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阿勒泰這位母親在歌聲中撫養23個孩子,感動無數人

在朱力紮·土土克家裡, 當攝影記者拿出相機要拍照時, 她先換了身民族服飾

已經77歲的蒙古族老人朱力紮·土土克依然能唱出悠美的曲調, 像少女一樣雙手輕扣放在腿上, 面帶微笑且嬌羞, 歌曲悠長卻帶著深沉, 像在訴說一個久遠的故事。 當攝影記者拿出相機時, 她提出先去換一身好看的衣服。

談話中的朱力紮一直帶著微笑, 蒙古語、哈薩克語摻雜著來敘述年代久遠的故事, 時不時地停下來去回憶, 微笑中帶著努力, 認真地將記憶的碎片一塊一塊拼湊起來, 滿滿都是幸福, 卻沒找到一塊在艱苦年代的無奈片段。

“當時覺得很幸福, 唱著歌做著飯, 孩子們放學回來一擁而上, 端著碗擠著盛飯, 香噴噴地吃完, 飽飯後的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哼起我唱的歌。 ”朱力紮說道。

在艱苦的上世紀六十年代, 朱力紮撫養了23個孩子, 還同時做著公益活動, 榮獲新疆公益界“新疆好人第壹號”稱號的故事早已傳遍整個阿勒泰地區, 但並沒有多少人詳細地知道每個孩子來到她身邊又離開的經歷。

第一個孩子離開時她哭了

朱力紮一直生活在汗德尕特鄉, 距離阿勒泰市30公里。 前不久, 她搬到了阿勒泰市, 偶爾在夏天會回到鄉村的院子住幾天。 她丈夫在一年前去世。

朱力紮在四歲的時候被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妻抱養, 1960年通過家人介紹認識了丈夫, “當時結婚很簡單, 他來我家, 把我接走就完了。 ”朱力紮笑著說, 當時的結婚都是這樣, 簡簡單單。

提到這, 她又補充了一句, “15歲的時候, 因為我養牛養得好, 還獲得過養殖狀元的獎勵。 ”

朱力紮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 是當時支邊青年帶來的一個6歲孤兒,

在她家生活了11個月, 他們夫妻還沒來得及給小傢伙起名字, 公社的人就把他帶走了。 “是個漢族小男孩, 我就一直叫他孩子, 當時他說漢語我說蒙古語, 能大概明白相互的意思。 ”朱力紮說, 孩子離開前, 她去街上買了一米二的布, 拆了自己和丈夫的衣服, 拼起來為孩子做了一套棉衣褲。

“我們只告訴孩子, 公社的人要帶他去玩, 他就穿著新衣服高高興興地走了。 ”孩子離開後, 朱力紮哭著唱了首歌, 自己編的曲調、自己加的詞, “想念我的小男孩, 想把他當成我自己的孩子……”

從此之後, 這個孩子的消息便沒有了, 只記得當時公社給孩子找到了個家, 可以送孩子上學。 直到五年前, 鄉里一位老人找到了朱力紮。 “她說一個小夥子來鄉里找過我,

我就知道是他, 但是那個老人年紀大了, 也想不起來留電話, 只知道他現在的工作是開拖拉機。 ”朱力紮說, 當時老人還告訴他, 那個孩子現在好像姓王, 孩子說後悔離開我, 想做我的孩子。

朱力紮自己有6個孩子

此外的17個孩子多數都來自牧民家庭, 因為當時牧民以遊牧為主, 牧區雖然有小學老師, 但上初中必須在汗德尕特鄉的中學, 當時的中學沒有宿舍, 牧民都知道這個鄉里有對夫妻一直在幫著陌生人撫養孩子。

“我老伴當時在公社裡是會計, 所以我們沒有遊牧, 一直定居在汗德尕特鄉。 ”朱力紮說, 撫養的第二個孩子是丈夫一個朋友的, 因為檢查出癌症, 將自己20歲的妹妹託付給了他們。 這個女孩一直在他們家生活到出嫁,

嫁給了一個木匠, 婚後還為她家做了些傢俱, 為了表示感謝他們送了匹馬, 但是孩子沒收。

後來, 又有兩個孤兒被遠方親人送到朱力紮家, 一個兩歲半、一個7歲, 也一直生活到從家裡出嫁。 朱力紮指著家裡電視機背後全家福上兩個姑娘說, “就是她倆, 小的嫁到了青河縣, 大的嫁到了北屯。 ”

朱力紮慢慢數著手指給記者算到:1963年, 鄉里從哈巴河帶來了三個孩子, 要在汗德尕特鄉上初中, 其中一個被公社分到了我家裡, 住了兩年就去阿勒泰市上中專了。

緊接著, 有個學生從阿勒泰地區師範學校畢業後去鄉里當老師, 沒宿舍, 在家裡住了三年;這名老師離開後, 一個牧民家的孩子一直跟著奶奶生活, 父母不在了, 他也到了上初中的年齡,奶奶要放牧,就將孩子送到了朱力紮家裡,大概住了三四年時間;後來又來了個哈薩克族小孩,住了四年;後來又來了個蒙古族孤兒,父母去世,姐妹兩人無處可去,姐姐去了別人家,妹妹被朱力紮接回了家,兩年後被親戚接走;再後來遠房親戚送來三個孩子,住了三年,初中畢業離開;一戶牧民先送來一個孩子,緊接著又送來兩個孩子……

回憶這些孩子們,朱力紮用了足足兩個小時。她說,時間久了,記不清了,名字都叫不全。

“每次他們初中畢業準備離開我這去繼續上學,我又捨不得,又為他們高興。”朱力紮微笑著說,從自己19歲開始家裡就源源不斷有孩子來,直到72歲。就在2016年夏天,還有個男孩,在阿勒泰市的衛校學中醫推拿,沒地方住,在她家裡住了兩個月。

“想不起來有什麼艱苦的時候”

朱力紮現在回憶起來,即使在那個缺衣少糧的年代,依然覺得沒什麼艱苦的回憶。因為他們夫婦足夠勤快,自己種了小麥、土豆,足夠孩子們吃。

但有一次,家裡麵粉快沒了,當時家裡有8個孩子要吃飯。在跟鄰居聊天時她提到“家裡麵粉快沒了,等不到麥子熟。”鄰居第二天找到了公社去反映這件事,公社便給她送來了麵粉。

“當時我丈夫就在公社當會計,但是他肯定不會去說的。”朱力紮笑了笑。

說道困難,朱力紮說可能自己經常餓肚子算一點困難,但又立即補充道,身體一直很結實,餓幾頓沒什麼影響。在沒有牛奶給孩子們補充營養時,朱力紮會找來雞蛋兌著開水給孩子們。

朱力紮家裡人口最多的時候,住了13個人,三間屋子,中間的屋子生著火爐作為廚房,兩邊的屋子為臥室,臥室裡都是大炕,孩子們睡一排滿滿的。

65歲的加依牢漢·勃肯是朱力紮撫養過的孩子之一。

“在媽媽的歌聲中長大”

65歲的加依牢漢·勃肯是朱力紮撫養過的孩子之一,現在和朱力紮的小兒子旦達一起在阿勒泰市一家診所工作。

加依牢汗的爸爸是老師,在牧區當老師,跟著牧民一起一年四季的過著轉場的生活。“我在牧區上的小學,該上初中了沒地方住,爸爸就把我送到了他們家。”加依牢汗說,因為在牧區上學的孩子基礎不好,朱力紮會每天督促他們完成作業。

在加依牢汗的印象中,朱力紮是個充滿幸福感的母親,每天唱著歌幹著活,朱力紮夫婦倆,經常一個拉二胡,一個在旁邊唱歌,有時候唱當時傳唱的民族歌曲,也有她自己根據情景編唱的歌曲。

加依牢汗住在朱力紮家裡時,一共有8個孩子,因為在多民族的環境下長大,他們都會說三到四種語言:漢語、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

“他們都很勤快,我印象中孩子們從來沒有餓過肚子,廚房裡大多時間都會有媽媽準備的饃饃。”加依牢汗說,每天放學都能吃到熱飯。哪個孩子回家晚了她都會出去找,看不出來誰是親生的,誰是被送來的。

朱力紮的小兒子旦達說,自己很小的時候,也分不清家裡誰是親哥哥姐姐,父母對所有孩子都是一視同仁,後來長大了才慢慢知道的。

朱力紮說,每次接到,曾經住過他們家的孩子打來電話,說自己畢業了找到工作了,都特別高興。

她介紹說,這20多個孩子有在鐵礦工作的、有在草原站工作的,有當醫生、老師,也有農民、個體,各行各業都有。

子孫滿堂的她帶著孩子們做公益

雖然朱力紮搬到了阿勒泰市,但她還是經常回到汗德尕特鄉,因為她在那還有一家哈薩克族的結親物件朱馬別克。

過節時,老人會帶著禮物回到村裡,和孩子們來“走親戚”。今年春節,老人按照哈薩克族風俗準備了“達斯塔爾汗”(包在布裡的食物、糖果等),送去了麵粉、羊肉和生活用品,還給朱馬別克剛出生不久的女兒買了新衣服。

鄉里面婚喪嫁娶都在一起辦,借餐具,今年年初,朱力紮攢下了500塊錢捐到了村委會用來買餐具。

2016年9月,壹基金溫暖包推出尋找新疆999個好人活動,朱力紮在兒子的幫助下報了名,成為志願者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她帶領她的孩子們共同發起一起眾籌溫暖包,獲得騰訊和壹基金配捐後,獲得了11個溫暖包,為阿勒泰地區特殊學校的65名聾啞孩子提供溫暖包。“我的孫子在聾啞學校上學,當時就想著能為他們做點事,就參加了這個活動。”

在溫暖包發放儀式上,朱力紮用美妙的歌聲唱了一曲蒙古長調。看到孩子們高興的樣子,朱力紮掉下眼淚。

如今的朱力紮子孫滿堂,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孩子們也經常一起做公益。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catalogs:116438;contentid:202879;publishdate:2018-04-30;author:李丁丁; 他也到了上初中的年齡,奶奶要放牧,就將孩子送到了朱力紮家裡,大概住了三四年時間;後來又來了個哈薩克族小孩,住了四年;後來又來了個蒙古族孤兒,父母去世,姐妹兩人無處可去,姐姐去了別人家,妹妹被朱力紮接回了家,兩年後被親戚接走;再後來遠房親戚送來三個孩子,住了三年,初中畢業離開;一戶牧民先送來一個孩子,緊接著又送來兩個孩子……

回憶這些孩子們,朱力紮用了足足兩個小時。她說,時間久了,記不清了,名字都叫不全。

“每次他們初中畢業準備離開我這去繼續上學,我又捨不得,又為他們高興。”朱力紮微笑著說,從自己19歲開始家裡就源源不斷有孩子來,直到72歲。就在2016年夏天,還有個男孩,在阿勒泰市的衛校學中醫推拿,沒地方住,在她家裡住了兩個月。

“想不起來有什麼艱苦的時候”

朱力紮現在回憶起來,即使在那個缺衣少糧的年代,依然覺得沒什麼艱苦的回憶。因為他們夫婦足夠勤快,自己種了小麥、土豆,足夠孩子們吃。

但有一次,家裡麵粉快沒了,當時家裡有8個孩子要吃飯。在跟鄰居聊天時她提到“家裡麵粉快沒了,等不到麥子熟。”鄰居第二天找到了公社去反映這件事,公社便給她送來了麵粉。

“當時我丈夫就在公社當會計,但是他肯定不會去說的。”朱力紮笑了笑。

說道困難,朱力紮說可能自己經常餓肚子算一點困難,但又立即補充道,身體一直很結實,餓幾頓沒什麼影響。在沒有牛奶給孩子們補充營養時,朱力紮會找來雞蛋兌著開水給孩子們。

朱力紮家裡人口最多的時候,住了13個人,三間屋子,中間的屋子生著火爐作為廚房,兩邊的屋子為臥室,臥室裡都是大炕,孩子們睡一排滿滿的。

65歲的加依牢漢·勃肯是朱力紮撫養過的孩子之一。

“在媽媽的歌聲中長大”

65歲的加依牢漢·勃肯是朱力紮撫養過的孩子之一,現在和朱力紮的小兒子旦達一起在阿勒泰市一家診所工作。

加依牢汗的爸爸是老師,在牧區當老師,跟著牧民一起一年四季的過著轉場的生活。“我在牧區上的小學,該上初中了沒地方住,爸爸就把我送到了他們家。”加依牢汗說,因為在牧區上學的孩子基礎不好,朱力紮會每天督促他們完成作業。

在加依牢汗的印象中,朱力紮是個充滿幸福感的母親,每天唱著歌幹著活,朱力紮夫婦倆,經常一個拉二胡,一個在旁邊唱歌,有時候唱當時傳唱的民族歌曲,也有她自己根據情景編唱的歌曲。

加依牢汗住在朱力紮家裡時,一共有8個孩子,因為在多民族的環境下長大,他們都會說三到四種語言:漢語、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

“他們都很勤快,我印象中孩子們從來沒有餓過肚子,廚房裡大多時間都會有媽媽準備的饃饃。”加依牢汗說,每天放學都能吃到熱飯。哪個孩子回家晚了她都會出去找,看不出來誰是親生的,誰是被送來的。

朱力紮的小兒子旦達說,自己很小的時候,也分不清家裡誰是親哥哥姐姐,父母對所有孩子都是一視同仁,後來長大了才慢慢知道的。

朱力紮說,每次接到,曾經住過他們家的孩子打來電話,說自己畢業了找到工作了,都特別高興。

她介紹說,這20多個孩子有在鐵礦工作的、有在草原站工作的,有當醫生、老師,也有農民、個體,各行各業都有。

子孫滿堂的她帶著孩子們做公益

雖然朱力紮搬到了阿勒泰市,但她還是經常回到汗德尕特鄉,因為她在那還有一家哈薩克族的結親物件朱馬別克。

過節時,老人會帶著禮物回到村裡,和孩子們來“走親戚”。今年春節,老人按照哈薩克族風俗準備了“達斯塔爾汗”(包在布裡的食物、糖果等),送去了麵粉、羊肉和生活用品,還給朱馬別克剛出生不久的女兒買了新衣服。

鄉里面婚喪嫁娶都在一起辦,借餐具,今年年初,朱力紮攢下了500塊錢捐到了村委會用來買餐具。

2016年9月,壹基金溫暖包推出尋找新疆999個好人活動,朱力紮在兒子的幫助下報了名,成為志願者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她帶領她的孩子們共同發起一起眾籌溫暖包,獲得騰訊和壹基金配捐後,獲得了11個溫暖包,為阿勒泰地區特殊學校的65名聾啞孩子提供溫暖包。“我的孫子在聾啞學校上學,當時就想著能為他們做點事,就參加了這個活動。”

在溫暖包發放儀式上,朱力紮用美妙的歌聲唱了一曲蒙古長調。看到孩子們高興的樣子,朱力紮掉下眼淚。

如今的朱力紮子孫滿堂,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孩子們也經常一起做公益。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catalogs:116438;contentid:202879;publishdate:2018-04-30;author:李丁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