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的“戲精老師”越多越好

近日, 江蘇南京的一位考研英語老師不顧“偶像包袱”, 在課堂上放棄“表情管理”, 一大波表情包走紅網路, 網友紛紛直呼“別人家的老師”, “是戲精本人沒錯了”。 表情包陳老師表示, 自己剛開始不是這樣教學的, 因為考研英語比較枯燥, 為了吸引注意力, 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 才養成了這個習慣。 (4月27日《中國青年報》)

人們對老師的一般印象通常都是這樣的, 嚴肅而又認真, 上課嚴謹且一絲不苟。 然而, 陳老師誇張的肢體語言, 豐富的面部表情, 徹底放下了老師的“包袱”, 打破了人們對老師的刻板印象,

讓學生從在課堂上睡覺開小差, 轉變為對學習內容有興趣, 上課認真聽講。 這樣的良性轉變無疑表明了, 這樣的“戲精老師”越多才越好!

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往往老師在上面講, 學生就在下面做自己的事, “貌合神離”, 老師與學生之間就像是隔了一堵牆, 二者不在同一個空間內, 誰也影響不了誰。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有很多。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 或許授課內容枯燥乏味, 或許授課方式照本宣科;從學生角度來說, 可能本身不愛學習, 沒有上進心, 也可能誘惑太多, 課外書, 小說, 手機等奪去了全部的注意力。 為了提高教學品質, 學校通常都是從學生角度入手, 一邊三令五申要好好學習, 一邊耳提面命上課要認真,

甚至採取開啟攝像監控課堂情況, 教室裡設置專門存放手機的儲物袋等各種措施來促進課堂學習效率。 然而在老師方面卻極少有針對此現象的轉變和改進措施。

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就像是傳者與受眾的關係。 要想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傳播者和接受者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老師作為傳播主體, 在傳播過程中本就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傳播的知識要想好好的傳達給目標受眾, 也就是學生, 不妨多瞭解瞭解他們到底需要什麼, 對什麼感興趣, 或者說怎樣讓他們愛上學習。

如此看來, 學校在監督和敦促同學們好好學習, 上課認真聽講的同時, 還應該支持和引導任課老師創新授課方式,

轉變教學風格, 雙管齊下, 課堂上“貌合神離”的問題方能迎刃而解。

文/彭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