦為黃琉璃瓦, 蒙語稱為“錫拉蘇默”, 意為“黃寺”。

近代以來, 多倫地區屢遭兵災匪禍, 戰火塗炭, 尤其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 蘇聯紅軍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人民軍出兵至多倫, 大肆焚掠, 對匯宗寺、善因寺及附屬廟倉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任月海:《多倫匯宗寺》, 民族出版社2005年)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匯宗寺, 面積範圍大概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主要是敕建廟和章嘉活佛倉的主體建築, 而且多數屬於後來重修。 善因寺的情況更慘, 只留下了一座孤零零的山門。

匯宗寺裡的喇嘛。 此處極盛時喇嘛總署超過千人。

善因寺山門。其餘建築已不存。

漢人最早把多倫諾爾這個地方叫做“喇嘛廟”,這不是偶然的。清代以前,多倫諾爾只是草原深處的荒涼之地,內地民人很少能來此地。在修建匯宗、善因兩寺的過程中,大量內地工匠徵調而來,開始定居於此,逐漸形成當地的漢人群落。兩大寺作為敕建寺,在蒙古喇嘛教信眾心目中地位神聖,朝拜者甚眾,每逢法會,聚集起來的人數不下兩三萬,遠遠超過其他地方的寺廟。嗅覺敏銳的漢地商人當然不會錯失機會,以朝拜者為買賣對象的旅蒙商蜂擁而至,這成為多倫諾爾城市發展的最初動力。多倫會盟二十多年後,康熙帝再次巡幸多倫諾爾,不禁感歎此處已是“殿宇廊廡,鐘台鼓樓,日就新整,而居民鱗比,屋廬望接,儼然一大都會也”。(康熙禦書匯宗寺碑文)

到了乾隆年間,多倫諾爾已有了明確的城區劃分,以額爾騰河為界,河的北岸為以匯宗寺和善因寺為主的藏傳佛教建築群落,居住著兩寺僧眾三千人,河的南岸為商業城,分佈了新、舊兩個買賣營,官府衙門、商業店鋪、手工業作坊、商人會館、漢人信仰的廟觀、清真寺及民居交錯分佈,散處其間。今天我們步行在多倫縣城,仍能明顯感覺到這種南城、北寺的格局。因為正值夏季枯水期,東西向的河道內河床裸露,雜草高過一人。在北岸,匯宗寺、善因寺之間,有一條叫做“會盟大街”主幹道穿過,這是一條新修的商業大街,兩旁有很多尚待招商的店面。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和之前在太僕寺旗寶昌鎮一樣,除廣告門牌有蒙、漢雙語標示,商店銷售土產牛羊肉、乳製品,幾乎找不到什麼蒙古特色。在南岸,原有舊街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翻建重修。裝飾一新的明清仿古街道,店鋪全空,寥無一人。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的山西會館,因為大修改造,也閉門謝客。

多倫縣城會盟大街。牌樓上題字“胥登善域”,系雍正帝禦制善因寺碑文中的話。會盟大街牌樓上另題有“智源覺路” 、“慈雲廣被” 、“聲聞屆遠”,皆由康熙、雍正、乾隆為匯宗、善因兩寺而題。攝於7月18日晨,有霧。

空蕩蕩的多倫縣城明清仿古街。

正在翻修改造的山西會館,閒人免進。

愈往裡走,愈覺得城區南部之雜而亂。這也難怪,這裡的商業街區原是缺乏規劃的自然擴張而成。從最初到來的旅蒙商建起房子,到形成一座買賣城,並無統一的規劃和佈局。買賣城儘管也頂著一個“城”字,但沒有功能佈局,也不會修築城牆,就是一條或多條商業街,隨著商貿的繁盛和人口的增加,漸成規模。至乾隆年間,多倫諾爾已形成東西寬四裡,南北長七裡,分十八甲,十八條街道的商業城,人口達到兩萬人。當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沒有自己的城市管理機構,而是隸屬於張家口。到乾隆元年(1736),多倫諾爾才設立理事廳衙門,歸直隸省口北道管轄。1892年來到這裡的俄國人波茲德涅耶夫記:

多倫諾爾也和庫倫、烏裡雅蘇台及科不多等其他蒙古城市的買賣城一樣,沒有城牆。你從草原上直接可走上城市的街道。……從這片空場向南有三條大街:馬市街、牛市街和東盛街。……興隆街,多倫諾爾人認為這是城裡最好的一條街,而且它還具有歷史意義。據說康熙皇帝到多倫諾爾正式接受喀爾喀諸王公歸順時,曾到過這裡的一座和尚廟,叫三官廟。在今日,三官廟看來是城裡最美的建築了,因為不久前,就是在同治八年(1869),對它做過一番裝修,並在廟旁建起一座塔,成了多倫諾爾最高的一座建築物。如今,興盛街儘管也和其他所有的街道一樣地骯髒,但它卻是多倫諾爾最富有的店鋪和貨棧所在地。這些店鋪和貨棧幾乎不賣零售的貨物,而主要是做批發生意。此外,在興隆街上還集中了許多銀號和錢莊,這是公認最富的行業之一。

興隆街,其地尚存,但已不復昔日繁華。街道兩旁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建築,商鋪做得最多的生意是牛羊肉批發。附近街巷的舊房多在拆遷,望去滿眼破敗。值得一看的幾處古建,也多處吃了閉門羹。在多倫諾爾經商的漢人主要來自直隸、山西兩省。漢人有自己的信仰,在此間建有漢族佛寺興隆寺,另外出資修建了不少道教廟宇,著名的有三官廟、伏魔廟、碧霞宮等。其中三官廟供奉的早期道教尊崇的三位天神,即天官、地官和水官,波茲德涅耶夫記載中所說的“和尚廟”,恐不大確。三官廟內建有高塔,規制宏偉,後來此處發展成為“直隸會館”,現已不存。而“山西會館”的前身就是伏魔廟。

在多倫諾爾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當地人雖然祖先都是移民,但多使一口標準的北京話,這和我們在張家口聽到的帶有山西風味的當地話迥然不同。我們在興隆街上訪問了一個做牛羊肉買賣的本地漢子,姓崔,他說祖輩在清末時候由山西遷來,在這裡算是土生土長,說話卻聽不出一點口音。據他介紹,當地漢族占絕大多數,幾乎很少蒙古人,也有個別的通婚的情況。讓人意外的是,回民人數竟占到三分之一,在縣城南片的四周及中心,總共建有五座清真寺。在多倫諾爾商業興盛的時候,回民來此主要以馱運貨物和餐飲為業。

興隆寺,多倫縣城。

碧霞宮,多倫縣城。

多倫縣城的回民住家,門楣上貼有禱告語:“真主啊!求你為我們打開慈憫與吉慶的大門。”

清代的多倫諾爾是典型的商業城,“鋪戶聚集,以貿易為市,逐末者多,務本者寡” (《口北三廳志》卷五,風俗)。當咸豐、同治之際,商業最盛,商號多至四千家。到清代末期,多倫諾爾的人口總數超過20萬,成為蒙古地區僅次於歸化城的大都會,被稱為“南迎中華福,北接蒙古財,日進鬥金,日出鬥銀”的富足內陸商埠。現在的多倫縣,則完全變成了一個產業單一的農業縣。這樣的變化,實在與近代的商路競爭以及外部環境惡化,密不可分。多倫諾爾本地所能輸出的唯一大宗商品就是牛羊等牲畜,它商業發展的原因,和張家口近似,就是依賴以內地和蒙古之間的轉口貿易。從大環境而言,西伯利亞鐵路的修成、外蒙古獨立,影響巨大。民國人楊溥至當地考察,總結說:“多倫諾爾一地,儼然為外蒙之一樞軸,並為漢家貿易中心。其興也由於蒙古內賓,而其衰也由於外蒙甌脫。”(楊溥:《察哈爾之多倫調查記》)再從本地而言,民國後對喇嘛教不再過分倚重,匯宗寺地位下降,僧人減少,前來朝拜的牧民信眾也減少,市場需求隨之大幅下降,再經多次戰火摧殘,多倫諾爾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其商業中心地位一去不返。

不過,多倫諾爾的商業走下坡路,不自民國始,更早前隨著蒙古地區其他市場及通道的開發,已經有地方對多倫諾爾形成了挑戰。這其中最重要的,這就是我們第二天去的克什克騰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烏雲格日勒:《清代邊城多倫諾爾的地位及其興衰》)經棚,蒙古語稱“畢魯浩特”,在多倫諾爾東北,相距250公里,地處多倫諾爾至庫倫的大路上。它最初發展的路徑,和多倫諾爾很相似,這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窺見一斑。當地為喇嘛教法會的活動場所,其時僧侶商賈雲集,搭置棚帳誦經,故稱這裡為“經棚”。道光年間,在多倫諾爾理事同知轄下設白岔巡檢,白岔東北幾裡就是經棚。經棚一地經貿迅速發展,到了十九世紀下半期,已經具有了與多倫諾爾競爭的態勢。俄國人波茲德涅耶夫在1892年的遊記中說:

由於近幾年畢魯浩特的競爭大大加強了,多倫諾爾的貿易已大為縮減。有很多從廣東來的貨物,如白酒、麻油、煙草,以及過去從東南部蒙古必須經過多倫諾爾才能運到蒙古去的糧食,現在都已經不在經過這裡,而直接由畢魯浩特運往喀爾喀去了;另一方面,巴林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的蒙古人及東北部的其他蒙古人,也都不再把牲畜趕到多倫諾爾去賣,而是也趕到畢魯浩特去,賣給那些現已住滿了克什克騰旗的漢人。(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344頁)

既然有“經棚”,當然也有廟。我們看到的慶寧寺,始建於康熙三年(1664),是藏佛教傳入克什克騰旗後建造的第一座喇嘛廟。據說康熙初年,有西藏喇嘛來到經棚傳播佛法,並搭起了一座簡易的房子為誦經的場所,此為慶寧寺最初的原形。而經棚鎮的逐漸形成、漢人聚集以及日後擴展,也可以再次印證所謂“先有廟後有城”這一蒙古城鎮的發展特徵。

慶寧寺,位於經棚鎮敖包山東麓,始建於康熙三年(1664)。

在一般人印象中,經棚的名氣遠沒有多倫大,但走在鎮中心大街上,我們明顯感到此地較之多倫,經濟更加繁榮,市政建設的完善程度也更高。克什克騰旗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當地盛產鐵礦石,目前已實現年采40萬噸的生產規模。它的一張名片,便是集冰川遺跡、花崗岩石林、溫泉、火山地貌等為一體的近180平方千米面積的國家地質公園。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集通鐵路(西起內蒙烏蘭察布市的集寧,東至通遼市),從克旗境內穿過,這是一條以蒸汽機車為動力的火車線,克旗的經棚至熱水段,地形複雜,山高、坡陡,多彎道、多橋樑、隧道,在這一路段,老式機車速度慢,吐出的煙汽最大,吸引很多攝影愛好者,近年還舉辦“克什克騰國際蒸汽機車旅遊攝影節”。

在經棚鎮上,特別讓人驚訝的是,當地房地產業發達,鎮上有很多新建成的社區,我們晚上散步的時候,發現房間大多亮燈,入住率還不低。同時還有很多在建的新樓盤,廣告上標明售價每平米已將近5000元。在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上,我們遇到一位騎著摩托車放羊的牧民,他告訴我們手下的羊群超過500只,有自己的羊,也有受雇於人代為放牧的。我們問活羊買賣的行市。他說一頭上等好羊可以賣到1000元。然後,又告訴我們,他的兒子已經在經棚鎮上買了房子。關於房地產業的蓬勃,在我們一路所經的內蒙各旗鎮中心,都有類似的感受。我不確定的是,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從而帶動城鎮化,是否正在深刻地改變當地的經濟形態?從草原經濟一變為城市經濟,是不是可以從買房子賣房子的過程中實現的奇跡?也許,蒙古草原正在經歷著歷史上第二次造城運動,而這些城市的命運,也只能由歷史來證明。

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在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上騎著摩托車放羊的牧民。他的兒子已經在經棚鎮買了商品房。

善因寺山門。其餘建築已不存。

漢人最早把多倫諾爾這個地方叫做“喇嘛廟”,這不是偶然的。清代以前,多倫諾爾只是草原深處的荒涼之地,內地民人很少能來此地。在修建匯宗、善因兩寺的過程中,大量內地工匠徵調而來,開始定居於此,逐漸形成當地的漢人群落。兩大寺作為敕建寺,在蒙古喇嘛教信眾心目中地位神聖,朝拜者甚眾,每逢法會,聚集起來的人數不下兩三萬,遠遠超過其他地方的寺廟。嗅覺敏銳的漢地商人當然不會錯失機會,以朝拜者為買賣對象的旅蒙商蜂擁而至,這成為多倫諾爾城市發展的最初動力。多倫會盟二十多年後,康熙帝再次巡幸多倫諾爾,不禁感歎此處已是“殿宇廊廡,鐘台鼓樓,日就新整,而居民鱗比,屋廬望接,儼然一大都會也”。(康熙禦書匯宗寺碑文)

到了乾隆年間,多倫諾爾已有了明確的城區劃分,以額爾騰河為界,河的北岸為以匯宗寺和善因寺為主的藏傳佛教建築群落,居住著兩寺僧眾三千人,河的南岸為商業城,分佈了新、舊兩個買賣營,官府衙門、商業店鋪、手工業作坊、商人會館、漢人信仰的廟觀、清真寺及民居交錯分佈,散處其間。今天我們步行在多倫縣城,仍能明顯感覺到這種南城、北寺的格局。因為正值夏季枯水期,東西向的河道內河床裸露,雜草高過一人。在北岸,匯宗寺、善因寺之間,有一條叫做“會盟大街”主幹道穿過,這是一條新修的商業大街,兩旁有很多尚待招商的店面。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和之前在太僕寺旗寶昌鎮一樣,除廣告門牌有蒙、漢雙語標示,商店銷售土產牛羊肉、乳製品,幾乎找不到什麼蒙古特色。在南岸,原有舊街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翻建重修。裝飾一新的明清仿古街道,店鋪全空,寥無一人。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的山西會館,因為大修改造,也閉門謝客。

多倫縣城會盟大街。牌樓上題字“胥登善域”,系雍正帝禦制善因寺碑文中的話。會盟大街牌樓上另題有“智源覺路” 、“慈雲廣被” 、“聲聞屆遠”,皆由康熙、雍正、乾隆為匯宗、善因兩寺而題。攝於7月18日晨,有霧。

空蕩蕩的多倫縣城明清仿古街。

正在翻修改造的山西會館,閒人免進。

愈往裡走,愈覺得城區南部之雜而亂。這也難怪,這裡的商業街區原是缺乏規劃的自然擴張而成。從最初到來的旅蒙商建起房子,到形成一座買賣城,並無統一的規劃和佈局。買賣城儘管也頂著一個“城”字,但沒有功能佈局,也不會修築城牆,就是一條或多條商業街,隨著商貿的繁盛和人口的增加,漸成規模。至乾隆年間,多倫諾爾已形成東西寬四裡,南北長七裡,分十八甲,十八條街道的商業城,人口達到兩萬人。當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沒有自己的城市管理機構,而是隸屬於張家口。到乾隆元年(1736),多倫諾爾才設立理事廳衙門,歸直隸省口北道管轄。1892年來到這裡的俄國人波茲德涅耶夫記:

多倫諾爾也和庫倫、烏裡雅蘇台及科不多等其他蒙古城市的買賣城一樣,沒有城牆。你從草原上直接可走上城市的街道。……從這片空場向南有三條大街:馬市街、牛市街和東盛街。……興隆街,多倫諾爾人認為這是城裡最好的一條街,而且它還具有歷史意義。據說康熙皇帝到多倫諾爾正式接受喀爾喀諸王公歸順時,曾到過這裡的一座和尚廟,叫三官廟。在今日,三官廟看來是城裡最美的建築了,因為不久前,就是在同治八年(1869),對它做過一番裝修,並在廟旁建起一座塔,成了多倫諾爾最高的一座建築物。如今,興盛街儘管也和其他所有的街道一樣地骯髒,但它卻是多倫諾爾最富有的店鋪和貨棧所在地。這些店鋪和貨棧幾乎不賣零售的貨物,而主要是做批發生意。此外,在興隆街上還集中了許多銀號和錢莊,這是公認最富的行業之一。

興隆街,其地尚存,但已不復昔日繁華。街道兩旁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建築,商鋪做得最多的生意是牛羊肉批發。附近街巷的舊房多在拆遷,望去滿眼破敗。值得一看的幾處古建,也多處吃了閉門羹。在多倫諾爾經商的漢人主要來自直隸、山西兩省。漢人有自己的信仰,在此間建有漢族佛寺興隆寺,另外出資修建了不少道教廟宇,著名的有三官廟、伏魔廟、碧霞宮等。其中三官廟供奉的早期道教尊崇的三位天神,即天官、地官和水官,波茲德涅耶夫記載中所說的“和尚廟”,恐不大確。三官廟內建有高塔,規制宏偉,後來此處發展成為“直隸會館”,現已不存。而“山西會館”的前身就是伏魔廟。

在多倫諾爾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當地人雖然祖先都是移民,但多使一口標準的北京話,這和我們在張家口聽到的帶有山西風味的當地話迥然不同。我們在興隆街上訪問了一個做牛羊肉買賣的本地漢子,姓崔,他說祖輩在清末時候由山西遷來,在這裡算是土生土長,說話卻聽不出一點口音。據他介紹,當地漢族占絕大多數,幾乎很少蒙古人,也有個別的通婚的情況。讓人意外的是,回民人數竟占到三分之一,在縣城南片的四周及中心,總共建有五座清真寺。在多倫諾爾商業興盛的時候,回民來此主要以馱運貨物和餐飲為業。

興隆寺,多倫縣城。

碧霞宮,多倫縣城。

多倫縣城的回民住家,門楣上貼有禱告語:“真主啊!求你為我們打開慈憫與吉慶的大門。”

清代的多倫諾爾是典型的商業城,“鋪戶聚集,以貿易為市,逐末者多,務本者寡” (《口北三廳志》卷五,風俗)。當咸豐、同治之際,商業最盛,商號多至四千家。到清代末期,多倫諾爾的人口總數超過20萬,成為蒙古地區僅次於歸化城的大都會,被稱為“南迎中華福,北接蒙古財,日進鬥金,日出鬥銀”的富足內陸商埠。現在的多倫縣,則完全變成了一個產業單一的農業縣。這樣的變化,實在與近代的商路競爭以及外部環境惡化,密不可分。多倫諾爾本地所能輸出的唯一大宗商品就是牛羊等牲畜,它商業發展的原因,和張家口近似,就是依賴以內地和蒙古之間的轉口貿易。從大環境而言,西伯利亞鐵路的修成、外蒙古獨立,影響巨大。民國人楊溥至當地考察,總結說:“多倫諾爾一地,儼然為外蒙之一樞軸,並為漢家貿易中心。其興也由於蒙古內賓,而其衰也由於外蒙甌脫。”(楊溥:《察哈爾之多倫調查記》)再從本地而言,民國後對喇嘛教不再過分倚重,匯宗寺地位下降,僧人減少,前來朝拜的牧民信眾也減少,市場需求隨之大幅下降,再經多次戰火摧殘,多倫諾爾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其商業中心地位一去不返。

不過,多倫諾爾的商業走下坡路,不自民國始,更早前隨著蒙古地區其他市場及通道的開發,已經有地方對多倫諾爾形成了挑戰。這其中最重要的,這就是我們第二天去的克什克騰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烏雲格日勒:《清代邊城多倫諾爾的地位及其興衰》)經棚,蒙古語稱“畢魯浩特”,在多倫諾爾東北,相距250公里,地處多倫諾爾至庫倫的大路上。它最初發展的路徑,和多倫諾爾很相似,這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窺見一斑。當地為喇嘛教法會的活動場所,其時僧侶商賈雲集,搭置棚帳誦經,故稱這裡為“經棚”。道光年間,在多倫諾爾理事同知轄下設白岔巡檢,白岔東北幾裡就是經棚。經棚一地經貿迅速發展,到了十九世紀下半期,已經具有了與多倫諾爾競爭的態勢。俄國人波茲德涅耶夫在1892年的遊記中說:

由於近幾年畢魯浩特的競爭大大加強了,多倫諾爾的貿易已大為縮減。有很多從廣東來的貨物,如白酒、麻油、煙草,以及過去從東南部蒙古必須經過多倫諾爾才能運到蒙古去的糧食,現在都已經不在經過這裡,而直接由畢魯浩特運往喀爾喀去了;另一方面,巴林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的蒙古人及東北部的其他蒙古人,也都不再把牲畜趕到多倫諾爾去賣,而是也趕到畢魯浩特去,賣給那些現已住滿了克什克騰旗的漢人。(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344頁)

既然有“經棚”,當然也有廟。我們看到的慶寧寺,始建於康熙三年(1664),是藏佛教傳入克什克騰旗後建造的第一座喇嘛廟。據說康熙初年,有西藏喇嘛來到經棚傳播佛法,並搭起了一座簡易的房子為誦經的場所,此為慶寧寺最初的原形。而經棚鎮的逐漸形成、漢人聚集以及日後擴展,也可以再次印證所謂“先有廟後有城”這一蒙古城鎮的發展特徵。

慶寧寺,位於經棚鎮敖包山東麓,始建於康熙三年(1664)。

在一般人印象中,經棚的名氣遠沒有多倫大,但走在鎮中心大街上,我們明顯感到此地較之多倫,經濟更加繁榮,市政建設的完善程度也更高。克什克騰旗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當地盛產鐵礦石,目前已實現年采40萬噸的生產規模。它的一張名片,便是集冰川遺跡、花崗岩石林、溫泉、火山地貌等為一體的近180平方千米面積的國家地質公園。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集通鐵路(西起內蒙烏蘭察布市的集寧,東至通遼市),從克旗境內穿過,這是一條以蒸汽機車為動力的火車線,克旗的經棚至熱水段,地形複雜,山高、坡陡,多彎道、多橋樑、隧道,在這一路段,老式機車速度慢,吐出的煙汽最大,吸引很多攝影愛好者,近年還舉辦“克什克騰國際蒸汽機車旅遊攝影節”。

在經棚鎮上,特別讓人驚訝的是,當地房地產業發達,鎮上有很多新建成的社區,我們晚上散步的時候,發現房間大多亮燈,入住率還不低。同時還有很多在建的新樓盤,廣告上標明售價每平米已將近5000元。在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上,我們遇到一位騎著摩托車放羊的牧民,他告訴我們手下的羊群超過500只,有自己的羊,也有受雇於人代為放牧的。我們問活羊買賣的行市。他說一頭上等好羊可以賣到1000元。然後,又告訴我們,他的兒子已經在經棚鎮上買了房子。關於房地產業的蓬勃,在我們一路所經的內蒙各旗鎮中心,都有類似的感受。我不確定的是,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從而帶動城鎮化,是否正在深刻地改變當地的經濟形態?從草原經濟一變為城市經濟,是不是可以從買房子賣房子的過程中實現的奇跡?也許,蒙古草原正在經歷著歷史上第二次造城運動,而這些城市的命運,也只能由歷史來證明。

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在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上騎著摩托車放羊的牧民。他的兒子已經在經棚鎮買了商品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